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媒体时代下,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影评衍生出了许多新形式,长篇类影评如综合性专栏,通过开设专门的专栏或开发专门的APP,传达自己对电影的感受与看法,具有史学性与商业化程度高的特点。短篇类影评如微博影评,用户互动性高,参与门槛低,且不受时空限制,极其方便。可见,当今时代下,影评参与不仅仅是专业影评人,而转型为全民参与。
一、新媒体时代下影视评论概况
所谓影视评论,即电影或电视剧的观看者,在观看完电影电视剧节目以后的所感所想以文字语言、语录等形式表现出来,发表的一种评论看法见解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时代下的影视评论方式丰富多彩。在以网络评论为主的新媒体时代里,影视评论也衍生出了许多新形态,如论坛评论、博客评论、专栏评论等。
从影评参与情况看,过去参与者只能通过向杂志社投稿的方式参与,从投稿到发表,影评得以展现的时间周期长且受到地域范围的参与限制,传播效果也具有地域的局限性,而现在,评论者不再受到空间与时间的限制,人们只要在手机移动端上动动手指,轻轻一按,既使是在地铁上,也可以随时随刻的发表想法,十分便捷。
从参与者的身份看,参与者突破传统专人专栏影评人的模式限制,现今在万物为媒的环境中,每位观影者都能成为传播人,参与门槛低,参与者不受年龄或身份限制,每位观影者都有平等的评论权,每位观影者都是影视作品质量的检阅人。
二、新媒体时代下的影评新形态
(1)综合性专栏
所谓综合性专栏就是集中影视作品,从声效、画面、剧情、演员等多角度进行综合评价,是现今影评参与人数最多,涉及范围最广的方式。根据参与者和参与方式的不同,其具体形式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以草根式专业影评人为主,这些影评人并不是专职评论者,他们往往有着自己的工作,是普通大众的一份子,在新媒体时代下,发声成本低的机会让他们借助各类载体开设专栏,有的专栏也在此机遇下一炮而红。这类方式中,影评者会对当下时新的影视作品进行独特的个人解读,配以动图,文字也偏向于轻松幽默的风格。图文并茂的点评方式与风趣横生的语言风格往往受到年轻一代90后95后的追捧。在这种方式中,现今常见的载体有“知乎”影评专栏与微信公众号。
第二种是以职业影评人为主,这些职业影评人有一定的入业门槛,影评多刊登与专业的影评期刊,再由期刊负责人将纸质版转为电子影印版放于网络上共享,而这些期刊也有专属的网站,是传统影评在新媒体时代下的新兴延续方式。这类方式的影评的不会流水账式的记录电影,而是语言规整,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且分层结构鲜明,且影评不会采取流水账式的评论,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专业性与学术性较强,正由于此,该类方式适用于影评的学术研究,受众范围较小。
第三种是专栏网站或APP搜集最新影片,展示影片预告、故事梗概等相关信息,由观影者自由打分,亦可以随心评价,各抒己见,是受众范围最广,参与门槛最低的一种方式。独特的是,这种方式淋漓尽致的体现了电影的史学性,即从电影的前期准备一直到电影公映结束,这段时间从开始到结束,所有相关内容的记录和评论,是具有时间和排序性的评论。网络使用的空间容量非常大,可以保留历史记录。同时,这种方式的商业化程度也是三种方式中最高的,网站对电影是具有宣传和推广作用的,因其传播速度非常快,能促进优质口碑的影视作品的传播,使其观影人数不断攀升。但在网络盛行,传播成本低且速度快的时代,人们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影评逐渐向商业化发展,有利也有弊。
(2)微博式影评
当今速度至上的时代下,微博这个快文化的产物应运而生,成为新媒体时代的主力军。便利的用户注册方式,加上高效的传播效率成为广大用户的发声选择。微博影评涵盖的方面较多,但主要是利用100字以内的短文字传播,在文字里可以添加图片、相关网络链接和话题链接,增强了文字的阅读效果,同时可以由用户自行提醒相关用户阅读,交流性极强。微博的评论信息是随着电影的上映节奏而进行实时的更新的,这不仅具有时效性,且适应了快节奏的生活节奏。对于影评的搜阅来说,用户只要在搜索栏输入关键词,就可以搜索到所有的影评,并根据时间顺序规范的排列好,用户可以任意评论其他用户的观点,甚至可以与电影主创互动。因此可知,微博影评具有三大特点:第一是朴实,用户门槛低,操作方便的特性给了每位普通大众发声的机会。第二是具有风格多样性,微博的电影评论都是用户根据自身感受写下的,因其社会背景各不相同,出发点各不相同,博文也就风格各异。第三是互动性强,人们不仅能与好友互动,与志同道合之人交流,更能与影视作品主创探讨琢磨,拉进了观众与影视制作者之间的距离。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影评形式会更加多元化,可以肯定的是,影评参与全民化、影评角度多元化,影评内容丰富化已是大勢所趋。但与此同时,影评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随之显现出来,因此,规范影评参与是当下需要重视与解决的重要问题。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一、新媒体时代下影视评论概况
所谓影视评论,即电影或电视剧的观看者,在观看完电影电视剧节目以后的所感所想以文字语言、语录等形式表现出来,发表的一种评论看法见解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时代下的影视评论方式丰富多彩。在以网络评论为主的新媒体时代里,影视评论也衍生出了许多新形态,如论坛评论、博客评论、专栏评论等。
从影评参与情况看,过去参与者只能通过向杂志社投稿的方式参与,从投稿到发表,影评得以展现的时间周期长且受到地域范围的参与限制,传播效果也具有地域的局限性,而现在,评论者不再受到空间与时间的限制,人们只要在手机移动端上动动手指,轻轻一按,既使是在地铁上,也可以随时随刻的发表想法,十分便捷。
从参与者的身份看,参与者突破传统专人专栏影评人的模式限制,现今在万物为媒的环境中,每位观影者都能成为传播人,参与门槛低,参与者不受年龄或身份限制,每位观影者都有平等的评论权,每位观影者都是影视作品质量的检阅人。
二、新媒体时代下的影评新形态
(1)综合性专栏
所谓综合性专栏就是集中影视作品,从声效、画面、剧情、演员等多角度进行综合评价,是现今影评参与人数最多,涉及范围最广的方式。根据参与者和参与方式的不同,其具体形式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以草根式专业影评人为主,这些影评人并不是专职评论者,他们往往有着自己的工作,是普通大众的一份子,在新媒体时代下,发声成本低的机会让他们借助各类载体开设专栏,有的专栏也在此机遇下一炮而红。这类方式中,影评者会对当下时新的影视作品进行独特的个人解读,配以动图,文字也偏向于轻松幽默的风格。图文并茂的点评方式与风趣横生的语言风格往往受到年轻一代90后95后的追捧。在这种方式中,现今常见的载体有“知乎”影评专栏与微信公众号。
第二种是以职业影评人为主,这些职业影评人有一定的入业门槛,影评多刊登与专业的影评期刊,再由期刊负责人将纸质版转为电子影印版放于网络上共享,而这些期刊也有专属的网站,是传统影评在新媒体时代下的新兴延续方式。这类方式的影评的不会流水账式的记录电影,而是语言规整,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且分层结构鲜明,且影评不会采取流水账式的评论,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专业性与学术性较强,正由于此,该类方式适用于影评的学术研究,受众范围较小。
第三种是专栏网站或APP搜集最新影片,展示影片预告、故事梗概等相关信息,由观影者自由打分,亦可以随心评价,各抒己见,是受众范围最广,参与门槛最低的一种方式。独特的是,这种方式淋漓尽致的体现了电影的史学性,即从电影的前期准备一直到电影公映结束,这段时间从开始到结束,所有相关内容的记录和评论,是具有时间和排序性的评论。网络使用的空间容量非常大,可以保留历史记录。同时,这种方式的商业化程度也是三种方式中最高的,网站对电影是具有宣传和推广作用的,因其传播速度非常快,能促进优质口碑的影视作品的传播,使其观影人数不断攀升。但在网络盛行,传播成本低且速度快的时代,人们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影评逐渐向商业化发展,有利也有弊。
(2)微博式影评
当今速度至上的时代下,微博这个快文化的产物应运而生,成为新媒体时代的主力军。便利的用户注册方式,加上高效的传播效率成为广大用户的发声选择。微博影评涵盖的方面较多,但主要是利用100字以内的短文字传播,在文字里可以添加图片、相关网络链接和话题链接,增强了文字的阅读效果,同时可以由用户自行提醒相关用户阅读,交流性极强。微博的评论信息是随着电影的上映节奏而进行实时的更新的,这不仅具有时效性,且适应了快节奏的生活节奏。对于影评的搜阅来说,用户只要在搜索栏输入关键词,就可以搜索到所有的影评,并根据时间顺序规范的排列好,用户可以任意评论其他用户的观点,甚至可以与电影主创互动。因此可知,微博影评具有三大特点:第一是朴实,用户门槛低,操作方便的特性给了每位普通大众发声的机会。第二是具有风格多样性,微博的电影评论都是用户根据自身感受写下的,因其社会背景各不相同,出发点各不相同,博文也就风格各异。第三是互动性强,人们不仅能与好友互动,与志同道合之人交流,更能与影视作品主创探讨琢磨,拉进了观众与影视制作者之间的距离。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影评形式会更加多元化,可以肯定的是,影评参与全民化、影评角度多元化,影评内容丰富化已是大勢所趋。但与此同时,影评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随之显现出来,因此,规范影评参与是当下需要重视与解决的重要问题。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