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三荒两高”的大背景下,目前的经济形势带给中小企业的冲击显而易见,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微型企业。对于很多微型企业来说,缺钱是悬在它们头上的达利摩斯之剑,稍有不慎,满盘皆输。另外税收、成本上涨等也严重困扰着其发展。有企业家表示,微型企业标准的出台是好事,但真正地让众多微型企业感觉到改变才是最重要的。
最近,李峰喜忧参半。
2008年,李峰创立了一家电子商务网站,主营食品购物,靠着准确的市场定位,他得到一笔200万元的天使投资。
今年,公司终于开始产生营业收入,然而,200万元天使投资也已消耗殆尽。
“接下来挺关键的,一定要熬过去,看看能不能达到盈亏平衡点。现在的收入还不能弥补成本。”李峰无奈地表示。
李峰手下有十几名员工,属于微型企业。像所有的微型企业一样,李峰也有着对“钱”的饥渴。
对于怎么弄到钱,李峰一筹莫展,去银行贷款显然是不可能的,银行更倾向于贷给大公司,贷给做实业的公司。
“对像我们这样的IT公司,银行不知道怎么评估,可以贷多少给你。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条件也不符合。”李峰曾申请过贷款,但是,跑了几个月之后,却发现很难从银行贷到款。
“通过担保公司贷款,同样也很难,但比银行相对容易、灵活一些。”李峰说。
李峰正在申请政府对小企业的扶持基金,有几十万元,但他对此不抱希望,“一是有申请条件,二是符合条件的企业很多,凭什么就给我们呢。”
无奈之下,李峰只有从亲朋好友当中借钱先周转一下,“先撑过这几个月。”李峰无奈地表示。从熟人中借钱周转,是不少微型企业解决资金困难的一条渠道。
相比之下,李峰还是幸运的,有天使资金资助其创业的最初阶段。而许多传统行业的微型企业,纯粹是“白手起家”,有着更艰辛坎坷的“创业史”。
“缺乏资金是最大的问题。”采访中,很多微型企业主表示。
“现在是一个很关键的时刻。微小企业生存本来就困难,今年在钱荒、人荒、电荒夹击下,即便一些成长型的、发展得很好的企业,也很受影响。”一位学者表示。
达利摩斯之剑
在“三荒两高”的大背景下,目前的经济形势带给中小企业的冲击显而易见。甚至有分析认为,这一局面带给中小企业的生存困境将超过2008年的金融危机。
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微型企业,对于很多微型企业来说,缺钱是悬在它们头上的达利摩斯之剑,稍有不慎,满盘皆输。
已经成为速冻行业龙头企业的三全创始人陈泽民,坦言自己在还是微型企业的时候,就遭遇到资金困难。因为当时三全是个体企业,银行没有给它贷过款,政府没投入1分钱,就是靠着自己的积累一步步发展。后来,发展势头好了,才有银行主动找上门来。
因此,陈泽民利用各种场合为中小企业特别是微型企业呼吁,他表示,世界500强也是从微型企业发展过来的。
河南珠宝业的代表企业金鑫珠宝,在发展之初,同样遇到了资金问题,银行不给贷款,因此,金鑫珠宝董事长年永安对微型企业资金难深有体会,他成立了担保公司,尽力帮助更多中小企业融资。
税收也是微型企业不堪承受之重。采访中,几位微型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各种税费加在一起,会占到公司营业额的9%。公司的毛利润为营业额的20%~30%,去除各类税费、公关交际费,净利润也只有10%左右。“微型企业创业很不容易,并且还能吸收就业,国家应该撑一把,在税收方面给予一些优惠。”
事实上,一些针对小型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也已出台。去年10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和促进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从今年1月1日起,对高校应届毕业生等创业从事个体经营者,税务部门将减税三年,最高每年减税8000元。
今年2月,财政部表示,今年对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继续实施优惠政策,其所得额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三年减税政策好是好,但对刚创业的大学生和零就业家庭,或者是雇用一些就业困难人群的企业,才享有税收优惠,这对我来说也不现实。”李峰说。
李峰发自内心地表示,像他们这样的企业,每天都有倒闭的,其中很多生存状态都不是很好,他希望把微型企业的生存环境改善得好一些,否则的话,微型企业的成功率是很低的。
微企时代到来
7月份,终于传来一个利好消息,工信部等四部委专门制定了关于划分微型企业的标准,微型企业正在进入政府和社会的视野。
这次中小企业划型标准修订,首次划分出了微型企业类别,在新标准划定的16个行业中,微型企业一般在20人以下,与世界其他国家确定的相关标准基本一致。从此,我国企业规模类型分为大、中、小、微四种。
按照新标准和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加上有证照的个体工商户,微型企业从业人员占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全部法人企业从业人员的38.7%。
同时,微型企业作为国民经济中最广泛、最弱势的群体,也承担着大量的税收。
过去,微型企业都包含在中小企业的概念内,而由于划型的宽泛,最需呵护的微型企业只能自生自灭。
尽管政府过去对于扶助中小企业不可谓不重视,中央每年有上百亿“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然而,这一专项资金却大部分流向中小企业中实力雄厚的“塔尖”,而“塔基”的微型企业却很难被照顾到。
政府方面认为,企业规模类型细分后,将能够更客观地反映经济发展和行业变化的特点,有利宏观分类指导和政策,以增加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比如,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主要是小企业和微型企业融资难,找出问题的关键就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出台解决微型企业融资难的政策措施。
此次四部委授予微型企业“名分”,意味着微型企业将并存于大、中、小企业之列,将获取国家更多的政策支持。
“微型企业标准的出台是好事,真正让众多微型企业感觉到改变才是最重要的。”李峰真诚地说。
最近,李峰喜忧参半。
2008年,李峰创立了一家电子商务网站,主营食品购物,靠着准确的市场定位,他得到一笔200万元的天使投资。
今年,公司终于开始产生营业收入,然而,200万元天使投资也已消耗殆尽。
“接下来挺关键的,一定要熬过去,看看能不能达到盈亏平衡点。现在的收入还不能弥补成本。”李峰无奈地表示。
李峰手下有十几名员工,属于微型企业。像所有的微型企业一样,李峰也有着对“钱”的饥渴。
对于怎么弄到钱,李峰一筹莫展,去银行贷款显然是不可能的,银行更倾向于贷给大公司,贷给做实业的公司。
“对像我们这样的IT公司,银行不知道怎么评估,可以贷多少给你。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条件也不符合。”李峰曾申请过贷款,但是,跑了几个月之后,却发现很难从银行贷到款。
“通过担保公司贷款,同样也很难,但比银行相对容易、灵活一些。”李峰说。
李峰正在申请政府对小企业的扶持基金,有几十万元,但他对此不抱希望,“一是有申请条件,二是符合条件的企业很多,凭什么就给我们呢。”
无奈之下,李峰只有从亲朋好友当中借钱先周转一下,“先撑过这几个月。”李峰无奈地表示。从熟人中借钱周转,是不少微型企业解决资金困难的一条渠道。
相比之下,李峰还是幸运的,有天使资金资助其创业的最初阶段。而许多传统行业的微型企业,纯粹是“白手起家”,有着更艰辛坎坷的“创业史”。
“缺乏资金是最大的问题。”采访中,很多微型企业主表示。
“现在是一个很关键的时刻。微小企业生存本来就困难,今年在钱荒、人荒、电荒夹击下,即便一些成长型的、发展得很好的企业,也很受影响。”一位学者表示。
达利摩斯之剑
在“三荒两高”的大背景下,目前的经济形势带给中小企业的冲击显而易见。甚至有分析认为,这一局面带给中小企业的生存困境将超过2008年的金融危机。
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微型企业,对于很多微型企业来说,缺钱是悬在它们头上的达利摩斯之剑,稍有不慎,满盘皆输。
已经成为速冻行业龙头企业的三全创始人陈泽民,坦言自己在还是微型企业的时候,就遭遇到资金困难。因为当时三全是个体企业,银行没有给它贷过款,政府没投入1分钱,就是靠着自己的积累一步步发展。后来,发展势头好了,才有银行主动找上门来。
因此,陈泽民利用各种场合为中小企业特别是微型企业呼吁,他表示,世界500强也是从微型企业发展过来的。
河南珠宝业的代表企业金鑫珠宝,在发展之初,同样遇到了资金问题,银行不给贷款,因此,金鑫珠宝董事长年永安对微型企业资金难深有体会,他成立了担保公司,尽力帮助更多中小企业融资。
税收也是微型企业不堪承受之重。采访中,几位微型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各种税费加在一起,会占到公司营业额的9%。公司的毛利润为营业额的20%~30%,去除各类税费、公关交际费,净利润也只有10%左右。“微型企业创业很不容易,并且还能吸收就业,国家应该撑一把,在税收方面给予一些优惠。”
事实上,一些针对小型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也已出台。去年10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和促进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从今年1月1日起,对高校应届毕业生等创业从事个体经营者,税务部门将减税三年,最高每年减税8000元。
今年2月,财政部表示,今年对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继续实施优惠政策,其所得额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三年减税政策好是好,但对刚创业的大学生和零就业家庭,或者是雇用一些就业困难人群的企业,才享有税收优惠,这对我来说也不现实。”李峰说。
李峰发自内心地表示,像他们这样的企业,每天都有倒闭的,其中很多生存状态都不是很好,他希望把微型企业的生存环境改善得好一些,否则的话,微型企业的成功率是很低的。
微企时代到来
7月份,终于传来一个利好消息,工信部等四部委专门制定了关于划分微型企业的标准,微型企业正在进入政府和社会的视野。
这次中小企业划型标准修订,首次划分出了微型企业类别,在新标准划定的16个行业中,微型企业一般在20人以下,与世界其他国家确定的相关标准基本一致。从此,我国企业规模类型分为大、中、小、微四种。
按照新标准和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加上有证照的个体工商户,微型企业从业人员占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全部法人企业从业人员的38.7%。
同时,微型企业作为国民经济中最广泛、最弱势的群体,也承担着大量的税收。
过去,微型企业都包含在中小企业的概念内,而由于划型的宽泛,最需呵护的微型企业只能自生自灭。
尽管政府过去对于扶助中小企业不可谓不重视,中央每年有上百亿“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然而,这一专项资金却大部分流向中小企业中实力雄厚的“塔尖”,而“塔基”的微型企业却很难被照顾到。
政府方面认为,企业规模类型细分后,将能够更客观地反映经济发展和行业变化的特点,有利宏观分类指导和政策,以增加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比如,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主要是小企业和微型企业融资难,找出问题的关键就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出台解决微型企业融资难的政策措施。
此次四部委授予微型企业“名分”,意味着微型企业将并存于大、中、小企业之列,将获取国家更多的政策支持。
“微型企业标准的出台是好事,真正让众多微型企业感觉到改变才是最重要的。”李峰真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