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钢琴作品《梅花三弄》在中国音乐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王建中先生对这部作品花费了大量心血,让它成为家喻戶晓的三大钢琴改编曲之一,本论文通过对演奏技巧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梅花三弄》的演奏有了进一步的了结。抓住该作品的主旋律,进而对该作品在演奏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了解。
【关键词】:《梅花三弄》;王建中;作品构思
绪言
传说,《梅花三弄》自西晋成曲,最早为笛子演奏创作。它又有许多别的名字(如《梅花引》等)。后来到了唐朝,虽然古琴曲发展缓慢,但乐师颜师古把它改编成了古琴曲,明代朱权编撰《神奇秘谱》时将其完整收录,因其主旋律在曲目中三次改变,故题名“三弄”。乐曲的主题对象为梅花,内涵与梅花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代表意向一致:雪中寒梅,坚强骄傲,不屈不挠。1972年王建中先生将其改编成钢琴曲,是当时具有突破性的创造,给我国璀璨的音乐世界更添一抹辉煌之色,极大促进了国内音乐。
一、关于作品的简介
全曲与古琴曲相比较,基本保留了古琴曲里的十段式的结构布局。在高音区上面似乎有飘渺的又如类似回声的变化重复基本主题的片断音调,给人以一种余韵袅袅,绵绵不觉,又给人不断联想的意境,切合毛泽东诗词中“它在丛中笑”的特点。
《梅花三弄》从古琴曲改编成钢琴曲,柔和了古琴和钢琴演奏音乐的特点,极具艺术价值,其中主题多次反复,节奏变化多而复杂,要求演奏者有较好的节奏感和娴熟的演奏技巧,初学者恐很难把握。
二、巧妙的作品构思
作品《梅花三弄》是由王建中先生改编而成,虽然创作时间离现在相对较短,但是却对中国乐坛有不小的影响,该作品总的来说它的构思如下:
《梅花三弄》在经过王建中先生的改编后,保留了大量的古琴的风格。其中,中国音乐讲究写艺,在音乐中讲究诗一样的美,该作品正是在尊重中国文化的同时,将诗以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突出作品的诗意之美,这正是该作品的一个创作特点。依照《神奇密谱》(明朱权)中记录,《梅花三弄》共有10个部分:一、溪山夜月;二、,;三、,;四、青鸟啼魂;五、,;六、玉箫声;七、凌云戛玉;八、铁笛声;九、风荡梅花;十、欲罢不能。但于文化革命期间,国家规定包括音乐在内的艺术表现形式均不能够宣扬知识与科学,所以著名曲作人王建中先生在创作这首歌的时候,深受毛主席作品的启发,这首词是:“,飞雪迎春到。,。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透过调式、调性、音区的转变和丰富的左手伴奏实现变奏等,真实刻画出凌寒盛放的梅花高洁气韵,如此不单只让曲韵复古而典雅,还表达出现代诗歌的主流思想。
众所周知,音乐整体是否优美动听取决于乐曲旋律,上行的可以传达出乐观、激昂、鼓舞、奋发等等积极的感觉;而下行就会传达出低沉、落寞、失望、沉寂、萧条等等消极的感觉;而横向(平行)的旋律就会带有感染力;波浪旋律就带出飘忽难定、跳跃感强的感觉;小跳就会有力、阔达;大跳就是强力、恢弘。
本曲的旋律主要为五声调式,始于大跳,继而横向,用二度音作为连接,之后展开全篇,非常具有我国民族乐曲的色彩。《梅花三弄》一共有十段,十段可以划分成上、下两个内容。梅花在二、四和六段有所提及。合理、方整、对齐、规范。有着明显的琴曲特色。
(一)引子旋律
引子篇幅较长,为前六段,应用的旋律手法为循环再现,也就是将“三弄”作为重点的地方;第二内容是七到十段,乐曲起伏主要在这里。本曲透过在十段内容当中使用繁复多样的对比,勾勒了梅花动静之中优雅圣洁的观感。
琴曲演奏开始,也就是一弄当中的前奏,总为二十六个小节,前奏旋律是平行以及小跳交替,向听众展示一幅冷风呼啸、大雪将至的凛冬画面。这个时候,天地万物失去华彩,山中老林枝桠有余叶片尽落、满目灰朦,唯有梅花——这一主角独自盛放。乐曲的旋律就充分表达了梅花高洁的形象。
(二)一弄
一弄的泛音,每个音符都在细细诉说、娓娓道来,但却极其冲击,富有表现力,这种力量,就是透过泛音来传达的,似满天飞扬的雪花,每滴每串尽数降在梅花花瓣之上,看到了雪花的透明质感,但更加让人感受到梅花凌寒而放,风骨傲存的高洁形象;其次,单纯的泛音就像优雅、圣洁、安静、施施然的梅花,表达了她在“人间芳菲尽”的时候,依然在寒冬冰雪当中怒放的气度。琴曲开始是五度跳进,然后为两个平行并进的同音,继以是附点16分音符为主的旋律。接着就不断前进,将音符列序进一步调整,增加相邻音,让小节的音符组成在共同体的基础上又跌荡变化,但依旧沿用“5”音,令琴曲主题更加突出,形象更加立体。
(三)二弄
二弄和一弄的旋律大致相似,但不同就在于右手以低八度演绎相同的旋律,而左手就是小撮表现,移动三度叠置音组成的音程。右手和左手分别是主旋律和伴奏,好像是以左手表达出雪花扬扬而下的姿态。左手映衬右手主旋律,向听众勾勒出一幅摄人心魂的场景:风雪当中,梅花绽放笑意,白雪压枝头,枝头在风中摇摆,一些如云朵,一些似少艾脸,一些为像醉后红脸,一些为分层的雕塑,一些如山,一些像“3D”的真实动物。这就尤其要求演奏者有较高的技术技巧去模仿出这些音色来。
(四)三弄
我们不可以对这个特征视如不见:一样的旋律体现三种形态各异的形象,但是每一种形象又是如此恰当到位,并且还可以构成叠进之感。乐曲高潮之所以能够在“三弄”这里更加出彩的原因离不开前两弄旋律、演奏等的鋪路,透过各具特色的弹奏,令乐曲整体更加层次分明。
不同的作曲人通常在创作的时候都会不经意地融入自己的喜好,应用不同形式、节奏,令其成为主要的乐曲表现形式,而这些表现形式通常是树立、立体乐曲形象的主要条件。传统乐曲《梅花三弄》1/4拍,各个小节形式为以二至五拍,拍子速率改变以及奇偶数重音关系的不规律转换模式,可以构成多样化的节拍框架以及多元化的乐曲表现手法,令乐曲更加形象、立体,乐曲更加完成和值得回味。而全曲采用的1/4拍,令琴曲的重音贯彻始终。乐曲能够清晰地可量,这和全曲应用的我国民族调式充分融合,互相映衬,增加乐曲的音乐美感。
参考文献:
[1] 魏廷格.中国钢琴曲创作概论[A].回首百2世纪华人音乐经典论文集[C].重庆出版社, 1994: 243.
[2] 杨静.钢琴曲梅花三弄演奏之诠释[J].中国音乐表演艺术研究.2002.(04).
[3] 代百生.根据传统乐曲改编的5首中国钢琴曲的艺术特色[J].黄钟.1999.(03).
[4] 卞萌.以现代钢琴展现中华古韵的典范之作――弹王建中的钢琴曲梅花三弄所思[J]. 乐器.2000,(04).
[5] 叶健.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化音色探析[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05.
[6] 常丽文.浅析钢琴曲《夕阳箫鼓》和《梅花三弄》演奏技法之不同[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
【关键词】:《梅花三弄》;王建中;作品构思
绪言
传说,《梅花三弄》自西晋成曲,最早为笛子演奏创作。它又有许多别的名字(如《梅花引》等)。后来到了唐朝,虽然古琴曲发展缓慢,但乐师颜师古把它改编成了古琴曲,明代朱权编撰《神奇秘谱》时将其完整收录,因其主旋律在曲目中三次改变,故题名“三弄”。乐曲的主题对象为梅花,内涵与梅花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代表意向一致:雪中寒梅,坚强骄傲,不屈不挠。1972年王建中先生将其改编成钢琴曲,是当时具有突破性的创造,给我国璀璨的音乐世界更添一抹辉煌之色,极大促进了国内音乐。
一、关于作品的简介
全曲与古琴曲相比较,基本保留了古琴曲里的十段式的结构布局。在高音区上面似乎有飘渺的又如类似回声的变化重复基本主题的片断音调,给人以一种余韵袅袅,绵绵不觉,又给人不断联想的意境,切合毛泽东诗词中“它在丛中笑”的特点。
《梅花三弄》从古琴曲改编成钢琴曲,柔和了古琴和钢琴演奏音乐的特点,极具艺术价值,其中主题多次反复,节奏变化多而复杂,要求演奏者有较好的节奏感和娴熟的演奏技巧,初学者恐很难把握。
二、巧妙的作品构思
作品《梅花三弄》是由王建中先生改编而成,虽然创作时间离现在相对较短,但是却对中国乐坛有不小的影响,该作品总的来说它的构思如下:
《梅花三弄》在经过王建中先生的改编后,保留了大量的古琴的风格。其中,中国音乐讲究写艺,在音乐中讲究诗一样的美,该作品正是在尊重中国文化的同时,将诗以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突出作品的诗意之美,这正是该作品的一个创作特点。依照《神奇密谱》(明朱权)中记录,《梅花三弄》共有10个部分:一、溪山夜月;二、,;三、,;四、青鸟啼魂;五、,;六、玉箫声;七、凌云戛玉;八、铁笛声;九、风荡梅花;十、欲罢不能。但于文化革命期间,国家规定包括音乐在内的艺术表现形式均不能够宣扬知识与科学,所以著名曲作人王建中先生在创作这首歌的时候,深受毛主席作品的启发,这首词是:“,飞雪迎春到。,。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透过调式、调性、音区的转变和丰富的左手伴奏实现变奏等,真实刻画出凌寒盛放的梅花高洁气韵,如此不单只让曲韵复古而典雅,还表达出现代诗歌的主流思想。
众所周知,音乐整体是否优美动听取决于乐曲旋律,上行的可以传达出乐观、激昂、鼓舞、奋发等等积极的感觉;而下行就会传达出低沉、落寞、失望、沉寂、萧条等等消极的感觉;而横向(平行)的旋律就会带有感染力;波浪旋律就带出飘忽难定、跳跃感强的感觉;小跳就会有力、阔达;大跳就是强力、恢弘。
本曲的旋律主要为五声调式,始于大跳,继而横向,用二度音作为连接,之后展开全篇,非常具有我国民族乐曲的色彩。《梅花三弄》一共有十段,十段可以划分成上、下两个内容。梅花在二、四和六段有所提及。合理、方整、对齐、规范。有着明显的琴曲特色。
(一)引子旋律
引子篇幅较长,为前六段,应用的旋律手法为循环再现,也就是将“三弄”作为重点的地方;第二内容是七到十段,乐曲起伏主要在这里。本曲透过在十段内容当中使用繁复多样的对比,勾勒了梅花动静之中优雅圣洁的观感。
琴曲演奏开始,也就是一弄当中的前奏,总为二十六个小节,前奏旋律是平行以及小跳交替,向听众展示一幅冷风呼啸、大雪将至的凛冬画面。这个时候,天地万物失去华彩,山中老林枝桠有余叶片尽落、满目灰朦,唯有梅花——这一主角独自盛放。乐曲的旋律就充分表达了梅花高洁的形象。
(二)一弄
一弄的泛音,每个音符都在细细诉说、娓娓道来,但却极其冲击,富有表现力,这种力量,就是透过泛音来传达的,似满天飞扬的雪花,每滴每串尽数降在梅花花瓣之上,看到了雪花的透明质感,但更加让人感受到梅花凌寒而放,风骨傲存的高洁形象;其次,单纯的泛音就像优雅、圣洁、安静、施施然的梅花,表达了她在“人间芳菲尽”的时候,依然在寒冬冰雪当中怒放的气度。琴曲开始是五度跳进,然后为两个平行并进的同音,继以是附点16分音符为主的旋律。接着就不断前进,将音符列序进一步调整,增加相邻音,让小节的音符组成在共同体的基础上又跌荡变化,但依旧沿用“5”音,令琴曲主题更加突出,形象更加立体。
(三)二弄
二弄和一弄的旋律大致相似,但不同就在于右手以低八度演绎相同的旋律,而左手就是小撮表现,移动三度叠置音组成的音程。右手和左手分别是主旋律和伴奏,好像是以左手表达出雪花扬扬而下的姿态。左手映衬右手主旋律,向听众勾勒出一幅摄人心魂的场景:风雪当中,梅花绽放笑意,白雪压枝头,枝头在风中摇摆,一些如云朵,一些似少艾脸,一些为像醉后红脸,一些为分层的雕塑,一些如山,一些像“3D”的真实动物。这就尤其要求演奏者有较高的技术技巧去模仿出这些音色来。
(四)三弄
我们不可以对这个特征视如不见:一样的旋律体现三种形态各异的形象,但是每一种形象又是如此恰当到位,并且还可以构成叠进之感。乐曲高潮之所以能够在“三弄”这里更加出彩的原因离不开前两弄旋律、演奏等的鋪路,透过各具特色的弹奏,令乐曲整体更加层次分明。
不同的作曲人通常在创作的时候都会不经意地融入自己的喜好,应用不同形式、节奏,令其成为主要的乐曲表现形式,而这些表现形式通常是树立、立体乐曲形象的主要条件。传统乐曲《梅花三弄》1/4拍,各个小节形式为以二至五拍,拍子速率改变以及奇偶数重音关系的不规律转换模式,可以构成多样化的节拍框架以及多元化的乐曲表现手法,令乐曲更加形象、立体,乐曲更加完成和值得回味。而全曲采用的1/4拍,令琴曲的重音贯彻始终。乐曲能够清晰地可量,这和全曲应用的我国民族调式充分融合,互相映衬,增加乐曲的音乐美感。
参考文献:
[1] 魏廷格.中国钢琴曲创作概论[A].回首百2世纪华人音乐经典论文集[C].重庆出版社, 1994: 243.
[2] 杨静.钢琴曲梅花三弄演奏之诠释[J].中国音乐表演艺术研究.2002.(04).
[3] 代百生.根据传统乐曲改编的5首中国钢琴曲的艺术特色[J].黄钟.1999.(03).
[4] 卞萌.以现代钢琴展现中华古韵的典范之作――弹王建中的钢琴曲梅花三弄所思[J]. 乐器.2000,(04).
[5] 叶健.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化音色探析[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05.
[6] 常丽文.浅析钢琴曲《夕阳箫鼓》和《梅花三弄》演奏技法之不同[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