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突发性灾害天气新闻报道具有现场不可控因素多、后期状况较难预测等特点,要求记者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随机应变能力、信息解读能力,同时还要熟悉防灾减灾政策部署。从目前来看,突发性灾害天气新闻采编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本文通过分析突发性灾害天气新闻报道的特点、对记者的要求以及采访过程中的难点,探索提升突发性灾害天气新闻采编工作质量的实践路径,以促进我国突发性灾害天气新闻采编工作的开展,并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突发性灾害天气;新闻采编;特点;要求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0-0151-03
气象新闻属于服务性新闻,是“硬新闻”的一种,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基本的信息,具有极强的时效性。但是报道气象新闻具有一定的难度,这一方面是因为气象环境瞬息万变,人们难以在极短时间内准确判断其具体变化,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各种极端天气频繁出现,这主要体现为各类突发性灾害天气,例如冰雹、暴雨等,對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在信息化时代,人们的信息需求进一步增加,对天气变化的关注度远超传统时代,这就意味着新闻工作者要对突发性灾害天气新闻加强研究,完善相应的采编工作,以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
一、突发性灾害天气新闻的呈现特点
(一)形成突发性热点问题
突发性灾害天气新闻会形成突发性社会热点事件,增加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压力。例如2020年南方持续暴雨,很多河流和湖泊都超警戒水位,暴雨导致大量房屋倒塌,超过150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了861.6亿元。在这样的情况下,媒体将报道重点集中在如何应对突发性灾害天气方面,没有及时报道相关灾情,导致流言四起,无论是网络中还是在人际传播渠道中都有大量关于灾害的受损情况,其中不乏夸张、虚假的信息,甚至有人高谈此次暴雨造成的损失远超政府可调控范围等,造成了社会恐慌[1]。
(二)现场不可控因素多
突发性灾害天气新闻的现场不可控因素多,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受灾现场可能有塌方危险。突发性灾害天气发生后会在短时间内造成经济损失,例如房屋倒塌等,但是其产生的影响并不仅限于“肉眼所见”,有些突发性灾害天气可能会对公众建筑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没有立即呈现出来,就容易被人们忽视,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影响最终呈现出来,如果人们没有预想到这些影响,就容易发生“二次伤亡”。其次,受灾家属的情绪是现场不可控因素之一。有些受灾家属无法在短时间内接受事实,会出现情绪崩溃、哭闹等情况,这不仅会影响救援进度,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闻报道的客观性。
(三)后期状况较难预测
突发性灾害天气新闻存在后期状况较难预测的问题。一方面,无法准确判断是否会有强度更大的灾害天气发生。“硬新闻”报道具有极强的时效性,记者通常会在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赶往现场采访并进行相关报道,但是由于突发性灾害天气新闻具有不确定性,无论是记者还是气象工作者都难以准确判断是否会有更大的灾害天气发生,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新闻报道的滞后性。另一方面,虽然人们会预判灾害性天气的发生,但是由于技术不成熟以及观测密度、频度无法得到统一与保障等客观因素,现阶段仍然难以实现精准预报,即使知晓某个区域在某个时间段会有暴雨等极端天气,也难以准确把握具体的时间[2]。
二、突发性灾害天气新闻对记者工作的要求
(一)良好的身体素质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记者在报道突发性灾害天气时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这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突发性灾害天气的影响范围较大,记者如果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就难以完成相应的采访及报道工作。例如突发性灾害天气的发生对农村地区的影响远大于城市,而农村地区本就交通不便利,灾害天气的发生甚至可能阻断农村与外界联系的通道,记者如果想要获得第一手信息就需要翻山越岭、跋山涉水,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是难以做到的。其次,突发性灾害天气受灾现场通常都难以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甚至会面临缺水、低温等困境,如果记者没有良好的体魄就容易在采访过程中病倒,这不仅会降低采访效率,而且会增加救援人员的压力。
(二)随机应变的能力
突发性灾害天气新闻报道要求记者具有极强的随机应变能力,这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灾害现场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无论是“二次伤亡”发生还是遇难者家属的情绪崩溃,都会对新闻报道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记者缺少随机应变能力,就会在采访时陷入两难境地,甚至生命安全受到威胁[3]。其次,记者在前往现场前掌握的基本信息是不全面的,更多时候仅知晓的大致情况,需要通过现场采访及观察捕捉更多细节、完成新闻报道,如果缺乏随机应变能力,就难以准确掌握具体细节信息,或者是在现场出现意料之外的突发状况时,记者完全失去应对能力,这会在很大程度上侵害受众的知情权。
(三)信息解读的能力
信息解读是记者在采访突发性灾害天气新闻时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一方面,记者如果想获得真实的一手信息,就必须采访当地人,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受访者都可以用普通话熟练表达,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前对当地方言有基本的了解,最好能与受访者用方言熟练交流,这不仅有助于拉近记者与受访者之间的距离,而且有助于记者通过面对面采访获得更加丰富且真实的信息。另一方面,记者需要采访现场救援人员,而各行各业都有属于自己的专业表达,如果记者没有一定的信息解读能力,不懂救援人员的专业表达,不仅会影响报道进程,损害新闻报道的时效性,还会影响救援进程。例如极端干旱天气容易引发山火,消防员在工作时通常会提及“上风向”“下风向”等表达,记者需要提前掌握这些表达的含义[4]。
三、突发性灾害天气新闻采编工作中的难点
(一)现场环境恶劣,对记者专业要求较高
对于突发性灾害性天气而言,特殊的气象环境会对现场的拍摄产生较大的影响。例如在湖北十堰坨子雨的气象报道中,当地处于湖北省内的西北地区,地势相对陡峭、落差大,坨子雨多发,而在下雨的过程中山体会因为雨水的冲刷产生一定程度的道路滑坡,影响大众的生命安全。在此类气象灾害的新闻报道中,道路容易因为山体滑坡而产生一定的中断,而且也容易出现断水断电的情况,使得采访团队难以第一时间深入采访现场,并对现场的环境进行及时的记录,这就对记者的采访、摄像团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记者还需要在此类天气中操作一定的录音录像设备。特别是对于摄像机镜头、话筒而言,需要采用塑料布遮盖的形式避免设备受到雨水的浸透,这就对记者操作摄像机的专业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突发事件较多,镜头的记录难以保障
突发性灾害天气的最大特点便是突发性,使现场环境中有诸多不可抗力因素,例如天气的突然变化、地质灾害的突然爆发等,这些都会给记者的采访带来诸多困难。首先,突发性灾害天气的报道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例如在蒙古草原大火蔓延中国境内的新闻报道中,当地气候干旱,且火灾爆发是因为风力较大,新闻事件爆发的时间较短,记者难以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这就使得记者难以在第一时间抓取特写镜头。其次,在突发性火灾的报道活动中,记者需要在保障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开展相应的新闻报道活动,这就使记者只能在隔离带区域以外的地方进行新闻报道,且对于现场环境中的救援画面、火情变化画面也难以拍摄[5]。
(三)原因挖掘困难,新闻撰写文字要求高
在突发性灾害天气的新闻报道中,记者需要通过一定的新闻编辑来形成此事件的系列报道,对事前预测性报道、事中现场报道以及事后对策建议性报道都需要进行完整的呈现。一方面,在此类报道活动中,记者需要对灾害性天气出现的原因进行全面的解读,因此记者在编辑新闻的过程中需要具备一定的气象专业知识,从而用大众能理解的语言报道专业的气象知识,特别是对于灾害性天气的原因解读,需要通过全面深入的解读来普及气象知识。另一方面,灾害性天气报道的重点不在于现场环境的直观呈现,更重要的是通过此来普及一定的气象知识,并解读人为因素对气象灾害产生的干扰,从而全面增强大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这就对记者的新闻信息编辑、解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
四、提升突发性灾害天气新闻采编工作质量的实践路径
(一)快速反应,统筹组织,增强新闻报道时效性
近年来,气象灾害频发,各种灾害天气的突发性和破坏性极强,给受灾群众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新闻工作者作为公众获取信息和播报现场情况的重要来源,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到气象灾害发生的第一现场。首先应第一时间获取灾害发生的大致情况,比如地理位置、发生时间、破坏情况等,为高效播报突发灾害节省时间。其次,根据灾害的紧急情况和危险程度,统筹安排一线采编人员和后备力量,保证新闻采编工作队伍人员充足,争取能将现场灾害情况准确及时地播报出去,使后续的救援团队有科学的信息依据、能及时制定有效的救援决策。
(二)储备知识,了解气象,与气象部门深度合作
不同于一般的新闻采编,气象新闻不只是简单解读气象数据信息和天气情况,更要求采编人员具备专业的气象知识和懂得气象专业术语等,否则呈现出的新闻将是简单粗浅、随意外行的,无法体现新闻工作的专业度,尤其是灾害天气具有突发性,采编人员没有时间提前查阅相关信息、准备新闻稿。因此,新闻采编人员要在平时就多学习气象学知识,了解气象相关的基本专业术语,保证在现场播报时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使气象新闻采编既专业又形象。学习气象知识时还可以通过加强与气象部门的沟通交流,从他们的日常工作中了解气象灾害知识,同时可以根据气象部门的气象预报等及时进行灾害天气预警,使人们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减少灾害的实际破坏和人员伤亡,履行新闻媒体的职责。
(三)善用特写,身临其境,记者参与重视现场感
在报道突发性灾害天气的过程中,记者需要善于运用特写镜头,通过特写镜头对大众产生一定的视觉冲击,提升新闻产品的宣传效果。首先,在报道突发性灾害的过程中,记者需要对现场的细节性画面进行记录,例如天气对周围房屋、树木、大众日常出行活动的影响等,通过这种细节性的镜头直观呈现现场[7]。其次,记者需要身临其境,也就是在报道活动中亲身参与现场环境,例如在暴雪新闻的报道活动中,记者采用出镜报道的形式参与现场环境,并且镜头也能捕捉记者在现场环境中的状态,例如眼睫毛、衣服上的雪花等,从而通过记者的个人状态来传递一定的新闻信息。
(四)澄清事实,以正视听,强化社会的舆论引导
在突发性灾害天气的报道活动中,由于天气的突发性与恶劣性,如果新闻报道不够及时,大众就会对此类新闻事件产生错误的解读。例如对于莆田多地的暴雨、冰雹天气,大众猜测是人工增雨大炮引发的,实际上此类天气是由冷暖空气交汇引发的。在突发性灾害天气形成的过程中,民众容易对新闻事件产生错误解读,滋生一定的谣言与流言,容易使大众对于人工降雨的利弊产生错误的认识。对此,新闻记者需要在报道活动中澄清事实,以正视听,减少谣言、流言的传播,提高大众对于气象部门与新闻机构的信任度,从而更好地开展后期的新闻报道活动。同时,记者也需要在灾害性天气新闻的报道活动中强化对大众的舆论引导,避免大众跟着谣言走,从而全面提高整个社会的和谐程度[8]。
(五)关注民生,以人为本,凸显灾害中的人文关怀
在突发性灾害天气发生时,人们的生活家园会受到极大的破坏,在这样的时刻,人与人之间互帮互助的温情与真善美就会得到明显体现。新闻媒体在报道过程中应将报道重点转移到人们在灾害来临时表现出的坚强勇敢、灾害对于生命的摧残以及人性的美好上,使人们意识到生命的珍贵和人性的光辉。第一,要从受众的心理需求出发,考虑到他们在看到报道时的心理感受,比如对于一些灾难血腥场面应运用拍摄技巧适当避开,以免给受众留下心理阴影,尤其是要避免对当事人家属造成心理冲击和精神伤害。第二,记者在灾难发生现场进行采访时,要注意沟通方法和态度,以人们能接受的方式进行沟通,通过有人情味的语言拉近与受灾群众的心理距离,使群众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六)系列报道,知识科普,重视新闻报道连续性
虽然目前的科学技术还无法准确预知突发灾害天气的来临,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提前学习一些自然知识和应对灾害的自我保护措施,防患于未然。新闻报道作为人们了解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可以在日常的报道中加入气象科普知识版块,既可以普及灾害防治的相关措施,也能增强群众的灾害预防意识,等到突发灾害时可以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一方面,播报气象常识等专题理论知识,使群众了解各种灾害的特点、集中发生时间、应对措施等,加大气象知识普及宣传力度、增强群众的灾害防治意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使观众直观地了解灾害的实际发生情况,具体演示灾害来临时的应对方法及所需工具,还可以组织群众定期开展灾害预防演习等活动。气象知识科普是一个长期性工作,必须慢慢积累,要求新闻工作者定期连续报道才能取得实效[9]。
五、结语
突发性灾害天气的发生通常都伴随着较大的生命与财产损失,会在短时间内引起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因此新闻工作者必须秉承认真、负责的态度,及时向社会大众传播相关信息,以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新闻工作者应克服采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努力做到快速反应,统筹组织;澄清事实,以正视听;关注民生,以人為本;系列报道,知识科普。同时,新闻工作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积极储备大量气象知识,增强新闻报道的专业性。
参考文献:
[1] 王琳炜.突发性公共事件微博舆情中热点网民关注偏好研究[J].知识管理论坛,2020,5(05):271-282.
[2] 黄凝.江西省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协同治理机制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20.
[3] 文希.从汶川地震到宜宾长宁地震:突发自然灾害新闻报道变化分析[J].视听,2019(11):200-201.
[4] 高淑敏,邵伟玲.突发性灾害天气新闻采编工作探讨[J].传播力研究,2019,3(28):139.
[5] 文梦欣.新闻叙事学视域下的微博突发性自然灾害报道研究[J].东南传播,2019(09):108-111.
[6] 刘军.突发性消防新闻宣传报道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7,8(20):239-240.
[7] 张文丽.移动直播在灾害类突发性新闻报道中的优势分析——以国内南方水灾和北京暴雨突袭为例[J].视听,2017(02):145-146.
[8] 付路.公众突发事件风险感知演化机理研究[D].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16.
[9] 迟美华.突发性事件网络舆论传播控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6(01):67-69.
作者简介:黄姿娜(1988—),女,广西桂平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应用气象。
关键词:突发性灾害天气;新闻采编;特点;要求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0-0151-03
气象新闻属于服务性新闻,是“硬新闻”的一种,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基本的信息,具有极强的时效性。但是报道气象新闻具有一定的难度,这一方面是因为气象环境瞬息万变,人们难以在极短时间内准确判断其具体变化,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各种极端天气频繁出现,这主要体现为各类突发性灾害天气,例如冰雹、暴雨等,對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在信息化时代,人们的信息需求进一步增加,对天气变化的关注度远超传统时代,这就意味着新闻工作者要对突发性灾害天气新闻加强研究,完善相应的采编工作,以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
一、突发性灾害天气新闻的呈现特点
(一)形成突发性热点问题
突发性灾害天气新闻会形成突发性社会热点事件,增加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压力。例如2020年南方持续暴雨,很多河流和湖泊都超警戒水位,暴雨导致大量房屋倒塌,超过150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了861.6亿元。在这样的情况下,媒体将报道重点集中在如何应对突发性灾害天气方面,没有及时报道相关灾情,导致流言四起,无论是网络中还是在人际传播渠道中都有大量关于灾害的受损情况,其中不乏夸张、虚假的信息,甚至有人高谈此次暴雨造成的损失远超政府可调控范围等,造成了社会恐慌[1]。
(二)现场不可控因素多
突发性灾害天气新闻的现场不可控因素多,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受灾现场可能有塌方危险。突发性灾害天气发生后会在短时间内造成经济损失,例如房屋倒塌等,但是其产生的影响并不仅限于“肉眼所见”,有些突发性灾害天气可能会对公众建筑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没有立即呈现出来,就容易被人们忽视,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影响最终呈现出来,如果人们没有预想到这些影响,就容易发生“二次伤亡”。其次,受灾家属的情绪是现场不可控因素之一。有些受灾家属无法在短时间内接受事实,会出现情绪崩溃、哭闹等情况,这不仅会影响救援进度,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闻报道的客观性。
(三)后期状况较难预测
突发性灾害天气新闻存在后期状况较难预测的问题。一方面,无法准确判断是否会有强度更大的灾害天气发生。“硬新闻”报道具有极强的时效性,记者通常会在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赶往现场采访并进行相关报道,但是由于突发性灾害天气新闻具有不确定性,无论是记者还是气象工作者都难以准确判断是否会有更大的灾害天气发生,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新闻报道的滞后性。另一方面,虽然人们会预判灾害性天气的发生,但是由于技术不成熟以及观测密度、频度无法得到统一与保障等客观因素,现阶段仍然难以实现精准预报,即使知晓某个区域在某个时间段会有暴雨等极端天气,也难以准确把握具体的时间[2]。
二、突发性灾害天气新闻对记者工作的要求
(一)良好的身体素质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记者在报道突发性灾害天气时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这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突发性灾害天气的影响范围较大,记者如果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就难以完成相应的采访及报道工作。例如突发性灾害天气的发生对农村地区的影响远大于城市,而农村地区本就交通不便利,灾害天气的发生甚至可能阻断农村与外界联系的通道,记者如果想要获得第一手信息就需要翻山越岭、跋山涉水,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是难以做到的。其次,突发性灾害天气受灾现场通常都难以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甚至会面临缺水、低温等困境,如果记者没有良好的体魄就容易在采访过程中病倒,这不仅会降低采访效率,而且会增加救援人员的压力。
(二)随机应变的能力
突发性灾害天气新闻报道要求记者具有极强的随机应变能力,这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灾害现场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无论是“二次伤亡”发生还是遇难者家属的情绪崩溃,都会对新闻报道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记者缺少随机应变能力,就会在采访时陷入两难境地,甚至生命安全受到威胁[3]。其次,记者在前往现场前掌握的基本信息是不全面的,更多时候仅知晓的大致情况,需要通过现场采访及观察捕捉更多细节、完成新闻报道,如果缺乏随机应变能力,就难以准确掌握具体细节信息,或者是在现场出现意料之外的突发状况时,记者完全失去应对能力,这会在很大程度上侵害受众的知情权。
(三)信息解读的能力
信息解读是记者在采访突发性灾害天气新闻时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一方面,记者如果想获得真实的一手信息,就必须采访当地人,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受访者都可以用普通话熟练表达,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前对当地方言有基本的了解,最好能与受访者用方言熟练交流,这不仅有助于拉近记者与受访者之间的距离,而且有助于记者通过面对面采访获得更加丰富且真实的信息。另一方面,记者需要采访现场救援人员,而各行各业都有属于自己的专业表达,如果记者没有一定的信息解读能力,不懂救援人员的专业表达,不仅会影响报道进程,损害新闻报道的时效性,还会影响救援进程。例如极端干旱天气容易引发山火,消防员在工作时通常会提及“上风向”“下风向”等表达,记者需要提前掌握这些表达的含义[4]。
三、突发性灾害天气新闻采编工作中的难点
(一)现场环境恶劣,对记者专业要求较高
对于突发性灾害性天气而言,特殊的气象环境会对现场的拍摄产生较大的影响。例如在湖北十堰坨子雨的气象报道中,当地处于湖北省内的西北地区,地势相对陡峭、落差大,坨子雨多发,而在下雨的过程中山体会因为雨水的冲刷产生一定程度的道路滑坡,影响大众的生命安全。在此类气象灾害的新闻报道中,道路容易因为山体滑坡而产生一定的中断,而且也容易出现断水断电的情况,使得采访团队难以第一时间深入采访现场,并对现场的环境进行及时的记录,这就对记者的采访、摄像团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记者还需要在此类天气中操作一定的录音录像设备。特别是对于摄像机镜头、话筒而言,需要采用塑料布遮盖的形式避免设备受到雨水的浸透,这就对记者操作摄像机的专业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突发事件较多,镜头的记录难以保障
突发性灾害天气的最大特点便是突发性,使现场环境中有诸多不可抗力因素,例如天气的突然变化、地质灾害的突然爆发等,这些都会给记者的采访带来诸多困难。首先,突发性灾害天气的报道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例如在蒙古草原大火蔓延中国境内的新闻报道中,当地气候干旱,且火灾爆发是因为风力较大,新闻事件爆发的时间较短,记者难以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这就使得记者难以在第一时间抓取特写镜头。其次,在突发性火灾的报道活动中,记者需要在保障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开展相应的新闻报道活动,这就使记者只能在隔离带区域以外的地方进行新闻报道,且对于现场环境中的救援画面、火情变化画面也难以拍摄[5]。
(三)原因挖掘困难,新闻撰写文字要求高
在突发性灾害天气的新闻报道中,记者需要通过一定的新闻编辑来形成此事件的系列报道,对事前预测性报道、事中现场报道以及事后对策建议性报道都需要进行完整的呈现。一方面,在此类报道活动中,记者需要对灾害性天气出现的原因进行全面的解读,因此记者在编辑新闻的过程中需要具备一定的气象专业知识,从而用大众能理解的语言报道专业的气象知识,特别是对于灾害性天气的原因解读,需要通过全面深入的解读来普及气象知识。另一方面,灾害性天气报道的重点不在于现场环境的直观呈现,更重要的是通过此来普及一定的气象知识,并解读人为因素对气象灾害产生的干扰,从而全面增强大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这就对记者的新闻信息编辑、解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
四、提升突发性灾害天气新闻采编工作质量的实践路径
(一)快速反应,统筹组织,增强新闻报道时效性
近年来,气象灾害频发,各种灾害天气的突发性和破坏性极强,给受灾群众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新闻工作者作为公众获取信息和播报现场情况的重要来源,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到气象灾害发生的第一现场。首先应第一时间获取灾害发生的大致情况,比如地理位置、发生时间、破坏情况等,为高效播报突发灾害节省时间。其次,根据灾害的紧急情况和危险程度,统筹安排一线采编人员和后备力量,保证新闻采编工作队伍人员充足,争取能将现场灾害情况准确及时地播报出去,使后续的救援团队有科学的信息依据、能及时制定有效的救援决策。
(二)储备知识,了解气象,与气象部门深度合作
不同于一般的新闻采编,气象新闻不只是简单解读气象数据信息和天气情况,更要求采编人员具备专业的气象知识和懂得气象专业术语等,否则呈现出的新闻将是简单粗浅、随意外行的,无法体现新闻工作的专业度,尤其是灾害天气具有突发性,采编人员没有时间提前查阅相关信息、准备新闻稿。因此,新闻采编人员要在平时就多学习气象学知识,了解气象相关的基本专业术语,保证在现场播报时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使气象新闻采编既专业又形象。学习气象知识时还可以通过加强与气象部门的沟通交流,从他们的日常工作中了解气象灾害知识,同时可以根据气象部门的气象预报等及时进行灾害天气预警,使人们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减少灾害的实际破坏和人员伤亡,履行新闻媒体的职责。
(三)善用特写,身临其境,记者参与重视现场感
在报道突发性灾害天气的过程中,记者需要善于运用特写镜头,通过特写镜头对大众产生一定的视觉冲击,提升新闻产品的宣传效果。首先,在报道突发性灾害的过程中,记者需要对现场的细节性画面进行记录,例如天气对周围房屋、树木、大众日常出行活动的影响等,通过这种细节性的镜头直观呈现现场[7]。其次,记者需要身临其境,也就是在报道活动中亲身参与现场环境,例如在暴雪新闻的报道活动中,记者采用出镜报道的形式参与现场环境,并且镜头也能捕捉记者在现场环境中的状态,例如眼睫毛、衣服上的雪花等,从而通过记者的个人状态来传递一定的新闻信息。
(四)澄清事实,以正视听,强化社会的舆论引导
在突发性灾害天气的报道活动中,由于天气的突发性与恶劣性,如果新闻报道不够及时,大众就会对此类新闻事件产生错误的解读。例如对于莆田多地的暴雨、冰雹天气,大众猜测是人工增雨大炮引发的,实际上此类天气是由冷暖空气交汇引发的。在突发性灾害天气形成的过程中,民众容易对新闻事件产生错误解读,滋生一定的谣言与流言,容易使大众对于人工降雨的利弊产生错误的认识。对此,新闻记者需要在报道活动中澄清事实,以正视听,减少谣言、流言的传播,提高大众对于气象部门与新闻机构的信任度,从而更好地开展后期的新闻报道活动。同时,记者也需要在灾害性天气新闻的报道活动中强化对大众的舆论引导,避免大众跟着谣言走,从而全面提高整个社会的和谐程度[8]。
(五)关注民生,以人为本,凸显灾害中的人文关怀
在突发性灾害天气发生时,人们的生活家园会受到极大的破坏,在这样的时刻,人与人之间互帮互助的温情与真善美就会得到明显体现。新闻媒体在报道过程中应将报道重点转移到人们在灾害来临时表现出的坚强勇敢、灾害对于生命的摧残以及人性的美好上,使人们意识到生命的珍贵和人性的光辉。第一,要从受众的心理需求出发,考虑到他们在看到报道时的心理感受,比如对于一些灾难血腥场面应运用拍摄技巧适当避开,以免给受众留下心理阴影,尤其是要避免对当事人家属造成心理冲击和精神伤害。第二,记者在灾难发生现场进行采访时,要注意沟通方法和态度,以人们能接受的方式进行沟通,通过有人情味的语言拉近与受灾群众的心理距离,使群众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六)系列报道,知识科普,重视新闻报道连续性
虽然目前的科学技术还无法准确预知突发灾害天气的来临,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提前学习一些自然知识和应对灾害的自我保护措施,防患于未然。新闻报道作为人们了解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可以在日常的报道中加入气象科普知识版块,既可以普及灾害防治的相关措施,也能增强群众的灾害预防意识,等到突发灾害时可以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一方面,播报气象常识等专题理论知识,使群众了解各种灾害的特点、集中发生时间、应对措施等,加大气象知识普及宣传力度、增强群众的灾害防治意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使观众直观地了解灾害的实际发生情况,具体演示灾害来临时的应对方法及所需工具,还可以组织群众定期开展灾害预防演习等活动。气象知识科普是一个长期性工作,必须慢慢积累,要求新闻工作者定期连续报道才能取得实效[9]。
五、结语
突发性灾害天气的发生通常都伴随着较大的生命与财产损失,会在短时间内引起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因此新闻工作者必须秉承认真、负责的态度,及时向社会大众传播相关信息,以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新闻工作者应克服采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努力做到快速反应,统筹组织;澄清事实,以正视听;关注民生,以人為本;系列报道,知识科普。同时,新闻工作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积极储备大量气象知识,增强新闻报道的专业性。
参考文献:
[1] 王琳炜.突发性公共事件微博舆情中热点网民关注偏好研究[J].知识管理论坛,2020,5(05):271-282.
[2] 黄凝.江西省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协同治理机制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20.
[3] 文希.从汶川地震到宜宾长宁地震:突发自然灾害新闻报道变化分析[J].视听,2019(11):200-201.
[4] 高淑敏,邵伟玲.突发性灾害天气新闻采编工作探讨[J].传播力研究,2019,3(28):139.
[5] 文梦欣.新闻叙事学视域下的微博突发性自然灾害报道研究[J].东南传播,2019(09):108-111.
[6] 刘军.突发性消防新闻宣传报道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7,8(20):239-240.
[7] 张文丽.移动直播在灾害类突发性新闻报道中的优势分析——以国内南方水灾和北京暴雨突袭为例[J].视听,2017(02):145-146.
[8] 付路.公众突发事件风险感知演化机理研究[D].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16.
[9] 迟美华.突发性事件网络舆论传播控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6(01):67-69.
作者简介:黄姿娜(1988—),女,广西桂平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应用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