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倡导全产业链质量控制 助推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
2019年7月29~3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在京举办“2019年小麦质量营养与安全品质评价技术培训班”。培训班旨在树立小麦全产业链控制理念,促进提升小麦全产业链的质量、安全与营养水平。
2019年,农业农村部门将推进标准化生产,着力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技术培训班为小麦质量安全与营养品质评价共性技术研发、集成、示范与推广、科普宣传、生产指导和消费引导等提供了技术支撑,是加强质量安全学科建设的重要环节。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肖世和研究员指出,小麦产业的发展目标是建立市场需求型的小麦产业。市场需要多少小麦,就生产多少小麦;需要什么样的小麦,就生产什么样小麦。保障小麦供给数量的安全和小麦产业健康发展是小麦体系的两项重要任务。中国小麦生产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现有产量水平的基础上,需要更多关注小麦的质量。从籽粒品质、加工质量到营养质量的全产业链质量管理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市场需求,促进小麦产业的健康发展。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长张德权介绍,该所小麦加工团队对标“三个面向”,紧跟国际前沿,立足小麦产业,梳理质量变化规律,构建评价体系,帮助小麦加工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品牌提升。技术培训班已经成为小麦加工团队每年的例行工作,是团队贯彻小麦产业供给侧改革、开展技术和产业扶贫、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培训班邀请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河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河南省粮食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的专家教授围绕“小麦质量营养与安全品质评价技术”授课。参会学员表示,培训班采用理论讲解和实操指导相结合的培训形式,有效提高了学习效率,保证了培训质量。
超高油高蛋白“微胚乳”玉米种质研发取得新进展
我国人口众多,既是用粮大国,也是用油大国,但因植物油品种相对较少,耕地有限,生产规模小,产量低下,全国油料高度依赖进口。近日,在广西南宁召开的超高油高蛋白“微胚乳”玉米产业创新研讨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汉中表示,石油和食用油是我国重要的“两桶油”,缺一不可。但是,这“两桶油”每年靠进口的占比高达65%。目前,大豆等常规的油料作物继续提升的空间有限,可是玉米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玉米的含油量有望提升到高油作物的水平。
在研讨会上,广西大学教授、广西益宝油料玉米开发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吴子恺介绍了超高油高蛋白“微胚乳”玉米的研发情况。1994年,他与育种团队通过利用各种类型玉米间杂交获得一批胚乳含量极少,即只含糊粉层的新型玉米种质,称之为“微胚乳”玉米。继而,逐步改良适种大田并提高粒重。2002年,开始测定种子含油率并对育种材料进行高油种质选择,筛选出一批含油率高于20%的材料。2004年,该育种方法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2005年,获得批量含油率高于25%的育种材料。通过改良群体材料多代分离纯化培育出含油率超过38%的自交系数百个,并组配、筛选杂交组合,于2011年命名为“华健1号”的组合通过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审定,成为第一个可推广的新类型超高油玉米新品种。目前,已在广西、黑龙江育种基地组配成大量杂交组合,并在新疆、甘肃、山西、海南等多地种植试验中筛选出一批综合表现超过“华健1号”的优良组合。
2018年4月1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率先提出了《关于加快推广“华健1号”微胚乳超高油玉米用以替代进口大豆的建议》。建议指出:“华健1号”微胚乳超高油玉米是我国育种专家于2011年育成并唯一通过审定的新型油料作物品种。该品种粗脂肪含量(含油率)24%,粗蛋白含量23.65%(目前我国进口大豆含油率约为19%),质量指标接近山茶籽油和橄榄油。目前,该品种已具备大面积推广的条件,可在国内玉米生产区种植。鉴于当前我国大豆进口量巨大,建議国家加快“华健1号”的推广,以缓解我国进口大豆的压力。
为此,2018年6~8月,农业农村部相继召开了“华健1号”新品种研讨会,并组织专家赴广西益宝油料开发有限公司进行超高油高蛋白玉米的专项考察调研。
在此次研讨会上,专家均对超高油高蛋白的“微胚乳”玉米新型种质给予关注与肯定。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湖北武汉轻工大学、广西桂创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分别与广西益宝油料玉米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宋钢签署了《超高油超高蛋白“微胚乳”玉米产业化合作研究协议》,为继续深入研发超高油高蛋白“微胚乳”玉米新型种质强化了科研基础。
2015—2017年,广西益宝油料开发有限公司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7个师开展了品种对比试验和生产试验,并对东北铁岭至新疆伊利的230个测试点进行了生产测试。2018年,该公司在甘肃高台市进行了千亩连片生产示范,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粮油质量检测站检测,“华健1号”改良后,含油率达28%,蛋白含量24%。
我国开始全面实行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
近日,自然资源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印发《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无居民海岛以及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和所有自然生态空间统一进行确权登记。这标志着我国开始全面实行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制度,自然资源确权登记迈入法治化轨道。同步印发的《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方案》明确,从2019年起,利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全国重点区域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在此基础上,通过补充完善的方式逐步实现全国全覆盖。
《办法》强调,要清晰界定全部国土空间各类自然资源资产的所有权主体,划清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之间的边界,划清全民所有、不同层级政府行使所有权的边界,划清不同集体所有者的边界,划清不同类型自然资源之间的边界。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以不动产登记为基础,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按照分级和属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登记管辖。 《办法》明确,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以自然资源登记单元为基本单位。自然资源登记单元应当在自然资源所有权范围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不同自然资源种类和在生态、经济、国防等方面的重要程度以及相对完整的生态功能、集中连片等因素划定。
《办法》规定,自然资源登记簿应当记载自然资源的坐落、空间范围、面积、类型以及数量、质量等自然状况,自然资源所有权主体、所有权代表行使主体、所有权代理行使主体、行使方式及权利内容等权属状况等,并关联国土空间规划明确的用途、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等管制要求及其他特殊保护规定等信息。
《办法》要求,登记机构要充分利用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国有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等不动产登记成果,开展自然资源权籍调查,采取叠加的方式,划清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的边界以及不同集体所有者的边界;要充分利用全国国土调查、自然资源专项调查成果等自然资源调查成果,获取自然资源登记单元内各类自然资源的坐落、空间范围、面积、类型、数量和质量等信息,划清自然资源类型边界。
生态畜牧业大数据实验室落户青海
近日,“生态畜牧业大数据工程联合实验室”在青海大学成立并举行揭牌仪式,标志着青海大学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在空间技术农牧业应用研究领域的合作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是我国主要的空间技术及卫星研制基地,是中国空间事业最具实力的骨干力量,为国民经济建设、国防现代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青海大学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此次合作,成立“生态畜牧业大数据工程联合实验室”,作为双方开展技术合作的载体。生态畜牧业大数据工程联合实验室以面向长远、协同研究、注重应用、共谋发展为联合建设原则,开展面向青海草原畜牧业卫星技术服务,并转化形成产品的研究与应用创新,促成一批科研平台、成果、人才和团队在青海扎根落户,并在国家科技发展中相互支持,共同发展。
据该联合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裴青生介绍,实验室围绕“将空间技术与生态畜牧业技术融合发展”目标,重点围绕多源空间信息数据融合技术、遥感技术、卫星运控调度监测技术、地理信息技术、智慧畜牧业技术等方面,进行技术研究、应用创新、模式创新、产品开发、特色畜产品追溯体系构建,为青海省生态畜牧业建设提供技术支撑、数据资源和大数据服务。
据了解,青海省以北斗卫星技术为基础,对百万亩草场和數十万头(只)牲畜实施动态监控,还发起涉及210万头(只)牦牛与藏羊的原产地可追溯工程。此外,青海还成立了牦牛产业联盟,打造“三江源智慧生态畜牧业平台”,启动青藏高原现代牧场技术研发示范项目,构建青藏高原现代牧场模式等。
青海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青海大学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共建的“生态畜牧业大数据工程联合实验室”,是著名航天研究机构与地方高校战略性互动合作的尝试。空间技术与生态畜牧业技术融合发展,将重点围绕生态畜牧业多源空间信息数据融合技术、遥感技术、卫星运控调度监测技术、地理信息技术、气象信息技术、牧业生产技术、智慧畜牧业技术、电子商务技术及多源融合技术综合利用等方面进行技术研究、应用创新、模式创新、产品开发、特色畜产品追溯体系构建,为青海省生态畜牧业建设提供技术支撑、数据资源和大数据服务。
(以上摘编自《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