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旺村科技兴村战略实践措施与效果分析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ls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北安市海星镇兴旺村实施科技兴村战略,着力推广新技术,引领农业向扩准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几年来,以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为依托,打造优势产业;以先进的栽培技术为支撐,做强做大特色产业;以先进的耕作技术为保障,努力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农业科技含量显著提升。
  关键词 科技强村;农业标准化;农业现代化;黑龙江北安;兴旺村
  中图分类号 F30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4-0362-01
  
  海星镇兴旺村,位于我黑龙江北部区域中心城市北安市的东部,总人口3 600人,耕地面积1 442hm2。几年来,该村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基本要求,把科技兴农作为立村之基、兴村之本,采取村委会推动、示范基地拉动、示范户带动的“三轮驱动”措施,推进了农业标准化、现代化进程,农业科技含量显著提升。
  
  1以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为依托,打造优势产业
  
  积极实施科技强村战略,通过政策扶持、项目支持和乡村两级投入、农民自筹等办法,规模连片种植土地826.7 hm2,建设以大豆为主的5处科技示区、田。一是在同实屯建省生态农业技术标志性示范区。面积为800hm2。对大豆生产全程进行了跟踪监测,并全部达到上级要求标准,单产达到2 400kg/hm2。二是在永富屯建大豆45cm小垄双条密植示范园区,面积为20hm2。品种为生长期121d的北丰11号,产量达到3 150kg/hm2。三是在裕安屯建大豆大垄高台密植展示田,面积4hm2。由原常规垄变为大垄(105cm),垄上种植3行,提高单位面积上的株数。主要采取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施复合肥4.5t/hm2,产量达到3 525kg/hm2。四是在裕安屯建948-大豆少、免耕示范田。该项目为国家农业部项目,在黑河市仅北安一处,面积2hm2。重点采取农机农艺相结合的耕作技术,以小麦茬、玉米茬为前茬,以农家肥为主,在上年秋收时直接还田,第2年在原茬上播种,达到了节本、增效、促增收的作用,产量达到2 430kg/hm2。五是在裕安屯建3414试验田。该项目是省农技推广站落实的项目,面积0.67hm2。该试验田主要是提供科学施肥依据,进行多品种的肥料对比试验,确定适合当地纬度、积温特点的化肥施用量。经过1年的试验,使肥料利用率提高了30%。通过示范区、田建设,推动了该村大豆产业的发展,成为北安市大豆产业链的重要生产基地。
  
  2以先进的栽培技术为支撑,做强做大特色产业
  
  积极探索特色产业发展新途径,通过学习考察,与农业院校联姻、场镇共建等措施,引进了寒地南瓜、月苋草栽培技术,并进行了试验和推广,连片种植50hm2,建成特色作物产业带。在裕安、同实两屯建立“红太阳”南瓜基地20hm2,示范面积2hm2,按科学配比施肥,并进行催芽坐水播种、人工整枝、压蔓和受粉,单产达到30t/hm2。镇村领导积极与山东省寿光加工企业对接,签定了收购合同,收购价格为0.8元/kg,收入达2.4万元/hm2,纯收入达到1.5万元/hm2,与大豆相比可增加利润9 375元/hm2,仅此一项就增加收入19.56万元。另外,该村还试种30hm2地的月苋草,并与长春销售公司签订了收购合同,销售价为6元/kg。该作物成本低,利润高,单产达到15t/hm2,收入9 000元/hm2,获纯利润6 750元/hm2,比大豆增加利润1 470元/hm2。由于南瓜、月苋草两个特色产业效益可观,群众种植积极性非常高,2008年种植面积可达200hm2
  
  3以先进的耕作技术为保障,努力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
  
  该村始终把整地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要求凡是科技示范园区、高产攻关项目、绿色食品基地、种子补贴地块必须进行深松整地,且作为示范对比田,进行对比。在大面积实施整地的基础上,在同实屯建立了农机标准化作业示范田。示范田面积73.3hm2,为农机标准化连片作业田。该示范田从整地到播种均采用大机械标准化作业。在整地环节上,深松标准在30~40cm之间,且深松、耙平、起垄一次成形,达到待播状态;在播种上,精量点播,分层施肥、播种、镇压,连续作业;在管理上,严格采用农机标准化作业,实行“六统一分”的管理模式;在政策扶持上,合作社对本村农户整地的机耕费均给予10%的优惠,村集体拿出4万元用于深松连片整地地块种子补贴和机耕费补贴,有效推进了秋整地工作的开展。同时,该村还积极推进种植业标准化,切实加强了对作物产前、产中、产后的科学指导和管理。在播种前,对每一地块都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并对种子统一进行种衣剂处理,有效提高了地力,增强了作物的抗病防虫能力。在播种时,坚持适时早播,有效防止了跑墒、漏墒,达到了一次播种保全苗。在田间管理上,及时进行铲趟、中耕和深松,增温散寒,不仅促进了作物生长,还大大地提高了作物的抗旱、排涝能力。镇、村分别建立了生产档案、农户种植名册,对种植地块、播种时间、种植品种、施用农药等进行了认真登记,详实记录作物的生长情况和发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并组织农户相互学习,提高了科学种植标准化水平。2007年在旱情较为严重的情况下,该村由于推进标准化不仅没有出现旱灾,而且据测产,单产比平常地块高出450kg/hm2以上。
其他文献
雷竹,又叫雷公竹,其培育周期短、出笋早、见效快、产量高、笋味好,经济效益显著,是一种优良的笋用竹种,适合在山区、丘陵地区栽培.
总结了农业行政执法档案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农业行政执法档案业务的主要工作内容,根据从事农业行政执法工作的体会,阐述了做好农业行政执法档案管理的几点建议。
摘 要 最近几年,我国的林业建设发展迅猛,造林养护工程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基于此,通过了解我国中幼林抚育管理的工作,进而论述中幼林抚育管理工作的关键性和重要性,并且分别从松土除草、修剪、灌溉等方面入手,讨论增加中幼林成活率的办法。  关键词 中幼林;抚育管理;重要性;措施  中图分类号:S75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17.030  
【正】引言城市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城市的发展同时也是文明积累、整合和传承的过程。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上,社会从数十万年前的洪荒时代,不断
以《四川省志·地震志》和防震减灾信息网公告的资料为数据,对四川省地震局1983~2012年期间的科技成果奖励进行了统计,并对科技成果奖励数量随时间变化趋势及其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结果显示,这一时期四川省地震局科技成果奖励丰硕,在防震减灾三大体系的建设发展中发挥了支撑和引领作用;科技成果奖励数量呈现的减少趋势可能与我国防震减灾发展历程有关。
摘 要 在城市建设中,开放式社区能够提高土地使用率,但在推进开放式社区的进程中也同时产生相应问题。基于此,分析土地管理工作中开放式社区的影响,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提升我国土地管理的实效性。  关键词 土地管理;开放式社区;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09.041  1 开放式社区的内涵  外国一般将
水稻肥床旱育秧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一些误区,诸如床址选择不当而造成培肥困难、播种时再施肥而造成灼伤和毒害种芽、施用草木灰作有机肥培肥苗床而使秧板田床土碱化、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