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效果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in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量,才能比较顺利地进行阅读,从而拓展知识面,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然而从教学实践看,低年级学生学习生字容易忘,记不牢;书写或使用时,不是增减笔画,就是用别字代替。
  那么如何让学生认得清、读得准、记得牢呢?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尽管低年级识字任务重,但不能因此加重学生的作业负担,以死记硬背、机械抄写的做法去识字,而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他们好奇好动的个性,善于在教学中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把他们潜在的能力引发出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
  一、借助画面识字
  低年级语文课本图文并茂,色彩鲜艳,有丰富的识字内容。我们知道,低年级儿童对图画的兴趣浓于文字,恰当地结合图画,在图与文的联系中识字,效率非常高。如在教学“日、月、水、火、马、虫、鱼”等字时,可借助插图、或汉字的演变过程、或利用简笔画进行展示。通过这类形象直观的画面,学生很快便能说形识字,轻而易举地记住这些字,也增强了他们识字的信心。
  二、编顺口溜识字
  我国汉字大多是形声字、象形字、会意字,如果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教师能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将其编成顺口溜,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不仅能把枯燥的知识有趣化,学生们愿意去学,化被动的引导为积极的参与,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培养想象力。例如:青——“有水方说清,有言去邀请。有目是眼睛,有心情意浓。丽人留倩影,日出天气晴。有虫是蜻蜓,有米人精神”。又如:燕——“草字头下一横短,北字摆在口两边,四个小点排下边”。可见,经常用顺口溜,可对学生识字、记字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猜字谜识字
  字谜是以文字为谜底、以描述文字特征的方法作谜面的一种谜语,它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发智能、巩固识字、增长知识,把识字寓于娱乐之中,使学生智趣双益。如教学《雨后森林》一课时,以猜谜激趣导入:“远看像层沙,近看珍珠一串串。只要它一来,遍地开满会走路的小伞花。这是什么东西呀?”等学生猜出谜底后,再出示“雨”字,并结合谜面指导学生学习生字“雨”,从而引入课文的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单可以以猜识字,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创、自编字谜,生生互猜,以此来巩固识字效果。如“告”字可编字谜“一口咬掉牛尾巴”来识记;“渐”字可编成字谜“水车千车重”……如此有趣的猜谜、编谜活动,学生乐学易记,兴趣盎然,识字兴趣有增无减。
  四、增减笔画识字
  学习汉字的过程是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是有规律可循的。给汉字加一笔、减一笔,都会出现不同的字,采取这个游戏,能增强学生分析生字、拆分生字的能力。如:“大”加一笔变成了“天”、“太”;“天”减一笔变成了“大”;“用”减一笔变成了“月”;“日”加一笔变成了“目、旦、白、旧、由、甲、田、申、电”等。
  可见,将加减法游戏贯穿运用到语文识字课堂中,使学生学习识字更兴奋。这样变识字不再是死记硬背的枯燥过程,而是充满乐趣的智力游戏。
  五、归类识字
  从汉字的造字法来看,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几种,都有一定的规律。教学时,我们如果能够帮助学生进行适当的归类,既对学生提高识记效果有很大的帮助,又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扩大识记的范围。例如:教学“树、松、柏、杨、梨、枝、材”时,这些字都是形声字,都带有“木”,可先引导学生观察,从而发现这些字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使学生得出结论:“这些生字都带有‘木’,都跟树木有关系。”同时进行拓展,让学生想一想还认识哪些带有‘木’的字,然后进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认识了本课的生字,而且还认识了一些课外的生字,拓宽了识字面。归类识字法在学生识字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既有助于学生新旧知识的衔接,形成一定的识字结构,又有助于学生触类旁通,拓宽识字面。
  六、查字典识字
  《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识字要求中提出: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会独立识字。“字典”是学生独立识字的一个工具,使用字典的习惯与能力也可以作为学生独立学习的一个标志,是语文的一项重要技能。因此,低年级教师在教学中应教会学生查字典的方法,并多鼓励学生使用字典,告诉学生不认识的字可以通过查字典解决。学生有不认识的字随时查,在查字典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巩固了拼音与部首,又动脑动手,多种器官一齐调用,记忆会更深刻。
  “教是为了不教”,识字有法而教无定法,识字教学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独立识字。低年级识字是一个繁重而艰巨的任务,教师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识字特点,根据汉字的认知规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使识字教学步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理想境界。
其他文献
面对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课堂教学改革的着力点应放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上,把创新精神和教学意识的培养作为目标,做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探索,发挥师生、生生间的合作关系进行讨论,把培养创新精神落实在教学中。  一、发扬教学民主,营造创新氛围  宽松、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是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教师的
期刊
中国,作为诗歌的国度,诗歌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有着辉煌的成就。作为当代中学生,写点诗歌,写好诗歌,应该是语文教育应尽之责。然而,当下语文教育的功利性已使诗歌写作边缘化。我认为,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语文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阅读诗歌、欣赏诗歌并适当地写点诗歌、写好诗歌,这应该是语文教师的本分。  我们知道,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
期刊
音乐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学科,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何充分利用现代多种教学手段?  对于新课标后的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我从音乐课程价值体现的几个方面来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新课标下的中学音乐课堂教学应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音乐教育教学中进行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最首要的目的和任务。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我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在
期刊
一、问题产生的原因  以前我们上学时有句俗语叫“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当时我们受到这种环境的影响,平日都很注重数理化学科的学习。可是,在教育环境更加优化的今天,却出现了这样的奇怪现象,市教科院初中科对现高二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高二学生文理倾向竟然达到1∶1。  初中与高中相比,在知识能力及学习方法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多数学生进入高中后感到难以适应,从而在高一造成两极分化提前、适应期延长、
期刊
长期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应该把整个小学教育阶段看成是一个学生争取独立学习和日益独立学习的过程,达成“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始终把教的立足点放在教学生学会学习的基础上。为了扎实、有效地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训练和培养学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培养学生阅读数学教材的能力  阅读能力是自主学习的基础,新教材的呈现方式更适合学生的自主阅读,教师更应该充分应
期刊
“作文难,提起作文心就烦”是不少学生的通病。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写作兴趣,作文能力低下。因此,诱发兴趣,创新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无疑是当前作文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那么,中学作文教学怎样创新?如何激发兴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本人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诱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指导学生作文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语文教师应多渠道诱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一是多读。俗话说“巧妇难为
期刊
摘 要:电工实习是机电教学中的一个重头戏,是中等专业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环节,其效果与质量对培养目标的实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我校一直致力于项目教学法的应用与实施的探索,并将其应用于教学过程。文章将结合本人在《电工实习》课程中进行的教学实践,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入手,旨在讨论如何在机电实习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实施项目教学法,使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得到提升。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期刊
一、智力的概念  什么是智力?一般说来是指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对事物进行分析与综合,并做出适当反应,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心理能力,集中表现在反映客观事物深刻、正确、完全的程度上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速度、质量上,表现为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用通俗的话说,智力就是“智慧”、“聪明才智”,反映在一个人独立获得知识、驾驭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二、当前充分
期刊
“空”字很平常,但我国古代诗人、词人对它青睐有加,它经常被反复使用,被赋予了丰富的意蕴与情感,大有着一“空”字尽得风流之妙。在我们新人教版教材中,就有不少诗词句用到“空”字,这些空字有着怎样的丰富意蕴呢?笔者结合具体诗词句,作些探究。  一、杜甫《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此处“空”是“徒然,白白地”的意思。映阶碧草,隔叶黄鹂,本是赏心悦目之景,但动听的黄鹂之音有谁听呢?英雄已逝
期刊
如今的中学生对古文不重视,在古文的学习中没有抓住虚词这个关键,特别是对虚词“之”的学习掌握差,因而影响了整个语文学习的效果。带着这个问题,我进行了专题性的调查,希望通过调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搞好古代汉语的教学。  一、调查方法  调查工作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抽样调查;第二步是对学生作问卷调查。  1.对古文中“之”字出现几率和所写作用的抽样调查。在古文的抽样调查中选取了三个不同时期三篇有一定影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