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3例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内镜下诊治分析

来源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aohu_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有效性、安全性。

方法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镜科2014年4月至2016年12月经结肠镜检查共发现376例403处LST病变,观察病变部位、大小并进行形态分型。其中143例160处病变行内镜下治疗,行内镜下治疗的病变均在内镜下观察腺管开口类型,切除的病灶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术后定期随访。

结果

403处LST的病变部位以直肠为主,共168处(41.69%);直径10~<20 mm的病变最多,共150处(37.22%);形态分型以结节混合型为主,共203处(50.37%);病理以低级别瘤变为主,达65.51%(264/403)。随着LST病变直径的增加,其恶性潜能也随之上升(P<0.05)。非颗粒型比颗粒型的病变恶性潜能更高(P<0.05)。376例403处病变中128例145处病变择期行ESD治疗,术中发生出血12例,无延迟出血、肠穿孔发生。行内镜治疗的160处LST中腺管开口为Ⅳ型的最多,达70.62%(113/160),腺管开口为Ⅴ型的LST的癌变率最高,达80.00%(8/10)。随着LST腺管开口类型的升级,病理的恶性程度(P<0.05)及癌变的浸润程度(P>0.05)表现出增加的趋势。行ESD治疗的128例患者中113例按期复查,其中2例复发。余未复发患者创面愈合良好。

结论

大肠LST的临床病理特征具有一定特殊性,ESD是治疗LST有效而安全的方法,可达到根治目的。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直肠间质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吴中区人民医院3家医院从2008年1月到2016年12月间经外科手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的31例直肠间质瘤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31例患者中16例行局部切除术,15例行肿瘤根治术,两种术式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8%(15/16)比73.3%(11/15),P=0.1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电子染色技术(FICE)在声带白斑及食管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行常规电子喉镜检查疑诊声带白斑的50例患者,利用FICE行声带与食管的精细检查,评估FICE对声带白斑的诊断价值。结果50例患者常规喉镜检查发现病变50处,FICE发现病变52处。FICE模式与白光模式对声带病变表面毛细血管形态评分和病变边界清晰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引导下胆管引流术(EUS-BD)在经内镜逆行胆管造影术(ERC)失败的梗阻性黄疸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7月在南京鼓楼医院行EUS-BD的17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资料,分析术式、技术成功率、临床有效性及术后并发症、随访情况。结果17例患者中16例手术成功,技术成功率94.1%(16/17)。采取的手术方式包括:内镜超声引导下肝胃吻合术12例;内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结直肠病变患者临床与病理特征,为结直肠癌早期临床诊断与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007至2012年海宁市32万余40~74岁目标人群结直肠癌筛查结果,对筛查检出的肠道病变进行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大小、部位、形态、数目)及病理类型等分析探讨。结果共完成初筛286 470例,顺应率88.96%;完成结肠镜检查29 069例,检出肠道病变7 408例,检出率25.48%;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