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月5日,国家卫健委提出以信息化支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疫情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提供数据支撑。
2月29日,为整合数据资源,国家政务服务平台首次推出了全国通用的“防疫健康信息码”。
4月8日,中央第一份关于要素市场化配置文件,首次将“数据”与其他传统要素并列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推进各行业大数据沃土培植。
一般来讲,健康医疗数据主要包含人口健康信息、病历信息、人类遗传资源和医疗健康大数据等多类型数据,涉及各级各类医疗卫生计生服务机构、相关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医疗行业企业及消费者。
作為信息化发展的基础设施和数字经济的底座,大数据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数字经济的发展速度和高度,数字医疗领域也不例外。麦肯锡大数据医疗报告调研显示,在美国,医疗大数据为国家2.6万亿美元医疗支出节省12-17%的医疗成本,贡献价值接近4500亿美元。
当前这一数值正搭载大数据交互与5G等新技术落地的机遇显著增加,IDC预测,到2020年,全球医疗数据量将达到40万亿GB,是2010年的30倍。而疫情催动下,国内健康消费需求进一步旺盛,发展健康产业数据经济的契机看似已经到来。
医疗大数据:生产要素和基石
4月8日,由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部署、中国移动牵头组建的联仁健康医疗大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运营总部在上海正式揭牌。
这也是国内第一个“央企领投,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与医疗信息化企业共同参与,以国资为主体并具备市场化机制”的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集团。国家卫健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在揭牌现场表示,健康医疗大数据是个新生事物,国家相继制定相关法规、标准,各方也将加强联系,促进“产学研用”的联合发展。
数据产生采集、数据分析储存、数据需求三大部分构成了医疗数据行业完整的产业链,但不同的医疗机构治疗数据信息记录标准、数据信息管理方式各不相同,将造成机构间医院信息、器械信息、医生诊断信息、患者信息、健康信息、临床数据与药品数据的记录不相匹配、无法共融,整个医疗数据大量冗余且无序无效,科研与商用价值被大大贬值,无法精准对接真正需求。
对于医疗健康全产业链条,医疗大数据依托区块链技术的数据难篡改与可追溯特性应用,将在构建药品可信溯源体系方面发挥极大价值;对于医疗诊疗服务,大数据与新技术融合推进医疗健康信息化、智能化,有利于资源的最佳配置,并协助提升医院医生工作效率;对于药企、保险公司等企业,大数据进入应用场景将降低研发成本或运营成本,并缩短创新时间;对于患者,个体大数据完整将实现量身设计出最佳治疗方案,推进定制化、个性化精准医疗的发展。从这些方面出发,医疗大数据互联互通和有序利用极为重要。
事实上,国内的医疗大数据产业正处于扩张阶段,大量资本及企业涌入赛道、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逐年递增、项目建设成果初现,在医药研发、医学诊断治疗、公共卫生监测、个人健康管理等领域实现了医疗大数据价值的深度挖掘,打造相应应用场景。但相较于互联网与新技术加持的其他领域,作为“无形”推手与基石的医疗大数据产业有待进一步加速。
标准化与标杆引领
一个CT图像含有大约150MB数据、一个基因组序列文件大小约为750MB、一个标准的病理图接近5 GB。如果这些数据再量乘人口数量与国内平均寿命,一个社区医院就可以生成并累积达几个TB甚至几个PB级的数据,且大部分为非结构化数据,考验着医疗健康产业数据存储整理与利用能力。
从数字治理的视角来看,尽管我国的医疗大数据产业自2009年新一轮医改中就将电子病历等医疗信息化的建设列为重点任务,到目前为止已经拥有了10多年的积累,但包括个人数据可信安全采集,多源大数据整合、数据智能与决策,指令联动等环节并未完全打通;基于医疗数据的专业性和敏感性很高但医疗信息数据对外共享和实用范围不够明晰;一旦数据通“网”,病患数据信息、医疗信息等又缺乏相应安全保护,将带来医疗数据泄露、数据遗失、数据质量不佳等问题。
近期发布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对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工作提出了三方面要求:一是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二是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三是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
在进行“新基建”中数字基建的讨论时,经济学家沈建光表示,提升社会数据的资源价值,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要走在前面,“没有这些基础设施,数据的生成和流转就会少很多。”
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基础建设已经引起相当重视。随着中国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发展集团公司、中国健康医疗大数据科技发展集团公司、中国健康医疗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相继宣布筹建,我国在健康医疗大数据领域初步形成了由“国家队”主导的格局;山东、江苏、贵州、福建、安徽等地五大医疗健康大数据区域中心也相继建立,将开始承担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应用发展中心、产业园建设等国家试点工程任务。
此外,国内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正通过搭建完善的数据平台汇总利用医疗数据,另有部分企业开始针对冗余的非结构化数据做转化工作,如疫情期间,浪潮健康宣布完成了1亿元A轮融资,将进一步推动大数据平台和人工智能产品与服务创新,以及加快区域大数据建设和运营,为医疗大数据发展提供方案。
2月29日,为整合数据资源,国家政务服务平台首次推出了全国通用的“防疫健康信息码”。
4月8日,中央第一份关于要素市场化配置文件,首次将“数据”与其他传统要素并列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推进各行业大数据沃土培植。
一般来讲,健康医疗数据主要包含人口健康信息、病历信息、人类遗传资源和医疗健康大数据等多类型数据,涉及各级各类医疗卫生计生服务机构、相关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医疗行业企业及消费者。
作為信息化发展的基础设施和数字经济的底座,大数据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数字经济的发展速度和高度,数字医疗领域也不例外。麦肯锡大数据医疗报告调研显示,在美国,医疗大数据为国家2.6万亿美元医疗支出节省12-17%的医疗成本,贡献价值接近4500亿美元。
当前这一数值正搭载大数据交互与5G等新技术落地的机遇显著增加,IDC预测,到2020年,全球医疗数据量将达到40万亿GB,是2010年的30倍。而疫情催动下,国内健康消费需求进一步旺盛,发展健康产业数据经济的契机看似已经到来。
医疗大数据:生产要素和基石
4月8日,由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部署、中国移动牵头组建的联仁健康医疗大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运营总部在上海正式揭牌。
这也是国内第一个“央企领投,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与医疗信息化企业共同参与,以国资为主体并具备市场化机制”的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集团。国家卫健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在揭牌现场表示,健康医疗大数据是个新生事物,国家相继制定相关法规、标准,各方也将加强联系,促进“产学研用”的联合发展。
数据产生采集、数据分析储存、数据需求三大部分构成了医疗数据行业完整的产业链,但不同的医疗机构治疗数据信息记录标准、数据信息管理方式各不相同,将造成机构间医院信息、器械信息、医生诊断信息、患者信息、健康信息、临床数据与药品数据的记录不相匹配、无法共融,整个医疗数据大量冗余且无序无效,科研与商用价值被大大贬值,无法精准对接真正需求。
对于医疗健康全产业链条,医疗大数据依托区块链技术的数据难篡改与可追溯特性应用,将在构建药品可信溯源体系方面发挥极大价值;对于医疗诊疗服务,大数据与新技术融合推进医疗健康信息化、智能化,有利于资源的最佳配置,并协助提升医院医生工作效率;对于药企、保险公司等企业,大数据进入应用场景将降低研发成本或运营成本,并缩短创新时间;对于患者,个体大数据完整将实现量身设计出最佳治疗方案,推进定制化、个性化精准医疗的发展。从这些方面出发,医疗大数据互联互通和有序利用极为重要。
事实上,国内的医疗大数据产业正处于扩张阶段,大量资本及企业涌入赛道、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逐年递增、项目建设成果初现,在医药研发、医学诊断治疗、公共卫生监测、个人健康管理等领域实现了医疗大数据价值的深度挖掘,打造相应应用场景。但相较于互联网与新技术加持的其他领域,作为“无形”推手与基石的医疗大数据产业有待进一步加速。
标准化与标杆引领
一个CT图像含有大约150MB数据、一个基因组序列文件大小约为750MB、一个标准的病理图接近5 GB。如果这些数据再量乘人口数量与国内平均寿命,一个社区医院就可以生成并累积达几个TB甚至几个PB级的数据,且大部分为非结构化数据,考验着医疗健康产业数据存储整理与利用能力。
从数字治理的视角来看,尽管我国的医疗大数据产业自2009年新一轮医改中就将电子病历等医疗信息化的建设列为重点任务,到目前为止已经拥有了10多年的积累,但包括个人数据可信安全采集,多源大数据整合、数据智能与决策,指令联动等环节并未完全打通;基于医疗数据的专业性和敏感性很高但医疗信息数据对外共享和实用范围不够明晰;一旦数据通“网”,病患数据信息、医疗信息等又缺乏相应安全保护,将带来医疗数据泄露、数据遗失、数据质量不佳等问题。
近期发布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对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工作提出了三方面要求:一是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二是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三是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
在进行“新基建”中数字基建的讨论时,经济学家沈建光表示,提升社会数据的资源价值,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要走在前面,“没有这些基础设施,数据的生成和流转就会少很多。”
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基础建设已经引起相当重视。随着中国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发展集团公司、中国健康医疗大数据科技发展集团公司、中国健康医疗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相继宣布筹建,我国在健康医疗大数据领域初步形成了由“国家队”主导的格局;山东、江苏、贵州、福建、安徽等地五大医疗健康大数据区域中心也相继建立,将开始承担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应用发展中心、产业园建设等国家试点工程任务。
此外,国内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正通过搭建完善的数据平台汇总利用医疗数据,另有部分企业开始针对冗余的非结构化数据做转化工作,如疫情期间,浪潮健康宣布完成了1亿元A轮融资,将进一步推动大数据平台和人工智能产品与服务创新,以及加快区域大数据建设和运营,为医疗大数据发展提供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