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材体裁广泛,在各种版本的教材中,科普文亦占有一席之地。对科普文来说,教学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感悟到文本独特的“科学言语”的表达魅力,懂得一定的科学知识,还要唤醒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尽管科普文对学生的成长意义重大,但目前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未重视这种文本,都认为其干巴巴的,读也不好读。大部分语文教师还是喜欢教学如《第一次抱母亲》《姥姥的剪纸》这类记叙性文本,期待“情”溢课堂的同时,学生、听课教师还能被感动。这样的情形最终让科普类文本的处境变得很尴尬。最终,学生就失去了学习科普文的兴趣。
本文中笔者试着从区域举行的以“科普类文本教学” 为主题的系列赛课活动入手,将目光聚焦到科普类文本的教学上,“管窥”区域科普类文本教学的尴尬现状,以期探索相应的策略。
一、追思科普文教学的尴尬现状
1.调研结果,不容乐观
因为科普类文本融合科学知识、语言形式和表达方法于一体,所以教学时不能将其上成科学课或是常识课。如果教师不能完全读懂科普类文本“写什么”,那么学生就更不能感悟到科学言语的独特魅力了。那么,小语教师对科普知识和相关信息的关注度如何呢?笔者在赛课前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随机抽样问卷调研,共收回1967份有效问卷。其中男教师252人,经常关注的人数为76人,占男教师总数的30%;女教师1715人,经常关注的人数为86人,占女教师总数的5%。
据上述不完全统计,小语教师对科普知识的关注度不高,特别是对现代科技等相关知识知之甚少,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科学素养的提升。这项调研结果也部分验证了中国科协发布的第九次中國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 2015年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到了6.2%(这个数字意味着,每100个中国人中仅有6人具备基本公民科学素质),比2010年的3.27%提高了近90%,进一步缩小了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可见,中国公民的科学素质水平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原因诸多,但细细思量,与科普媒体导向不够、教育教学缺位有关。
当今科技发展十分迅速,如果教师关注和阅读科普类知识信息的兴趣、能力都很缺失,在对科普类文本的教学上就显然会力不从心。因此教学此类文本味同嚼蜡自然不可避免,教学也就成了“攀援无本之木”。
2.课堂教学,频频“露怯”
参加此次赛课共有36位教师,只有1位是男教师,女教师是赛课的主体,可能这种现象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以此次中年级组12位女选手执教的三下《跟踪台风的卫星》为例,回顾比赛,因科学素养缺乏,所以在课堂上频频“露怯”:比如有两位女教师在出示的PPT背景上使用的图片是龙卷风;有两位教师在拓展讲到其他种类卫星中的同步通讯卫星时,把我们打的电话也归为同步通讯卫星……再审视平时的课堂教学,教师缺乏“科学素养”的情形也频频出现:一位教师执教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6》,在讲到“北斗星”一词时,她告诉学生迷路时只要找到北斗星即可,因为它永远指向北方;一位教师在执教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变色龙》一课时,在教学“变色”这一部分时,面对一个男生质疑变色龙的肤色是否只会随着周围环境的颜色而变化,她斩钉截铁地回答“是”……
语文学科巨大的包容性是任何一个学科都无法比的,特别是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这就决定了与其他学科的碰撞和融合在所难免。因此教师决不能仅仅围绕“语用”来理解小语教师应具备的学科素养,应该拓宽视野,兼容并包地整体把握一切教学资源,这样才能使教学游刃有余。而小语教师也应该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这一点似乎也没有得到认可和重视。比如,在《语文教师至少应有八种学科敏感》等诸多强调小语教师应该具备的学科素养类文章中,没有一位专家提到小语教师还应该培养自己对“科学”的敏感性。今天的小语教师更要与时俱进,关注科技发展,了解一定的科学知识,最起码要对所教学的科普类文本所涉及的科学知识做到透彻了解,并经常关注、阅读一定量的科普文本,丰厚自己对科普文本的阅读经验,这才是驾驭科普类文本教学的条件之一。
二、寻求科普文读写结合途径
众所周知,小语教学中随文练笔是“阅读与习作”的中介,是以课文内容为素材,把“语用”和“对课文内容理解”很好融合起来的一种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方式。“随文练笔不是简单的读写叠加,而是新旧知识、生活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使学生的生活经验在一定环境中自内而外地‘生长’。” 可见,重视并有效实施随文练笔,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综合素养。既然随文练笔如此重要,那么,小语教材中科普类文本中的随文练笔分布情况怎样呢?
经过梳理发现,在整个苏教版科普类文本中,课后明确要求写的随文练笔在教材二年级上册、三年级上册、六年级下册中各有1处,四年级下册有2处,共有5处。可想而知,课后这几个练笔点对于正处于写作萌芽、成长期的小学生来说,是远远不能满足的,可谓杯水车薪。作为教材重要组成部分的科普类文本在整个小学阶段只安排5篇小练笔真是少之又少,而且小练笔在教材中的分布也是不均衡的,5处中有3处在中段,低段、高段各只有1处。连每册1处的数量都没有达到,所以造成教师确定课堂小练笔的随意性太大。那么,科普类文本与一般文本随文练笔的不同之处在哪里?科普类文本的随文练笔在这个年段和下一个年段的区别和内在联系是什么呢?有什么特殊的要求?这些都需要深度追问和思考,教师要有清晰的目标意识和整体意识。
既然随文练笔如此重要,那么,科普类文本的随文练笔该怎么设计呢?笔者重建了比赛时第二学段的赛题:《跟踪台风的卫星》,对科普类文本的随文练笔进行了教学设计。语段教学选取了三年级阅读和写作的联结点。经过思考,首先笔者从科学性和语文性角度出发,重点关注总分段落结构,找到语言的提升点。接着,笔者重点重建了这篇课文中语言极具特色的第3自然段的教学。
教学设计 1.仿结构
师:从哪里看出台风觉得自己的威力大?
(指名答,师相机出示:第3自然段中“‘小东西!’台风狂怒地嚷着……”。)
师:老师给这段话变了个魔术,瞧,它变成了这个样子。(出示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最能揭示出总分段落的内在逻辑关系和表达严密性的特点。笔者帮助学生先从看思维导图“仿结构”入手,然后步步深入,全面感悟此处段落在结构上的特点。
师:怎么样,你觉得这样就把台风的厉害说清楚、具体了吧?怎么说的呢?
2.仿语言
师:用你们亮晶晶的眼睛发现一下,这三句话有什么相似之处?
(指名答)
师:这样的句子叫排比句。
对于语法修辞知识,课标强调要“随文建构”。此处正是一个好机会,而本文中的排比句比学生以前接触的排比句更有特色。接着,笔者依次出示一个分句、两个分句,让学生与书上的原句比较,感受此处排比句的表达效果。
3.仿句子
师:作者这样写,就把台风的厉害写清楚、写具体、写好玩了。你能接着课文中的话来写一句吗?老师可以把你写的句子放到后面的方框中。
三、试辟科普文教学“蹊径”
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跨文化研究中指出:“几乎在所有文化背景下,女孩的语言能力都比男孩要强。女孩比男孩更善于表达情感。”一直以来,小学语文课也确实是女生们的“天下”,男生们过不去的“坎”。可没想到比赛后,在《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重建教学的课堂上,男生们的思辨、批判和理性思维能力令人惊喜。
1.理解科普之意
这篇科普类文本与学生之前学过的一些科学小品文相比,涉及的科学知识稍显深奥。如果学生不懂文章“写什么”,自然也就无法理解文章“怎么写”的妙处。在初读课文后,教师让学生针对课文语句进行质疑。有的说据自己所知,火星上除了有水蒸发变成的气体,还有甲烷等气体,那么课文第7自然段中的气体主要还是指水蒸发变成的气体;有的说文中第8自然段的“火星地表下面仍然可能有水……”的表述不严谨,“地表”是指地球表面,这里应该表述成“火表”下或给地表加上引号。一个女生看到文中的“彗星风暴”就质疑:“是指哈雷彗星的风暴吗?”一个男生马上纠正道:“彗星好多呢,哈雷彗星只是目前发现的最有名的彗星,长的就像咱们班的长发美女”……女生们第一次用敬佩的眼光看着这些小男子汉们。
2.感悟科普之思
在重建备课时,笔者看了《教师教学用书》上的表述:“全文围绕为什么说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这一中心来安排材料。”可深入研读文本后我发现,是第1自然段引出了本文所要介绍的中心问题“火星和地球一样有水和生命存在”的推测,其他段落则进行了细致的论述,可见《教师教学用书》中“围绕”一词的表述似乎有些不够妥当。在这其中,段落之间的科学逻辑关系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于是在预习时笔者出示了如下的思维导图练习:
根据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填上文字,根据你的阅读感受在括号中填上标点。
学生在完成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感悟颇多。一个男生说:“我感觉读这篇文章就像阅读《福尔摩斯探案集》《神探柯南》等侦探小说,步步悬疑,扣人心弦。”另一个男生说:“我发现作者好像就是在不断提出问题、验证问题。”还有一个男生说:“作者好像在以问题串联课文,步步设疑”……没想到男生们先声夺人,一下子就发现了文章在脉络上体现出的鲜明、严密的科学逻辑特点。
3.品读科普之情
科普文本中的朗读一直是教学难点。随着观摩这12节教学风格迥异的《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的课堂教学,眼见师生们一遍又一遍品读课文,我感觉大多数课堂的着眼点都放在了对科学知识的传授、对作者行文思路的梳理上,即使有对关键词句的品读感悟,也都是把握词句的准确、严谨、生动,而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着的情感却都被忽略了,没有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的学生自然无法读出文章的味道,所以学生渐渐兴致索然,朗读似乎也成了“例行公事”。但在重建后教学到第7自然段中的“致命缺陷、一去不复返、持续不断”时,一个男生举手发言:“这几个词语写出了火星引起致命缺陷导致水流失,不然,在目前地球的生存环境(课堂拓展)日益严峻的情况下,也许将来火星也会成为人类的第二个家园。”我趁机引导:“这里你能感受到作者的什么情感呢?”男生回答道:“表达出的是对火星失去水的惋惜、遗憾。”我继续引导:“那与一些情感类的文章相比,你觉得科普类文章的‘情感’有什么特点?”一男生回答道:“情感类的文章情在表面,科普类的文章情感藏在文字深处,就像我们男生很深沉一样。”(生笑)我最后小结:“是啊,科普类文章绝不是冷冰冰的,而是作者饱含深情写出来的,只是这种情感很深沉。那你们能在文中再找找这样蕴含作者情感的词句吗?”
学生陆续发现,在通篇拟人化的背景下文本语句背后的情感也是丰富的。男生们发言依旧活跃。比如对第1自然段的教学,执教者多半是关注那一组四个有“同样”字眼的排比句——地球与火星的相似之处。其实细细品味,这个自然段作者煞费苦心地写了这两者之间的“像”。两者之间外在的“像”:长得那么像,缘分;还有内在的“像”:在无边的宇宙中有大大小小无数的星球,能够有一个与自己年龄相仿的星球(都是40多亿年前),缘分;况且生活在同一个“家”(太阳系)里,缘分;有了这个孪生兄弟,我们地球在浩瀚的宇宙中也不孤单了,缘分……“这兄弟俩”的拟人修辞手法一下子拉近了我们与火星的距离,表现出作者对地球与火星的喜爱。再比如第3自然段中的“这兄弟俩、荒凉寂寞、还经常遭到、家常便饭”流露出的是作者对刚刚诞生的地球与火星的同情,这时的火星和地球简直就是一对小可怜。这样,学生理解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后朗读才能入情入境,这时科普文的“有感情朗读”也不再是难题了,男生们破天荒地自己读得有滋有味,他们探索的兴趣也自然产生。
4.写出科普之境
重建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道练笔题:“你想去火星吗?为什么?可结合课文内容和课外知识,用一段话写一个原因。”男孩子想象奇特丰富,五花八门。有的写想去看看火星“地表”下生物的模样、生存环境等;有的围绕第7自然段火星的致命缺陷,说要把每年的春季运动会搬到火星上去开,特别是一些扔铅球、跳高之类的项目;还有的说要带一些生物去火星,探索在那里是否能够生存……男生一个个乐此不疲,文思泉涌,一气呵成,与平时一遇到写作就挠头的他们判若两人。
原来,不是男生们不爱语文,而是因为他们对语文爱得“深沉”!从科普文到其他体裁的文本教学,如果教师能“因性别而异”地将提问分为重理性思考和重感性體验,有针对性地为男生设计一些符合他们表达需要和擅长的环节,那么,男生们也一定会爱上语文。
在“管窥”小语教材中的科普文教学后,笔者发现科普类文本要想实现其真正的育人价值,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兼顾“小语”和“科学”,引领学生带着“小问题”走进课堂,最终带着“大问题”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并最终激发学生阅读科普作品、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作者单位: 江苏淮安市清河区教学研究室)
责任编辑 宋园娣
本文中笔者试着从区域举行的以“科普类文本教学” 为主题的系列赛课活动入手,将目光聚焦到科普类文本的教学上,“管窥”区域科普类文本教学的尴尬现状,以期探索相应的策略。
一、追思科普文教学的尴尬现状
1.调研结果,不容乐观
因为科普类文本融合科学知识、语言形式和表达方法于一体,所以教学时不能将其上成科学课或是常识课。如果教师不能完全读懂科普类文本“写什么”,那么学生就更不能感悟到科学言语的独特魅力了。那么,小语教师对科普知识和相关信息的关注度如何呢?笔者在赛课前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随机抽样问卷调研,共收回1967份有效问卷。其中男教师252人,经常关注的人数为76人,占男教师总数的30%;女教师1715人,经常关注的人数为86人,占女教师总数的5%。
据上述不完全统计,小语教师对科普知识的关注度不高,特别是对现代科技等相关知识知之甚少,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科学素养的提升。这项调研结果也部分验证了中国科协发布的第九次中國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 2015年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到了6.2%(这个数字意味着,每100个中国人中仅有6人具备基本公民科学素质),比2010年的3.27%提高了近90%,进一步缩小了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可见,中国公民的科学素质水平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原因诸多,但细细思量,与科普媒体导向不够、教育教学缺位有关。
当今科技发展十分迅速,如果教师关注和阅读科普类知识信息的兴趣、能力都很缺失,在对科普类文本的教学上就显然会力不从心。因此教学此类文本味同嚼蜡自然不可避免,教学也就成了“攀援无本之木”。
2.课堂教学,频频“露怯”
参加此次赛课共有36位教师,只有1位是男教师,女教师是赛课的主体,可能这种现象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以此次中年级组12位女选手执教的三下《跟踪台风的卫星》为例,回顾比赛,因科学素养缺乏,所以在课堂上频频“露怯”:比如有两位女教师在出示的PPT背景上使用的图片是龙卷风;有两位教师在拓展讲到其他种类卫星中的同步通讯卫星时,把我们打的电话也归为同步通讯卫星……再审视平时的课堂教学,教师缺乏“科学素养”的情形也频频出现:一位教师执教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6》,在讲到“北斗星”一词时,她告诉学生迷路时只要找到北斗星即可,因为它永远指向北方;一位教师在执教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变色龙》一课时,在教学“变色”这一部分时,面对一个男生质疑变色龙的肤色是否只会随着周围环境的颜色而变化,她斩钉截铁地回答“是”……
语文学科巨大的包容性是任何一个学科都无法比的,特别是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这就决定了与其他学科的碰撞和融合在所难免。因此教师决不能仅仅围绕“语用”来理解小语教师应具备的学科素养,应该拓宽视野,兼容并包地整体把握一切教学资源,这样才能使教学游刃有余。而小语教师也应该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这一点似乎也没有得到认可和重视。比如,在《语文教师至少应有八种学科敏感》等诸多强调小语教师应该具备的学科素养类文章中,没有一位专家提到小语教师还应该培养自己对“科学”的敏感性。今天的小语教师更要与时俱进,关注科技发展,了解一定的科学知识,最起码要对所教学的科普类文本所涉及的科学知识做到透彻了解,并经常关注、阅读一定量的科普文本,丰厚自己对科普文本的阅读经验,这才是驾驭科普类文本教学的条件之一。
二、寻求科普文读写结合途径
众所周知,小语教学中随文练笔是“阅读与习作”的中介,是以课文内容为素材,把“语用”和“对课文内容理解”很好融合起来的一种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方式。“随文练笔不是简单的读写叠加,而是新旧知识、生活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使学生的生活经验在一定环境中自内而外地‘生长’。” 可见,重视并有效实施随文练笔,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综合素养。既然随文练笔如此重要,那么,小语教材中科普类文本中的随文练笔分布情况怎样呢?
经过梳理发现,在整个苏教版科普类文本中,课后明确要求写的随文练笔在教材二年级上册、三年级上册、六年级下册中各有1处,四年级下册有2处,共有5处。可想而知,课后这几个练笔点对于正处于写作萌芽、成长期的小学生来说,是远远不能满足的,可谓杯水车薪。作为教材重要组成部分的科普类文本在整个小学阶段只安排5篇小练笔真是少之又少,而且小练笔在教材中的分布也是不均衡的,5处中有3处在中段,低段、高段各只有1处。连每册1处的数量都没有达到,所以造成教师确定课堂小练笔的随意性太大。那么,科普类文本与一般文本随文练笔的不同之处在哪里?科普类文本的随文练笔在这个年段和下一个年段的区别和内在联系是什么呢?有什么特殊的要求?这些都需要深度追问和思考,教师要有清晰的目标意识和整体意识。
既然随文练笔如此重要,那么,科普类文本的随文练笔该怎么设计呢?笔者重建了比赛时第二学段的赛题:《跟踪台风的卫星》,对科普类文本的随文练笔进行了教学设计。语段教学选取了三年级阅读和写作的联结点。经过思考,首先笔者从科学性和语文性角度出发,重点关注总分段落结构,找到语言的提升点。接着,笔者重点重建了这篇课文中语言极具特色的第3自然段的教学。
教学设计 1.仿结构
师:从哪里看出台风觉得自己的威力大?
(指名答,师相机出示:第3自然段中“‘小东西!’台风狂怒地嚷着……”。)
师:老师给这段话变了个魔术,瞧,它变成了这个样子。(出示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最能揭示出总分段落的内在逻辑关系和表达严密性的特点。笔者帮助学生先从看思维导图“仿结构”入手,然后步步深入,全面感悟此处段落在结构上的特点。
师:怎么样,你觉得这样就把台风的厉害说清楚、具体了吧?怎么说的呢?
2.仿语言
师:用你们亮晶晶的眼睛发现一下,这三句话有什么相似之处?
(指名答)
师:这样的句子叫排比句。
对于语法修辞知识,课标强调要“随文建构”。此处正是一个好机会,而本文中的排比句比学生以前接触的排比句更有特色。接着,笔者依次出示一个分句、两个分句,让学生与书上的原句比较,感受此处排比句的表达效果。
3.仿句子
师:作者这样写,就把台风的厉害写清楚、写具体、写好玩了。你能接着课文中的话来写一句吗?老师可以把你写的句子放到后面的方框中。
三、试辟科普文教学“蹊径”
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跨文化研究中指出:“几乎在所有文化背景下,女孩的语言能力都比男孩要强。女孩比男孩更善于表达情感。”一直以来,小学语文课也确实是女生们的“天下”,男生们过不去的“坎”。可没想到比赛后,在《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重建教学的课堂上,男生们的思辨、批判和理性思维能力令人惊喜。
1.理解科普之意
这篇科普类文本与学生之前学过的一些科学小品文相比,涉及的科学知识稍显深奥。如果学生不懂文章“写什么”,自然也就无法理解文章“怎么写”的妙处。在初读课文后,教师让学生针对课文语句进行质疑。有的说据自己所知,火星上除了有水蒸发变成的气体,还有甲烷等气体,那么课文第7自然段中的气体主要还是指水蒸发变成的气体;有的说文中第8自然段的“火星地表下面仍然可能有水……”的表述不严谨,“地表”是指地球表面,这里应该表述成“火表”下或给地表加上引号。一个女生看到文中的“彗星风暴”就质疑:“是指哈雷彗星的风暴吗?”一个男生马上纠正道:“彗星好多呢,哈雷彗星只是目前发现的最有名的彗星,长的就像咱们班的长发美女”……女生们第一次用敬佩的眼光看着这些小男子汉们。
2.感悟科普之思
在重建备课时,笔者看了《教师教学用书》上的表述:“全文围绕为什么说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这一中心来安排材料。”可深入研读文本后我发现,是第1自然段引出了本文所要介绍的中心问题“火星和地球一样有水和生命存在”的推测,其他段落则进行了细致的论述,可见《教师教学用书》中“围绕”一词的表述似乎有些不够妥当。在这其中,段落之间的科学逻辑关系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于是在预习时笔者出示了如下的思维导图练习:
根据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填上文字,根据你的阅读感受在括号中填上标点。
学生在完成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感悟颇多。一个男生说:“我感觉读这篇文章就像阅读《福尔摩斯探案集》《神探柯南》等侦探小说,步步悬疑,扣人心弦。”另一个男生说:“我发现作者好像就是在不断提出问题、验证问题。”还有一个男生说:“作者好像在以问题串联课文,步步设疑”……没想到男生们先声夺人,一下子就发现了文章在脉络上体现出的鲜明、严密的科学逻辑特点。
3.品读科普之情
科普文本中的朗读一直是教学难点。随着观摩这12节教学风格迥异的《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的课堂教学,眼见师生们一遍又一遍品读课文,我感觉大多数课堂的着眼点都放在了对科学知识的传授、对作者行文思路的梳理上,即使有对关键词句的品读感悟,也都是把握词句的准确、严谨、生动,而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着的情感却都被忽略了,没有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的学生自然无法读出文章的味道,所以学生渐渐兴致索然,朗读似乎也成了“例行公事”。但在重建后教学到第7自然段中的“致命缺陷、一去不复返、持续不断”时,一个男生举手发言:“这几个词语写出了火星引起致命缺陷导致水流失,不然,在目前地球的生存环境(课堂拓展)日益严峻的情况下,也许将来火星也会成为人类的第二个家园。”我趁机引导:“这里你能感受到作者的什么情感呢?”男生回答道:“表达出的是对火星失去水的惋惜、遗憾。”我继续引导:“那与一些情感类的文章相比,你觉得科普类文章的‘情感’有什么特点?”一男生回答道:“情感类的文章情在表面,科普类的文章情感藏在文字深处,就像我们男生很深沉一样。”(生笑)我最后小结:“是啊,科普类文章绝不是冷冰冰的,而是作者饱含深情写出来的,只是这种情感很深沉。那你们能在文中再找找这样蕴含作者情感的词句吗?”
学生陆续发现,在通篇拟人化的背景下文本语句背后的情感也是丰富的。男生们发言依旧活跃。比如对第1自然段的教学,执教者多半是关注那一组四个有“同样”字眼的排比句——地球与火星的相似之处。其实细细品味,这个自然段作者煞费苦心地写了这两者之间的“像”。两者之间外在的“像”:长得那么像,缘分;还有内在的“像”:在无边的宇宙中有大大小小无数的星球,能够有一个与自己年龄相仿的星球(都是40多亿年前),缘分;况且生活在同一个“家”(太阳系)里,缘分;有了这个孪生兄弟,我们地球在浩瀚的宇宙中也不孤单了,缘分……“这兄弟俩”的拟人修辞手法一下子拉近了我们与火星的距离,表现出作者对地球与火星的喜爱。再比如第3自然段中的“这兄弟俩、荒凉寂寞、还经常遭到、家常便饭”流露出的是作者对刚刚诞生的地球与火星的同情,这时的火星和地球简直就是一对小可怜。这样,学生理解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后朗读才能入情入境,这时科普文的“有感情朗读”也不再是难题了,男生们破天荒地自己读得有滋有味,他们探索的兴趣也自然产生。
4.写出科普之境
重建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道练笔题:“你想去火星吗?为什么?可结合课文内容和课外知识,用一段话写一个原因。”男孩子想象奇特丰富,五花八门。有的写想去看看火星“地表”下生物的模样、生存环境等;有的围绕第7自然段火星的致命缺陷,说要把每年的春季运动会搬到火星上去开,特别是一些扔铅球、跳高之类的项目;还有的说要带一些生物去火星,探索在那里是否能够生存……男生一个个乐此不疲,文思泉涌,一气呵成,与平时一遇到写作就挠头的他们判若两人。
原来,不是男生们不爱语文,而是因为他们对语文爱得“深沉”!从科普文到其他体裁的文本教学,如果教师能“因性别而异”地将提问分为重理性思考和重感性體验,有针对性地为男生设计一些符合他们表达需要和擅长的环节,那么,男生们也一定会爱上语文。
在“管窥”小语教材中的科普文教学后,笔者发现科普类文本要想实现其真正的育人价值,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兼顾“小语”和“科学”,引领学生带着“小问题”走进课堂,最终带着“大问题”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并最终激发学生阅读科普作品、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作者单位: 江苏淮安市清河区教学研究室)
责任编辑 宋园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