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来源 :女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1992zhangshu08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琴名气大。文人四艺琴棋书画,从小就耳熟能详,然而前些年聊起古琴,经常会是这样:
  “你说的是古筝?”
  “不是古筝,是古琴。”
  “哦,已经失传的那个?”
  “没失传,一直在啊。”
  “哦,那和古筝有什么区别?”
  “区别很大。首先,现代的古筝是21根弦,古琴7根弦……”
  那时候,古装剧里表现文人弹琴,很多时候靠臆造。1990年代的港片《六指琴魔》,里面的主要道具是一张极具杀伤力的琴,不过现在来看,更像是迷你版的古筝,不知是不是道具人员也认为古琴已经失传了,所以得发挥想象造一个。
  类似的例子现在已经越来越少,这得归功于古琴重新“火”起来。

坊间流传,弹古琴、听昆曲、喝普洱、信密宗是京城四大恶俗


  2003年,古琴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被遗忘的边缘重回了人们的视野。2008年古琴在奥运会开幕式上露了脸,知名度直线上升,一下子成了庙堂之上的礼器、风雅生活的标配。
  有阵子流行一种风气:弹琴不求技巧过关,只谈境界高妙;指法不一定到位,但汉服、焚香是必要做到的。架势很足,敛气凝神,弹奏起来就不管调在何方了。更有甚者,买张琴挂在墙上作装饰,根本不会弹。于是坊间又流传起一种说法:弹古琴、听昆曲、喝普洱、信密宗,合起来是京城四大恶俗。
  不过,像任何一种经历了岁月的事物一样,落寞或者热闹,都只是历史长河的暂时。对于古琴,总有些人会沉淀下来,为它付出时间与精力,长久陪伴。古琴的传承,历来是由这样的人接续的。

护国寺摆了个地摊,第一张琴300块钱卖了


  宋增霖,五十来岁,2000年就开始斫琴(做古琴的专业说法)了。问及当时斫琴的缘由,他一边挫着一个琴上用的雁足,一边轻描淡写地说:“谋生呗。”
  宋增霖自小好古,爱逛护国寺旧货市场,收集各种老物件、旧书,心里对古琴有些神往。宋增霖有个邻居,比他大几岁,插队的时候是兵团的文艺骨干,什么乐器都爱捣鼓两下。也不知基于什么原由,总之两人一拍即合,开始一同琢磨斫琴的事。找不到师父,两人就从旧书里找资料;看到古琴实物,就想办法量尺寸、研究槽腹结构,然后动手复制。
  大多数当代斫琴师从事这一行,都有类似的经历。毕竟,斫琴这一行从民国时期就走向萧条了。摸索,对于每个斫琴师来说都是考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应对方法和感悟。宋增霖说:“现在复制古琴方便多了,书也多,有的还标有精确尺寸和内部CT图。”他刚斫琴那会儿可没这些,为了知道古琴的槽腹怎么做,还拿医生看牙用的内窥镜从琴底的龙池、凤沼往里照。总之,做法全靠自己摸索。
  “要是失败了呢?” 我们问。
  “那就重新来呗。” 宋增霖满不在乎地回答。
  宋增霖之前在钢琴厂工作过。不过,制作钢琴与斫制古琴虽说都依靠动手能力,却一点也没法相互借鉴。
  第一次做出一张差不多的琴,宋增霖去护国寺摆了个地摊卖,没想到还真300块钱出手了。拿到钱,他转头就买了十斤大漆,继续做。宋增霖在自己家里辟出一间屋当工作室,除了斫琴的工具和工作台,里面还塞满了宋增霖收集的老物件:研究所的老资料柜、黑色转盘式老电话、黑胶唱机、一架子旧书……当时家里人也不懂他整天关着门在忙活什么,工作室就是宋增霖一个人的小天地。
  十年后,古琴热起来了,对斫琴感兴趣的年轻人也多了起来,不少人来跟宋增霖学习斫琴。那间小工作室开始显得逼仄,于是他专门租了一处地方用来斫琴。那阵子,相熟的古琴爱好者经常在宋增霖的工作室小聚,热闹一时。

向左高科技,向右沿袭古人,都是好选择


  说到过去的事情,宋增霖也感叹现今斫琴的好材料越来越少了。早期斫琴还能找到本地拆房拆得的老杉木,有二三百年的,或者一二百年的,制成琴都好。古琴热起来以后,斫琴的老料越来越难找,现在本地老杉木基本没有了,只能从南方买老材。南方老材到北方有水土不服的问题,制成琴难保不出问题。
  现在也有人用新料烘干了斫琴,所谓的低温碳化工艺。这样干燥的新料制成的琴稳定,制琴时间也比较好掌握,但毕竟没有自然状态下干燥的老料那种经历时间的独特韵味。宋增霖说:“现在的高科技无所不能,只是我一直沿袭古人的方法,孰优孰劣不好说,这是每个人选择的自由。”
  对于古琴作坊采用流水线的方式斫琴,宋增霖也不反对。有的斫琴师运营团队,大量创制新形制,将古琴做成了品牌和产业链;有的斫琴师自己做自己的,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方式。他说,之前看到别人的售琴小册子,上面对每张琴的材质和用料都标得清清楚楚,腰果漆就写腰果漆,大漆就写大漆,瓦灰就写瓦灰,鹿角灰就写鹿角灰,这样很好,没骗人,毕竟古琴也需要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
  不过宋增霖自己还是按照古法,只用大漆和鹿角灰这些传统的材料,也许与他的好古情结有关。现在,宋增霖在郊区租了个院子当工作室,小院子种着紫藤、倭瓜、花生、秋葵什么的,平时事务都由徒弟打理。

热闹或冷落,做的过程就是乐趣所在


  他现在大概两三年出一批琴,二十张左右,这样能保证每张琴的质量足够稳定,减少变形和开裂。宋增霖说:“斫琴就应该一批压一批轮换着来。做完一批琴的灰胎搁一年,然后再做下一批琴,隔年再继续完成第一批琴的漆工,这样出问题的几率就低。斫琴是慢工细活,需要大量时间等。时间不够,漆灰没干透就做下道工序,之后肯定出问题。所以,你要是着急等钱用,肯定不能斫琴。”
  除了斫琴,宋增霖也会受邀参与科研项目,比如复制某把现存的古琴。与他自己斫琴不同,科研就要求以文物复制的标准来操做,误差不能超过1毫米。对宋增霖来说,在科研中特别有收获感,不仅对于唐宋传世古琴的样式理解更为透彻,还顺便拜了一个漆艺老师,增进了自己对于漆艺的理解。他拿出几张最近做的落霞琴给我们看,琴面上晕着火一样的烟霞,漆膜光亮平滑,毫无瑕疵。
  斫琴之余,宋增霖喜欢用斫琴剩下的材料做点小玩意儿,比如小玉坠子、镇尺、案头小摆设等,或自己赏玩或送给朋友。无论是热闹或冷落,有钱没钱,做的过程就是他的乐趣所在,他沉浸其中。

  唐朝詩人王维爱弹古琴,他还写过:“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这首诗宋增霖知道,心无挂碍,松风山月照弹琴的生活,他也很喜欢。
其他文献
在爱情里,我们往往会有一种过度感知现象,换流行的话说,恋爱脑。恋爱脑们很容易根据5%的片段,脑补出95%的或悲惨或甜蜜的都市八点档剧本出来。比如热恋的时候,觉得眼前这个人是全世界最好的男人,中日韩爱豆都要黯然失色;失望的时候,觉得这个人是街头的欧巴桑,比超市偷偷摘掉蔫菜叶梆子的老阿姨还庸俗。  恋爱脑的人,通常是对世界失望的人。  我们见过很多这样的人,在言情小说、偶像剧文化中长大的女孩,遇上一个
期刊
在弗莱堡老城街道  要低头看路  除了避免踩进那绕城的小溪  还要采撷历史回眸掷下的光影  街道上石子镶嵌图案  就是此处曾经的店铺  所以鲜花 面包 奶酪 蔬菜 图书 眼镜  应有尽有  仿佛还能听见  中世纪的小马车  归人和过客都成了过客  说是街道石板上钉的金色铜板  有人曾姓名 曾  住在这里  曾经的店  有些如今依然开着  像是灵魂的恋旧  可那些钉着小铜板的门牌号  现在往往不
期刊
我们熬过寒春,前方便是绚烂夏日天。非常时期,难免担惊受怕,但我们不用丧气消极,更无需惧怕未来。世界在变,永无定论,相信好消息会随着下一个日出悄然而至。宅在家的日子,是难得放空的时间,安心看书、玩游戏,然后准备迎接自由而饱满的夏天吧。《大象席地而坐》  作者:胡迁  出版:译林出版社  拍电影时,他叫胡波;写小说时,他叫胡迁。这两个身份如同两条平行线,形成了两条独具魅力的创作轨迹,直到在电影《大象席
期刊
在快节奏的生活里,你多久没有安静地读书看电影了?这次疫情,让我们意外地收获了一段空闲时光。听说宅家的正确姿势是用思想对抗庸碌,于是《女友》号召读者朋友们一起分享心目中的最佳电影。征集一出,大家立刻踊跃推荐,分享了自己最爱的影片,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推荐人:sunny推荐电影:《南极料理人》  剧情介绍:本片改编自曾任日本南极观测队厨师的西村淳根据自身经历创作的散文集《有趣的南极料理人》。本是海员厨师
期刊
知乎上曾经有一个问题:如果给你一个房间,温度正好,有食物,有手机,有WiFi,你可以待多久?原本这只是个脑洞题,估计出题者也未曾想到,2020年伊始,十几亿人一起寻找答案。  當每天的足迹只能从卧室到书房、从书房到厨房、从厨房到客厅、从客厅到衣帽间之后,我开始审视自己的小窝,这里缺幅装饰画,那里缺个水晶台灯,飘窗上缺个好看的花瓶……当眼光从外界回归到周遭,熟悉的地方亦能创造出新的风景。  说起来,
期刊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年轻人普遍奔忙,打拼在城市,难免需要点心灵寄托。当真正的家人不能在身边的时候,身边的一些“小物”就挺身而出,承担起部分家人的作用和职能。虽然“非人类”,但对年轻人来说,它们是家庭的一份子,是独一无二的,它们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陪伴,更升级为治愈与支持。  这次疫情,大家被迫宅家,希望在这个特殊的时刻,这些“非人类”的小伙伴能治愈大家的不开心。与特殊的“家人”一起,等待春暖花开吧
期刊
每个汉字各有模样,端详久了,是透过窗户看风景,那些隐于笔划背后的故事,便会跳脱出来。那日,闲来无事,临帖写字,被一个字无端吸引,觉得那字甩袖踢腿,活脱脱是纸面上立着个人,颇是有趣,那个字便是:衣。  那年腊八,天朗气清,赴女友之约,至终南山下,古观音禅寺,素斋喝粥。随意闲走,转至斋堂后面,素色床单挂着晾晒,风携阳光在其间嬉戏,一件禅衣挂在床单间,随之摇摆,如人在舞蹈。再转到入口处,有僧人快步走过,
期刊
前阵子宅在家里,把《下一站是幸福》追完了,30+的资深少女与小10岁的小帅哥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年下恋。这样的故事,在日剧韩剧里不少见,但放在国产偶像剧中,还是有那么一点超前意识。  所以,我当初也是冲着“感受萧亚轩的快乐”这个噱头去看的。  只可惜,看完以后,失望还是比惊喜多,而且槽点大部分集中在女主角身上。  作为一个和她年龄相仿、处境相同的“大龄剩女”,我是怎么都无法相信她的言行举止会是30
期刊
热门综艺《妻子的烂漫旅行》中,郭晓冬的妻子程莉莎自从结婚就放弃了事业,全身心服侍老公,郭晓冬甚至连家里钥匙什么样子都不知道。程莉莎有句名言:掌握男人的心就是把他宠到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而在另一档综艺节目《幸福三重奏》中,大S和汪小菲也颇受瞩目,大S不会做饭、以自我为中心,还动不动就发嗲落泪,害得汪小菲总是不知所措。  奇怪的是,以上『宠夫』和『悦己』的婚姻模式,目前看来似乎都还算稳固,引来热议无
期刊
每到春天,就想去開满鲜花的国度旅行。  要有一望无际的郁金香花田,也要有欢声笑语的节日;要看到群群黑白花奶牛在乡间悠闲吃草,也要看到大块大块的奶酪堆叠……荷兰,真是一个让人无论如何要在春天去一次的地方。春天里的橙色国王节  郁金香盛开之季,是荷兰“国王节”之时。  4月27日“国王节”当天,荷兰沉浸在橙色的欢乐海洋中,因王室来自“奥兰治(ORANGE)家族”,故橙色为荷兰国色。为了配合国王节的气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