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职业技能竞赛近年来出现的商业化趋势进行了反思,并应用SWOT分析工具,分析了职业技能竞赛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一种多方共赢的非商业化运作模式,为职业技能竞赛良性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职业技能竞赛;SWOT分析;商业化趋势
职业技能竞赛(以下简称“技能竞赛”)是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是职教改革的风向标。近年来,各层次、各类型的技能竞赛的广泛开展,在引领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设置、尊技重能氛围的营造、实训基地建设的强化、校企合作的增强、学生评价标准的改革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随着企业参与技能竞赛深度和广度的加强,学校之间竞争的加剧,技能竞赛的开展出现了商业化的趋势。技能竞赛的商业化一方面为比赛注入了新的活力,扩大了技能竞赛的社会效应和企业参与的热情,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制约竞赛良性发展的问题。
一、职业技能竞赛商业化趋势存在的问题
1.功利化倾向:部分职业技能竞赛协作企业只是为了推广产品、实现广告效应,企业非专业人士介入技能竞赛科目的设计和过程,影响技能竞赛的科学性和公平性;有的学生和教师把技能竞赛当成获取奖金名利的捷径,与技能竞赛引领职教改革的初衷相悖。
2.竞赛机制缺乏一致性和连贯性:每年的技能竞赛的都由不同的院校来承办,协作企业也会经常更换,可能会出现换一个企业或换一种产品就一种比法的现象;技能竞赛组织领导不稳定,缺乏一致的标准,使得技能竞赛缺乏连贯性。
3.技能竞赛缺乏赛后的反馈与总结:技能竞赛的过分商业化使得部分竞赛的参赛者过于重视赛前的准备和比赛结果的名次,缺乏赛后的总结与对院校教学模式的反馈。
4.技能竞赛后劲不足:过分重视商业化带来的效益,就会冲淡技能竞赛的基础研究的动力和力量;如对缺乏技能竞赛机制的顶层设计、标准制定、科目的设计与改进、技能竞赛和教育改革与学生培养的良性互动等方面的研究,会使技能竞赛出现急功近利的现象,影响技能竞赛的长远发展。
鉴于此,我们需要引入SWOT分析方法,系统分析职业技能大赛的现状,力图从技能大赛的优势因素、劣势因素、机会因素和威胁因素全面把握其发展要素,探索职业技能竞赛良性发展的方向。
二、职业技能竞赛的SWOT分析
SWOT是一种战略分析方法,SWOT分别代表: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遇)、Threats(威胁)。通过对被分析对象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加以综合评估与分析得出结论,通过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来清晰地确定被分析对象的资源優势和缺陷,了解对象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从而在战略与战术两个层面加以调整方法、资源以保障被分析对象的实行以达到所要实现的目标。以下是以天津市周边企业和落户天津的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协办企业为切入点,进行深入调研和走访之后,对影响职业技能竞赛发展要素的分析结果。
1.优势因素分析(S)
职业技能大赛的优势突出表现竞赛本身竞争性、创新性的属性。这使得竞赛平台中,高手之间,与机器、与评委、与教师、与选手之间形成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竞技场”,激励了“双师型教师”和“拔尖人才”的成长,并形成了优秀的教育品牌,推动了新技术、新知识、新方法在教学的引入,使得学校能够“根据竞赛反映的市场需求设专业,根据企业要求设内容,根据岗位要求练技能,根据社会评价检验质量,使教学改革成为学校发展的常态”加快了学校职业特色的形成。
2.劣势因素分析(W)
完善的规则制度是一项活动公平有序的保证,如果没有强制的制度约束,人们总是不免会谋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同层次的职业技能竞赛的不同参与者有着不同的利益目标。以技能考核为主的职业技能大赛相较高考而言,操作过程更容易掺杂较多的人为因素,背后存在着各方的利益博弈,有可能使竞赛偏离其本质,影响其良性发展。
3.机会因素分析(O)
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温总理曾指出,“在整个教育结构和教育布局当中,必须把职业教育摆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不断完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国家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需求,校企合作的日益深入,为职业技能竞赛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4.威胁因素分析(T)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以及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使得我国职业教育培养的“高技能型人才”需求激增。这对反映市场需求和职业教育改革方向的技能竞赛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竞赛项目的设置与社会岗位需求的联系要更加紧密;其次,竞赛内容不要再局限于对企业技术的再现与复制,要“源于企业,高于企业”,“源于真实,高于真实”,“源于实践、高于实践”;最后,竞赛设备的选择要有真实的生产性功能的同时还要具有整合学习的功能等等。这些无疑对职业技能竞赛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三、职业技能大赛非商业化运作模式的探索
通过以上SWOT分析,职业技能竞赛应该把握好机会因素,在认识竞赛价值和功能优势的同时,理性辩证地思考竞赛商业化的负面因素,化威胁因素为动力,制定相应的政策管理制度,对其非商业化运作模式进行探索。
在非商业化模式下,政府教育部门要从宏观管理角度规范竞赛的发展方向,构建竞赛非商业化的约束机制,根据我国技能竞赛的具体情况,从政策上给予参与竞赛企业长期发展的优惠政策,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企业有了制度的约束,可以接受将大赛设备无偿提供给政府,以此获得某竞赛项目的冠名权或某项目的特许经营权,从而给双方都带来直接经济利益或商业机会,企业也就不再大肆直白地推销自己的产品,而是能够接纳采取迂回的方式,表现对学校(消费者)和教育的关注,为其开发无形资产奠定市场。学校要想使校企合作落到实处,就必须要关注企业的兴奋点,增强技术服务项目的水平,进而达到竞赛多赢模式。在这种模式的运作中,“政府统筹,企业支持,院校参加”多元整合,使政府—企业—社会——职业院校实现良性互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通过技能大赛非商业化运作模式充分体现了生命力。
四、结束语
职业技能竞赛作为职业教育向社会展示的舞台,大赛的价值取向对于职业教育转变发展方式是一种导向,大赛的宗旨对于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是一种引领。我们有必要从大赛的发展轨迹,理性反思竞赛的商业化趋势,从制度建设的层面,思考职业技能大赛的良性发展问题。
【关键词】职业技能竞赛;SWOT分析;商业化趋势
职业技能竞赛(以下简称“技能竞赛”)是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是职教改革的风向标。近年来,各层次、各类型的技能竞赛的广泛开展,在引领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设置、尊技重能氛围的营造、实训基地建设的强化、校企合作的增强、学生评价标准的改革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随着企业参与技能竞赛深度和广度的加强,学校之间竞争的加剧,技能竞赛的开展出现了商业化的趋势。技能竞赛的商业化一方面为比赛注入了新的活力,扩大了技能竞赛的社会效应和企业参与的热情,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制约竞赛良性发展的问题。
一、职业技能竞赛商业化趋势存在的问题
1.功利化倾向:部分职业技能竞赛协作企业只是为了推广产品、实现广告效应,企业非专业人士介入技能竞赛科目的设计和过程,影响技能竞赛的科学性和公平性;有的学生和教师把技能竞赛当成获取奖金名利的捷径,与技能竞赛引领职教改革的初衷相悖。
2.竞赛机制缺乏一致性和连贯性:每年的技能竞赛的都由不同的院校来承办,协作企业也会经常更换,可能会出现换一个企业或换一种产品就一种比法的现象;技能竞赛组织领导不稳定,缺乏一致的标准,使得技能竞赛缺乏连贯性。
3.技能竞赛缺乏赛后的反馈与总结:技能竞赛的过分商业化使得部分竞赛的参赛者过于重视赛前的准备和比赛结果的名次,缺乏赛后的总结与对院校教学模式的反馈。
4.技能竞赛后劲不足:过分重视商业化带来的效益,就会冲淡技能竞赛的基础研究的动力和力量;如对缺乏技能竞赛机制的顶层设计、标准制定、科目的设计与改进、技能竞赛和教育改革与学生培养的良性互动等方面的研究,会使技能竞赛出现急功近利的现象,影响技能竞赛的长远发展。
鉴于此,我们需要引入SWOT分析方法,系统分析职业技能大赛的现状,力图从技能大赛的优势因素、劣势因素、机会因素和威胁因素全面把握其发展要素,探索职业技能竞赛良性发展的方向。
二、职业技能竞赛的SWOT分析
SWOT是一种战略分析方法,SWOT分别代表: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遇)、Threats(威胁)。通过对被分析对象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加以综合评估与分析得出结论,通过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来清晰地确定被分析对象的资源優势和缺陷,了解对象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从而在战略与战术两个层面加以调整方法、资源以保障被分析对象的实行以达到所要实现的目标。以下是以天津市周边企业和落户天津的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协办企业为切入点,进行深入调研和走访之后,对影响职业技能竞赛发展要素的分析结果。
1.优势因素分析(S)
职业技能大赛的优势突出表现竞赛本身竞争性、创新性的属性。这使得竞赛平台中,高手之间,与机器、与评委、与教师、与选手之间形成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竞技场”,激励了“双师型教师”和“拔尖人才”的成长,并形成了优秀的教育品牌,推动了新技术、新知识、新方法在教学的引入,使得学校能够“根据竞赛反映的市场需求设专业,根据企业要求设内容,根据岗位要求练技能,根据社会评价检验质量,使教学改革成为学校发展的常态”加快了学校职业特色的形成。
2.劣势因素分析(W)
完善的规则制度是一项活动公平有序的保证,如果没有强制的制度约束,人们总是不免会谋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同层次的职业技能竞赛的不同参与者有着不同的利益目标。以技能考核为主的职业技能大赛相较高考而言,操作过程更容易掺杂较多的人为因素,背后存在着各方的利益博弈,有可能使竞赛偏离其本质,影响其良性发展。
3.机会因素分析(O)
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温总理曾指出,“在整个教育结构和教育布局当中,必须把职业教育摆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不断完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国家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需求,校企合作的日益深入,为职业技能竞赛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4.威胁因素分析(T)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以及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使得我国职业教育培养的“高技能型人才”需求激增。这对反映市场需求和职业教育改革方向的技能竞赛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竞赛项目的设置与社会岗位需求的联系要更加紧密;其次,竞赛内容不要再局限于对企业技术的再现与复制,要“源于企业,高于企业”,“源于真实,高于真实”,“源于实践、高于实践”;最后,竞赛设备的选择要有真实的生产性功能的同时还要具有整合学习的功能等等。这些无疑对职业技能竞赛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三、职业技能大赛非商业化运作模式的探索
通过以上SWOT分析,职业技能竞赛应该把握好机会因素,在认识竞赛价值和功能优势的同时,理性辩证地思考竞赛商业化的负面因素,化威胁因素为动力,制定相应的政策管理制度,对其非商业化运作模式进行探索。
在非商业化模式下,政府教育部门要从宏观管理角度规范竞赛的发展方向,构建竞赛非商业化的约束机制,根据我国技能竞赛的具体情况,从政策上给予参与竞赛企业长期发展的优惠政策,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企业有了制度的约束,可以接受将大赛设备无偿提供给政府,以此获得某竞赛项目的冠名权或某项目的特许经营权,从而给双方都带来直接经济利益或商业机会,企业也就不再大肆直白地推销自己的产品,而是能够接纳采取迂回的方式,表现对学校(消费者)和教育的关注,为其开发无形资产奠定市场。学校要想使校企合作落到实处,就必须要关注企业的兴奋点,增强技术服务项目的水平,进而达到竞赛多赢模式。在这种模式的运作中,“政府统筹,企业支持,院校参加”多元整合,使政府—企业—社会——职业院校实现良性互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通过技能大赛非商业化运作模式充分体现了生命力。
四、结束语
职业技能竞赛作为职业教育向社会展示的舞台,大赛的价值取向对于职业教育转变发展方式是一种导向,大赛的宗旨对于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是一种引领。我们有必要从大赛的发展轨迹,理性反思竞赛的商业化趋势,从制度建设的层面,思考职业技能大赛的良性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