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空间观念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周围的世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直觉思考的能力。因此《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作为核心任务之一。对空间观念课程标准有如下描述:根据事物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
小学数学的图形与几何知识,有着丰富的现实原型,这些原型以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的几何经验,是建构、提升空间观念的客观基础和最初源泉。小学生的空间观念,通常是从现实生活里积累的相关感性认识出发,在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不仅有助于学生获得后续学习必需的知识和必要的技能,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在观察中建立空间观念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并有思维积极参与的感知活动。学生正是通过观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以此作为抽象思维的支柱。因此观察是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的主要途径之一。观察中既包含着积极的思维,又不能离开语言的活动。观察是一个直觉、思维、言语相结合的智力互动过程
而观察又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的现实原型,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使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空间观念不是通过传授能获得的,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感知体验,使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去学习数学知识,从而更准确地把握相关几何概念,建立空间观念。
在教学《角的认识》中
第一次观察:
师: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去参观繁忙的工地。这是挖掘机在工作,这是挖掘机的铲斗臂。请仔细观察,你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生1:铲斗臂上有锐角。
生2:铲斗臂上有钝角、直角。
生3:铲斗臂上的角能大能小。
第二次观察:
仔细找一找,铲斗臂形成的角在哪儿呢?你能指一指吗?
学生观察后,“谁想指给同学们看一看?”
学生边指边说:“这是角的顶点,这是角的一条边,这是角的另一条边”
第三次观察:
师: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5种角,请仔细观察,他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生1:它们都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生2:一个顶点、两条边就组成了角。
第一次观察,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工地上挖掘机工作时铲斗臂形成的角能大能小,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体会几何图形与生活中的物体紧密相连,既激发了探究的热情,又建立了初步的角的空间观念。
第二次观察后通过指角,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初步让学生经历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
第三次观察,学生已经经历了角的形成过程,建立了角的概念,再通过观察感知角的共同点,使抽象出的角的图形深深印在脑海中。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观察的情绪性在收敛,观察的目的性在发展,观察中的分析、综合水平在提高。总的趋势是,由观察较为粗略、笼统逐步向观察较为精细、深入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空间观念逐步建立了。
二、在操作中巩固空间观念
心理学研究表明:空间观念的建立一般是多种感觉器官协同活动的结果。适当的动手操作有利于促进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也得益于多种感官协同活动的优势,多渠道的接受刺激、获取信息。因此,学生在学习认识图形时,通过看一看、拨一拨、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摆一摆等动手操作活动,获取丰富的感性认识,再经过大脑的加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发现其中的奥妙,获得清晰、深刻的空间表象,巩固空间观念。
1.在操作体验中,认识图形的特征,形成深刻的表象。
空间感知依赖操作活动,这是由“图形与几何”知识内容的特点决定的。在教学中,把操作作为学习这部分知识的主要学习形式,引导学生用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参与认知,让每个学生在“做”中学数学,“玩”中学数学,探究中学数学,从而帮助他们形成深刻的表象,有效地巩固空间观念。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所“做”,才能有所“感”,有所“思”,直至有所“知”。整个过程,教师把枯燥的讲解过程变为动态的探索过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他们在做中发现,做中感悟,做中理解,从而完成新知识的构建。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做数学中逐渐建立,不但关注了学生知识的获取过程,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在画图中认识图形的特征,形成清晰的表象。
空间观念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交替作用的思维过程,表达这种思维的最好语言,是几何语言(即几何图形),它能简捷、直观地表达出空间形式。所以,加强画图的训练,是培养空间观念的最好途径。画图是几何学习的必要内容和必须的基本功,通过画图,在形成动手能力的同时,促进了学生对几何形体特征的掌握。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画法,而且要让学生说出简要的依据,从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特征,形成清晰的表象。
学生在掌握了角的特征基础上,通过画角,进一步加深了对角的概念的理解,形成了表象,巩固了角的空间观念。
三、在应用中强化空间观念
数学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抽象的空间观念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完成数学建模,获取知识后及时安排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可使学生获得的结论、特征、方法更为深刻,进而内化为一种稳定的、清晰的知识结构,成为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强化学生的空间观念。
至此,学生对角的概念已充分理解。轻松地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角的空间观念已牢牢扎根于心中。
总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尽量多的实践活动,引导他们进行观察、操作、想像、分析、验证,让学生全面的感知和体验。只有这样,才能更为有效地建立、发展,进而提升学生的空间观念。
(胶南市琅琊台小学)
小学数学的图形与几何知识,有着丰富的现实原型,这些原型以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的几何经验,是建构、提升空间观念的客观基础和最初源泉。小学生的空间观念,通常是从现实生活里积累的相关感性认识出发,在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不仅有助于学生获得后续学习必需的知识和必要的技能,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在观察中建立空间观念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并有思维积极参与的感知活动。学生正是通过观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以此作为抽象思维的支柱。因此观察是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的主要途径之一。观察中既包含着积极的思维,又不能离开语言的活动。观察是一个直觉、思维、言语相结合的智力互动过程
而观察又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的现实原型,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使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空间观念不是通过传授能获得的,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感知体验,使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去学习数学知识,从而更准确地把握相关几何概念,建立空间观念。
在教学《角的认识》中
第一次观察:
师: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去参观繁忙的工地。这是挖掘机在工作,这是挖掘机的铲斗臂。请仔细观察,你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生1:铲斗臂上有锐角。
生2:铲斗臂上有钝角、直角。
生3:铲斗臂上的角能大能小。
第二次观察:
仔细找一找,铲斗臂形成的角在哪儿呢?你能指一指吗?
学生观察后,“谁想指给同学们看一看?”
学生边指边说:“这是角的顶点,这是角的一条边,这是角的另一条边”
第三次观察:
师: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5种角,请仔细观察,他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生1:它们都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生2:一个顶点、两条边就组成了角。
第一次观察,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工地上挖掘机工作时铲斗臂形成的角能大能小,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体会几何图形与生活中的物体紧密相连,既激发了探究的热情,又建立了初步的角的空间观念。
第二次观察后通过指角,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初步让学生经历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
第三次观察,学生已经经历了角的形成过程,建立了角的概念,再通过观察感知角的共同点,使抽象出的角的图形深深印在脑海中。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观察的情绪性在收敛,观察的目的性在发展,观察中的分析、综合水平在提高。总的趋势是,由观察较为粗略、笼统逐步向观察较为精细、深入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空间观念逐步建立了。
二、在操作中巩固空间观念
心理学研究表明:空间观念的建立一般是多种感觉器官协同活动的结果。适当的动手操作有利于促进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也得益于多种感官协同活动的优势,多渠道的接受刺激、获取信息。因此,学生在学习认识图形时,通过看一看、拨一拨、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摆一摆等动手操作活动,获取丰富的感性认识,再经过大脑的加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发现其中的奥妙,获得清晰、深刻的空间表象,巩固空间观念。
1.在操作体验中,认识图形的特征,形成深刻的表象。
空间感知依赖操作活动,这是由“图形与几何”知识内容的特点决定的。在教学中,把操作作为学习这部分知识的主要学习形式,引导学生用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参与认知,让每个学生在“做”中学数学,“玩”中学数学,探究中学数学,从而帮助他们形成深刻的表象,有效地巩固空间观念。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所“做”,才能有所“感”,有所“思”,直至有所“知”。整个过程,教师把枯燥的讲解过程变为动态的探索过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他们在做中发现,做中感悟,做中理解,从而完成新知识的构建。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做数学中逐渐建立,不但关注了学生知识的获取过程,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在画图中认识图形的特征,形成清晰的表象。
空间观念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交替作用的思维过程,表达这种思维的最好语言,是几何语言(即几何图形),它能简捷、直观地表达出空间形式。所以,加强画图的训练,是培养空间观念的最好途径。画图是几何学习的必要内容和必须的基本功,通过画图,在形成动手能力的同时,促进了学生对几何形体特征的掌握。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画法,而且要让学生说出简要的依据,从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特征,形成清晰的表象。
学生在掌握了角的特征基础上,通过画角,进一步加深了对角的概念的理解,形成了表象,巩固了角的空间观念。
三、在应用中强化空间观念
数学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抽象的空间观念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完成数学建模,获取知识后及时安排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可使学生获得的结论、特征、方法更为深刻,进而内化为一种稳定的、清晰的知识结构,成为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强化学生的空间观念。
至此,学生对角的概念已充分理解。轻松地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角的空间观念已牢牢扎根于心中。
总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尽量多的实践活动,引导他们进行观察、操作、想像、分析、验证,让学生全面的感知和体验。只有这样,才能更为有效地建立、发展,进而提升学生的空间观念。
(胶南市琅琊台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