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核心内容及实践策略

来源 :中国大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89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劳动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也是满足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需求。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点是要引导他们树立尊崇劳动的价值理念,养成诚实守法的劳动素养,培养奋斗奉献的劳动精神,提高创新创造的劳动能力。完善劳动教育顶层设计,营造校园劳动文化氛围,设置学校劳动课程体系,拓宽校外劳动实践平台,是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1]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并强调,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中小学必须开展的教育活动。”作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当代大学生是否具备正确的劳动观对于其成长为高素质劳动者进而报效国家、奉献社会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
  劳动教育是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关乎大学生成长成才与全面发展,涉及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新时代是奋力实现民族复兴的时代,时代新人是实现这一梦想的关键和保障,造就时代新人需要劳动教育的助力。劳动者的培养一直是新中国教育的重要内容,不同时期开展的劳动教育都与时代发展紧密相关。为了建设“一穷二白”的新中国,教育与生产劳动开始结合。为了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劳动教育与思想改造开始联系。为了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劳动教育着力培养“四化”建设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靠各行各业人们的辛勤劳动。”[2]离民族复兴的梦想越近,越需要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以人工智能引领的新时代,时代新人更需要掌握过硬的本领,成长为专业技能硬、自主创新能力高、社会责任心强的高素质劳动者。为此,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助力其成长为时代需要的新型劳动者,进而承担起建设现代化强国与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
  2.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心聚力的精神纽带,敬业是其基本内容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源泉,大学生勤奋敬业精神的养成离不开劳动教育。从思想理论上看,马克思主义揭示出劳动不仅创造人本身,也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敬业是对待生产劳动和人类生存的一种根本价值态度”[3],影响着其他核心价值观的实现程度。蕴含爱岗敬业的劳模精神也在生动诠释着敬业价值观,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4]。引导大学生树立劳动光荣、劳动崇高、劳动伟大、劳动美丽的价值观念,将有助于培育和践行敬业价值观。从历史发展上看,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生生不息,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的勤劳奋斗。近代中国虽历经磨难但却绵延坚韧,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的奋起抗争。现代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灿烂辉煌,同样需要青年一代传承好实干进取的劳动美德。从实践逻辑上看,大学生敬业观的培育只有通过一定的劳动实践才能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也只有在劳动中才能真正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此,就需要加强大学生勞动教育,使其热爱劳动、投身劳动、爱岗敬业。
  3.满足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需求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目标,劳动是实现这一追求的动力源泉,新时代劳动教育将助力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认为,劳动创造人并确认了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类本性。劳动通过变革生产关系进而推动人类社会形态的历史更迭,在历史更替中人自身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然而,在物的依赖性社会中,人虽然得到一定发展却在劳动异化中最终成为异化的人。“私有制只有在个人得到全面发展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消灭”[5],这决定了社会主义在任何阶段都要追求人的解放,使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程度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物质得到丰富的新时代为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智能化、信息化的产业变革也对大学生劳动的自觉性与自主性、创新性与智慧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新时代劳动教育将激发大学生的劳动热情,助力其在为美好生活奋斗时充分释放自身力量、展现创新能力、实现各自梦想,在成就自己和奉献社会中成长为一个更完整的人。
  二、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核心内容
  新时代的教育使命赋予劳动教育以新的时代内涵,就教育的内容而言,其核心是要求大学生树立尊崇劳动的价值理念,养成诚实守法的劳动素养,培养奋斗奉献的劳动精神以及提高创新创造的劳动能力。
  1.树立尊崇劳动的价值理念
  价值理念是指个体对某一事物的基本认知和价值取向,它构成个体行动的深层动力,并对其行为方向产生重要影响。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指出,当前社会中存在轻视体力劳动,尤其是看不起普通劳动者等忽视劳动的现象。因此,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帮助其树立尊崇劳动的价值理念,做到尊重劳动、崇尚劳动、尊敬劳动者。首先,劳动是人类本质的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尊重劳动的价值理念,就是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
  动”[6],“体认劳动不分贵贱”[1]。人是人类社会的起点,“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7]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同时,劳动也是人实现自我通向“自由王国”的唯一途径,作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开启人类社会自觉自主的新开端。因此,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虽有分工,但不论是体力劳动、简单劳动、传统劳动,抑或是脑力劳动、复杂劳动、智慧劳动,都是社会和人民需要的劳动,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其次,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引导大学生树立崇尚劳动的价值理念,就是要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8],“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1]。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指出,劳动是创造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活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也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走向幸福生活的前提条件。“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4]因此,面对生活中部分好逸恶劳、幻想暴富的大学生,要引导他们“亲历劳动过程”[1],通过辛勤劳动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最后,树立尊敬劳动者的价值理念,重在引导大学生“尊重普通劳动者”[1],“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看不起普通劳动者”[4],“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1]。劳动者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为活跃和最富有创造性的要素,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也是历史前行的推动者,为人类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并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条件。虽然社会分工不同,但是一切从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都值得尊敬。因此,要引导大学生尊重劳动者、敬爱劳动者,向劳动人民学习,从劳动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2.养成诚实守法的劳动素养
  劳动素养是指个体在从事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平日修养,是一种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品格。它是个体在心灵深处经历自我认识与解剖、自我教育与提高后所达成的内在素质和境界,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约束着个体的劳动行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要帮助大学生养成诚实守法的劳动素养,具体要引导其形成自觉劳动的意识、诚实劳动的意愿、合法劳动的意志。首先,养成自觉劳动的意识。自觉是一种自知而为的状态,自觉劳动的意识是个体在了解劳动价值理念之后所产生的认同感,这种认同逐渐转化为思想和行动上的自觉,促使个体形成一种自觉自愿去劳动的觉悟并影响其行为选择。帮助大学生养成自觉劳动的意识,重在引导他们正确认知劳动以增强劳动幸福感和自豪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劳动以提高劳动主动性和自觉性,激励他们用心感受劳动以提升劳动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帮助他们养成热爱劳动、乐于劳动、善于劳动并享受劳动的行为习惯。其次,养成诚实劳动的意愿。诚实是一种表里如一的道德品质,诚实劳动的意愿是个体将劳动视为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并言行一致的道德状态。“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9]帮助大学生养成诚实劳动的意愿,就是帮助其形成脚踏实地劳动而非偷奸耍滑劳动的看法,形成实事求是劳动而非弄虚作假劳动的想法,形成真心实意劳动而非惺惺作态劳动的态度,将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贯穿劳动全过程。最后,养成守法劳动的意志。守法是一种严格依法办事的活动和状态,守法劳动的意志是个体自觉遵守法律规定从事劳动实践,守住合法底线、抵制非法活动的一种道德自律的状态。帮助大学生养成守法劳动的意志,重在帮助其形成在法律范围内劳动的意识,在整个劳动过程中做到心必敬法、言必合法、行必遵法,并将这种意识转化为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的行为。
  3.培养奋斗奉献的劳动精神
  劳动精神是指个体在从事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为个体所认同与追求的一种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和精神气质的总和。劳动精神对个体的劳动实践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是个体风貌形象的反映和人生境界的体现,更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要帮助大学生培养奋斗奉献的劳动精神,就是要引导其形成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首先,培养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更是劳动精神的底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必然会有艰巨繁重的任务,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特别需要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精神。”[10]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引导他们形成一种不怕吃大苦和耐大劳的情怀。实现目标的过程不会顺利,甚至充满压力与坎坷、痛苦与挫折,因此要培养学生永葆拼劲和闯劲的勇气,不怕困难和无惧挑战的意志,为达目标坚韧不拔和一往无前的精神。其次,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包含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等内容的价值理念和工作态度。工匠精神是工人阶级的本色,也是新时代劳动精神的本色,扭转浮躁的社会风气需要有越来越多的人脚踏实地潜心钻研。培养大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既要培养他们淡泊名利的坚守,不管是在校的学习研究还是未来的工作发展,都要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又要培养他们矢志不移的奋斗,不管是学一行爱一行还是干一行爱一行都不轻言放弃。还要培养他们永不满足的追求,任何专业和岗位只要肯学肯干肯钻研,做到专一行精一行都能有所作为。最后,培养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11],蕴含“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11]的劳模精神是劳动精神的成色,也是广大劳动者的精神向往和道德追求。培养大学生的劳模精神是要引导其形成甘于奉献的精神品质,重在养成不怕吃亏的心态,在工作与生活中不计较名利得失、不在乎一时一地的得失。重在培养乐于付出的精神,积极做到不言回报与代价无私地为他人服务。重在树立主动作为的追求,做到心系祖国和人民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尤其在重大疫情和灾害面前具备公共服务精神,做到在为社会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4.提高创新创造的劳动能力
  劳动能力是指个体从事劳动工作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综合素质,是个体劳动知识、劳动理念、劳动素养、劳动精神等方面的体现。伴随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化,社会对劳动者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专业。但是,除了专业劳动能力的提升之外,劳动教育发展对学生劳动共通能力的培养,也就是培养他们“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1]。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对劳动者创新创造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劳动教育旨在帮助大学生提高自主劳动、智慧劳动以及创新劳动的能力。首先,提高自主劳动的能力。自主劳动的能力是大学生依靠自身智慧面对劳动、参与劳动和推进劳动的能力,强调个体的自主自觉和独立主动。新时代劳动教育要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即自我组织参与劳动、自我激励热爱劳动、自我约束守法劳动的能力。要培养大学生自主决策的能力,即通过自己独立判断与分析决定自主劳动的行为选择能力。要培养大学生自我调节的能力,即在参与劳动过程中通过自我观察、判断和反应以调整自己劳动的行为能力。其次,提高智慧劳动的能力。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为支撑的新产业、新業态、新模式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智慧劳动是对此变化的积极应对。新时代提高大学生智慧劳动的能力,既要培养他们跨学科深度学习知识的能力,以复合型劳动者的姿态适应跨界融合的趋势。也要培养他们善于用脑和勤于思考的能力,以智慧型劳动者的姿态应对群智开放的趋势。还要提升他们团队协作尤其是人机协同的劳动能力,做到既发挥自己的劳动技能又能提升劳动的效率。最后,提高创新劳动的能力。创新劳动是个体为了发展需要利用现有知识和物质,打破常规、突破现状进行再创造的实践活动。相较之重复性劳动,创新劳动的本质在于“破”,核心在于“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12]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就重在培养他们敢为人先、独辟蹊径的勇气,以及帮助他们不断增强自身原创型劳动和改进型劳动的能力。   三、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策略
  劳动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程,高校只有从完善劳动教育顶层设计,营造校园劳动文化氛围,设置学校劳动课程体系,拓宽校外劳动实践平台这四个方面入手,才能释放劳动教育的活力,确保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取得良好效果。
  1.完善劳动教育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是在系统论指导下对某项任务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进行的总体规划、统筹实施和整体评价,以期实现利用集中有效资源高效快捷实现目标的一种方式方法。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是一项自上而下的系统任务,确保教育具体落地和稳步发展的前提是高校要做到布局妥当。首先,加强劳动教育的组织领导。加强组织领导是为了发挥统领作用,确保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质量,也是为解决劳动教育的其他问题提供前提条件。具体而言,一要制定相关文件。在国家层面的政策精神以及各级政府出台的相关实施意见指导下,各高校应结合本校实际进一步研究和制定出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具体文件,完善相关实施细则及指导纲要,为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政策指导和路径遵循。二要配齐师资队伍。教师是实施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主体和关键,高校要整体规划和全面部署,多举措配齐与建强一支热爱劳动教育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三要明确领导职责。在确立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之外,还要设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并明确职责分工,通过“学校—学院—班级‘三层共管’模式”[13]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组织领导。其次,健全劳动教育的实施机制。为了确保大学生劳动教育制度相关文件的正常运行和有效推进,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实施机制来加以保障。一是健全经费投入机制。充足的经费投入是大学生劳动教育可持续实施的重要保障,因此,高校要积极争取中央补助资金、统筹规划学校公用经费、有效筹集社会各界赞助投入劳动教育。二是健全开放共享机制。高校可与企事业单位、社会机构以及场所(馆)等共建该机制,通过实践场所、技术装备以及教学资源等的整合共享和高效利用,推动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有效进行。三是健全安全保障机制。高校可以通过建立安全管控机制、风险分散机制、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等,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和劳动教育的顺利实施。最后,完善劳动教育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是由一系列与大学生劳动教育相关的评价机构、制度、指标、方法和标准等形成的有机整体。它是对劳动教育质量展开的监督与控制、分析与评定,完善体系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和推进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持续开展。为此,既要完善学校组织管理评价体系。学校的管理水平影响劳动教育的开展,相关评价体系的内容应涉及教育理念、队伍建设、实施机制、教育特色等方面。又要完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主导劳动教育的教师攸关教育教学的质量,相关考查应涉及教师的劳动专业知识、业务能力、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等。还要完善学生劳动素质评价体系。学生是劳动教育的主体,是影响教育质量的核心关键,应将其劳动价值理念、劳动素养、劳动精神以及劳动能力的培养情况确立为评价的重要内容。
  2.营造校园劳动文化氛围
  营造校园劳动文化氛围,旨在通过营造环境氛围、精神氛围、制度氛围等外在文化环境,达到“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等价值理念在大学校园蔚然成风的目标,使大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首先,营造尊重劳动的环境氛围是基础。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个体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并深受其影响。校园环境蕴含无声的教育,依托环境营造尊重劳动的氛围将增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有效性。一方面,发挥物质环境的劳动文化育人作用。在大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比如教学楼、图书馆等教学区,宿舍、食堂等生活区,运动场、学生会堂等活动区粘贴劳动模范的简介、大国工匠的故事等,实现“触景生情”的效果。另一方面,在精神环境中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实现育人功能。可以在学校的办学理念、校风院风、宿舍文化中彰显对劳动的尊重,在悄无声息中影响大学生的观念与行为。其次,营造崇尚劳动的精神氛围是核心。校园文化是高校整体精神风貌的体现,反映着全体师生的理想追求和价值取向。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对学生品性与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深远影响。依托校园文化营造崇尚劳动的氛围将增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持久性。重点可以围绕时代劳模的奉献精神、大国工匠的敬业事迹、平凡人物的爱岗经历展开积极宣传。具体可以利用校报校刊、校园广播等传统媒体,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介营造校园劳动文化形态。也可以依托讲座报告、论坛征文、宣讲朗诵,或是开展劳模进校园活动等多种形式弘扬劳动精神。最后,营造热爱劳动的制度氛围是保障。制度是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是高校良好校风和正常秩序的重要保障。依托校园制度营造热爱劳动的氛围,可以间接强化大学生的劳动价值理念,同时促进其劳动习惯的养成,增强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其中,既要做到完善制度,比如建立大学生“劳动守则”“日常劳动行为规范”“劳动常规”等规章制度,为大学生劳动行为提供制度依据。还要注意强化落实,各项劳动制度不能流于形式,需要各部门各司其职共同推动执行。更要加强评价监督,比如依托先进劳动集体、先进劳动个人等制度开展评选活动以感召大学生热愛劳动。
  3.设置学校劳动课程体系
  课程是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大学生劳动教育不简单等同于劳动实践,它既要通过课堂教学向大学生传授劳动知识,也需要通过实践教学巩固大学生的劳动认知。为此,应围绕劳动教育设置以专业课程、融合课程与实践课程共同构成的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首先,结合地方特色设置劳动专业课程。将劳动教育课设为大学生必须修学的专业课程,给予充足的课时并确定相应学分,这是加强劳动教育的必要举措。具体可以“开设劳动哲学、劳动伦理学、劳动文化学、劳动社会学、劳动经济学、劳动教育学等一系列‘劳动+’课程,深入开展劳动教育的理论探讨,丰富劳动知识,提高劳动理论素养,增强劳动价值认同”[14]。同时,高校应根据地域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情况及其对未来劳动者的特殊要求开发和设计劳动教育专业教材,充分利用地方特色资源制定和实施课程内容。当然,课程内容在突出地方性的同时,还要注意凸显时代性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关注,彰显现实性以满足学生和地方的发展需求。其次,结合专业特色设置劳动融合课程。除了劳动专业课程的设置之外,高校还应赋予其他专业课程以劳动教育的重任,推动劳动教育课程的全面覆盖,构建劳动育人的大格局。具体做到“将劳动教育与专业课程、选修课程深度融通,在专业课程、选修课程中适时适当适度融入专业劳动知识与技能、劳动纪律、劳动法、职业道德等内容,引导大学生自觉劳动、辛勤劳动,学会诚实劳动、科学劳动和创造性劳动”[14]。同时,要注重挖掘专业课程的劳动教育元素,结合专业特色释放劳动教育的潜力,发挥示范课程的引领作用,以点带面推动全校劳动融合课程的建设。最后,结合学科特色设置劳动实践课程。劳动实践课程注重学生劳动能力的养成,作为劳动理论课的有益补充将有助于劳动教育实效性的提升。但是,劳动实践课“不但要有劳动,而且劳动的结果必定要有教育意义,起教育作用”[15]。因此,高校必须将劳动实践课与理论课有机结合,对课程目标、课程资源、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环节进行整体规划、充分论证和科学设计。除此之外,还应结合理学、工学、农学、医学、文学、法学等诸学科特色,丰富劳动实践课程的形式,让学生在亲历本学科相关劳动过程中实现知识获取、价值塑造和能力养成的有效统一。   4.拓宽校外劳动实践平台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点在于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在出力流汗中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因此,除了校内劳动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之外,高校还应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和实践平台,为大学生参加日常性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提供便利。首先,院校合作开发劳动教育实训场所。不同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不同,在教育教学上也各有其优势。其中,职业院校不仅具有劳动教育的理念优势、资源整合优势、教学资源优势和师资优势,而且职业院校建有与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其所具备的实践优势可以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重要的劳动场所[16]。为此,高校应积极与职业院校建立合作关系,推进实训资源共通共享,实现劳动教育效果的共赢多赢。可以相互提供专用教室、多功能实验室、科技馆、展览馆、体验馆等进行各种劳动实践活动,实现劳动教育场地的互补。也可以就教学器材、教学模型、教学仪器、实验仪器等各类教学设施做到共通共享,实现院校间的设备共享助推劳动教育的开展。其次,校企合作建设产教融合教育基地。校企协作育人是解决我国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性矛盾的重要途径,企业能够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应用场景和实训环境,通过实际生产任务加深学生对劳动知识的理解,加快劳动技能的有效提升,满足社会对大批高素质劳动人才的需求。尤其像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网络安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学科以及新工科专业的学生培养更离不开企业的深度参与。为此,高校应扩大与企业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整合学校与企业的资源,重点建设功能完整的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基地。依托不同类型的项目为学生提供研学实训和顶岗轮岗的机会,提高劳动教育的实效。最后,校地合作搭建劳动教育活动平台。劳动教育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校地合作就是高校与其所在区域的地方政府、社会组织以及城乡社区等社会主体之间建立合作,充分挖掘可利用资源搭建活动平台,采取多种形式推动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地方政府可以利用自身政治及其他优势协调开放实践场所,为大学生参与生产劳动提供便利。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以及各类公益基金会、社会福利组织应尽力动员相关力量,联合敬老院、福利院、火车站、医院等搭建服务平台,鼓励学生进行服务性劳动。城乡社区可将田间地头与家庭作为开展劳动教育的有效载体,倡导学生参与农事活动或家务活动等日常生活性劳动。
  总之,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劳动教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热点话题。时代新人的培养离不开劳动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对劳动教育“何以必要”“教以什么”“如何实现”的思考和追问。深入探究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将深化对立德树人的认识,对加快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1-4.
  [2] 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30(2).
  [3] 卫建国.敬业价值观及其实现[N].光明日报,2013-06-09(7).
  [4] 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4-29(02).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16.
  [6]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12.
  [7]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89.
  [8] 习近平.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的回信[N].人民日报,2018-05-01(01).
  [9] 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4-29(2).
  [10]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5-01(2).
  [11] 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隆重举行[N].人民日报,2020-11-25(1).
  [12]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279.
  [13] 刘向兵,曲霞,黄国萍.高校劳动教育体系化构建的学理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21(09):30-36.
  [14] 潘玉驹,陈文远.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改革的实现路径[N].光明日报,2019-06-06(5).
  [15] 曹孚.勞动教育问题[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5:8.
  [16] 王官成,金正连.助推劳动教育,职业院校有优势[N].光明日报,2019-01-29(14).
  [基金项目:本文系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的现实困境及突围策略研究”(项目编号:YB2018002)、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教师项目“提升中国价值观国际认同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项目编号:2018JS893)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周晓燕]
其他文献
摘 要:疫情影响了大学生学习进程,也改变了学习生活的体验方式。为了解地方高校大学生在线学习进度和学习质量,通过对1953位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试图明确大学生知识习得的体验状况与引导路径。调查发现:大学生学习体验方式发生明显变化,能力发展呈现不均衡状态,学习任务执行能力相对欠缺;学科差异影响学习理解和规划,理科生的学习投入明显比其他学科增多,而文科生更显专业实践机会不足;学习规划和交流意识随年级增长
摘 要:按照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生长发育及出生缺陷与发育异常、儿童营养及营养障碍性疾病、传染病与感染性疾病、免疫及免疫异常疾病,以及危重症及基础生命支持6个知识模块进行儿科学课程教学,系统性地发掘各知识模块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政内涵和课程思政的融合点,依托混合式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真正实现将思想政治教育以其乐于接受的方式融入儿科学的教学中,拓展了儿科学的内涵和外延,在传授学生儿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虚拟现实技术创新和应用需求的迅速增长,虚拟现实技术专业创新型、开发型、应用型等各类人才缺口不断扩大。本文针对虚拟现实技术本科专业,面向创新人才培养,阐述了虚拟现实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背景和意义,确定了虚拟现实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论述了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虚拟现实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然后给出了一套完整的虚拟现实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范例,包含课程设置、教学进
摘 要:如今全球化的脚步日益加快,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不仅指经济全球化,还有文化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带来的文化的交流和冲突,使人们认识到捍卫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性。有效抵制文化全球化的负面效应,保障国家文化安全对正在崛起中的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角出发,探讨文化全球化大环境下中国文化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文化 安全 主权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及其发
期刊
真理观念是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古代中西印三地的哲人很早就提出了有关思想.在后来长期的发展中,三地哲人又不断丰富和发展这方面的观念,使其逐渐成为各自哲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梳理和分析三地哲人在真理观念上的主要异同和特色,对于我们认识东西方文化的重要形态,继承人类优秀的思想遗产,有积极的意义.
摘 要:因果和因果关系是人类理解和描述自然与社会现象,构建科学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近年来频频出现在人工智能的教材中,在数据分析、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研究领域以及计量经济学、健康医学、政策制定等应用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与其他教学内容有所不同的是,学习因果关系会更多地涉及哲学层面一些基本内容,从不同的基本原则和思维定式出发,对于因果关系会有不同的理解和结论,从而形成不同的流派。因此在因果关系的
中国“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大而言之是制度文明新形态、现代化新形态、世界文化新形态、国际关系新形态,小而言之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新形态.社会主义是迄今为止人类最先进的社会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人类文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现代化新形态、世界文化新形态、国际关系新形态,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这些领域的体现,同时又具有相对独立性.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个新命题,要注意分析诸如“信息文明论”“生态文明论”“国家文明论”等观点,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中,继续在理论上进
设计团队:Robot 3 工作室  设计师:潘飞、王植  项目地点:北京市昌平区科星西路43 号  建筑面积:76 平方米  设计时间:2016年3月-2016年4月  建成时间:2016年5月  摄影:邓熙勋  北京的每一条环线都是一个阶层的粗略划分。  由权力与财富筑成的隐性围墙将北京划分为一块块固定的领地。  其中的某些领地是大多数人一生也不可能进入的。  每一领地都具有稳定的层级结构和复杂
期刊
摘 要:生态文明建设亟须具备学科交叉、学术创新和跨界整合能力的“新工科”人才。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紧密对标这一重大需求,通过建设课程思政群,组织、推动教师挖掘各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实现思政课程群协同育人的目标;通过打通科研创新全程育人链条,以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人文精神为内涵,通过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促进工程(环境工程学、生态工程学),加强人文社科(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的交叉融合,在真实和虚拟
理解超额剩余价值来源问题是探讨科技创新在价值生产、资本积累过程中作用的基础,也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生产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的关键问题之一.但是,马克思在不同时期的文献中对超额剩余价值来源提出两种不完全一致的解答,学术界概括发展形成了“自创论”“转移论”及“综合论”三种代表性观点,至今仍未取得统一定论.基于对马克思经典著作关于超额剩余价值来源两种论述的理解,梳理已有文献,反思争论所在,我们认为虽然“自创论”“转移论”“综合论”都面临理论挑战,但总体而言“自创论”更切合劳动生产力提高的目的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