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BA2变异株感染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方法收集2022年4月3日至28日在上海市奉贤区青高路集中隔离收治点进行隔离或治疗且资料完整的969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无症状及轻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核酸检测结果,及解除隔离之后的1个月随访期数据。对性别、年龄、疫苗接种史、基础疾病史、临床症状表现及复阳情况等进行统计比较,并将年龄、收治初始及过程中核酸Ct值、疫苗接种剂次及接种时间等因素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进行多因素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969例新型
【机 构】
:
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呼吸内科,上海 201499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呼吸内科,上海 201499上海市奉贤区古华医院感染科,上海 201499上海市奉贤区古华医院感染科,上海 201499上海市第六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BA2变异株感染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方法收集2022年4月3日至28日在上海市奉贤区青高路集中隔离收治点进行隔离或治疗且资料完整的969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无症状及轻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核酸检测结果,及解除隔离之后的1个月随访期数据。对性别、年龄、疫苗接种史、基础疾病史、临床症状表现及复阳情况等进行统计比较,并将年龄、收治初始及过程中核酸Ct值、疫苗接种剂次及接种时间等因素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进行多因素统计分析。
结果共纳入969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其中无症状感染者410例(42.3%),轻型患者559例(57.7%);男549例(56.7%),女420例(43.3%);年龄(40.51±17.43)岁。轻型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咳嗽、咽喉痛、鼻塞、发热、流涕。所有入组者核酸检测初始N基因Ct(NCt)值为(28.64±7.96),ORF1ab基因Ct(ORF1abCt)值为(31.91±7.35)。所有入组者解除集中隔离观察的时间为(17.67±3.95)d。无症状感染者ORF1abCt均值、NCt均值、初始ORF1abCt值、初始NCt值均高于轻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辐射暴露对快速上浮脱险致大鼠减压病急性肺损伤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53只SD大鼠按体重分层后以随机数表法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10只)、单纯减压组(10只)、4Gy照射 减压组(11只)、6Gy照射 减压组(11只)以及8Gy照射 减压组(11只)。照射组大鼠先进行4、6、8Gy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全身照射,空白对照组及单纯减压组大鼠在相同环境下不进行照射;照射结束后1h各减压组再进行减压处理实验(57m停留45min后,37s快速减压至大气压),观察各组大鼠死亡率、肺湿干重比、肺组织病理
基于纳米医学策略改善放射性核素递送效率、提高获取病灶信息的灵敏度和肿瘤治疗疗效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虽然不同类型的纳米载体已被用作放射性示踪剂,但放射性标记仍然是一个关键步骤。为确保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标记率和稳定性,根据纳米载体类型、放射性核素和反应条件选取最合适的放射性标记策略是至关重要的。笔者主要综述了目前有螯合剂和无螯合剂两大类放射性核素的标记策略及其优缺点,以期为放射性核素标记不同纳米载体进行核素诊疗提供帮助。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其症状始于轻微的记忆困难,逐渐演变为认知功能障碍、复杂的日常活动功能障碍等。目前AD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仍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而β淀粉样蛋白(Aβ)和Tau蛋白等生物标志物在AD诊断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笔者就AD诊断相关的正电子显像剂进行综述,以期让更多的医务工作者了解新的核医学显像技术,从而对AD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延缓病情的恶化。
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但当DTC发生复发和转移时,患者生存率明显下降,因此,对DTC患者复发和转移的诊断、评估以及治疗显得尤为重要。随着PET/CT在肿瘤学领域研究的不断开展,其在DTC复发和转移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可为其精准诊疗提供重要信息。笔者就PET/CT在DTC复发和转移诊断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是肿瘤免疫治疗中重要的免疫检查点,PD-L1主要在肿瘤细胞和肿瘤相关髓样细胞中表达。放射性核素标记的靶向PD-L1分子探针可被PET/CT检测,使PD-L1表达在分子层面可视化,是指导免疫治疗的重要手段。靶向PD-L1的PET探针有抗体、多肽、小分子及其他类,目前部分探针应用于临床。笔者对靶向PD-L1的分子探针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谷氨酰胺是血浆中浓度最高的氨基酸,肿瘤细胞的生长与增殖依赖于谷氨酰胺及其中间代谢产物(如谷氨酸、乳酸、脯氨酸、氨等),肿瘤细胞的生长速度与细胞内谷氨酰胺和谷氨酸的浓度密切相关,谷氨酰胺与谷氨酸在肿瘤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肿瘤细胞摄取谷氨酸与谷氨酰胺类似物PET显像剂的机制主要涉及氨基酸转运与蛋白质合成。谷氨酸与谷氨酰胺类似物PET显像剂在肝细胞癌、脑肿瘤、胶质瘤以及其他多种肿瘤的鉴别诊断中具有优势,可以弥补18F-氟脱氧葡萄糖PET显像的一些不足。笔者主要对谷氨酸与谷氨酰胺类似物PET显像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
Merkel细胞癌(MCC)是一种原发于皮肤、罕见的、具有高度侵袭性的神经内分泌恶性肿瘤。笔者报道了1例经125I粒子植入局部治疗的晚期MCC患者,通过治疗前后的18F-FDGPET/CT显像评估其疗效,分别从临床症状、影像表现、治疗经过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分析MCC的特点,旨在加深临床医师对MCC的认识并为125I粒子植入局部治疗晚期MCC患者提供依据。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已在全球持续流行3年余,影响了人类的健康与经济的发展,至今特效治疗药物的种类及数目仍然有限。众所周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过度表达或异常的自我活化与多种癌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已开发出许多以EGFR为靶点的抑制剂并广泛应用于抗肿瘤治疗。然而,最近的一系列研究表明EGFR在COVID-19等病毒性疾病中也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提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或可用于抗病毒治疗。本文将重点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治疗病毒性疾病的可能机制和疗效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是一种呼吸道疾病,各年龄段均易感。康复的COVID-19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存在持续的急性COVID-19症状,或持续数周甚至数月的新症状,这些在COVID-19康复后持续存在的症状被称为"长期COVID"或"COVID后综合征"。COVID-19后遗症可累及多个系统,相关研究、报道繁多,但缺乏梳理,现将国内外COVID-19后遗症及其可能机制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思路。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主要危害呼吸系统。该病早期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呼吸道症状和肌肉疼痛,严重者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甚至急性呼吸衰竭。实际上,COVID-19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与流行性季节感冒(流感)具有许多相似之处,可预见两者极可能在人群中共同循环传播。因此,确保对这两种呼吸道疾病进行最佳管理显得至关重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监测并诊断出这些呼吸道病毒,将有助于减轻并发流感流行和COVID-19大流行的综合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