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介入新进展略览:希望与问题并存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10670617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两年来,有关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的理念、技术、材料特别是临床试验结果的最新报道,使神经介入的发展前景充满希望。机械取栓治疗前循环大动脉闭塞造成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已获得指南的推荐,可谓里程碑式的进步。相比开颅夹闭,介入手段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优势获得进一步证实,新的动脉瘤闭塞装置不断出现。头端可离断微导管的应用提高了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治疗的安全性,经静脉入路栓塞也有学者进行尝试并取得了可喜的效果。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长期效果不逊于内膜剥脱术。当然,有些领域新的临床试验未取得预期的结果,如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动脉或椎动脉狭窄的效果均劣于单纯内科治疗,尚需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使部分心肌发生严重持久的缺血而导致局部坏死,以持续而剧烈的胸部疼痛为特征,其病死率高。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可以实现冠状动脉血液循环的快速恢复,能够改善心肌缺血,挽救濒死心肌。医学界普遍认为,在确保AMI患者安全的基础上开展规范心脏康复训练的时机越早,越有利于增强患者的康复效果。笔者就国内近几年来,AMI急诊PCI术后采用经股动脉PCI术后
目的探讨护士、护理管理者、医生等不同群体对护士长领导力的期望。方法采用Van Minichiello观点构成的诠释现象学研究的访谈法,对19名不同年资护士、5名护士长、4名科护士长、2名护理部主任、3名医生进行深入半结构访谈,成立专家小组,资料分析时用合纵法进行资料整理分析,提炼主题。结果护士、护理管理者、医生等不同群体对护士长领导力期望集中于4个主题:对护士长人格魅力的期望;对护士长专业、科研能
目的探讨带电源腔镜器械在包装前进行通电性能检测,对术中器械发生故障率的影响。方法便利抽取2014年1-6月术中使用的带电源腔镜器械,按照是否进行通电性能检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未进行包装前的通电性能检测;观察组在包装前用数字万用表分别测试单双极导线、单极电凝钩、双极电凝钳及电切手柄的导电性能;用电动子宫切除控制器测试子宫旋切器是否正常转动。观察2组器械在故障数、故障类型及医护人员满意度的情况
目的调查肠造口专项护理服务实际成本与现行收费的效益现状,为改进符合经济规律的造口专项护理服务费用管理方案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通过项目成本阶梯分摊法中人、财、物成本核算方法测算每次肠造口护理所耗工时、从事造口护理专科护士月均收入/月均工时比值等指标,横断面调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2014年4-12月肠造口患者所接受单次造口护理服务实际投入的成本,分析实际投入成本与现行单次肠造口护理收费标准之间的效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动脉内机械取栓困难(取栓次数≥3次)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10月解放军第三六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例取栓困难(取栓次数≥3次)的AIS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7例,女性1例,年龄38~86岁,平均年龄(70±15)岁。心源性栓塞型脑梗死5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3例。患者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M(QR)]为16分(12分
目的探讨血管内多支架套叠伴或不伴弹簧圈栓塞技术重建治疗椎基底动脉梭形动脉瘤的可行性、安全性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5年9月北京医院神经外科连续收治的17例经多支架套叠伴或不伴弹簧圈栓塞重建治疗的椎基底动脉梭形动脉瘤患者。男性15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47±13)岁,共17个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后循环缺血或梗死5例,占位效应合并脑干梗死1例,头痛头晕4
目的探讨腰大池引流联合经验用药治疗神经外科术后脑脊液细菌培养阴性脑膜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术后脑脊液细菌培养阴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共有80例患者入组,其中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龄9~72岁。根据采用的治疗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经验用药组40例采用抗菌药物经静脉给药途径,联合治疗组40例在经验用药同时行腰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