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专业教师深入媒体对新闻教育而言是非常必要的,通过这种实践可以搭建校企共建的桥梁,从而有效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更新教学理念、按照新闻工作过程来重新序化知识,达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目标。本文建立在作者参与“湖北省2012年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深入企业行动计划项目”的经历之上,探讨了高职高专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的青年教师深入媒体的经验及后续效应。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青年教师;深入媒体
中图分类号:G2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3-0142-02
高校青年教师深入企业是推动高职高专院校校企合作、校企共建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新闻教育既要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更应该强调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如何按照新闻媒体的工作过程来重新序化知识,并将行动导向的教学观真正融入课堂[1],专职教师深入媒体一线体验行业需求是一个重要环节。为此,作者参与了“湖北省2012年度高校青年教师深入企业行动计划项目”,在十堰广播电视台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挂职锻炼。“新闻理论永远落后于新闻实践,新闻实践永远落后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新闻从业人员在传播实务领域的创新冲动至关重要。”(庹明生,2012)高校如果要为传媒行业培养专门人才,专职教师必须植根于新闻实践,在此基础上有超越式思考,才能正确引导学生适应新闻传播类岗位。作者在十堰广播电视台旗下的《十堰周刊》、社会新闻中心各工作了半年,这段经历让我积累了对高校教师如何深入企业的经验;并对深入企业之后如何改革教学模式、发挥后续效应提出了几点见解。
一、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教师深入媒体的经验
1.及时转变角色,适应栏目特点。高校教师深入企业和行业首先面临角色转型和任务转变的问题。对媒体而言,每个栏目和版块都各具特点,新闻操作方式也有差异,必然会产生一段艰难的磨合期。由于媒体是靠实力和作品说话的行业,作者在十堰广播电视台挂职锻炼时被聘任为总编室副主任,自己主动要求到一线当普通记者和编辑,尽可能体验多种岗位的需求,多出作品。
高校教师要出作品必须做到:(1)研究过刊和以前的节目,了解其风格和新闻操作方式;(2)多与刊物和栏目的负责人沟通,了解自己能为媒体做什么;(3)吃透政府工作报告,了解社会动向,能够参与策划和制作专题。
2.适应媒体工作强度,广交朋友。媒体工作的强度远超过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强度,高校教师深入媒体要适应这种工作特点。不光要积极思考选题、撰写提纲,还要进行风雨无阻的采访工作,通宵达旦地写稿、改稿……这些工作虽然辛苦,但让媒体工作人员对高校教师产生了信任感。
在媒体中,总编层、中层干部、人事部门领导、记者、编辑、主持人、排版校对人员、后期制作人员、广告员、司机……都可以为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如何培养人才提出有益的见解,同时也能为教师在媒体扎根提供智力支持。作者几乎与各类岗位的工作人员都打过交道,虚心听取他们对新闻工作和新闻教育的建议,获益良多。
二、深入媒体之后应如何改革新闻教育模式
1.新闻教育理念应与时俱进:让学生了解真正的传媒生态。深入媒体可以让教师将新闻理论教材当中的“学”与“术”进行直接观照。譬如,不同的新闻体制是由不同的政治、经济体制决定的[2]。在新闻实践中作者可以更直观地体验到媒体的自由度和自主权完全取决于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改革,“新闻专业主义”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新闻操作理念,而在实际新闻业务中,讲究真实、客观、平衡、公正、全面则可能只是一种技巧而非原则。学生若想成为媒体行业的合格劳动者,首先要对新闻体制有认知,然后再苦练内功,让文笔能方能圆,镜头能屈能伸。另外,媒体的级别与新闻操作方式也有直接关系,譬如中央级媒体容易做舆论监督类报道,地市级媒体则很难操作。自从我国实行“四级办台”、“三级办报”政策以来,地市级媒体从市场份额、受众构成上来看均处于中国传媒生态的下游,生存发展是主要问题。以十堰广播电视台直属机构《十堰周刊》为例,该刊在选择新闻和策划专题时要不断平衡民意与党性的关系:一部分选题要围绕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来做,譬如提倡重商文化,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等等,包括转发领导的讲话精神,为政府充当智囊团,分析成就、不足以及抓手在哪里;另一部分选题要切入百姓生活,打造深度报道,吸引读者,吸引广告商。新闻记者必须面对权力与资本挤压的现实困境,是什么力量在引导、干扰、左右、阻挠新闻报道?新闻教育者有责任将这些行业真相告知学生,才能让学生在工作中少走弯路。
2.要有“大传媒产业观”,以工作室为平台让学生掌握实用技能。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和社交能力的缺乏是媒体领导对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反馈意见。高考第四批录取的学生在基本功和考试能力方面比本科生弱,这是高职高专院校的新闻教育本身存在短板。高职教育倡导多元智能观、多元人才观、多元成功观、建构学习观、行动引导教学法[3],新媒体的产业特点也为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门槛相对较低的就业岗位,以工作室为平台,将项目驱动、工学结合的理念融入教学,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有益的。譬如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于2011年成立了新闻工作室,学生可以依托项目与行业和市场接轨:为校内刊物和实训基地媒体提供内容;在为企事业单位制作网页;为文化传播公司拍摄微电影、艺术照、婚礼现场、课程录像……一部分综合素质较好、有才艺的学生养成了播音主持和表演能力。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学生自然掌握了职业技能,并形成了对社会的认知能力与沟通协作能力。
三、如何发挥青年教师深入媒体的后续效应
为了让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市场需求和因材施教的理念,青年教师深入媒体的后续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搜集第一手资料。人才培养方案是高职高专院校接收人才市场需求信息后作出的应变。传统的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教育偏重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在新媒体浪潮席卷全球的新形势下,如何让学生通过两年的学校教育和一年顶岗实习练好基本功?关键在于根据媒体行业对人才的新需求调整人才培养计划方案并落实教学计划。通过与媒体领导交流,作者对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总结了如下观点:(1)文史类通识课程不能忽略,要让经验丰富的教师针对媒体行业需要精讲;(2)技术操作类课程需落实,要加大投入,增加实训设备,使每个学生都能上手操作;(3)社交礼仪课程需要加强,增强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4)重视选修课对学生多元能力的培养,分散实习、分向就业。
2.搭建高校与媒体的合作桥梁。新闻专业和媒体的合作不能只是隔空喊话,更需要相互交流和合作。真正将校企合作变成互惠互利的双向合作还没有真正实现,具体到新闻教学层面更需要在业务上的交流,观点上的碰撞以及资源的共享。借助高校教师深入企业这个项目,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教师可以延请媒体行业资深记者和编辑为学生定期开办讲座或授课,让学生了解来自一线的经验;可以协助校方与媒体将实训基地协议和定岗实习细则进一步修订、落实,为今后学生开展校外见习、实习、实训提供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职业教育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 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青年教师;深入媒体
中图分类号:G2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3-0142-02
高校青年教师深入企业是推动高职高专院校校企合作、校企共建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新闻教育既要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更应该强调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如何按照新闻媒体的工作过程来重新序化知识,并将行动导向的教学观真正融入课堂[1],专职教师深入媒体一线体验行业需求是一个重要环节。为此,作者参与了“湖北省2012年度高校青年教师深入企业行动计划项目”,在十堰广播电视台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挂职锻炼。“新闻理论永远落后于新闻实践,新闻实践永远落后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新闻从业人员在传播实务领域的创新冲动至关重要。”(庹明生,2012)高校如果要为传媒行业培养专门人才,专职教师必须植根于新闻实践,在此基础上有超越式思考,才能正确引导学生适应新闻传播类岗位。作者在十堰广播电视台旗下的《十堰周刊》、社会新闻中心各工作了半年,这段经历让我积累了对高校教师如何深入企业的经验;并对深入企业之后如何改革教学模式、发挥后续效应提出了几点见解。
一、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教师深入媒体的经验
1.及时转变角色,适应栏目特点。高校教师深入企业和行业首先面临角色转型和任务转变的问题。对媒体而言,每个栏目和版块都各具特点,新闻操作方式也有差异,必然会产生一段艰难的磨合期。由于媒体是靠实力和作品说话的行业,作者在十堰广播电视台挂职锻炼时被聘任为总编室副主任,自己主动要求到一线当普通记者和编辑,尽可能体验多种岗位的需求,多出作品。
高校教师要出作品必须做到:(1)研究过刊和以前的节目,了解其风格和新闻操作方式;(2)多与刊物和栏目的负责人沟通,了解自己能为媒体做什么;(3)吃透政府工作报告,了解社会动向,能够参与策划和制作专题。
2.适应媒体工作强度,广交朋友。媒体工作的强度远超过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强度,高校教师深入媒体要适应这种工作特点。不光要积极思考选题、撰写提纲,还要进行风雨无阻的采访工作,通宵达旦地写稿、改稿……这些工作虽然辛苦,但让媒体工作人员对高校教师产生了信任感。
在媒体中,总编层、中层干部、人事部门领导、记者、编辑、主持人、排版校对人员、后期制作人员、广告员、司机……都可以为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如何培养人才提出有益的见解,同时也能为教师在媒体扎根提供智力支持。作者几乎与各类岗位的工作人员都打过交道,虚心听取他们对新闻工作和新闻教育的建议,获益良多。
二、深入媒体之后应如何改革新闻教育模式
1.新闻教育理念应与时俱进:让学生了解真正的传媒生态。深入媒体可以让教师将新闻理论教材当中的“学”与“术”进行直接观照。譬如,不同的新闻体制是由不同的政治、经济体制决定的[2]。在新闻实践中作者可以更直观地体验到媒体的自由度和自主权完全取决于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改革,“新闻专业主义”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新闻操作理念,而在实际新闻业务中,讲究真实、客观、平衡、公正、全面则可能只是一种技巧而非原则。学生若想成为媒体行业的合格劳动者,首先要对新闻体制有认知,然后再苦练内功,让文笔能方能圆,镜头能屈能伸。另外,媒体的级别与新闻操作方式也有直接关系,譬如中央级媒体容易做舆论监督类报道,地市级媒体则很难操作。自从我国实行“四级办台”、“三级办报”政策以来,地市级媒体从市场份额、受众构成上来看均处于中国传媒生态的下游,生存发展是主要问题。以十堰广播电视台直属机构《十堰周刊》为例,该刊在选择新闻和策划专题时要不断平衡民意与党性的关系:一部分选题要围绕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来做,譬如提倡重商文化,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等等,包括转发领导的讲话精神,为政府充当智囊团,分析成就、不足以及抓手在哪里;另一部分选题要切入百姓生活,打造深度报道,吸引读者,吸引广告商。新闻记者必须面对权力与资本挤压的现实困境,是什么力量在引导、干扰、左右、阻挠新闻报道?新闻教育者有责任将这些行业真相告知学生,才能让学生在工作中少走弯路。
2.要有“大传媒产业观”,以工作室为平台让学生掌握实用技能。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和社交能力的缺乏是媒体领导对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反馈意见。高考第四批录取的学生在基本功和考试能力方面比本科生弱,这是高职高专院校的新闻教育本身存在短板。高职教育倡导多元智能观、多元人才观、多元成功观、建构学习观、行动引导教学法[3],新媒体的产业特点也为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门槛相对较低的就业岗位,以工作室为平台,将项目驱动、工学结合的理念融入教学,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有益的。譬如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于2011年成立了新闻工作室,学生可以依托项目与行业和市场接轨:为校内刊物和实训基地媒体提供内容;在为企事业单位制作网页;为文化传播公司拍摄微电影、艺术照、婚礼现场、课程录像……一部分综合素质较好、有才艺的学生养成了播音主持和表演能力。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学生自然掌握了职业技能,并形成了对社会的认知能力与沟通协作能力。
三、如何发挥青年教师深入媒体的后续效应
为了让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市场需求和因材施教的理念,青年教师深入媒体的后续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搜集第一手资料。人才培养方案是高职高专院校接收人才市场需求信息后作出的应变。传统的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教育偏重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在新媒体浪潮席卷全球的新形势下,如何让学生通过两年的学校教育和一年顶岗实习练好基本功?关键在于根据媒体行业对人才的新需求调整人才培养计划方案并落实教学计划。通过与媒体领导交流,作者对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总结了如下观点:(1)文史类通识课程不能忽略,要让经验丰富的教师针对媒体行业需要精讲;(2)技术操作类课程需落实,要加大投入,增加实训设备,使每个学生都能上手操作;(3)社交礼仪课程需要加强,增强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4)重视选修课对学生多元能力的培养,分散实习、分向就业。
2.搭建高校与媒体的合作桥梁。新闻专业和媒体的合作不能只是隔空喊话,更需要相互交流和合作。真正将校企合作变成互惠互利的双向合作还没有真正实现,具体到新闻教学层面更需要在业务上的交流,观点上的碰撞以及资源的共享。借助高校教师深入企业这个项目,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教师可以延请媒体行业资深记者和编辑为学生定期开办讲座或授课,让学生了解来自一线的经验;可以协助校方与媒体将实训基地协议和定岗实习细则进一步修订、落实,为今后学生开展校外见习、实习、实训提供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职业教育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 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