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把德育过程“潜润”于语文教学活动之中,让语文教學过程处处闪现德育元素,培养学生的美好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德育;“潜润”;语文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并强调指出“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即把德育过程“潜润”于语文教学活动之中,让语文教学过程处处闪现德育元素,培养学生的美好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除了教材本身潜藏丰富的德育内容之外,和谐的课堂氛围、课外阅读、语文作业、语文教学活动等都是德育的阵地。
一、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一种重要的德育手段
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的主要场所,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能促使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也是一种重要的德育途径。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生动活泼地学习、互动合作地学习、探究创新地学习,从而发展他们的个性和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增强社会交际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凭借自身的德才修养,特别是坚定的思想信念、高度的事业责任感和大公无私、言行一致的良好品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此外,教学中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尤其是学习后进生的表现,多与他们进行目光交流,及时表扬其闪光点,如确实需要批评,语气要委婉含蓄,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让学习过程变得愉悦、舒畅,让学生生活在和谐的人际交往之中,学会合作、学会尊重、学会自律,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
二、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重要途径
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品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一本好书相当于一位良师益友”,从古典名著到当代文选,从寓言故事到外国童话,从历史人物到科幻小说,从古诗词到现代短文,健康优美的人类文化精品能培养学生的浩然之气,使之树立奋发之志,让学生在博大丰富、高尚典雅的文化宝库中充实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培养刻苦学习、战胜困难的奋斗精神。尤其是阅读中国几千年来广为流传的文学名人名著,从中受到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有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三、不要忽视语文作业中的德育元素
语文作业,尤其是学生作文,能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勤于思考、有责任心的品质,也有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同时,合适的作业内容能让学生感受到情感的熏陶,如作文《家乡的变化》,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祖国的发展,从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热爱集体做起,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歌颂家乡的美丽富饶、说说家乡的变化、畅谈家乡的未来和祖国美好的明天,抒发对祖国、对家乡的自豪之感;又如,写品德高尚的人,记有意义的事;或从报纸杂志上精选真实感人、催人奋进的文章来读,要求写读后感,观看祖国的宇宙飞船发射或奥运会比赛等重大活动,写出观后感等,无一不是一次情感的洗礼。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日记的形式教育学生说真话,说心里话,使人心灵求真、向善、爱美。此外,在作业的批改和评价过程中,多用鼓励性语言,并根据学生的性格差异写不同的评语,或把学生的不妥之处用“作业本留言”的方式,言简意赅地指出,也能发挥意想不到的德育功效。
四、语文素质教育活动为德育开辟更加广阔的天地
语文主题课外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熏陶。作品欣赏会、评析会、朗诵会、演讲会、辩论会、故事会以及建立兴趣小组等都是很好的活动形式,如开展“好书伴我行”读书征文、“红岩精神助我成长”演讲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渗透道德品德教育,培养优良品质、进取精神、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感,把语文能力训练与品德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德育于语文课外活动中。又如,开展语言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调查、收集乡土文化,如本地区名人轶事、风光景点、传说故事等,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体验乡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培养主人翁意识,促进学生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乐于奉献、坚忍不拔的优秀品质的形成。
语文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德育过程,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坚决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和新课程改革理念,坚持把德育放在教育教学的核心地位,并贯穿于语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让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德育元素散发出灿烂的光芒,指引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王者华.把德育融入语文教学中[J].黑河教育,1996(5).
编辑 鲁翠红
关键词:德育;“潜润”;语文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并强调指出“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即把德育过程“潜润”于语文教学活动之中,让语文教学过程处处闪现德育元素,培养学生的美好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除了教材本身潜藏丰富的德育内容之外,和谐的课堂氛围、课外阅读、语文作业、语文教学活动等都是德育的阵地。
一、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一种重要的德育手段
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的主要场所,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能促使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也是一种重要的德育途径。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生动活泼地学习、互动合作地学习、探究创新地学习,从而发展他们的个性和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增强社会交际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凭借自身的德才修养,特别是坚定的思想信念、高度的事业责任感和大公无私、言行一致的良好品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此外,教学中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尤其是学习后进生的表现,多与他们进行目光交流,及时表扬其闪光点,如确实需要批评,语气要委婉含蓄,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让学习过程变得愉悦、舒畅,让学生生活在和谐的人际交往之中,学会合作、学会尊重、学会自律,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
二、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重要途径
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品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一本好书相当于一位良师益友”,从古典名著到当代文选,从寓言故事到外国童话,从历史人物到科幻小说,从古诗词到现代短文,健康优美的人类文化精品能培养学生的浩然之气,使之树立奋发之志,让学生在博大丰富、高尚典雅的文化宝库中充实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培养刻苦学习、战胜困难的奋斗精神。尤其是阅读中国几千年来广为流传的文学名人名著,从中受到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有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三、不要忽视语文作业中的德育元素
语文作业,尤其是学生作文,能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勤于思考、有责任心的品质,也有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同时,合适的作业内容能让学生感受到情感的熏陶,如作文《家乡的变化》,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祖国的发展,从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热爱集体做起,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歌颂家乡的美丽富饶、说说家乡的变化、畅谈家乡的未来和祖国美好的明天,抒发对祖国、对家乡的自豪之感;又如,写品德高尚的人,记有意义的事;或从报纸杂志上精选真实感人、催人奋进的文章来读,要求写读后感,观看祖国的宇宙飞船发射或奥运会比赛等重大活动,写出观后感等,无一不是一次情感的洗礼。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日记的形式教育学生说真话,说心里话,使人心灵求真、向善、爱美。此外,在作业的批改和评价过程中,多用鼓励性语言,并根据学生的性格差异写不同的评语,或把学生的不妥之处用“作业本留言”的方式,言简意赅地指出,也能发挥意想不到的德育功效。
四、语文素质教育活动为德育开辟更加广阔的天地
语文主题课外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熏陶。作品欣赏会、评析会、朗诵会、演讲会、辩论会、故事会以及建立兴趣小组等都是很好的活动形式,如开展“好书伴我行”读书征文、“红岩精神助我成长”演讲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渗透道德品德教育,培养优良品质、进取精神、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感,把语文能力训练与品德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德育于语文课外活动中。又如,开展语言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调查、收集乡土文化,如本地区名人轶事、风光景点、传说故事等,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体验乡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培养主人翁意识,促进学生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乐于奉献、坚忍不拔的优秀品质的形成。
语文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德育过程,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坚决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和新课程改革理念,坚持把德育放在教育教学的核心地位,并贯穿于语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让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德育元素散发出灿烂的光芒,指引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王者华.把德育融入语文教学中[J].黑河教育,1996(5).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