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作为教书育人的前沿阵地,除了肩负传递知识的重任外,还肩负着培养学生倾听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任务。初中物理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科学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口头交际能力。其实,物理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然后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1.使学生意识到倾听的重要性,并乐于倾听
要使学生意识到倾听对正常的人际交流和知识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初中生思维活跃,乐于表现,课堂上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还没有讲完题目要求,学生往往就纷纷举手回答,这虽然体现了学生的积极性,但也折射出学生没有足够的耐心去审题,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养成审题马虎,性情浮躁的习惯。倾听可以使人全面掌握对方所要表达的信息,并能够培养学生的耐心。当学生意识到倾听的重要性时,就会形成一种耐心倾听,乐于倾听的好习惯。
2.为学生营造倾听的氛围
倾听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习惯,更体现了初中生的综合素质。课堂氛围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学生认真倾听的前提条件。而良好的倾听氛围可以使师生的心智融为一体,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可培养学生的思维敏捷性,从而使知识在师生、生生之间进行传递。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探究性实验,提供学生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的机会,从而为学生营造倾听的氛围。例如,在进行惯性实验时,拿出一只圆柱形的玻璃杯子、一块平硬纸板以及一个玻璃弹珠。教师进行演示实验时,学生除了观察外,也还需要倾听,然后在分组实验时,同伴间进行交流。有交流,必然有倾听。久而久之,学生的倾听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3.教师要提高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倾听兴趣
研究表明,学生倾听的效果取决于对倾听内容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中要对课程内容进行加工,加入激发学生兴趣与日常生活实际相关的实例,以吸引学生,例如,在讲述液体压强的时候,可以课前先导入几个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实例:(1)生活中我们为什么没有见过活的带鱼?(2)拦河坝为什么要建成下宽上窄的样子?这些实例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认真倾听教师的描述,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使学生的倾听能力逐渐体现在日常行为中。指导学生专心、耐心、细心、虚心倾听,吸取别人的优点,修正自己的缺陷,从而不断取得进步。
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1.营造平等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表达欲望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培养学生的言语智力就要加强学生的口头辩论能力,鼓励学生进行交流。要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将课堂交给学生。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有很多激发学生表达欲望的知识点。例如,在讲述“光的折射”时,让两名学生演示渔民叉鱼的情境(用橡皮泥捏成鱼,将大头针绑在小木棍上作渔叉)。结果发现渔叉总是叉不中鱼,总是叉在鱼的上方,这样同学们的兴趣油然而生。这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课前的预习,结合物理原理说说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在表达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对学生的回答,给予正面评价
对学生的语言表达给予正面评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这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促进作用。例如,在讲述“大气压”时,教师会演示马德堡半球实验,并请两位力气大的学生对拉两半球。学生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还是不能将两半球拉开,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交流发言。对于回答不够完美的学生,教师要对其回答正确的部分给予肯定,然后再设法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找出问题的原因,使学生的思考更加全面,思维更加严密。
3.开展小组讨论,为学生提供交流平台
小组讨论是现今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学习方式对培养学生的参与、竞争与合作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初中物理教学要求学生能用简明准确的物理语言来描述物理现象、阐明物理规律。因此,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为学生提供交流平台,使物理语言得到锤炼。尤其是“恰好不相撞”“轻质弹簧”“恰好为零”等物理短语的理解,一个学生不理解或讲不清楚,可以拿到小组进行讨论。在小组讨论中,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当然教师也要扮演好“放牧者”的角色,避免小组讨论流于形式。
参考文献
赵海芝.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J].新课程研究(上旬),2012(2).
(责任编辑易志毅)
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1.使学生意识到倾听的重要性,并乐于倾听
要使学生意识到倾听对正常的人际交流和知识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初中生思维活跃,乐于表现,课堂上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还没有讲完题目要求,学生往往就纷纷举手回答,这虽然体现了学生的积极性,但也折射出学生没有足够的耐心去审题,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养成审题马虎,性情浮躁的习惯。倾听可以使人全面掌握对方所要表达的信息,并能够培养学生的耐心。当学生意识到倾听的重要性时,就会形成一种耐心倾听,乐于倾听的好习惯。
2.为学生营造倾听的氛围
倾听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习惯,更体现了初中生的综合素质。课堂氛围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学生认真倾听的前提条件。而良好的倾听氛围可以使师生的心智融为一体,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可培养学生的思维敏捷性,从而使知识在师生、生生之间进行传递。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探究性实验,提供学生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的机会,从而为学生营造倾听的氛围。例如,在进行惯性实验时,拿出一只圆柱形的玻璃杯子、一块平硬纸板以及一个玻璃弹珠。教师进行演示实验时,学生除了观察外,也还需要倾听,然后在分组实验时,同伴间进行交流。有交流,必然有倾听。久而久之,学生的倾听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3.教师要提高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倾听兴趣
研究表明,学生倾听的效果取决于对倾听内容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中要对课程内容进行加工,加入激发学生兴趣与日常生活实际相关的实例,以吸引学生,例如,在讲述液体压强的时候,可以课前先导入几个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实例:(1)生活中我们为什么没有见过活的带鱼?(2)拦河坝为什么要建成下宽上窄的样子?这些实例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认真倾听教师的描述,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使学生的倾听能力逐渐体现在日常行为中。指导学生专心、耐心、细心、虚心倾听,吸取别人的优点,修正自己的缺陷,从而不断取得进步。
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1.营造平等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表达欲望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培养学生的言语智力就要加强学生的口头辩论能力,鼓励学生进行交流。要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将课堂交给学生。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有很多激发学生表达欲望的知识点。例如,在讲述“光的折射”时,让两名学生演示渔民叉鱼的情境(用橡皮泥捏成鱼,将大头针绑在小木棍上作渔叉)。结果发现渔叉总是叉不中鱼,总是叉在鱼的上方,这样同学们的兴趣油然而生。这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课前的预习,结合物理原理说说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在表达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对学生的回答,给予正面评价
对学生的语言表达给予正面评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这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促进作用。例如,在讲述“大气压”时,教师会演示马德堡半球实验,并请两位力气大的学生对拉两半球。学生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还是不能将两半球拉开,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交流发言。对于回答不够完美的学生,教师要对其回答正确的部分给予肯定,然后再设法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找出问题的原因,使学生的思考更加全面,思维更加严密。
3.开展小组讨论,为学生提供交流平台
小组讨论是现今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学习方式对培养学生的参与、竞争与合作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初中物理教学要求学生能用简明准确的物理语言来描述物理现象、阐明物理规律。因此,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为学生提供交流平台,使物理语言得到锤炼。尤其是“恰好不相撞”“轻质弹簧”“恰好为零”等物理短语的理解,一个学生不理解或讲不清楚,可以拿到小组进行讨论。在小组讨论中,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当然教师也要扮演好“放牧者”的角色,避免小组讨论流于形式。
参考文献
赵海芝.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J].新课程研究(上旬),2012(2).
(责任编辑易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