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由于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需要,因此《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数学思维品质与关键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将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贯穿于整个数学课堂,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素质教育的魅力。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一般更偏重于知识的传授,然而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在教学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数感、统计观念、数学应用能力、符号意识、空间意识这五种数学意识。因此,如何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落实到教学过程当中,是我们数学教师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本文从以数学的视角看问题、组织实践操作活动、创设生活情境三方面解决将数学核心素养落实到课堂当中的问题。
以数学的视角看问题,培养数学意识
数学意识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数学意识能够帮助学生以数学的视角看问题,从而慢慢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有实践证明,数学意识超前的学生往往比一般学生在面对数字时的敏感度更高、数感更强。因此,要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首先就要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着手。
例如:在讲解《表内除法》这一节时,我在黑板上出了一道题:36÷9=(),学生马上可以脱口而出:“等于4”,后来我把题目改成:小红周六在家里举办生日聚会,邀请了8个好朋友前来参加,小红的妈妈为小红和小伙伴们准备了36块小蛋糕,请问每个小朋友可以吃几块?学生却思考了好久,这就说明,虽然学生具备基本的加减法知识与技能,但却欠缺一定的数学意识。如果学生可以由题目马上想到36÷9这个算式,这就说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和数学意识。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我们教师根据数学问题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引导和启发,使他们可以以数学视角来看待问题,从而很好地解决问题。因此,要教会学生以数学的视角看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这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最重要的前提,不但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数学的敏感度,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重要作用。
组织实践操作活动,培养统计观念
统计观念就是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能认识到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够通过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做出合理的决策,能对数据的来源、收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由数据得到的结论进行合理的质疑。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如何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呢?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这样才能使学生对统计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知。
例如:在讲解《条形统计图》这一节时,我为学生设计了一个教学问题以便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活动,培养统计观念。题目为:我们班有32名学生,现在要成立4个兴趣小组,分别为音乐、舞蹈、美术、书法,要求每个同学都要参加,现在请同学们通过数据统计制作一个完整的条形图。之后,在制作条形图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每位同学要参加的兴趣小组进行数据收集,然后再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来制作条形图。通过让学生自己通过实践操作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最后形成统计的方法,不但可以使学生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统计观念,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重要作用。
创设生活情境,培养数学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思维认知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因此对于数学理论的理解有些困难。如果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把数学问题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不但可以体现出数学的应用价值,而且还会使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体会到数学教学的意义。这样做不仅会使学生对数学充满亲切感,还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解《克与千克》时,为了使学生更形象、具体地理解克与千克的实际意义,我创设了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生活情境来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具体实例为:小明的妈妈为了考验小明的独立自主能力,特地让小明独自去超市买西瓜和食用盐,到了超市后,小明只记得妈妈说一个买250克,一个买6千克,但是忘记了具体哪个买多少,你能帮助小明分析西瓜和砂糖各买多少吗?因为家里的食用盐和西瓜都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物品,所以用它们来举例可以使学生对克与千克有更清晰的了解。总之,通过创设生活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很好地掌握数学基本知识,还能引发学生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思考,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培養学生以数学的视角看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创建适当的生活情境都是教师在课堂上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这些方法运用到数学教学当中,为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奠定基础。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一般更偏重于知识的传授,然而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在教学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数感、统计观念、数学应用能力、符号意识、空间意识这五种数学意识。因此,如何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落实到教学过程当中,是我们数学教师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本文从以数学的视角看问题、组织实践操作活动、创设生活情境三方面解决将数学核心素养落实到课堂当中的问题。
以数学的视角看问题,培养数学意识
数学意识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数学意识能够帮助学生以数学的视角看问题,从而慢慢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有实践证明,数学意识超前的学生往往比一般学生在面对数字时的敏感度更高、数感更强。因此,要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首先就要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着手。
例如:在讲解《表内除法》这一节时,我在黑板上出了一道题:36÷9=(),学生马上可以脱口而出:“等于4”,后来我把题目改成:小红周六在家里举办生日聚会,邀请了8个好朋友前来参加,小红的妈妈为小红和小伙伴们准备了36块小蛋糕,请问每个小朋友可以吃几块?学生却思考了好久,这就说明,虽然学生具备基本的加减法知识与技能,但却欠缺一定的数学意识。如果学生可以由题目马上想到36÷9这个算式,这就说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和数学意识。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我们教师根据数学问题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引导和启发,使他们可以以数学视角来看待问题,从而很好地解决问题。因此,要教会学生以数学的视角看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这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最重要的前提,不但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数学的敏感度,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重要作用。
组织实践操作活动,培养统计观念
统计观念就是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能认识到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够通过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做出合理的决策,能对数据的来源、收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由数据得到的结论进行合理的质疑。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如何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呢?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这样才能使学生对统计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知。
例如:在讲解《条形统计图》这一节时,我为学生设计了一个教学问题以便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活动,培养统计观念。题目为:我们班有32名学生,现在要成立4个兴趣小组,分别为音乐、舞蹈、美术、书法,要求每个同学都要参加,现在请同学们通过数据统计制作一个完整的条形图。之后,在制作条形图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每位同学要参加的兴趣小组进行数据收集,然后再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来制作条形图。通过让学生自己通过实践操作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最后形成统计的方法,不但可以使学生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统计观念,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重要作用。
创设生活情境,培养数学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思维认知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因此对于数学理论的理解有些困难。如果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把数学问题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不但可以体现出数学的应用价值,而且还会使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体会到数学教学的意义。这样做不仅会使学生对数学充满亲切感,还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解《克与千克》时,为了使学生更形象、具体地理解克与千克的实际意义,我创设了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生活情境来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具体实例为:小明的妈妈为了考验小明的独立自主能力,特地让小明独自去超市买西瓜和食用盐,到了超市后,小明只记得妈妈说一个买250克,一个买6千克,但是忘记了具体哪个买多少,你能帮助小明分析西瓜和砂糖各买多少吗?因为家里的食用盐和西瓜都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物品,所以用它们来举例可以使学生对克与千克有更清晰的了解。总之,通过创设生活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很好地掌握数学基本知识,还能引发学生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思考,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培養学生以数学的视角看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创建适当的生活情境都是教师在课堂上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这些方法运用到数学教学当中,为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