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重建CT与X线测量前交叉韧带重建后骨道位置对比研究

来源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f274617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CT(3D-CT)和X线测量前交叉韧带(ACL)重建后骨道位置的准确性。方法:2005年5月至10月,15例ACL损伤患者采用单切口股骨和胫骨单骨道方法重建ACL。术后采用3D-CT观察骨道口与临近骨性解剖标志;观察Endobutton、Endopearl、骨块、可吸收界面挤压螺钉和骨道位置,以及重建后ACL是否与髁间窝撞击。分别使用X线和3D-CT测量骨道位置,胫骨骨道位置测量采用Klos推荐的方法,股骨骨道测量采用Bernard的"四格法"。结果:3D-CT可直观地观察到ACL重建后骨道及相关情况。3D-CT测量胫骨骨道内口位置为43.53%±2.16%(30.0%~59.1%),X线测量胫骨骨道内口位置为41%±6.25%(25%~62%),两种测量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CT测量股骨骨道内口位置为37%±4.56%(23.3%~48.1%),X线测量股骨骨道内口位置为34%±7.31%(21%~54%),两种测量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3D-CT与X线骨道位置测量结果有差异。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克林澳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85例和对照组85例,两组患者除给予常规治疗,根据病情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自由基清
中国企业日本并购,在2010年出现井喷之后,本该延续上升势头,却因经历了2011年“3.11”大地震和2012年的钓鱼岛事件而日渐萎缩。
由于大科学工程项目投资巨、规模大和多学科交叉,从而使得项目过程质量管理中存在节点多、预见性差和反馈周期长等问题。以某型号ICF激光装置项目为例,从质量目标及实施过程
目的:观察蝎龙酒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在常规糖尿病治疗基础上,治疗
目的:观察中药茵陈汤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散剂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方法:两组患儿均采用蓝光治疗,治疗组在蓝光治疗基础上加双歧杆菌三联散剂(培菲康)及中药茵陈汤口服,5 d后
在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医护人员常常被误解的情况下,通过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发挥积极导向作用,把医护人员理念、精神层面的培训及礼仪、言行、操作层面的规范结合起来,切实转变
目的:浅要探析腺苷脱氨酶(ADA)、乳酸脱氢酶(LDH)在结核性胸腔积液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胸腔积液患者135例,结核性胸腔积液83例,恶性胸腔积液52例,检测两组患者ADA、LDH
目的:分析小儿清热宁颗粒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80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均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运用小儿清热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本化教育主张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从教育哲学的视角。分3个层面着重论述了信息技术环境下人本化教育的涵义,对信息技术环境下人本化教育探讨的必要
西方教育管理的批判理论在猛烈抨击教育管理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将"反思与批判"作为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的一个根本目的,从宏观社会的角度回答了教育管理现实生活中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