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的出仕观对他思想的影响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zw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对后世散文的影响非常深远。韩愈的行为以及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都与他的出仕观是密切相关的。
  在《答崔立之书》中韩愈曾自言道:“仆始年十六时,未知人事,读圣人之书,以为人之仕者,皆为人耳,非有利乎己也。及年二十时,苦家贫,衣食不足,谋于所亲,然后知仕之不唯为人耳。乃来京师,见有举进士者,人多贵之。仆诚乐之,就求其术。”
  韩愈这封《答崔立之书》里的这段非常重要,因为这里虽然说的是他自读书起到应举求官期间的一段思想经历,但实际上这可以说是完整地概括了他一生的思想转变历程,也说出了他的出仕观和人生观,因为他此后一生的所作所为,无一不是与此符合若契的。
  韩愈的官宦家世和幼年的贫困经历,以及在一系列的求仕过程中导致的思想观念改变,致使他此后一生中对官职的渴求以及对个人地位的重视程度,要远甚于其他一些文人。而由于他求仕之初便以为做官不单是“为人”,更可以“利乎己也”,以及可以“为人所贵”的观点,这些出仕的思想都对他以后的政治和学术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虽然,韩愈以孔子、孟子千年后的唯一传人、儒学道统的继承者自居,并被后人所推崇,但他的政治思想实际上却与儒家相去甚远,甚至可以说与法家更接近些。我们知道在政治上这两家的主要差异,是在于儒家坚持治国的主要手段是为政以德,讲的是以德服人;法家则主张为政以法,讲的是以法治人。法家主张君权至上,而自孟子起,儒家在君民关系这个问题上则主张君权的有限合法性,重视相互关系。韩愈在《原道》这篇代表他思想的最重要的论著中,就很清楚地表现出了他在这个问题上的政治主张,“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君不出令,则失其所以为君;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民,则失其所以为臣;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出自《原道》)是有着浓重的法家意味的。
  在韩愈的政治思想里,仕人是尊贵的,是管理生产者的,而生产者的身份是“贱且劳者也”,同时一个人是为官,还是从事“贱且劳者也”这样的工作,其身份和能力,则是天生的,就好比一个萝卜一个坑儿一样已经安排好了:“任有大小,惟其所能,若器皿焉”。因此大家只能自觉地去履行符合自己身份、能力的职责,如果一旦不安于自己的身份,是会遭“天殃”的。所以在他的十年求官生涯中,即使没有衣食的时候他也绝不从事“贱且劳”的工作,宁愿“日求于人”或拦路跪求达官贵人施舍,也不会因此感到自卑和丢脸:“仆在京城,无所取资,日求于人,以度时月”、“ 余初冠,应进士贡在京师,穷不自存,以故人稚弟,拜北平王于马前。王问而怜之,……轸其寒饥,赐食与衣”,未知此衣食是否可以叫做“嗟来之食”呢?
  在韩愈理想中的社会秩序,是出仕则为君之臣,臣事其君,行君之令使其致之于民,而为民者则自当事其上,即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与之用。君不出令只是失君道,臣不管好百姓也只是失了臣道,但是如果百姓不去生产食物、衣裳,不做用具、经营商贸去奉养管他们的君、臣,那就是大罪了,所以要“诛”以严惩,这就是他天经地义的“原道”。对韩愈来说,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是基本可以不理的。但韩愈却处处以孟轲的正统传人自居,然而他的思想和孟子实在差得太远,在很多方面甚至可以说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实际上韩愈的关于“道”的思想,基本都是针对当时社会各方面矛盾的考虑而阐发的一些政治理念做理论上的依据,因此他本人以及他宣扬、诠释的所谓的儒学之“道”,正如当代学者冯友兰在《韩愈、李翱在中国哲学史中之地位》中所言,是不能成为一个哲学家和哲学的,而仅只能称为“文章之雄”。其原因就在于他所提倡的“道”,并没有在哲学上有什么建树,而是大多在于如何营造依据去解决如阶级矛盾、经济矛盾等现实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去阐发出自己的一套哲学理论。
  韩愈是主张排佛老的,但综观韩愈关于佛教的全部论辩中,以损贬为主,对佛教本身的教义却基本没有涉及,同时他对道教应该是认同的,虽然在一些文章中他也表示了反对黄、老思想,但那基本是因为在提及佛教等宗教问题上不得不连带提到,或者是在关系到儒学地位的时候,事实上表明他未必真的不认同道教。韩愈所在时期,佛教的过度盛行的确引起了社会问题。当时有相当多的人口不从事生产而为僧,造成了社会生产力和财富的不足,同时有相当数量的信奉者使用自残方式苦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安定。
  不过无论如何,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角度来说,韩愈的排佛,在当时还是有相当积极的政治、社会两方面现实意义的。只是韩愈诸多的排佛理由,最后几乎都归结到了社会、经济问题和夷夏大防上,却基本上没有触及到佛教的核心教义,所以没有从根本上和佛教展开较量,故而即便当时有着良好的排佛条件,但由于他主观意识上的先天不足,最后导致了在排佛问题上不能被信佛者认同因而没有取得太大的进展,同时也导致了他的排佛理论必然是比较粗糙和不能命中要害的,这与他排佛的根本出发点是有着直接关系的。
  由以上种种看,韩愈虽然一直在排斥佛、老,但排佛是真,斥老是伪,实际上他自己应该是信奉道家的那套学说的,至少很信奉其中一部分,这导致了自己最后也因服食丹药而死。但不管怎样说,韩愈在诗、文上的文学成就还是相当高的,“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还是非常值得我们推崇的。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农业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转向多样化、优质化。但随着形势的变化,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日益尖锐,突发性生态环境问题接踵而至。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产品面临着国际市场的严峻挑战。这样,就要求我们致力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留发展后劲,以促进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国的不断完善、进步。  这样看来,发展生态农业势在必行。发展生态农业
期刊
【摘 要】加德纳在多元智力理论中提出了八种相对独立的智力,引起教育界极大的反响,本文将探讨如何把这一理论恰当地运用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用以激发学生各种智力因素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多元智力理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1 引言  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在斯滕伯格、塞西顿智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他认为,智力是每个人在不同方面拥有的“一系列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特别是难题的能
期刊
【摘 要】校企合作是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中职学校必须抢抓机遇,通过校企合作,提高就业率,提升人才培养品质,满足市场的人才需求。本文以大连市经济贸易学校与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校企合作为例,探索中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动因。  【关键词】中职院校;校企合作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校企合作是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中职学校必须抢
期刊
【摘 要】《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大力推行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校企合作,企业选拔人才的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二是职业道德。本论文从职业道德角度出发,探讨校企合作环境下中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关键词】校企合作;职业道德  引言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大力推行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一是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达到职业教
期刊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下,技工学校在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越来越注重塑造学生的人格。学生管理工作侧重于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全面服务于教学工作,为学校教学质量提高提供保证。  目前,如何提高管理效益和质量,是技工学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带给学生管理工作的负面影响是较大的,也赋予了技工学校管理工作的新特点、新内容,学生管理工作已成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期刊
【摘 要】烹饪理论教学是烹饪专业必须进行的基础教学,能为烹饪实操和烹饪研究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能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烹饪技术。在我国很多技工学校都设有烹饪专业.时整个烹饪事业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提高了餐饮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也是目前我国烹饪教育的主要力量.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实操、轻理论”的现象普遍存在。那么,针对这种现象,烹饪理论教学又如何进行呢?  【关键词】烹饪;理论教学  随着社会的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我校《可编程序控制器编程与实训》教学现状分析,提出了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职业教育新模式的必要性,并从课程定位、课程内容设置、教学组织过程、教师指导过程、课程考核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阐述了一体化教学的实施过程。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教学;项目教学法;中职教育  1 绪论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也在各地职业院校轰轰烈烈地展开。在全国职业教
期刊
为了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轨升级,闯出一条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必须大力推广农业“五新技术”,积极引进“新品种、新农药、新肥料、新技术、新机具”。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抓住机遇,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认真组织广大农技专业人员通过送科技下乡、科技入户等途径,大力推广农业“五新技术”、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科技种养水平。  1 加强部门协作
期刊
【摘 要】二半山区学生攻击性行为成因分析及矫正对策  【关键词】学生攻击性行为成因分析;矫正对策探索  攻击性行为是一种既会对他人造成伤害,又会导致人际关系恶化的不良行为。在中小学生中是一种较为普遍的不良行为,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人格发展、学业进步等都具有极其消极的影响。攻击性行为,也叫侵犯性行为,具体表现为用语言或暴力的行为对他人的身体或心理进行伤害,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近年来,有攻击性行
期刊
要搞好词汇教学,首先我们必须对词的含义有个清楚认识,只有搞清楚什么是词,词有哪些属性,我们才能知道怎样去把握它以及是否真正的掌握了。但到目前为止,词在语言的研究中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确切的定义。词是音、形、义和语法功能的联合体,它们互相依存,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会牵动其它要素的变化。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从这些要素着手去教词汇,学生也必须从这些要素出发去学词汇,才能达到词汇教学优化的效果。  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