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CT影像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ken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CT影像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诊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3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 CT 检查,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脑干及脑室的血肿量进行准确计算,并对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本组患者中有31例患者脑室出血量<=15 mL,另外52名患者脑室出血量>15 mL,在低脑室出血组中有9.68%,高脑室出血组中有25名患者死亡,死亡率为48.08%,高脑室出血组的死亡率明显高于低脑室出血组(P<0.05);有29名患者脑干出血量<=5 mL,另外54名患者脑干出血量>5 mL,低脑干出血组中3名患者死亡,死亡率为10.34%,高脑干出血组中有33名患者死亡,死亡率为61.11%,高脑干出血组死亡率明显高于低脑干出血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CT影像检查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比较准确的评估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CT影像;临床预后;相关性
  高血压脑出血主要是由于高血压引起脑实质内的血管发生破裂而发生出血,并进一步造成脑组织压迫后引发的相关体征及症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容易导致患者残废或者死亡。由于该病病理复杂,预后往往较差,死亡率大约为百分之三十,因此即使采取有效的诊断措施掌握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2]。本文旨在分析高血压脑出血CT影像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特收集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诊治的8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诊治的8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1995年提出的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标准[3],本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脑室出血和脑干出血,除此之外,有11名患者合并顶叶出血,1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右侧基底节区出血,4例左侧基底节区出血,其中男56例,女27例,年龄39岁-84岁,平均年龄(60.22±10.16)岁,本组所有患者均经CT 证实为首发疾病,病情发作后十二小时内入院,患者入院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偏瘫。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实施CT影像检查,预先调整各项参数为:电压:120 kV,电流:200 mA, 矩阵则为 512×512,连续扫描五十秒,设置扫描速度为1 r/0.5s。同时对患者的原发血肿部位以及肿块的体积等进行详细的观察;然后计算患者的血肿量,具体方法为:先开展CT 扫描,并依据CT图像对血肿体积进行测量,同时对脑干与脑室的出血量进行详细的记录。同时给予患者常规呼吸道管理、营养支持、降低颅内压、对症治疗、脑保护剂等治疗。
  1.3效果判定标准
  对本组患者治疗后的日常行为功能进行判定,判定方法根据美国日常行为能力量表 (ALD) [4]进行,总分为100分,80分以上判定为良好,60分以上则为轻度功能障碍,40分以上为中度功能障碍,20分以上为重度功能障碍,低于20分为残疾。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加以分析,使用(x±s)表示本实验的计量资料,并应用配对t检验;使用χ2检验统计计数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本组患者中有31例患者脑室出血量<=15 mL,另外52名患者脑室出血量>15 mL,在低脑室出血组中有3名患者死亡,死亡率为9.68%,高脑室出血组中有25名患者死亡,死亡率为48.08%,高脑室出血组的死亡率明显高于低脑室出血组(P<0.05);有29名患者脑干出血量<=5 mL,另外54名患者脑干出血量>5 mL,低脑干出血组中3名患者死亡,死亡率为10.34%,高脑干出血组中有33名患者死亡,死亡率为61.11%,高脑干出血组死亡率明显高于低脑干出血组(P<0.05)。具体情况见表1、表2。
  表1脑室不同出血量的疗效对比
  表2脑干不同出血量的疗效对比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类卒中病症,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很容易导致患者死亡,病情容易引发严重的远期神经功能障碍。因此,该病的预后判断一直是临床上面临的棘手问题,主要是因为出血的结局不仅受到出血量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脑疝、颅内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5-7]。
  临床研究表明,高血压脑出血的病理基础为脑血管与高血压病变,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则会引起脑内小动脉的硬化而发生痉挛、远端脑组织缺氧与坏死等,并进一步引发 点状出血,最终引发大片出血[8-9]。一般情况下,脑出血后二十分钟左右便会出现最大范围的血肿,虽然血肿范围不会继续扩大,但如果病情没有得到控制,症状会持续恶化,最终导致血肿周围的相关组织变性或坏死,进而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这就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诊断措施提高病情诊断率,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随着影像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在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中逐步引入了CT检查方式,该方式具有操作简单、诊断率高等特性,能比较准确的对患者的预后进行判断[10]。本文主要对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诊治的8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CT影像检查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尤其是对于脑室出血量>15 mL 与脑干出血量>5 mL 同死亡率之间的相关性能比较准确的评估,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洪,柳建,陶建坤.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CT分级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当代医学,2010,12:4-5.
  [2]周剑,赵性泉,候欣怡,周楠,张彤,高培毅.高血压脑出血卒中后抑郁风险因素相关性研究[J].中国卒中杂志,2010,09:741-745.
  [3]喻奇志.高血压脑出血CT特征与预后的多因素相关性分析[D].中南大学,2009.
  [4]字登荣.60例高血压脑出血CT影像诊断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07:35-37.
  [5]于清宇.影响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预后因素的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2.
  [6]谢天皓.肝囊性包虫病的CT影像与临床病理学的相关性分析[D].石河子大学,2013.
  [7]唐伏勇.老年急性脑出血CT特征表现在临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J].黑龙江医学,2013,07:572-573.
  [8]丽丽,胡文德.脑出血的CT表现与临床预后(附227例报告)[J].宁夏医学杂志,2009,09:808-809.
  [9]关玉宝.I期非小细胞肺癌CT形态学征象、ERCC1及RRM1表达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
  [10]张倩,赵梅珍,史楠,张蔚,张燕.进展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的CT表现及临床预测[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1:83-84.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对长沙市某医院住院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的进行细菌检验,并对其耐药状况进行分析。方法:自长沙市某医院从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就诊的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尿液标本进行分离培养获得阳性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尿培养阳性489株细菌中有325株革兰氏阴性菌(66.46%),147株革兰氏阳性菌(30.06%),17株真菌(3.48%)。分离较多的两种革兰氏阴性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最为敏感,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近两年我院收治的80例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静脉滴注及口服胺碘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房颤动转复情况、3个月后平均心室率、左室射血分数改变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心房颤动转复率、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大于参考组(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手术理念在肾上盏入路经皮肾镜取石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资料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于本院收治的肾结石92例,患者均行肾上盏入路经皮肾镜取石术,且于围术期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分析快速康复外科手术理念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患者SAS和SDS评分与护理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且患者发生胸膜损伤、出血等并发症较少。结论:在肾上盏入路经皮肾
期刊
摘要:目的:探析82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相关因素,总结其最佳护理对策。方法:本次研究资料选自2012年1月-2014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82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病人,随机划分成两个小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接受全方位护理方案,同时对比及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护理情况。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在胰腺炎整体发生机率方面的对照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经内镜逆行胰胆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方面的效果。方法:本文选取2014年3月~2014年9月收治的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人性化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率正常率、血压正常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大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伤口感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腹腔镜用于治疗卵巢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3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卵巢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行常规的剖腹手术治疗;观察组40例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不同临床表现。结果: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肿瘤对比传统剖腹手术而言,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排气早、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少,研究中两组组间差异经检验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妇科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妇科收治的急性盆腔炎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2组。观察组患者给予抗生素联合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抗生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并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通过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7%(29/3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按摩与抚摸对促进婴幼儿生长及儿童保健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近2年共8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40例研究组和40例对照组,研究组进行按摩与抚摸,对照组不进行。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42天新生儿的生发育情况及患病次数的差异。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头围、身高、体重、患病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头围、身高、体重、患病次数差异有统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将8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之间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满足肺癌患者生理、心理需求,提高满意度。  关键词:舒适护理 肺癌根治术 术中应用  外科手术治疗是当前世界公认的非小细胞肺癌首选的治疗方法。手术的目标是彻底切除肺
期刊
摘要:目的:我院为保证车祸伤患者早日的康复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并研究在急诊情况下对车祸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车祸伤患者共计1386例,经患者同意后对其进行调查研究。由护理人员根据车祸伤患者的情绪变化与心理变化情况,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法。结果:经过我院有效及时的心理护理,1316例患者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调整自身情绪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