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动脉化静脉皮瓣在伴有环形皮肤软组织缺损断指再植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o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应用改良的动脉化静脉皮瓣在伴环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指离断再植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

根据缺损大小及血管修复要求,在前臂设计改良动脉化静脉皮瓣,桥接伴有环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断指再植23例31指,其中19例并有指骨骨折,13例伴指固有神经缺损,创面位于甲根至掌指关节平面段范围,远端均有尚完整指体,均需重建血液循环,皮肤缺损面积1.0 cm × 3.5 cm~4.0 cm × 7.5 cm,均为急诊修复。

结果

皮瓣及再植手指均全部成活,1例皮瓣部分皮肤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2~39个月,2指远端指体有不同程度萎缩,3指皮瓣稍臃肿,余皮瓣外观良好,两点辨别觉为8~15 mm,远端指体为5~12 mm。

结论

对伴环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离断手指应用改良的动脉化静脉皮瓣进行搭桥修复、再植手术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其他文献
在分析分布式地理信息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满足分布式地理信息获取与处理的InterntGIS的要求。针对InternetGIS的浏览器/多服务器体系,结合部件化概念,定义了测览器端与多服务器端数据请求与获取部件的数据结构,解决了分布式地理信息查询的问题。最后用一个应用系统实例加以说明。
目的探讨骶尾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1月-2013年4月,共收治骶尾部全层软组织缺损的患者18例,其中男8例,女10例,年龄34~78岁。创面缺损范围3.0 cm × 2.0 cm~18.0 cm × 14.0 cm,均应用双侧臀大肌旋转推进皮瓣予以修复,术中两侧常规留置引流管各1枚。术后应用持续负压吸引10~12 d。结果皮瓣切取面积为12.0 cm × 8.0 cm~1
目前治疗瘢痕性秃发主要依赖于自体毛发移植.该法不适用于供区不足的患者.高效率的毛囊重建是研究热点.体外重建技术尚未成熟,但已有小室法、注射法等动物模型.小室法是将细胞注入裸鼠背部创面上的小室[1].注射法是将细胞注入裸鼠皮下[2].小室法毛发能长出体表但较费时.注射法较快捷但毛发不能长出体表[3].只有小室法需形成覆盖创面的上皮.上皮化过程可能是影响小室法毛囊重建效率的原因之一.高压氧能促进创面上
期刊
期刊
介绍了中间件技术原理,说明了SDE在系统中的工作原理,并以南海市国主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为例,介绍了应用中间件技术的GIS的研究与实践。
目的探讨应用带蒂胫骨皮瓣移植修复小腿严重的创伤性感染性骨和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8月至2013年11月,对27例小腿创伤性感染性骨与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带蒂胫骨皮瓣移植治疗,重建患肢胫骨连续性及覆盖创面。本组年龄21~54岁,平均33岁;皮肤软组织缺损5.0 cm × 8.5 cm~7.4 cm × 16.0 cm,骨缺损长度5.0~16.0 cm。胫骨皮瓣面积最小6.0 cm ×
2000年3月13日,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北方会员会议在内蒙古包头市包钢宾馆举行。来自内蒙古、四川、山东、甘肃等省区的稀土企业代表6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秘
在氯仿和甲醇的混合溶剂中合成了十三种戊二酰双 (苯并 - 1 5-冠 - 5)与水合稀土苦味酸盐所形成的超分子配合物 ,经元素分析确定其组成为 Ln( Pic) 3· L· x H2 O( Ln=L a,x
本研究利用核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iTRAQ)-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串联飞行时间质谱( matrix-assisted laserdesorption/ ionization tandem time of flight massspectrometry, MALDI-TOF/TOF-MS)筛选
期刊
本文首次报道了十四种以荧光“四分组效应”反映热力学稳定性“四分组效应”的镧系 4- ( 3,5-二苯基 -2 -吡唑啉 - 1 - )苯磺酸配合物 ,〔Ln( Dpbs) 2 · ( H2 O) 4 〕Dp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