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114292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考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于2012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148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2.4%,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56.8%,组间比较以观察组显著更高,有统计学意义(χ2=23.057,P=0.000)。结论 阿司匹林与氯咄格雷联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治疗
  脑血管疾病为当前对人类健康与生命安全具有较大威胁的常见疾病之一[1],且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其发病率还表现出了逐年升高的趋势[2]。而就该类疾病的治疗而言,其关键就在于快速诊断、早日治疗[3]。近年内,我院对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患者采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给药治疗,结果显示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2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148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2001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诊断标准[4],同时均排除合并有消化性溃疡、凝血功能障碍及脑卒中病史者。其中包括男96例,女52例;年龄45~85岁,平均(70.4±15.6)岁。将该148例患者按数字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4例,分组后比较组间患者的性别与年龄等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在对两组患者治疗之前,对于两组患者合并心脏病、糖尿病、伴发感染等疾病进行相应处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80078),100mg/次,1次/d,连续给药15d;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阿司匹林用法用量与对照组相同,氯吡格雷(杭州赛诺菲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80090),75mg/次,1次/d,连续给药15d。
  1.3疗效评价
  根据患者用药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值的减低率进行判断,分为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无变化及恶化五个等级。基本痊愈:患者功能缺损评分减少超过90%,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在46~89%,病残程度在1~3级;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在18~45%;无变化:患者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恶化:患者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总有效=(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给予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并行χ2检验,以P<0.05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上述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2.4%,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56.8%,组间比较以观察组显著更高,有统计学意义(χ2=23.057,P=0.000)。见表1。
  3 讨论
  脑血管急症主要有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两种,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病残率、病死率,在进行急救时必须确保患者的气道畅通、生命体征稳定、尽可能快速进行神经系统、影像学方面的检查,以明确病因,拯救患者生命[5]。缺血性脑血管病又称为脑梗死,其病理生理学机制主要有形成血栓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大部分脑梗死患者是由于血栓堵塞动脉引起的,缩减缺血脑组织坏死,改善脑梗死预后,可以复流缺血区域、保护缺血脑组织、增加闭塞血管的再流通概率,减少血管再通后的并发症。急性脑梗死主要的急救目的是可逆性缺血组织(半暗带),何时开始治疗是最重要的,当超过一定的时间界限后,缺血损害变得不可逆。阿司匹林作为一种血栓素A2的抑制剂,能够有效阻止抗心磷脂抗体引发的栓塞,氯咄格雷是一种血小板聚集抑制剂,与血小板膜表面ADP受体结合,从而抑制血小板相互聚集。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总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阿司匹林联合氯咄格雷能够提高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同时史宝柱[6]采用氯咄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同样取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本研究结果一致。综上,阿司匹林与氯咄格雷联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国访.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咄格雷口服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9(11):660- 661.
  [2]蒋柳结,欧念飞,江洪波,等.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的作用[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1,24(6):454.
  [3]温宏峰,王瑞彤,李继来,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及其联合应用抗血小板治疗的研究[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3,26(3):180-182.
  [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17(5):312.
  [5]臀丽霞,孟秀君,侯率,等.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阿司匹林药物应用状况调查[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0,39(12):1033-1036.
  [6]史宝柱.氯咄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比较[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9:1224-1226.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小儿癫痫患儿进行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的情况和效果。方法:随机抽选小儿癫痫患儿68例,对他们的临床护理情况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护理,观察组患儿家长在癫痫知识掌握率、治疗依从性以及家庭护理技能掌握率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且患儿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79.41%),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慢性肺心病患者,选择中西医结合方法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0月—2013年10月慢性肺心病患者190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完成所有慢性肺心病患者的随机分组。设为A1组(观察组 95例)与A2组(对照组 95例)。A2组:常规西药治疗;A1组:常规西药治疗+中药治疗;对比A1组与A2组慢性肺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临床治疗有效率方面,A1组高于A2
期刊
摘要:目的:目的对当前细菌的耐药性的药理进行探讨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0 月~2014年1 月分离得到的178株金黄葡萄球菌,采用K-B 纸片扩散法测定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并进行药理分析。结果:178株均有一定程度的耐药,有的已形成多重耐药状况。结论:在临床上对于应用抗生素要加强管理,采用规范合理的管理方法,发生细菌感染的患者应当尽可能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对抗菌药物的选用进行指导,以降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器官移植护理中的健康教育方法及效果。方法:搜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接收的器官移植60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对甲组30例实施常规护理,对乙组30例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健康教育。观察、比较甲组和乙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乙组知识知晓率高于甲组,护理满意度高于甲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甲组实施常规护理,对乙组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健
期刊
摘要:泰安中心医院财务科分析各岗位、流程、制度中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制定有效的廉政风险防控措施,逐渐形成完整和清晰的廉政风险防控理念和体系,从而保证医院长期健康发展。  关键词:医院;财务;廉政风险  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的 《关于加强公立医疗机构廉洁风险防控的指导意见》 指出:“以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为核心,以岗位廉洁风险防控为基础,以加强制度建设为重点,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强制性教育对血液透析病人体重控制的效果。方法:选择15例体重控制效果差的病人,干预前为对照组,干预后为实验组,对两组患者的体重增长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及分析。结果:强制性教育后患者体重增加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制性教育使病人透析间期体重增长得到明显控制。  关键词:健康教育;血液透析;体重控制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衰患者肾脏有效的替
期刊
摘要:目的:重点探索对比红霉素和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1月初至2013年12月底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将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红霉素和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较差,总有效率仅为82.61%。观察组是治疗效果较佳,总有效率可达96.9%。两组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疗效差异显著(P<0.05)。
期刊
摘要:目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对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对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中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
期刊
摘要:目的:对甲硝唑栓联合结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价值进行评价与分析。方法:对照组采用甲硝唑栓进行治疗,从阴道给药,药物由送药器缓缓推入,将其放置于阴道后穹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雌激素软膏,药物由送药器缓缓推入至患者阴道深部。7天为一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患者在用药期间禁止刺激性冲洗沐浴,禁止性生活,禁止服用其他抗生素。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86.7%,显效率为8.3%,总有效率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蒙药治疗关节黄水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68例关节黄水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蒙药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应用痹痛宁胶囊进行治疗,蒙药组应用蒙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蒙医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蒙医组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94.05%,与对照组(70.24%)比较,差异具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