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滋病最新报告
据联合国公布的数字,截至2000年底,全球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感染者总人数已达3610万,自1981年美国首次发现艾滋病人以来,死于该病的人数已达2180万。2000年,全世界新增感染者530万,发病死亡300万,平均每年有近1.5万人、每分钟有11人感染艾滋病。尤其令人痛心的是,在患者和感染者中,一半人年龄在15岁∽24岁之间。
——在美国,首报之后3年时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即达40万∽45万,1986年猛增到55万∽65万,1995年已达75万人。艾滋病感染者中一半以上为同性恋者。
——在俄罗斯,仅2000年前10个月即发现3.98万例病例,比两年前增加了9倍,成为目前全世界艾滋病传播最快的国家,吸毒成为艾滋病在俄罗斯的灾难性传播途径。
——在印度,艾滋病感染者多达550万,占成年人口的1/60,其中近5年即有近100万人受到感染。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如果印度政府还不采取有效措施的话,用不了5年,印度感染艾滋病的人数将达到2000万!印度面临着艾滋病的大爆发。
尽管亚洲艾滋病流行比欧美及非洲来得要迟,但专家预测,亚洲——特别是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这3个人口在1亿以上的国家,不久将成为世界上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最多的国家。
从1985年中国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人到2001年6月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26058例,其中艾滋病病人1111例,死亡584例。而专家估计,全国实际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数已超过60万,预计2001年年底将达到100万。目前,中国艾滋病感染人数已位居亚洲第4位。艾滋病已经遍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国已由开始的传入期、扩散期,步入快速增长期。
从卫生部提供的资料看,1998年到2000年,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数量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2001年上半年,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7.4%!专家测算,如果控制不当,到2010年,我国艾滋病感染人数将接近1000万人。
不仅如此,入侵我国的艾滋病病毒现已有两个病毒类型8种亚型分类,两个病毒类型间还存在有混合——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艾滋病病毒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教授曾毅警告说,中国正处于艾滋病出现泛滥之前的关键时期,能用于遏制这种致死性传染病的时间和机遇已经不多。目前,中国艾滋病流行感染已经与许多西方国家呈现出越来越相似的趋势,即由原来是吸毒等高危人群共用注射器感染为主逐渐向性传播的方向转变。一旦一个国家的艾滋病感染转到以性传播为主,艾滋病的控制工作将更为艰难,国家将不堪重负。
亡国灭种的超级杀手
国际卫生组织的有关机构统计,目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陆已经有1200万人死于艾滋病,
仅1999年就多达200万人。这个数字相当于20年来美国国内死于艾滋病人数的5倍,全球范围内每年死于战争的人数也仅是这个数字的1/10。
专家估计,今后5年内,在4000万南非人中,将有600万人感染上艾滋病,5年到10年内,将有350万南非人死于此病。在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津巴布韦和斯威士兰等国家,90%的人对这种传染病的危害一无所知。今后5年,这几个国家出生的每1000名儿童中就有61人活不过自己的周岁生日。素有非洲之星美称的博茨瓦纳,估计今年发病率可达到41%,进入产院分娩的每两名妇女中就有一个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占全世界人口十分之一的非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却占全球的63%以上。南非全国10%的人口——430万人为HIV携带者,并以每天1500人遭受感染的速度在增加;到2010年,肯尼亚人均期望寿命将从目前的56岁下降到47岁,倒退到60年代的水平;津巴布韦目前住院病人中的一半是艾滋病患者,估计到2005年,这个国家用于防治艾滋病的费用将达卫生部预算的60%;160万人口的博茨瓦纳的三分之一的成年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已成为世界上艾滋病病毒感染率最高的国家……
多灾多难的南部非洲大陆已被艾滋病折磨得支离破碎,同时还带来了劳动人口急剧减少,人才严重损失,人口比例严重失衡,遏制经济发展和加重政府财政负担等灾难性恶果,每天还在制造着成千上万的“艾滋宝宝”、“艾滋孤儿”。
艾滋病病魔被发现的20年时间,夺去全球2000多万人生命,几乎是第一次世界大战阵亡人数的两倍。
艾滋病的泛滥,也给各国政府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为控制和治疗艾滋病,仅非洲国家就需投入23亿美元;2001年,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将累计达到60万∽100万人,中国将每年为此付出4600亿∽7700亿元人民币的代价,而美国仅用于艾滋病防治的费用已达数百亿美元。
艾滋病的流行,将成为国家乃至世界性灾难!
由于艾滋病给人类带来的后果是灾难性的,联合国首次把艾滋病列为了“安全危机”。美国政府正式把艾滋病确定为一种对国际安全构成威胁的因素,并决定重新评估美国在防治艾滋病方面所做的努力。
有人说,最终消灭人类的——不是战争,而是艾滋病。
(李 沫 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