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个季节有点辣
阳春三月,陕西省电影公司引进一部小成本制作的国产影片《说好不分手》,前期虽没见怎么宣传,但在友谊影城、华泰影厅、小寨小厅等几处放映场所,几乎场场满座,出现了少有的持票等座现象,顿时挤走了《西洋镜》颤颤悠悠的余晖。国际影人看好、国内上座率超高的《说好不分手》究竟是不是人人都喜欢,影片到底如何,还是听听几位影评人士的看法吧。
韵味无穷的镜头美
李星
影片不以教化为目的,而以开放的结构,开放的思维,表现了当今社会职业男女家庭婚姻存在的困境,以及选择两难的尴尬,提出了尖锐的家庭伦理道德问题。
在艺术风貌上,导演和摄影的唯美追求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镜头和画面十分讲究,追求唯美。蒙太奇和变焦镜头的使用,光与色的精心设计,使这部叙述上不无朴实的电影有一种非古典非传统的现代美。例如林翘的第一次出场就极尽风采。在滕远峰的视线中,落地玻璃门外是一个线条优美动人的红衣女郎的剪影,门渐渐被打开,林翘的天生丽质,温婉可人,既充分又犹抱琵琶半遮面地呈现出来,给人以很强的第一眼印象。在张客的音乐课上,隔着一架打开的钢琴,端庄秀丽的林翘站在张客眼前,钢琴盖上映出的林翘倒影伸手可触,整幅画面强烈表现了她对张客的震撼。在法庭上随着一声“传证人林翘”,白色走廊的尽头出现了一个修长的模糊人形,随着焦距的变化渐渐清晰,林翘的面部庄重、沉静、美丽,如一尊圣母受难像。郭峰扮演的张客一开始给人以其貌不扬之感,但随着剧情发展,他的内涵和风度大有盖过美男子濮存昕之势。肃杀冬天的郊外是灰色的,但加上痛苦不堪的张客,就成为一种独特的美境。吉他出现在张客手上,不仅是切合人物身份的道具,而且是一种意蕴无穷的美,导演不时强化着美的力度,从一点一滴、每个细节开始。他倒在杂乱的草堆上,吉他不是随意而是头朝下插在草堆上,也象在痛不欲生;在弯弯水面的枯柳树上,张客痛苦地砸烂了吉他,琴片纷飞,留给观众的不是肆虐的破坏,而是纷繁美丽的痛苦……
一部荒诞、浅薄的电视小品
张养社
林翘的一次红杏出墙是出于纯粹的寂寞空虚,还是张客的什么艺术皮囊让她一时意乱情迷,抑或想报复一下“不谙夫道”的丈夫滕远峰?张客怎么就爱上了林翘,而且爱得那么深,那么永久,七八年过去了仍然难以自拔?是林翘的哪一点让他这位浪漫的艺术家耿耿于怀?影片没有说。明摆着是导演不想说,或不屑去说——片中轻描淡写的几个镜头已经表达了导演在处理这个问题上的态度。可回避了这,便让观众对几个人物的情感有了点儿找不着北。林翘好说,观众尽可以想象她是上面几个原因都有。一夜激情过后越来越觉悟对丈夫的爱而陷入深深的自责,以至于选择离婚这种十分消极的处理办法(片中的几个主人公似乎都是清一色没长大的孩子);那么张客呢?他的自杀,到底是一种因为良心发现的自罚,还是爱情幻灭的殉情(似乎自罚的因素多一些。可他偏偏在自杀前写出了一首《My love to you》的歌)?导演似乎也不想说清。还有滕远峰,在明了真像后口口声声说不恨妻子,只恨那个坏男人,可他难道没有想过把张客推上法庭本身也是对妻子的报复?而自己在品尝报复的关键时刻又不忍心而撤诉,这些行为都显得十分矛盾和可笑。本是一部说情感的戏,偏偏导演要么避实就虚,要么力不能及,对人物的内心情感拿捏不准,叙说不 清,让观众尽觉着几个主人公是一帮大孩子在玩闹剧,剧情也显得荒诞了几分。不过剧情确有荒诞的地方,滕远峰对小孩身世的“顿悟”太直觉了些,救人时就更靠直觉了;对完全陌生的张客的活动地点竟了如指掌,一下便找到了张客想自杀的地方!
其实,片中的故事,我倒一点也没觉出荒诞。现在这世道,什么事儿都有,只要随手翻翻手头的大报小刊,比这离奇百倍的事儿每天都有发生。这是个多元化的时代,人们活得累,活得乱,活得迷茫,多元化的价值观决定了多元化的生存群落,以及个体存在的情与欲、感与理的矛盾与纠葛。这些作用于爱情与婚姻,婚姻与工作,题材本大有可为。而林翘偶然的一次红杏出墙无疑是这个故事的一个焦点,深层次的东西在这里会有所暴露。但编导偏偏回避了它:笔墨吝惜的了得,没准儿还自鸣得意为避实就虚的高着(似乎只是想将观众的目光引向滕远峰对妻子及婚姻的呵护不足这一外在原因及出事后各主人公的姿态)。但回避了它,便回避了对人性的深层次揭露,回避了对现代人尴尬的生存状态的无情刻划,从而沦为浅薄的道德说教。不信你试着想一想:这部片子到底说了些什么?只能概括出两条:老婆要多关心些,别光顾着工作(打电话比买礼物重要啊!哈哈);悠着点儿,别乱来,一失足成千古恨呢!还有什么?难说了。况且 片中几位主人公似乎都清一色的在为一次错误而忏悔,难道除了忏悔就不能有点儿别的?现实中是否还有些别样的张客、滕远峰或者林翘,多元些好不好?多元些也许更真实。
再说摄影。本指望摄影出身的傅靖生能导出一部摄影很有特色的片子来,可惜的是,片子中除了林翘法庭出场戏及分别以男女主人公两个视点展开他们的初恋这两个手法上的亮点之外,再也找不到摄影给人留下的新意。各种焦距段、各种摇移手法都有了,但更多的镜头只停留在阐释的层次上,没有充分调用摄影的画面语言,平了些,缺乏内涵,不耐看。尤其是片中用滥了的低视角、超广角使人物看起来高大而怪异。这本是一部很无奈的感情戏,但在摄影表现上却缺乏这样一种基调,镜头运用显得杂乱无章,不知收敛。观众自然也就陷入到对剧情的简单理解之中,而使片子看起来更像一部以情节为中心的电视小品。而片中两条线的穿插也就像对观众一个个问题的阐释,话语方式象一部纪实性的电视专题了(是不是有点儿象“生活空间”)。
还有配乐。起用音乐人郭峰出演本身可能是个卖点,但加进去的那段主题曲却由于缺乏情感的铺垫而显得那么地牵强,感觉电影中间忽然插入了一段MTV。郭峰的MTV发得多了,不在乎少发这一个吧!
My love to you,张客的给了林翘;傅导,可惜的是 My love无法 to you。
理念与欲念的撞击
张凡
人,是理性与动物性的结合体,理性产生理念,动物性产生欲念。当理念与欲念统一时,人就活得轻松,而当两者矛盾时,人就活得累了。
片中四位主角都具理念,道德、良知、伦理,情感,倘能恪守,必能轻松。但因控制不住欲念,以致情欲外溢、性冲动、婚外恋、私生子,理念与欲念就发生了矛盾。两个当事人良心内疚,情绪苦恼;两个受伤害者心情愤懑,精神压抑。于是四人之间吵架、离婚、上诉(又撤诉)、自杀(而未遂),都活得很苦很累。甚至那个无知又无辜的孩子,也象皮球似的被踢来扔去。当前正是社会转轨时期,原有的理念正在经受着新观念和各种欲念的顶撞与冲击,于是《说》片中的事态和情节就在社会生活中时有发生,影响纷纭。《说》片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这种社会情态,人物心态,以及人们对这类问题的迷惘与困惑。
《说》片的编导当然也无法为这种社会现象作出黑白鲜明的评判与解阐,但为了不使矛盾激化,不可收拾,对这些常人难以容忍的非理事态,进行了巧妙的淡化和修饰。行为不端的林翘,心灵却象圣洁贞女;花花公子张客,是负责的谦谦君子;滕远峰是那么宽容;鹿欣欣是那么单纯……影片编导不得不在迷惘困惑中独运匠心。
电影就是造梦
王文汇
一部电影没有必要非得承载什么,而应考虑怎样顺着市场去给观众造梦。《说》片其实是一部度身定做的商业影片,濮存晰的冷峻真诚,许晴的风情万千,郭峰的音乐才华都是这部影片所极力展示的。尤其是许晴,导演和摄影倾心竭力表现其绰约风姿绚烂笑容和那种要扑出银幕迎面袭来的女性魅力,这些深深抓住和打动了观众,也使得一个沉重得有些忧伤甚至凄怆的题材,变得浪漫而美丽。电影只可能给我们展现什么,而不可能解决什么。它只是给我们一个梦境,是美梦的话,我们可以反复咀嚼回味,是噩梦的话,我们会在走出影院时庆幸,亏得是个梦而不是在自己身上的真实发生。《说》片正是给了我们一个非常美丽的噩梦。
(责任编辑 秦雯)
阳春三月,陕西省电影公司引进一部小成本制作的国产影片《说好不分手》,前期虽没见怎么宣传,但在友谊影城、华泰影厅、小寨小厅等几处放映场所,几乎场场满座,出现了少有的持票等座现象,顿时挤走了《西洋镜》颤颤悠悠的余晖。国际影人看好、国内上座率超高的《说好不分手》究竟是不是人人都喜欢,影片到底如何,还是听听几位影评人士的看法吧。
韵味无穷的镜头美
李星
影片不以教化为目的,而以开放的结构,开放的思维,表现了当今社会职业男女家庭婚姻存在的困境,以及选择两难的尴尬,提出了尖锐的家庭伦理道德问题。
在艺术风貌上,导演和摄影的唯美追求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镜头和画面十分讲究,追求唯美。蒙太奇和变焦镜头的使用,光与色的精心设计,使这部叙述上不无朴实的电影有一种非古典非传统的现代美。例如林翘的第一次出场就极尽风采。在滕远峰的视线中,落地玻璃门外是一个线条优美动人的红衣女郎的剪影,门渐渐被打开,林翘的天生丽质,温婉可人,既充分又犹抱琵琶半遮面地呈现出来,给人以很强的第一眼印象。在张客的音乐课上,隔着一架打开的钢琴,端庄秀丽的林翘站在张客眼前,钢琴盖上映出的林翘倒影伸手可触,整幅画面强烈表现了她对张客的震撼。在法庭上随着一声“传证人林翘”,白色走廊的尽头出现了一个修长的模糊人形,随着焦距的变化渐渐清晰,林翘的面部庄重、沉静、美丽,如一尊圣母受难像。郭峰扮演的张客一开始给人以其貌不扬之感,但随着剧情发展,他的内涵和风度大有盖过美男子濮存昕之势。肃杀冬天的郊外是灰色的,但加上痛苦不堪的张客,就成为一种独特的美境。吉他出现在张客手上,不仅是切合人物身份的道具,而且是一种意蕴无穷的美,导演不时强化着美的力度,从一点一滴、每个细节开始。他倒在杂乱的草堆上,吉他不是随意而是头朝下插在草堆上,也象在痛不欲生;在弯弯水面的枯柳树上,张客痛苦地砸烂了吉他,琴片纷飞,留给观众的不是肆虐的破坏,而是纷繁美丽的痛苦……
一部荒诞、浅薄的电视小品
张养社
林翘的一次红杏出墙是出于纯粹的寂寞空虚,还是张客的什么艺术皮囊让她一时意乱情迷,抑或想报复一下“不谙夫道”的丈夫滕远峰?张客怎么就爱上了林翘,而且爱得那么深,那么永久,七八年过去了仍然难以自拔?是林翘的哪一点让他这位浪漫的艺术家耿耿于怀?影片没有说。明摆着是导演不想说,或不屑去说——片中轻描淡写的几个镜头已经表达了导演在处理这个问题上的态度。可回避了这,便让观众对几个人物的情感有了点儿找不着北。林翘好说,观众尽可以想象她是上面几个原因都有。一夜激情过后越来越觉悟对丈夫的爱而陷入深深的自责,以至于选择离婚这种十分消极的处理办法(片中的几个主人公似乎都是清一色没长大的孩子);那么张客呢?他的自杀,到底是一种因为良心发现的自罚,还是爱情幻灭的殉情(似乎自罚的因素多一些。可他偏偏在自杀前写出了一首《My love to you》的歌)?导演似乎也不想说清。还有滕远峰,在明了真像后口口声声说不恨妻子,只恨那个坏男人,可他难道没有想过把张客推上法庭本身也是对妻子的报复?而自己在品尝报复的关键时刻又不忍心而撤诉,这些行为都显得十分矛盾和可笑。本是一部说情感的戏,偏偏导演要么避实就虚,要么力不能及,对人物的内心情感拿捏不准,叙说不 清,让观众尽觉着几个主人公是一帮大孩子在玩闹剧,剧情也显得荒诞了几分。不过剧情确有荒诞的地方,滕远峰对小孩身世的“顿悟”太直觉了些,救人时就更靠直觉了;对完全陌生的张客的活动地点竟了如指掌,一下便找到了张客想自杀的地方!
其实,片中的故事,我倒一点也没觉出荒诞。现在这世道,什么事儿都有,只要随手翻翻手头的大报小刊,比这离奇百倍的事儿每天都有发生。这是个多元化的时代,人们活得累,活得乱,活得迷茫,多元化的价值观决定了多元化的生存群落,以及个体存在的情与欲、感与理的矛盾与纠葛。这些作用于爱情与婚姻,婚姻与工作,题材本大有可为。而林翘偶然的一次红杏出墙无疑是这个故事的一个焦点,深层次的东西在这里会有所暴露。但编导偏偏回避了它:笔墨吝惜的了得,没准儿还自鸣得意为避实就虚的高着(似乎只是想将观众的目光引向滕远峰对妻子及婚姻的呵护不足这一外在原因及出事后各主人公的姿态)。但回避了它,便回避了对人性的深层次揭露,回避了对现代人尴尬的生存状态的无情刻划,从而沦为浅薄的道德说教。不信你试着想一想:这部片子到底说了些什么?只能概括出两条:老婆要多关心些,别光顾着工作(打电话比买礼物重要啊!哈哈);悠着点儿,别乱来,一失足成千古恨呢!还有什么?难说了。况且 片中几位主人公似乎都清一色的在为一次错误而忏悔,难道除了忏悔就不能有点儿别的?现实中是否还有些别样的张客、滕远峰或者林翘,多元些好不好?多元些也许更真实。
再说摄影。本指望摄影出身的傅靖生能导出一部摄影很有特色的片子来,可惜的是,片子中除了林翘法庭出场戏及分别以男女主人公两个视点展开他们的初恋这两个手法上的亮点之外,再也找不到摄影给人留下的新意。各种焦距段、各种摇移手法都有了,但更多的镜头只停留在阐释的层次上,没有充分调用摄影的画面语言,平了些,缺乏内涵,不耐看。尤其是片中用滥了的低视角、超广角使人物看起来高大而怪异。这本是一部很无奈的感情戏,但在摄影表现上却缺乏这样一种基调,镜头运用显得杂乱无章,不知收敛。观众自然也就陷入到对剧情的简单理解之中,而使片子看起来更像一部以情节为中心的电视小品。而片中两条线的穿插也就像对观众一个个问题的阐释,话语方式象一部纪实性的电视专题了(是不是有点儿象“生活空间”)。
还有配乐。起用音乐人郭峰出演本身可能是个卖点,但加进去的那段主题曲却由于缺乏情感的铺垫而显得那么地牵强,感觉电影中间忽然插入了一段MTV。郭峰的MTV发得多了,不在乎少发这一个吧!
My love to you,张客的给了林翘;傅导,可惜的是 My love无法 to you。
理念与欲念的撞击
张凡
人,是理性与动物性的结合体,理性产生理念,动物性产生欲念。当理念与欲念统一时,人就活得轻松,而当两者矛盾时,人就活得累了。
片中四位主角都具理念,道德、良知、伦理,情感,倘能恪守,必能轻松。但因控制不住欲念,以致情欲外溢、性冲动、婚外恋、私生子,理念与欲念就发生了矛盾。两个当事人良心内疚,情绪苦恼;两个受伤害者心情愤懑,精神压抑。于是四人之间吵架、离婚、上诉(又撤诉)、自杀(而未遂),都活得很苦很累。甚至那个无知又无辜的孩子,也象皮球似的被踢来扔去。当前正是社会转轨时期,原有的理念正在经受着新观念和各种欲念的顶撞与冲击,于是《说》片中的事态和情节就在社会生活中时有发生,影响纷纭。《说》片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这种社会情态,人物心态,以及人们对这类问题的迷惘与困惑。
《说》片的编导当然也无法为这种社会现象作出黑白鲜明的评判与解阐,但为了不使矛盾激化,不可收拾,对这些常人难以容忍的非理事态,进行了巧妙的淡化和修饰。行为不端的林翘,心灵却象圣洁贞女;花花公子张客,是负责的谦谦君子;滕远峰是那么宽容;鹿欣欣是那么单纯……影片编导不得不在迷惘困惑中独运匠心。
电影就是造梦
王文汇
一部电影没有必要非得承载什么,而应考虑怎样顺着市场去给观众造梦。《说》片其实是一部度身定做的商业影片,濮存晰的冷峻真诚,许晴的风情万千,郭峰的音乐才华都是这部影片所极力展示的。尤其是许晴,导演和摄影倾心竭力表现其绰约风姿绚烂笑容和那种要扑出银幕迎面袭来的女性魅力,这些深深抓住和打动了观众,也使得一个沉重得有些忧伤甚至凄怆的题材,变得浪漫而美丽。电影只可能给我们展现什么,而不可能解决什么。它只是给我们一个梦境,是美梦的话,我们可以反复咀嚼回味,是噩梦的话,我们会在走出影院时庆幸,亏得是个梦而不是在自己身上的真实发生。《说》片正是给了我们一个非常美丽的噩梦。
(责任编辑 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