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祛魅”的人生

来源 :文学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chengjun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70后”,我对《宇宙人》中的露天电影院颇为熟悉。那是我们童年时代最爱的地方。我们会在下午就提前溜入大院,不但可以逃票,还能占据最佳观影位置。黑夜来临,人群开始聚集喧嚷,卖汽水、凉面、桃片糕、萝卜丝饼、花生瓜子的小贩来回穿梭。我们快乐得忘记了作业和考试,也忘记了平时爱玩的跳房、扔沙包、抽陀螺、拍香烟壳、办家家宴、交换毛泽东像章,一心沉迷在光影陆离之中。大幕布的两头各系在一根柱子上,粗糙而松垮,还不时呀呀中断或花麻一团或干脆横亘着黑条,让人跳脚心焦,但是没有人离开。有时候,我们故意跑到放映机的正前方,高高地站在凳子上,把手伸进光束里乱晃,手影子就会出现在屏幕上,不出所料招来一片嘘声骂声,我们便得意洋洋地垂手嘎嘎大笑。
  “非现实性”,这大约是电影带来的最大的刺激和冲击吧,它为我们提供了生活之外的另一种生活,现实之外的另一种现实,仿佛魔幻,又如镜像,就像英格玛·伯格曼所说的“魔灯”“魔法师”。我想,这或许是项静选择“电影放映员”这一特殊视角来展开故事的原因。这个叙事设置巧妙地将小说分割为了“现实”和“非现实”两个层面。在现实生活中,马林在哥哥马山的言传身教下,不安于农村生活,也不满足于民办教师的职业。因此,在公社下文到生产队选择放映技术员时,他积极报名、准备考试,最终顺利地如愿以偿。在非现实层面上,随着马林的放映员生涯逐渐展开,我们得以重温那个时代的电影《年轻的朋友》《心灵深处》《战争,让女人离开》《人生》《霹雳舞》《霹雳贝贝》。电影情节和人物时不时地掺和到人们的生活之中,亲密无间,水乳交融。比如看电影的少女们将清秀儒雅的马林称为周里京,心生爱慕。马林喜欢《年轻的朋友》中的赵丽丽而不是赵真真,因为“他希望生活是风景片,不是武打片,也不是战争片”。再比如在看了《霹雳舞》之后,孩子们纷纷模仿手臂折断的舞步和月球漫步的动作,那真是那个时代的一大壮观景象,霹雳舞甚至成为了一代人多年后彼此相认的标识。随着时代的发展,乡村慢慢出现了录像和电视,电影越来越不招人待见,电影放映员也辞职去了南方。那是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是中国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型转变时期,每个身处其中的人都被卷入、被裹挟,被懵里懵懂地决定了命运的方向。
  当然,项静的叙事目的并不在此。无论是對“古老”电影温馨而伤感的回忆,还是对时代迅疾变迁的勾勒,都只是一种铺垫和过渡。她要展现的是,我们如何从具有“非凡”梦想的小孩最终成为意料之中的普通人,普通的大人、成年人。她敏锐地看到了成长在带给人们安稳、闲适、成熟的同时也带来了某种自我的“解构”和“祛魅”。此外,小说在形式上也因双重叙事策略而具有了丰富的质感。小说通过“我”讲述远房亲戚马林的故事,同时也将“我”的童年生活嵌入了其中。就像马林总是在发痴想当导演一样,“我”也做起了白日梦,想成为霹雳贝贝那样具有特异功能的“非常人”。贝贝手掌带电,能让红绿灯混乱,让时间倒流,还能惩罚不尊重老人的青年。这一切在“我”看来实在是太带劲儿了。
  项静或许是有意识地进行了这样的设置,在马林未竟的导演梦和“我”的神童梦之间存在着一种对称和呼应:他们都梦想着力所不逮之事。马林一边放电影一边想象着自己能够导演电影,最终在时光流逝中不得不放弃了梦想。他还告诉“我”:“贝贝千方百计要变成普通人,我看还是普通人比较好。”“我”从小就听姥姥爸爸讲马林马山的故事,在影视熏陶中将神童贝贝视为平常存在,以为所有孩子经过努力都能手掌带电、击晕坏蛋,直到在成长中一天天褪去奇幻色彩,并实实在在地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宇宙人,宇宙人收回特异功能后就只剩下普通人。”
  马林在社会学意义上来说就是长大后的“我”,“我”就是童年时代的马林。与他们的人生构成迢遥呼应的是马山的故事。他是马林的哥哥,从来没有在小说中正面出现过。他打小就显示出有悖于乡村生活的异质性,堪称“当代英雄”。他读书好、写字好,高考取消后不得不回到乡村,但依然好高谈阔论,后带着一帮人大串联,离最高领袖近在咫尺,这样的人当兵提干自然也是众望所归。他不断地写信鼓励弟弟、安抚爹妈,为家庭规划高远美满的梦想。但残酷的实情是,他两年前就在某次重大事件中牺牲了,且在赴死前就留下了一叠写好的信,嘱咐战友帮忙按月寄回。噩耗传来,一家人都垮了。这直接导致了马林导演梦的破灭,他顺从地接受了命运的安排,结婚、生子、务农、老老实实地放电影。
  对于“80后”项静来说,这篇小说包含着一种或许早就领悟到了的夫子是道。每个孩子都曾经有过贝贝梦、超人梦,而去神奇化的过程正是长大成人并接受平庸自我的过程。我们最终会意识到李宗盛的《凡人歌》包含着至高真理,“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我们最终会认同侯孝贤的《恋恋风尘》,再深入骨髓的痛都会在阿公种蕃薯吃蕃薯的平常生活中弥合平息。为了坐实这个结论,项静最后干脆让马山从“不存在”到“不在”。也就是说,不但做梦的人醒了,就连提供梦想的人也早就化作了尘埃。
  这是一个“祛魅”的过程。可以说,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在“祛魅”中才真正走向了成熟。这令人悲哀吗?未必。这些年来,穆旦的一句诗被当作具有时代性的观点广为流传,“我的全部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冥想》)最近,就连清华教授、精英知识分子刘瑜也说自己的女儿正在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在不知不觉间,“祛魅化”和“普通化”似乎成了人们的共同认知。只有心甘情愿地面对、承认、接受这个事实,我们才能像被宇宙人收回特异功能的贝贝那样,重新“回归”真实的生活,落地生根,平淡度日。
其他文献
1  关朗在后座上朦朦胧胧地睁开眼睛,他看到绵长的柏油路面突然截止在不远的地方,车子即将驶进这灰褐色的巨大背景里面。离开柏油路的一瞬间,他感觉到屁股底下颠了一下,像是进入另外一个世界的信号。柏油路所代表的,是文明世界的触角到达的极限。关朗隐隐地有些激动,也可能是心底里作为动物性的焦虑。车窗外面的景色立马换成了绵延到天边的更彻底的褐色,姿态各异的风蚀残丘在不远处静静地肃立着,像一艘艘鼓满了风帆即将远
期刊
变矮的老屋  一座建筑物跟年老的人一样,年份久了,就会渐渐变矮,我们城里二十年前造的汽车东站,现在看来不知不觉变矮了。再追溯到四十年前造的东门口老车站,看起来显得更矮。这变矮的原因一方面是周遭林立的高樓造成的巨大反差,另一方面是道路路基在不断提升,可我估摸着还有第三种变矮的原因。  镇上我们家住过的那间老屋也在变矮。那天我在屋后抚摸着它黝黑斑驳的墙体,想起以前爬上瓦楞需要借助一把梯子,现在只要一条
期刊
胡竹峰,一九八四年生于岳西,安徽省作协副主席。出版有《雪天的书》《竹简精神》《不知味集》《茶书》《民国的腔调》《击缶歌》《雪下了一夜》等散文随笔集二十余种。获“孙犁散文奖”双年奖、“紫金·人民文学之星”散文奖、奎虚图书奖、刘勰散文奖、丰子恺散文奖、林语堂散文奖、滇池文学奖、红豆文学奖、《广西文学》年度优秀散文奖,《中国文章》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提名。  笔记  《逍遥游》居《庄子》书首。庄子文求自由
期刊
秋风辞  这些天一直下雨,但没有人分享  许多事物正隐匿在它的衰败之处  阴雨天的时候书房的墙皮翻卷  找人多次修补后  我终于不耐烦地铲掉了所有墙皮  最终是它裸露的部分安慰了我  坦诚相见 见山还是山  这些年时常手脚冰凉  昨夜冷的时候全身痉挛  “不能比读他的句子引起更多的战栗”  这些天我每天都训练正确的站姿  学习沉浮和降落,有时候依然忘记睡眠  我也试着去爱上人间的草木  身体舒适的
期刊
农历七月十六,在东太行  在东太行,你很容易被核桃树带进核桃里  被蒿草带进蒿草里  被香蒲带进香蒲里,被山栗子带进山栗子里  被金银木带进金银木里  站在山坡,不管你朝什么方向走  都会走到生命里去。一股股生长的力量  瞬间就会捉住你。你处在洪流般奔腾的关系中  就连渴望也是新的  你开始奔流,顺着根须  枝叶,吞吐汲取,与土壤和空气交通  你相信,这些事物也被你带进了你的身体里  你们互相往来
期刊
清明节  走过一弯田埂,跨过一波小河,爬过一坎丘陵,就是另一个村庄。  这里的人,是山下村庄的移民,按宗亲,按辈分,也按礼数,比邻而居。  每户的房型大同小异,样式不一的石碑上刻着户主的姓名,以免后人哭错了地方。  无论是官员、乡绅、还是穷人,无论是富豪、罪犯、还是流浪汉,叶落归根,根就是这个别样的村庄,都卸去了身外之物,只有长幼之序。  没有鸡飞狗跳,惟松涛阵阵,寒鸦声声。  没有人声喧哗,均各
期刊
(一)  这是我第一次在刘派家醒来。  薄荷绿的纯色床单,绵软,柔细,清清凉凉,像被白云海风轻抚,像被椰林树影撩拨。是她的做派。翻个身,转过脸,蹭上她的枕套,头发甩上光滑的后背,酥酥痒痒。趴着,蚂蝗一样,紧贴床铺,贪婪地呼吸。  刘派去上班了吧。她留下的余温和甜暖的香气,让我舒展、心安,这是干净清爽的女性才能拥有的秀气的味道,不像男人们,不是烟酒味,就是汗臭味,如果恰巧两种都没有,那也一定有雄性荷
期刊
骑士的朋友圈已经三天没有更新了。许嘉给骑士发了个让他快点出来的表情包之后,就开始点外卖。她在点鸡排还是煲仔饭的选择上纠结着,后来索性闭上眼,在心里玩“点点豆豆”:点呀,点呀,点豆豆,点呀点,点豆豆,点到谁,就吃谁……她点到的是煲仔饭。  煲仔饭做起来有点慢,外卖的时间限制是点餐到送达在半小时之内。30分钟刚到,许嘉就接到外卖小哥的电话,说是就快到了,问许嘉能不能先点收货?许嘉说好,就点了。许嘉这半
期刊
那天,他愁云惨淡地抱着个敞口的大纸箱子进了小区,街坊四邻都瞧见了。  一进屋,他就把钥匙撂下,将纸箱搁在了门口处。他先去卫生间洗了洗手,又到厨房转了一圈。冰箱里只有两根蔫掉的小葱和一颗西红柿。接着他坐在了客厅的沙发上。  墙上时钟秒针转动的声音格外清晰,同他每天下班回家后一样。通常,他喜欢在此时什么也不干,只坐着听秒针的声音,如同执行某种沐浴仪式,以清洗掉他一天结束时满心的灰尘。这天,仪式进行的时
期刊
一  我到老家的时候,才知道许苇出事了。他从镇医院回来,拄着拐杖,一只脚悬着。镇医院要他住院,他想想还是到阳城好,阳城骨伤医院名医张的一个汪姓媳妇与他老婆是远房亲戚。我只好捎他们回阳城。到骨伤医院一问,才知道汪医生不上班,向值班医生磨了半天才要来了电话,打过去,不接。值班医生说,不熟悉的电话她是不接的,她最烦休息时打扰她。  他不死心,通过亲戚的亲戚打电话,许久,才得到一个消息,汪医生在乡下度周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