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文教学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为了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和获得学习经验的新课程的理念,指导初中学生习作应更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贴近他们的生活。在保护其鲜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同时,给予学生适当的写作技能指导,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关键词】作文教学;新课程理念;技能指导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1-0080-01
作文教学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为了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和获得学习经验的新课程的理念,指导初中学生习作应更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贴近他们的生活。在保护其鲜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同时,给予学生适当的写作技能指导,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快感和兴致的激发剂。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肯定鼓励。要学好一种东西,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它是获得知识进行创造性创作的一种自觉动机,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创作,培养创作的兴趣,推荐发表文章,是激发学生创作的一个好办法。学生的作文,在批改时无论是当面批还是书面批我都要找到他们的长处,从中发现闪光点,加以肯定和鼓励,并且每次作文时我都要求学生认真对待,选出一些佳作张贴出来,并在课堂上朗读出来,哪怕是一个字用得妙,一个开头写得精彩都衷心表扬一番,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记得有一次,我班一位同学,平时写作文都是语句不通,词不达意,写不够字数的。有一次我发现他作文的选材不错,很新颖,于是特意地指导了他一番,然后在作文讲评课上把他的作文有感情地朗读出来,肯定她的进步,建议全班同学向他学习。从那以后,他写作的态度积极多了,每一次都能写够字数,有时还会认真地阅读一些课外书。所以在作文教学中,老师应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各种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获得写作成功的体验,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就更加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二、初中各阶段作文的训练重点
初一“记”。以记叙文为主,针对六要素展开大小训练,有顺序有层次引导学生进行训练。特别指出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观察的习惯,我感觉学生都在观察上乏术。学生每天都过着比较单调的学习生活,都写“感人肺腑”、“特别”的事情是不现实的,而且生活本来就是平凡的,哪来许多波澜起伏。因此,我每每告诫学生,哪怕是“鸡毛蒜皮”之类的小事,只要我们认真观察,一定有收获。我总是把记叙文的训练理解为绘画学习中的素描训练,譬如达芬奇画鸡蛋。看似简单实则困难,看似无用其实是决定高度。
初二“感”。如果说初一的记叙训练是“素描”的话,初二的感受表达就是“上色”。着重训练学生在记叙的基础上如何表自己地的感受。当前,很多学生的作文看似很美,其实是华丽辞藻的的堆砌,看似动人,其实是空洞,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或者说是不能确切地表达自己大感受。客观表达在初二的训练是很重要,作文训练在必须严格要求。
初三“议”。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适应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初步形成,特别是学生开始有自己的独立思考的时候,引导学生客观分析,理性地面对生活发表具有个性的成熟的观点。在立论、驳论上有一定的技巧。虽然,在毕业考试中议论文并不是主角,但是在高中阶段确是“重头戏”。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我主张在初三特别是初三上期,开展规模化的训练。训练的重点不是要学生得出不同凡响的观点,而是如何条理清晰地表达观点。
三、培养学生积累能力,才做到有话可说
我班绝大部分学生都喜欢作文,但平时知识积累不够,他们总是在写作之前浮想了许多,可就在下笔时,又无话可说了。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学中我除了让他们参加例行的课外读书活动外,还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让他们明确知识的来源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并深刻领悟知识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很多知识都是相互关联的,可以找到一个切入口,或是在自己有疑惑的地方,主动去发现、探索、解决。比如查阅资料、做实验写实验报告、上网搜索等等,这样主动获取的知识是真实而牢固的。而更重要的是在得到知识的过程中,他们会有更多的,更为理性的实践认识。这不正是作文素材、作文思想的源泉吗?“读书破万卷”,而我们的学生并没有盲目地读破万卷书,成为“书呆子”,他们注重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让知识化为自己的能力,为自己享有,为自己服务。通过较长时间的努力,现在很多学生“下笔如有神”。因为他们在生活中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丰富了自己的见闻,积累了习作的素材。他们有太多想要说的,太多的感情想要表达的。而读者在阅读这种前提下生成的作文时,会感到十分真实,而又饱含激情。
四、同学之间合作修改
选出几个学生代表对本班的一两篇文章进行修改,并要在课堂进行模拟讲评,老师辅助性提出意见和建议。学生之间容易交流,参与课堂讨论积极性和兴趣比较高,易于发现问题,增强作文的教学效果。最后由老师和学生一起确定最佳的修改方案。例如有几位学生代表修改这样一段话:
包容成就了大海,山峰,天空自己,包容也成就了李世民的“太平盛世”。是包容使李世民留下了魏征,是包容使吸取了逆耳的忠言,当李世民夺取了天下后,尽管集大权于一身,但是招贤纳士的需要,使他包容了曾出谋献策害死自己的人才。魏征是其中的一个。面对一个曾献计给哥哥杀死自己的人,李世民没有诛杀,而是留下来,并奉魏征为宰相。于是,成就了李世民一代名君的称号。
这几位代表当初只认为语言罗嗦、有语病。与其他同学交流时又发现,句与句之间还缺少严密的逻辑关系,一定要调整语序。在上课模拟评讲时,又有学生提出过渡不够自然,经过一番讨论总结后,修改如下:
包容成就了大海,山峰,天空,成就了世间万物,理所当然也会成就了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
唐太宗一统天下,威震四海,招贤纳士,共谋江山永固,他包容了曾出谋献策想害死自己的魏征,没有因为前嫌而诛杀,反而委以重任,视魏征为自己的一面镜子。包容使唐太宗留下了魏征,使他吸取了逆耳的忠言,成就了唐王朝的“太平盛世”。正是这面明镜,正是这份宽容,成就了唐太宗一代名君的称号,也成就了“贞观之治”的千古伟业。
总之,教无定法,学无定法,学生的写作也没有一个固定的好方法,但我相信只要付出,一定会有回报。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日新月异,蒸蒸日上。
【关键词】作文教学;新课程理念;技能指导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1-0080-01
作文教学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为了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和获得学习经验的新课程的理念,指导初中学生习作应更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贴近他们的生活。在保护其鲜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同时,给予学生适当的写作技能指导,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快感和兴致的激发剂。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肯定鼓励。要学好一种东西,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它是获得知识进行创造性创作的一种自觉动机,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创作,培养创作的兴趣,推荐发表文章,是激发学生创作的一个好办法。学生的作文,在批改时无论是当面批还是书面批我都要找到他们的长处,从中发现闪光点,加以肯定和鼓励,并且每次作文时我都要求学生认真对待,选出一些佳作张贴出来,并在课堂上朗读出来,哪怕是一个字用得妙,一个开头写得精彩都衷心表扬一番,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记得有一次,我班一位同学,平时写作文都是语句不通,词不达意,写不够字数的。有一次我发现他作文的选材不错,很新颖,于是特意地指导了他一番,然后在作文讲评课上把他的作文有感情地朗读出来,肯定她的进步,建议全班同学向他学习。从那以后,他写作的态度积极多了,每一次都能写够字数,有时还会认真地阅读一些课外书。所以在作文教学中,老师应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各种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获得写作成功的体验,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就更加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二、初中各阶段作文的训练重点
初一“记”。以记叙文为主,针对六要素展开大小训练,有顺序有层次引导学生进行训练。特别指出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观察的习惯,我感觉学生都在观察上乏术。学生每天都过着比较单调的学习生活,都写“感人肺腑”、“特别”的事情是不现实的,而且生活本来就是平凡的,哪来许多波澜起伏。因此,我每每告诫学生,哪怕是“鸡毛蒜皮”之类的小事,只要我们认真观察,一定有收获。我总是把记叙文的训练理解为绘画学习中的素描训练,譬如达芬奇画鸡蛋。看似简单实则困难,看似无用其实是决定高度。
初二“感”。如果说初一的记叙训练是“素描”的话,初二的感受表达就是“上色”。着重训练学生在记叙的基础上如何表自己地的感受。当前,很多学生的作文看似很美,其实是华丽辞藻的的堆砌,看似动人,其实是空洞,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或者说是不能确切地表达自己大感受。客观表达在初二的训练是很重要,作文训练在必须严格要求。
初三“议”。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适应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初步形成,特别是学生开始有自己的独立思考的时候,引导学生客观分析,理性地面对生活发表具有个性的成熟的观点。在立论、驳论上有一定的技巧。虽然,在毕业考试中议论文并不是主角,但是在高中阶段确是“重头戏”。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我主张在初三特别是初三上期,开展规模化的训练。训练的重点不是要学生得出不同凡响的观点,而是如何条理清晰地表达观点。
三、培养学生积累能力,才做到有话可说
我班绝大部分学生都喜欢作文,但平时知识积累不够,他们总是在写作之前浮想了许多,可就在下笔时,又无话可说了。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学中我除了让他们参加例行的课外读书活动外,还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让他们明确知识的来源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并深刻领悟知识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很多知识都是相互关联的,可以找到一个切入口,或是在自己有疑惑的地方,主动去发现、探索、解决。比如查阅资料、做实验写实验报告、上网搜索等等,这样主动获取的知识是真实而牢固的。而更重要的是在得到知识的过程中,他们会有更多的,更为理性的实践认识。这不正是作文素材、作文思想的源泉吗?“读书破万卷”,而我们的学生并没有盲目地读破万卷书,成为“书呆子”,他们注重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让知识化为自己的能力,为自己享有,为自己服务。通过较长时间的努力,现在很多学生“下笔如有神”。因为他们在生活中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丰富了自己的见闻,积累了习作的素材。他们有太多想要说的,太多的感情想要表达的。而读者在阅读这种前提下生成的作文时,会感到十分真实,而又饱含激情。
四、同学之间合作修改
选出几个学生代表对本班的一两篇文章进行修改,并要在课堂进行模拟讲评,老师辅助性提出意见和建议。学生之间容易交流,参与课堂讨论积极性和兴趣比较高,易于发现问题,增强作文的教学效果。最后由老师和学生一起确定最佳的修改方案。例如有几位学生代表修改这样一段话:
包容成就了大海,山峰,天空自己,包容也成就了李世民的“太平盛世”。是包容使李世民留下了魏征,是包容使吸取了逆耳的忠言,当李世民夺取了天下后,尽管集大权于一身,但是招贤纳士的需要,使他包容了曾出谋献策害死自己的人才。魏征是其中的一个。面对一个曾献计给哥哥杀死自己的人,李世民没有诛杀,而是留下来,并奉魏征为宰相。于是,成就了李世民一代名君的称号。
这几位代表当初只认为语言罗嗦、有语病。与其他同学交流时又发现,句与句之间还缺少严密的逻辑关系,一定要调整语序。在上课模拟评讲时,又有学生提出过渡不够自然,经过一番讨论总结后,修改如下:
包容成就了大海,山峰,天空,成就了世间万物,理所当然也会成就了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
唐太宗一统天下,威震四海,招贤纳士,共谋江山永固,他包容了曾出谋献策想害死自己的魏征,没有因为前嫌而诛杀,反而委以重任,视魏征为自己的一面镜子。包容使唐太宗留下了魏征,使他吸取了逆耳的忠言,成就了唐王朝的“太平盛世”。正是这面明镜,正是这份宽容,成就了唐太宗一代名君的称号,也成就了“贞观之治”的千古伟业。
总之,教无定法,学无定法,学生的写作也没有一个固定的好方法,但我相信只要付出,一定会有回报。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日新月异,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