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把“说话”训练提到一个新的要求上来。在课堂上可以采用以下形式训练:1、口头回答;2、朗读;3、复述;4、组词成段训练。在课余可以采用以下形式训练:1、表演;2、演讲;3、口头作文。
【关键词】语文能力 说话训练 说话能力
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以往的教学比较注重写作,而忽视“说”的训练,即使有“说”,也只是一般意义上的课堂回答问题,用语文是现代社会交际工具的标准来衡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把“说话”训练提到一个新的要求上来,把“说话”训练渗透到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
首先,有效利用课堂时间,与所学教材紧密结合,采用以下形式进行说话训练。
一、口头回答
这是一种形式最为简单,训练最为普遍的方式。通过回答,可以激发思维,强化记忆,把自己理解的成果转化为表达的外化语言。问答的形式可以是老师问,学生答;学生问,学生答。总之,以解决疑难,促进理解,锻炼思维和语言为目的。
二、朗读
对于从小使用方言的学生来讲,准确使用普通话是他们面临的一大难题。因此,无论是文言文,还是现代文,我都要求学生要认真朗读。每上一课,我结合教学进度播放录音或范读,或让普通话发音准确的同学来读,至于发音最不准确的学生当然也得给他们提供练习的机会,以便发现错误,及时纠正。朗读可以培养读感,使朗读者置身于具体的语言环境,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彩;同时在朗读中积累词汇,规范语言,为其他形式的口语练习打好基础。
三、复述
同以上两种口语训练比较,复述就要显得难一些。它要求学生把自己感知的语言信息经过理解、加工和储存,根据表达要求,将记忆的内容转换为口语表述出来。复述可以培养学生连贯、系统的说话能力。
四、组词成段训练
它既可以考察学生对词语含义的理解,又能檢查对词语的灵活运用能力。将其中要求掌握的词语任选几个,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口头造句,组成一段表达完整意义的语言。学生对这一练习很感兴趣。
其次,将口语训练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这种训练主要是在课余进行。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课余学习比喻为课堂教学的“大后方”。没有大后方的支持和保证,前线是打不了胜仗的。因此,同学们在课余时间的广泛交流同样重要。但是这样的交流是带有目的性的,并有一定的限制条件。主要形式有:
一、表演。包含的内容比较丰富,有解说、编剧、导演、演员
内容要求摄取校园内的几个场景,可以是令人高兴的好事,也可以是令人忧虑的坏事。形式以小品、相声为主。如有的同学编演了小品《一根鸡毛掸》,反映了一根鸡毛掸在学校实行“五不”教育前后的不同命运,展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以小见大,令人深思。同学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经过观察、写作、表演,既活跃了生活,又使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受到教益。而精彩表演又怎么离得开形象、生动、个性化的语言呢?
二、演讲
面向全体同学,借助语言、手势、情态等来阐述一个问题。我组织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课余时间举行演讲比赛。小组集体讨论,拟定一个题目,内容可涉及学校、社会等,然后把写好题目的纸条交给我,由我打乱编成序号,各小组抽签决定题目内容;题目拿到手后,大家快速讨论,10分钟后推选一人上台演讲。具体要求是内容充实,观点明确,声音清晰响亮,举止大方。每一项内容都有相应的分数。如有的同学抽到的题目是“勿以善小而不为”,他引用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进行分析,又引用我们时代的楷模黄国荣、薛漪波等人的事迹,很有层次的论证了自己的观点,博得一片掌声。最后由我根据评分结果宣布名次,并对刚才过于紧张的同学进行鼓励。
三、口头作文
学生表现自己的欲望很强烈,除平时课堂上给他们提供说话的机会外,还应在课下引导他们多进行口头表达。结合语文课,有许多可以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说”的机会,俗话说:“常说口里顺。”学生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在多项训练中大大提高了。
未来社会要求人们讲话得体、不卑不亢、清晰、简洁,合乎语法规范。作为一名教师,我愿意为使学生的说话能力逐步达到社会交际高层次的要求而努力。
【关键词】语文能力 说话训练 说话能力
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以往的教学比较注重写作,而忽视“说”的训练,即使有“说”,也只是一般意义上的课堂回答问题,用语文是现代社会交际工具的标准来衡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把“说话”训练提到一个新的要求上来,把“说话”训练渗透到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
首先,有效利用课堂时间,与所学教材紧密结合,采用以下形式进行说话训练。
一、口头回答
这是一种形式最为简单,训练最为普遍的方式。通过回答,可以激发思维,强化记忆,把自己理解的成果转化为表达的外化语言。问答的形式可以是老师问,学生答;学生问,学生答。总之,以解决疑难,促进理解,锻炼思维和语言为目的。
二、朗读
对于从小使用方言的学生来讲,准确使用普通话是他们面临的一大难题。因此,无论是文言文,还是现代文,我都要求学生要认真朗读。每上一课,我结合教学进度播放录音或范读,或让普通话发音准确的同学来读,至于发音最不准确的学生当然也得给他们提供练习的机会,以便发现错误,及时纠正。朗读可以培养读感,使朗读者置身于具体的语言环境,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彩;同时在朗读中积累词汇,规范语言,为其他形式的口语练习打好基础。
三、复述
同以上两种口语训练比较,复述就要显得难一些。它要求学生把自己感知的语言信息经过理解、加工和储存,根据表达要求,将记忆的内容转换为口语表述出来。复述可以培养学生连贯、系统的说话能力。
四、组词成段训练
它既可以考察学生对词语含义的理解,又能檢查对词语的灵活运用能力。将其中要求掌握的词语任选几个,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口头造句,组成一段表达完整意义的语言。学生对这一练习很感兴趣。
其次,将口语训练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这种训练主要是在课余进行。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课余学习比喻为课堂教学的“大后方”。没有大后方的支持和保证,前线是打不了胜仗的。因此,同学们在课余时间的广泛交流同样重要。但是这样的交流是带有目的性的,并有一定的限制条件。主要形式有:
一、表演。包含的内容比较丰富,有解说、编剧、导演、演员
内容要求摄取校园内的几个场景,可以是令人高兴的好事,也可以是令人忧虑的坏事。形式以小品、相声为主。如有的同学编演了小品《一根鸡毛掸》,反映了一根鸡毛掸在学校实行“五不”教育前后的不同命运,展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以小见大,令人深思。同学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经过观察、写作、表演,既活跃了生活,又使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受到教益。而精彩表演又怎么离得开形象、生动、个性化的语言呢?
二、演讲
面向全体同学,借助语言、手势、情态等来阐述一个问题。我组织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课余时间举行演讲比赛。小组集体讨论,拟定一个题目,内容可涉及学校、社会等,然后把写好题目的纸条交给我,由我打乱编成序号,各小组抽签决定题目内容;题目拿到手后,大家快速讨论,10分钟后推选一人上台演讲。具体要求是内容充实,观点明确,声音清晰响亮,举止大方。每一项内容都有相应的分数。如有的同学抽到的题目是“勿以善小而不为”,他引用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进行分析,又引用我们时代的楷模黄国荣、薛漪波等人的事迹,很有层次的论证了自己的观点,博得一片掌声。最后由我根据评分结果宣布名次,并对刚才过于紧张的同学进行鼓励。
三、口头作文
学生表现自己的欲望很强烈,除平时课堂上给他们提供说话的机会外,还应在课下引导他们多进行口头表达。结合语文课,有许多可以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说”的机会,俗话说:“常说口里顺。”学生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在多项训练中大大提高了。
未来社会要求人们讲话得体、不卑不亢、清晰、简洁,合乎语法规范。作为一名教师,我愿意为使学生的说话能力逐步达到社会交际高层次的要求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