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气转化理论”打开了中医征服癌症的希望之门

来源 :中国中医药咨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g66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恶性肿瘤是世界性医学难题,目前由于不良生活习惯和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现代中医学对肿瘤的认识,虽然积累了一定的防治经验,但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及施治原则。面对猖狂肆虐的肿瘤,人类医学绝非束手无策,肿瘤之大病,治则有大法。河北省泊头佑康中医肝胆医院院长、副主任中医师李宝国,根据《内经》形气相互资生转化的思想,经过三十年的潜心研究,将其引伸到中医肿瘤学的治疗领域,提出了防治肿瘤的“形气转化理论”从而解决了肿瘤的发生、发展、复发和转移这一医学全过程。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肿瘤患者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好,肿瘤会逐渐缩小甚至消失,开辟了中医药防治癌症的新领域,打开了中医征服癌症的希望之门。
  我国古代哲学家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的物质,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的,换言之,气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动力。古代哲学的气学理论引进到医学领域,形成了中医学中的气的基本理论。
  中医学认为: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具有永恒运动的属性,故物质世界处于永恒运动变化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由气到形,由形到气,即形气转化的循环往复的无穷过程。气和形及其相互转化是物质世界存在和运动的基本形式,天地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都是由气通过气化作用而生成的。
  生命就是生物体的气化运动,气化运动的本质就是化气与成形。气化即是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泛指自然界一切物质形态的一切形式的变化。我们人体内精微物质的化生,精微物质转化为各种功能,以及体内废物的排泄等,都是通过气的气化作用而完成的。即是说,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都是气化作用的具体表现。《内经》十分重视人体和自然界的气化作用,认为一切有形的物体,包括大地星辰,都是由气通过气化作用而生成的。正如《素问•六节微旨大论》中说:“物之生,从于化”,意思是说物体的新生,是从化而来。又如《素问•六节脏象论》中说:“气合而有形”,是指天地阴阳之气和合而有万物形体。《内经》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的思想,即是形气可以相互资生转化的思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阳化气,阴成形”。就是说阳是化生功能的动力,有化气的功能,可以把机体的物质化为无形之气;而阴是有形的物质基础,有成形的功能,可以把外界物质合成自己身体的物质。人体的正气是无形的,属阳,其特点主动,有气化的功能,可以促进脏腑发挥正常的功能,化阴为气;精血津液是有形的,属阴,其特点主静而凝,所以可以凝聚而成形。阴精和阳气可以相互轉化。由精血津液转化为气,要依靠阳的气化作用,由气转化为精血津液,离不开阴的成形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的新陈代谢,都可以概括为“阳化气,阴成形”。因此可以看出,化气与成形是物质的两种相反相成的运动形式。所以《内经》认为:有形物体生成之后,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还会不断地将其有形之体,转化为无形之气,或在毁灭之后散而为气。
  生活中我们知道,水加热后,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后,又会凝结成水珠。这就是气和形的相互转化。又如肥胖的人,通过加强锻炼或控制饮食,或长时间的工作劳累,就会消瘦,使有形的脂肪肥肉转变成了能量,气化掉减了肥,这也是由形到气的运动形式的具体体现。
  早在殷周时代,甲骨文就出现“瘤”的字样,我国最早的医学《灵枢经》也用“营卫不通,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邪气居其间”来解释肿瘤的发病原因。从人体病理来说,凡是成形的疾病属于阴性,肿瘤就是明显的阴性病。由于体质阳气不足,对阴邪不能形成有效的抵抗,于是就形成了肿瘤这种新生物。总之肿瘤是由于致癌原因导致机体脏腑、经络、组织器官功能紊乱,气化功能失常,平衡协调遭到破坏,发生病理改变,造成气血津液生化不足,阳气受损,而且代谢失常,形成痰、瘀、毒等病邪,病邪滞留在体内阳气最虚弱的地方,阻塞经络,久而久之病邪相互搏结,处于疾病状态,在络息经闭区域聚积成形,就形成肿瘤。所以中医对肿瘤的认识在于有病才有瘤,而非有瘤才有病。病是瘤产生的根本原因,而肿瘤是病的病理产物。
  肿瘤的“形气转化理论”指导中医临床施治。面对癌症病人,不能只看到肿瘤,而且要看到患者整体,更要认识到肿瘤是全身性疾病,要充分发挥出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调节能力,使其生理功能恢复正常后,便能起动人体自身抗肿瘤的机能,立即改变病理状态,扶正以加强气化功能,消除病邪,通过阳化气的功效,化瘤为气。治疗上给以益气、扶阳、化痰、祛瘀、通络、消瘤、解毒功效的药物,可控制肿瘤的生长,抑制转移,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减轻或消除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使有形之瘤体转化为无形之气,达到了形气转化的目的。
  综上所述,我们基于《内经》形气相互资生转化的思想。引伸到中医肿瘤学领域,针对性的提出了防治肿瘤的“形气转化理论”。以此来解释肿瘤的形成机理和防治原则,这一重大理论的提出,似“一把无形的手术刀”使有形之肿瘤化为无形之气,标志者中医药在肿瘤治疗领域创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肿瘤的“形气转化理论”的提出,在肿瘤防治领域具有重大意义。从中医肿瘤学的角度,阐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变化机理;提出了对肿瘤的治疗方法;以及对高危人群应当采取的有效预防措施。是对祖国医学在肿瘤防治领域的一大发展,打造出中医特色防治肿瘤的国际品牌,必将为人类作出贡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法,以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2009年35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救治方法,并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35例患者经治疗1
本文拟从哲学的角度对音乐分析对象即结构、材料和配器三者进行思辨,厘清其存在方式及相互关系,以期为音乐分析学的构建奠定基础.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反传统的、富于表现力的、极具创意的音乐教学法。它的教学理念是"诉诸感性,回归人本。"为了使该教学法中国化,我国诸多从事音乐教育的学者们进行了不懈
目的:探讨患者对入院宣教内容需求与患者入院时病情的关系以及对疾病康复的影响,提出针对性的入院宣教方式。方法:随机抽查2007年6月~2008年12月间,入院3天以上且神志清醒的病人20
肩难产是产科的严重并发症,对新生儿及其家庭,以及产科医师都带来不良影响,尤其近年来随着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增加以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增多,肩难产的发生率有增高趋势。
期刊
将VV&A技术引入了海浪仿真研究。首先比较了线性叠加法和线性滤波法并对其仿真结果进行了校核,然后验证了仿真结果,并讨论了谱窗估计和最大熵谱估计两种方法在海浪谱仿真验证中的可用性,最后通过在PC机和工作站上的大量仿真试验分析了海浪视景实时仿真相匹配的网格、频率等参数的选择对帧时间的影响。研究表明上述结果在海浪仿真、验证和视景生成方面具有参考应用价值。
【摘要】抗菌肽是存在于多种有机生命体中的阳离子小分子多肽。它具有杀细菌、真菌、寄生虫、含包膜病毒以及肿瘤细胞的特性。通过回顾抗菌肽的自然分布及生物活性,对其临床应用进行阐述和展望。  【关键词】抗菌肽;自然分布;临床应用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公布了拉动内需的十项新举措。然而,要扩大内需,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市场潜力最大的是拥有70%人口的农村
引言:风湿病是由不同病因引起并累及多器官损伤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多有反复发作性和渐进性,典型的特征是存在多种变异体和重叠综合症,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且多样性至今仍没有大家公认的特异的生化,免疫或组织学诊断指标,常造误诊,其单项自身抗体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均有不足,类风湿因子的检出率偏低。因此,诊断以特定的症状,检出特定的自身抗体为依据,寻找合适的检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