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互联网时代,是否开放是决定企业未来成败的一个重大命题。没有企业敢标榜说我是不开放的,或者说我就是下决心封闭,从这个意义上来谈,我们可能更多地不是谈为什么要开放——这个问题好像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来论证它,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大家心里其实也都默认,开放是好东西。
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进一步往深里追究,既然开放这么好,开放可以成为像普世价值那样普遍的认知,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没有开放?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在封闭,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嘴上说开放,但实际上不开放?为什么?这个才是我们现在真正需要去讨论的问题。
不确定的未来
开放一定有开放的风险,一定有开放的代价。第一个风险和代价就是必须面对由此而带来的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可能导致的风险和代价有多大,同样是不确定的。实际上很多公司就是被这种不确定性吓退了。但是要开放就必须容忍,甚至欢迎这样的不确定性,一个没有不确定性的开放一定是伪开放。但是这个问题麻烦在于跟我们整个几千年来的文化,也跟每个人从小所受的教育都是完全背道而驰的。我们讲的是秩序,讲的一切都可控制,讲的是一切都是明天、后天、大后天的事情。
比如小的时候你父母有一个花园,种了一院子的月季花。你很讨厌,我长大了一定要反叛,怎么能种满一院子一模一样的月季花呢,我要种一院子的玫瑰。你认为这就是一种反叛,你认为这是完全与它不同的东西。但实际上从深层次看,它是一样的,都是种清一色的东西,不过是用清一色的玫瑰替代清一色的月季。
在开放上我们所面临的,不是要以确定性的正确取代另外确定性的错误,而是用不确定性取代确定性。非平衡状态进入混沌状态,混沌是秩序和混乱之间的一种东西,不是一种秩序,也不是一种混乱,我们要把这种东西保持一种常态。如果说开放真好,一切都按照我的要求一步一步走,全部都天衣无缝、不出错误,那一定不是开放的。
所以这就涉及到第二个问题,如果企业要开放的话,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方式?是确定性的存在方式,机械化的存在方式和秩序化的存在方式,还是另外一种生态化的存在?当你的开放是一种生态化存在的时候,你一定要清楚这个地方的花草不会完全按照你的意志来生长,一定会在根本不想出现的地方长出另外一种东西,这个花草一定有可能在你希望它茁壮成长的时候没了,你必须去适应这样的状态。
但问题是我们做人也好,做事也好,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要做一个计划,这个计划一定是完美的,没有缺点、错误。可是一切以完美、以不出问题为目标的行为最终都会导致最大的问题和灾难。我们整个社会面临的就是这么一个问题,我们追求一种完美,结果呢?这个背后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比开放还是封闭更深层次的思维问题,如果说我们选择这种方式就必须认定,跟你开放相关的角色都是自己有脑袋,有自我意志的,不可能被你控制,不可能被你的意志左右。
所以阿里巴巴、淘宝门前有示威游行很正常,淘宝600多万个卖家、3亿个用户,什么矛盾都没有的话说明什么?说明我们是暴君,说明我们比所有集权都更加集权,证明我们维稳力量太强大了,这恰好是最大的问题。所以淘宝也好,天猫也好,他们在成长,他们逐渐以生态化的眼光容忍不确定性,容忍复杂,容忍混沌,以这样的心态来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开始发生变化,我们的目标不是以通过自己制定规则来规避问题、消灭问题。我们要学会与不确定性为伍,与所有看起来不能左右的那些角色为伍,大家一起共同来做开放这件事情。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你必须面对不确定性、面对混沌、面对失控。
放弃比做好更重要
没有混乱也就没有开放,当你脑袋没有失控这个概念的话就没有开放的概念,没有不确定性这个概念的时候你也就没有开放的概念。对企业来说,开放力归根到底最重要的是心态、战略、制度和理想,再补充一点就是一种眼界。既然有那么多风险和代价为什么还是要选择开放,这就是眼界问题。当你的眼界只有今天和明天的时候,你一算开放的账,很不划算,于是就不开放了。当你的眼界只看到自己,或者几个人的时候,你会发现开放是一件很不划算的事情。当你的眼界放到更长远的时候,你会发现开放最终一定是唯一正确的选择,这是个眼界问题。
在这个时代放手吧,有尊严地放手。像孙大午先生这样的企业家,他一手创办了大午集团,怎么会愿意分权呢?只有当你的眼界放得更宽的时候,你才会发现开放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情。但要做到开放是不容易的事情,因为开放得到的是看不见的东西,所以很多人就会有意无意把自己锁在能够看得见的蝇头小利中去,于是就放弃了开放。对每一个打算开放的人,我们要告诉他,开放不是只有好事没有坏事,必须面对很多不确定的东西,然而一旦你走出来,在更大的时间和条件下,你幸福和快乐的几率一定比封闭要高得多。
开放绝不是一个可以清清楚楚算账、规划、预测和描绘的事情,开放在一定程度上是在做一场游戏,这个游戏可能最后很好玩,可能打通关了,也可能没有,但这是迎接未来必需的能力。
拿阿里巴巴集团来说,在开放过程当中肯定是遇到一些选择,比如说“大淘宝”战略,它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把淘宝上网商所需要的各种服务开放给合作伙伴,而不是淘宝自己做。软件、IT、模特、摄影等很多的服务,这些服务很自然的想法是淘宝就可以提供这项服务,而且是增值服务,会给淘宝带来收入。不仅能带来收入,而且能满足客户需求。但这些服务要永远做下去吗?服务和客户的需求不断升级,淘宝能够永远把所有服务商机都抓在自己手上,自己把这个钱全赚了吗?而且淘宝一定永远是最好的服务商吗?
如果我们退出这个领域让别人来做,立马面临另外一个问题,可能在这个领域里面,好的服务商还没有成长起来,或者做得还不如我,这意味着淘宝会降低对网商的服务水平。这个时候实际上又会面临一个非常具体的选择,到底是自己做还是交给其他合作伙伴来做。
假设你是能够为淘宝提供服务的服务商,你最担心什么事情?你最担心淘宝会做这项服务吗?如果淘宝会做这项服务那我们死定了,那我以后怎么办。这个时候淘宝必须坚定地告诉别人,这类服务我们永远不会做,这种决心和选择反过来给了我们的合作伙伴以信心。
2012年电子商务服务市场上,淘宝几十万合作伙伴的收入加在一起差不多2000亿元人民币。开放是一条不归路,也是一条非常确定的道路,为淘宝提供服务的服务商,正在形成一个体量庞大的新兴群体。
[编辑 陈志强]
E-mail: czq@chinacbr.com
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进一步往深里追究,既然开放这么好,开放可以成为像普世价值那样普遍的认知,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没有开放?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在封闭,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嘴上说开放,但实际上不开放?为什么?这个才是我们现在真正需要去讨论的问题。
不确定的未来
开放一定有开放的风险,一定有开放的代价。第一个风险和代价就是必须面对由此而带来的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可能导致的风险和代价有多大,同样是不确定的。实际上很多公司就是被这种不确定性吓退了。但是要开放就必须容忍,甚至欢迎这样的不确定性,一个没有不确定性的开放一定是伪开放。但是这个问题麻烦在于跟我们整个几千年来的文化,也跟每个人从小所受的教育都是完全背道而驰的。我们讲的是秩序,讲的一切都可控制,讲的是一切都是明天、后天、大后天的事情。
比如小的时候你父母有一个花园,种了一院子的月季花。你很讨厌,我长大了一定要反叛,怎么能种满一院子一模一样的月季花呢,我要种一院子的玫瑰。你认为这就是一种反叛,你认为这是完全与它不同的东西。但实际上从深层次看,它是一样的,都是种清一色的东西,不过是用清一色的玫瑰替代清一色的月季。
在开放上我们所面临的,不是要以确定性的正确取代另外确定性的错误,而是用不确定性取代确定性。非平衡状态进入混沌状态,混沌是秩序和混乱之间的一种东西,不是一种秩序,也不是一种混乱,我们要把这种东西保持一种常态。如果说开放真好,一切都按照我的要求一步一步走,全部都天衣无缝、不出错误,那一定不是开放的。
所以这就涉及到第二个问题,如果企业要开放的话,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方式?是确定性的存在方式,机械化的存在方式和秩序化的存在方式,还是另外一种生态化的存在?当你的开放是一种生态化存在的时候,你一定要清楚这个地方的花草不会完全按照你的意志来生长,一定会在根本不想出现的地方长出另外一种东西,这个花草一定有可能在你希望它茁壮成长的时候没了,你必须去适应这样的状态。
但问题是我们做人也好,做事也好,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要做一个计划,这个计划一定是完美的,没有缺点、错误。可是一切以完美、以不出问题为目标的行为最终都会导致最大的问题和灾难。我们整个社会面临的就是这么一个问题,我们追求一种完美,结果呢?这个背后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比开放还是封闭更深层次的思维问题,如果说我们选择这种方式就必须认定,跟你开放相关的角色都是自己有脑袋,有自我意志的,不可能被你控制,不可能被你的意志左右。
所以阿里巴巴、淘宝门前有示威游行很正常,淘宝600多万个卖家、3亿个用户,什么矛盾都没有的话说明什么?说明我们是暴君,说明我们比所有集权都更加集权,证明我们维稳力量太强大了,这恰好是最大的问题。所以淘宝也好,天猫也好,他们在成长,他们逐渐以生态化的眼光容忍不确定性,容忍复杂,容忍混沌,以这样的心态来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开始发生变化,我们的目标不是以通过自己制定规则来规避问题、消灭问题。我们要学会与不确定性为伍,与所有看起来不能左右的那些角色为伍,大家一起共同来做开放这件事情。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你必须面对不确定性、面对混沌、面对失控。
放弃比做好更重要
没有混乱也就没有开放,当你脑袋没有失控这个概念的话就没有开放的概念,没有不确定性这个概念的时候你也就没有开放的概念。对企业来说,开放力归根到底最重要的是心态、战略、制度和理想,再补充一点就是一种眼界。既然有那么多风险和代价为什么还是要选择开放,这就是眼界问题。当你的眼界只有今天和明天的时候,你一算开放的账,很不划算,于是就不开放了。当你的眼界只看到自己,或者几个人的时候,你会发现开放是一件很不划算的事情。当你的眼界放到更长远的时候,你会发现开放最终一定是唯一正确的选择,这是个眼界问题。
在这个时代放手吧,有尊严地放手。像孙大午先生这样的企业家,他一手创办了大午集团,怎么会愿意分权呢?只有当你的眼界放得更宽的时候,你才会发现开放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情。但要做到开放是不容易的事情,因为开放得到的是看不见的东西,所以很多人就会有意无意把自己锁在能够看得见的蝇头小利中去,于是就放弃了开放。对每一个打算开放的人,我们要告诉他,开放不是只有好事没有坏事,必须面对很多不确定的东西,然而一旦你走出来,在更大的时间和条件下,你幸福和快乐的几率一定比封闭要高得多。
开放绝不是一个可以清清楚楚算账、规划、预测和描绘的事情,开放在一定程度上是在做一场游戏,这个游戏可能最后很好玩,可能打通关了,也可能没有,但这是迎接未来必需的能力。
拿阿里巴巴集团来说,在开放过程当中肯定是遇到一些选择,比如说“大淘宝”战略,它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把淘宝上网商所需要的各种服务开放给合作伙伴,而不是淘宝自己做。软件、IT、模特、摄影等很多的服务,这些服务很自然的想法是淘宝就可以提供这项服务,而且是增值服务,会给淘宝带来收入。不仅能带来收入,而且能满足客户需求。但这些服务要永远做下去吗?服务和客户的需求不断升级,淘宝能够永远把所有服务商机都抓在自己手上,自己把这个钱全赚了吗?而且淘宝一定永远是最好的服务商吗?
如果我们退出这个领域让别人来做,立马面临另外一个问题,可能在这个领域里面,好的服务商还没有成长起来,或者做得还不如我,这意味着淘宝会降低对网商的服务水平。这个时候实际上又会面临一个非常具体的选择,到底是自己做还是交给其他合作伙伴来做。
假设你是能够为淘宝提供服务的服务商,你最担心什么事情?你最担心淘宝会做这项服务吗?如果淘宝会做这项服务那我们死定了,那我以后怎么办。这个时候淘宝必须坚定地告诉别人,这类服务我们永远不会做,这种决心和选择反过来给了我们的合作伙伴以信心。
2012年电子商务服务市场上,淘宝几十万合作伙伴的收入加在一起差不多2000亿元人民币。开放是一条不归路,也是一条非常确定的道路,为淘宝提供服务的服务商,正在形成一个体量庞大的新兴群体。
[编辑 陈志强]
E-mail: czq@chinacb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