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巧用信息技术,使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多样化,从而达到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化虚为实、化难为易的效果。同时把数学教学中的和谐美、曲线美和对称美全面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欣赏到数学领域中的美好风光,激发全体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学会对知识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化静为动,形象直观
  利用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直观化。利用计算机的声音、图像功能和计算机的动画、旋转、渐变、缩放、折叠等效果直观形象地将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再呈现,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直观印象,深化对事物的认知程度。如教学“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认识直线,笔者在教学时采用动画的方式来演示直线的特征。首先展示一段画得比较短的直线,再从两头慢慢向两个方向不断延长,就把直线无限延长、没有端点、不可度量的特点,动态地展现在学生眼前。通过这样的动态演示,把那些静止的事物转换成动态的事物,让学生获得了清晰、正确的认识。化静为动,可以加强对概念的理解,为学生由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架起桥梁;可以多方面、多角度地演示,强化算理教学;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认知水平。
  二、化繁为简,创设情境
  以创设情境为突破口,把学生带入生动有趣的情境中,是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激发学习兴趣、萌发求知欲望、唤起情感活力的有力措施。如在教学“数的排列”时,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在导入新课时,笔者适当选择、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精心设计好导入方式,从一开始就将学生的注意力很好地吸引到学习上来,为整个教学过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引入情境:三只小动物到了企鹅博士家,却发现大门紧闭,门上还挂着一把锁,咦!锁上还有一张纸条呢,听听老师读出纸条上写着什么吧!“欢迎你们,为了考考你们的智慧,我设置了打开这扇门的两个密码。请看到第一个密码提示是用1、2这两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你们猜会是多少呢?谁来说说?第二个密码提示是用数字1、2、3其中的两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两位数?”用开密码锁的方法进行数的排列的导入,充分调动了广大学生的脑、眼、耳等器官,营造了一个让他们积极参与、勇于探索的学习氛围。
  三、化虚为实,紧扣生活
  当今全球最鲜活、最具时代特征的数学科目素材和教学内容,因为教学大纲以及教材编写的种种限制,很难在我们的教材中反映出来,但现实的生活材料,却可以使学生领会到所学知识与接触到的问题密切相关。《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的学习最终是要服务于生活,所以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我们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从书本知识扩展到对生活的认知。比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笔者打开电子白板的资源库,为学生呈现很多生活当中是轴对称图形的动植物、建筑物、各种生产生活工具以及各种漂亮的艺术剪纸等,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过来了,对轴对称图形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欲望。在教学时把生活中常见的实物抽象演化成数学图形,再配合动画演示,揭示出轴对称图形的本质,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更好地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也体会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四、化难为易,启迪思维
  数学学科的抽象性、逻辑性很强,而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又是处在由形象思维转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不但能为学生搭桥铺路,还能创设一种欢快愉悦的氛围,更能让学生勤于钻研、乐于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逐步理解所学知识的实质,让他们更好地认识、理解各种数学概念、法则和规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不容易理解。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笔者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点进行动态演示,指导学生观察得出是采用“割补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长方形的宽,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等于割补后的长方形的面积。这样通过形象演示,刺激了学生大脑,唤起了已有的知识经验,并将已知的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顺利地迁移到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巧用信息技术,可以化难为易,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启迪了学生的思维,而且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几何图形的相关概念,使学生在体验学习活动的过程中,顺利实现知识的“正迁移”。
  总而言之,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上的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数学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认知工具,无疑将是数学课堂上占主导地位的学习方式,因此信息技术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巧用、妙用、活用十分重要。教师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结合,既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能实现教懂、教准、教活、教精,使学生达到乐学、善学、勤学、活学的良好效果。
  (作者单位:江西省芦溪县第二小学)
  □实习编辑:胡波波
其他文献
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创设机遇,这就要求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结合教学文本的具体内容和特质,引导学生拓展延伸,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本文提出:要从课内到课外,丰富学生的涉猎视野;从知识向能力,锻造学生的分析素养;从教材到书海,增强审美意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一、从课内到课外,丰富学生的涉猎视野  很多著名学者都指出:“语文能力的形成仅仅依托学校40分钟的课堂教
期刊
摘 要:小学作文难教,学生感到写作困难,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的问题。要想解决该问题,可以用“微型活动”作为切入点和抓手,围绕兴趣、内容、技能、方法等几个方面展开,让作文的起步变得轻松有效。实践中发现,“微型活动”对促进三年级学生作文起步有比较明显的作用。  关键词:作文起步 微型活动 兴趣 内容 观察能力  提到作文,教师感到难教,学生感到头疼。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爱
期刊
在任何一个阶段的教学过程当中,想要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作业都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小学英语也不例外。在每次课堂教学之后为学生布置一定数量的作业,其主要类型有两种:一是以基础内容为主的作业,意在让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实现对本次所学知识的重现与巩固;二是以拔高内容为主的作业,意在让学生开辟出新的思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完成对既有知识的再思考、再探究、再理解。因此,教师需要运用一定的策略,精心设计,以实现作
期刊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生的教育培养中担负着“指路灯”的重任,是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渠道。在中学生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小活动”通常看起来不起眼,但实施起来却大有实效。  一、抓好“班委会”  班委会是学校的“毛细血管”“神经末梢”,更是班主任老师的左膀右臂,其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学生教育管理制度能否落到实处。一要选好班长。班长是班委会工作的负
期刊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及访问调查等方法,对南昌市四所中学初三年级学生的运动损伤知识认知程度、获知途径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  关键词:中学生 运动损伤知识 认知情况 获知途径  一位合格的体育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运动损伤知识。不仅是为了使自己的煅炼与运动更加科学化,也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突发事件的发生,从而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也给他人送上关怀。本文以南昌市不同学校的初三
期刊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的思维形式,是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前提,因此,概念教学十分重要。数概念教学的内容主要涵盖了数的意义、顺序和组成。数概念具有极强的抽象性,有效的数概念教学不仅让学生“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让学生亲历概念的发生、发展与形成过程,在对感性材料的感知基础上主动思考,深入剖析与提炼内在的本质属性,有效建构概念模型。笔者认为,数概念教学可以基于一种温度思维,温度思维体现
期刊
有些小学数学教师认为,小学生年龄太小,掌握的数学知识太少,无法被有效引导,应采用直接灌输式方法进行知识讲解;有些小学教师认为,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太差,提出的问题都比较幼稚,价值含量较少,应着重加强对基础知识、解题规范的教学。其实,上述认识都比较片面,甚至可以说是偏见、误区,小学生,尤其是中高年级小学生已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与悟性,若老师忽视这一点,势必会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想象力产生严重制约,
期刊
摘 要:以生为本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应该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和职业体验,注重技能训练与生涯阶段的紧密结合,注重课堂氛围营造与教学成效的良好互动。本文结合个人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近十年的教学实践心得体会,旨在进一步推动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切实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以生为本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教学实践  目前,我国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大
期刊
《庄子·渔夫》有云:“真者,精诚之至也。”自古以来,“真”是中华文化里至纯至诚的精神境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因此,学校在孕育求“真”文化的实践中,扬国学之经典,引诵读入校园,让学生在诵读国学经典中求知、练能、做人、行事。实践表明,此项行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汲取国学精髓,在诵读中求真知  随着经济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物质文明
期刊
“知情”即阅读要体会字里行间的感情,拨开文字的外衣,听弦外音,品味中味;“明理”即理解文本诠释的客观道理,用以指导自己的言行;“悟法”即发现文本之特色方法,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情”“明理”“悟法”这语文教学的“三板斧”可以凿开语文教学的坚冰,让学生于涓涓细流中得到语文知识的滋养与润泽。  一、品之以味,传之以情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文字本身的积累过程和作者情感状态的探索过程,更是学生自主体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