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周中外 道济天下

来源 :中国对外贸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eli0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全国最顶尖的外国语院系之一,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有着相当辉煌的历史,蜚声中外。
  自1944年成立以来,英语学院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著名的外交官、媒介领袖、企业精英、英语教育专家及政府政要,毕业生们遍布海内外,成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上世纪五十至九十年代,英语系曾翻译了《毛泽东选集》和《邓小平文选》等国家级重要文献;王佐良教授翻译英国诗歌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许国璋教授主编了著名的《许国璋英语》;张载良、王若瑾等教授则是享誉全国的老一辈口译专家,前者曾任联合国驻日内瓦中国首席翻译,后者是联合国口译处中文组前组长;英语学院还承担了北京申办2008奥运会的重要文件的翻译工作。
  “高层次人才培养是我们学院的一大特色,也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一个目标。”近日,接受本刊记者专访的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张剑教授如是说。
  以培养高端人才为己任
  据张剑介绍,北京外国语大学前身是延安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大队,成立于1941年。英语学院的前身英语系也是在延安时期成立的,直到2011年才改名为英语学院。
  “做外事外交是我们学校的传统,北外的成立实际上就是为国家的外交服务。新中国成立后需要对外交流,当时外语人才非常缺乏,所以才成立这样一所学校,为国家培养外交官。从最初创立到现在,北外在外语教育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张剑解释说。
  改革开放之后,外语教育应该说很普及,那北外有什么特色呢?“人们常说北外学生走出校门,只要一开口,别人就知道他是从北外出来的,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我们培养的学生在外语运用方面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张剑说。据他介绍,英语学院的毕业生必须达到英语专业八级水平,才能获得学位证和毕业证。
  英语学院一直以培养高端人才为己任。学院以“知周中外,道济天下”为院训,以“瞄准高端、追求卓越”为指导思想,追求英语与人文并重的全人教育、语言与知识融合的课程体系、传授与探究结合的教学方式,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特色。张剑解释说,“知周中外”,是指学贯中西,做文化交流的使者;“道济天下”就是要胸怀大志,不能庸庸碌碌。
  “各种各样的因素促使北外有了如今极高的社会声誉。我们就是要培养最高端的人才,而不仅仅是让让学生找个谋生的‘饭碗’。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希望我们学院的毕业生们能够顶上去、担当重任。”张剑表示。
  调整优化课程设置
  英语学院拥有全国最早的两个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点之一和英语语言文学国家重点学科,也是北京市特色学科建设点,拥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在全国的学科评比中,我们学院的评级是A+,全国只有三所学校达到这个水平。”张剑不无骄傲地说。不仅如此,在QS全球高校院系排名中,英语学院的排名也相当靠前,相对于国内其它外语类院系遥遥领先。
  据张剑介绍,全国有一千多所高校开设英语专业,“之前我们的课程就是依据教育指导委员会列出的全国高校英语专业的大纲来设置。但每个学校情况不一,各自的教学目标也不应该一样。”
  如今,外语教学有很多新的变化,也有很多教育专家反思,外语教学更应该多元化发展。张剑认为:“有些高校,例如理工科院校、医学院、法学院、工科院校等,他们开设的英语专业就要有不同的路子。而我们作为外国语大学主则以人文教育为主。”
  英语学院以全人教育、跨文化取向、创造性学习和跨学科课程设置为特色。本科教育致力于培养具有深厚的英语语言文学和翻译学功底、宽广的人文社科知识和出色的学习、思维、创造、合作与领导能力的国际型、通识型优秀人才。研究生教育包括英语文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翻译学、美国研究、英國研究、澳大利亚研究、加拿大研究和爱尔兰研究等方向,重视系统的专业知识传授和严格的研究方法训练。课程设置旨在夯实英语功底,拓展学术视野,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独立研究能力和开拓精神的高级外语专门人才。
  张剑告诉记者,对于人文教育,英语学院主要的教学目标涵盖两大方面:一是传统的文学语言翻译;二是国别区域研究。他解释说:“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方方面面都是我们的研究范畴。所以,我们的课程设置一半是语言技能学习,听说读写译等;另一半是文学、语言学、翻译学、国别区域研究。以上每一个方向都分别开设有16门核心课程,我们尽力按照每一个专业的学理去设置课程,并不是随意设置的。举个例子,如果你学的是文学方向,那么你就还要学习掌握文学史、文学研究方法、文学理论等内容,分时代、分国别进行研究,从理论到方法,再到具体分支,都要了解透彻。”
  张剑表示,以前的教学大纲也有这些技能课程和知识性技能,但是比例是不一样的,约70%是技能课,30%是知识性课程。他补充道:“现在我们基本上能做到五五分,一半是知识性课程,一半是技能型课程。我们的教育理念也要求知识和语言技能必须同步发展,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让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掌握了语言,学习语言的同时也学到了知识。”
  雄厚的师资队伍
  我国英语教育界的大师级人物初大告、水天同、王佐良、周珏良、许国璋、柯鲁克、马克林等都曾经在英语学院的前身英语系工作。多年来,英语学院在全国英语教育领域一致处于领先地位,编写全国高校普遍使用的教材,率先使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目前,英语系是英语语言文学国家重点学科,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北京市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等荣誉。“专业英语精读(2003)”和“英语文学概论(2009)”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专业英语口语(2006)”为北京市精品课程。
  如今,英语学院又涌现了一大批优秀学者,以及中青年学术骨干。张剑说:“我们学院的师资力量可以说相当强——26名教授,教师中拥有博士学历的超过80名,其中30多名获得的还是海外知名大学的博士学位。我们的师资队伍中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北京市教学名师、国家级精品课程主持人、长江学者(青年)、百千万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青年人才、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这支教师队伍素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教学、科研的重视与投入为学生称道,为英语学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也为中国的英语教育树立了典范。”   积极服务国家战略
  据张剑介绍,英语学院非常重视对国家战略人才的培养,2006年开始就专门开设了“国际型战略人才培养实验班”,在北外也尚属首次。近期,学院又开设了专门“外交外事高级翻译实验班”,目标是为国家培养能够在国际组织和在国际场合为国家发声的高级英语人才,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英语学院的办学方向也有一些调整。为配合国家语言战略,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将覆盖所有与中国建交的国家的官方语言。英语学院承担了南太平洋中8个英语国家的语言建设任务,还承担了爱尔兰语的建设任务。2018年顺利开设汤加语三外课程和斐济语暑假小学期课程,《汤加语教程》《毛利语教程》《萨摩亚语教程》的编写工作都在进行。“可以说英语学院不再只是单纯教授英语的专业院系,而是变成了‘英语+学院’。”张剑说。
  英语学院正在承担的一大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中包括2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个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个北京市人文社科重点项目。该院有5个“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基地”:英国研究中心、加拿大研究中心、澳大利亚研究中心、美国研究中心、爱尔兰研究中心。他们每年出版两本政府咨询类蓝皮书两种:《英国发展报告》和《澳大利亚发展报告》,为各级政府提供咨询报告,发挥智库作用。英国研究中心和加拿大研究中心已经进入南京大学和光明日报的去全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建立的索引智库(CTTI)名单。
  扩大教育国际化水平
  据张剑介绍,英语学院与英、美、澳、加、新等国的10多所重点大学和学术机构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建立了本科生、研究生短期留学和国外夏令营学习机制,并推出了本、硕、博三层次的对外合作办学;吸纳外国留学生攻读学位,与中国学生同堂学习,实现教育的国际化。
  英语学院每年本科生和研究生出国人数约84人,其中39人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项目、欧盟Erasmus项目、爱尔兰政府项目、联合培养博士项目、双硕士项目、在华澳大利亚研究基金会项目、境外大学奖学金、学校建设双一流大学资助博士短期交流项目的资助:他们分别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C Davis)、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爱丁堡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多伦多大学等名校学习。据统计,英语学院每年对外交流人数占当年招生人数的四分之一。
  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
  张剑表示,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也是英语学院的一大特色。据了解,英语学院建立了多维立体、个性化的英语人才成长环境,为学生成长成才开辟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学院设有英语演讲俱乐部、英语辩论俱乐部、绿萝戏剧社等学生社团,通过举办英语文化节,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各类专业比赛等活动,为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思辨能力、展示学生才艺、锻炼沟通能力等搭建平台。其中,一年一度的“英语文化节”通过举办包括首都高校英语短剧大赛、英语演讲风采大赛、英文歌曲大赛、英文电影配音大赛、英文微小说大赛等,成为北京高校富有影响力的品牌学生活动。
  仅以2018年为例,英语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获得全国英语大赛奖项包括“第七届全国口译大赛”总决赛交传组亚军、同传组季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特等奖;2018年“外研社杯全國大学生英语辩论大赛”一等奖;复旦大学主办“沪港澳英语演讲与辩论赛”总决赛最佳辩手、评委团特别奖、最具风采奖。
其他文献
“内蒙古主题活动日”于5月16日在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上拉开序幕,内蒙古自治区主席布小林出席并宣布“内蒙古主题活动日”开幕。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卢鹏起、国家林草局副局长张永利、北京世园局副局长林晋文、内蒙古自治区常务副主席马学军在开幕式上分别致辞。  卢鹏起表示,“内蒙古主题活动日”内容丰富多彩,将进一步展现内蒙古特色的草原文化,增进国际经贸文化交流合作,在打造内蒙古对外开放新格局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中国
期刊
今年3月28日,《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以中办、国办名义印发。《指导意见》从起草到印发,历时近半年时间,中办、国办先后多轮征求意见。4月12日,工信部副部长王江平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指导意见》有关情况举行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指导意见》以两办名义印发,彰显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小企业的高度重视,为当前和今后一
期刊
中美贸易战的爆发再一次将目光聚焦到我国的科技创新领域。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实力伴随经济增长同步壮大,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科技型企业。然而近几年,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资源成本、环境成本不断攀升,经济转型迫在眉睫。而美国调整对华战略,从“接触”改成“遏制”,在很多领域,尤其是科技领域禁止中国企业在美国的并购投资。面对这种国内外形势,我国企业该如何突破?企业科技创新目前存在怎样的软肋
期刊
毫无疑问,2017年对于全世界来说,经济发展都是具有活力和异常活跃的一年,这体现在全球经济发展的数据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估算认为2017年全球经济增速在3.6%左右,其中发达国家增速2.2%,新兴市场国家增速为4.6%。这意味着全球经济基本上摆脱了2007年以来金融危机的影响,处于全面复苏阶段。  预计2018年这种全面复苏和增长仍将会持续。人们似乎已经可以肯定,新的增长点将体现在大数据、云服务
期刊
第十四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于6月1日下午圆满落幕。  历时4天的第十四届北京文博会以“引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助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为主题,汇聚国内外优质文化产业资源,集中展现全国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成就、新业态、新模式,深度展示北京守正创新、全力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示范引领中国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本届文博会共有2个国际组织、68个国家与地区的86个境外代表
期刊
5月16日,2019亚洲冷链展在上海新國际博览中心圆满落幕,作为国内冷链产业极具规模和影响力的专业展会,本届亚洲冷链展吸引了150余家展商盛装亮相,冷链行业头部企业悉数参展;总展出面积1.25万平方米,吸引了冷链产业链上下游专业观众2万余人次。  冷链产业大秀开启,新技术、新产品、新动向精彩纷呈  亚洲冷链展连续举办四届,已然成为国内冷链产业链企业展示品牌形象、服务能力、发布新科技、新产品的重要秀
期刊
2017年中国的外贸表现比较争气。海关统计表明,在2015年和2016年,以人民币计算的中国外贸进出口贸易额曾经分别下降7%和0.9%,而在2017年前11个月,中国的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15.6%。其中,出口13.85万亿元,增长11.6%;进口11.29万亿元,增长20.9%。2017年中国的对外贸易总体回稳向好,但这种势头在2018年是否能够持续下去还有待观察。  事实上,在前不
期刊
未来的生活和职场会是什么样子?凯恩斯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给出了预言,他认为到二十一世纪上半叶,每个人只需要每周工作15个小时就能过上富足的生活,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打发那一下子多出来的时间。  只是,从目前看来,凯恩斯预言实现的可能性很小,无论是在美国这样的成熟市场还是中国这样快速崛起的国家,普罗大众花在职场上的时间反而更多了,工作和生活的天平更偏向工作,而不是生活。但这并不妨碍研究者和公共政策问
期刊
未来开放战略要从三个维度来思考,第一个维度就是国家发展对开放提出了什么样的新要求。  我们要考虑的另一个维度是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我认为两个层面都在变化,一是我们从一个经贸小国迅速地成为一个经贸大国后的国际影响力大幅度上升。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国际影响力是双刃剑,如果善用自己的影响力,就可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可以塑造形势,创造机遇。  影响力如果运用不妥当,或者说对影响力浑然不知,很多行为可能会构成
期刊
近日,韩国总统文在寅访华,加强中韩两国的经贸合作被认为是最重要议题之一。据了解,文在寅为期4天的国事访问,不仅有史上最大规模的韩国经济使节团陪同,而且在中国的大部分时间都安排了与商业有关的活动,期间,中韩双方也在经贸领域达成了若干成果。谈到中韩经贸未来合作的方向,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中国区本部长郑光泳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表示,过去25年间,中韩两国的经济合作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希望文在寅总统此次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