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选择合适的阅读专题,确立一定的专题目标,注意课内外的结合,精读和泛读的结合,读和写的结合,指定和自主的结合,在专题阅读活动的开展中,寻找到一套系统而有效的指导策略。如:阅读兴趣激励策略、感悟质疑引导策略、阅读写作互动策略、形成课题意识策略、专题研究性阅读策略。
从2002年开始,语文二期教改工作正式在上海的部分学校推进。专题阅读教学,是二期教改语文新教材编排一个特色。
它打破了按知识点能力点编排的传统,而以某个话题、专题为单元构成的着眼点,通过对不同内容、特色、风格、不同作家的文章多方面展示某个话题,让读者多方面了解某个专题各个方面的内容以及创作手法、语言等多方面的差异,为语文开展专题阅读提供了契机。
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进行了关于高中学生语文专题阅读的研究工作,以期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发展服务,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专题阅读开展前的工作
(一)明确专题阅读的特点。专题阅读是围绕某个专题而开展的一项有明确指向性的阅读。它是一种为了研究或解决某个专门问题而有计划进行的阅读,是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最常见的一种阅读活动,它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的特点。
当确立了一个阅读专题以后,我们就要搜集与此专题相关的各种材料,并且有计划地展开阅读活动。当然不一定要全部了解读物的内容,而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阅读需要,来选择和搜集材料,获取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
教师进行专题阅读教学,需要对新课程标准、全套教材的内容编排了然于心,在此前提下,设计专题阅读的目标,从而使阅读有所侧重,使整个阅读活动更为系统、有效。在设定专题阅读目标时,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根据必修课本、课外读本,学生基础、能力状况、自身优势等客观因素作出带有个性化的设计,有的放矢地进行专题阅读的指导。
(二)明确专题阅读的价值和意义。我们要让学生明确专题阅读的价值和意义,以利于阅读活动的顺利开展。
我们发现,学生写作的材料往往千篇一律,这是他们缺乏阅读积累和阅读体验的结果。开展专题阅读活动,可以有效扩大学生的信息量,让他们学会从各个方面、角度来审视同一问题。针对一个专题进行阅读,可以使学习的目标更明确,重点更突出。阅读活动中的质疑、比较、操练对现代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提出更高要求的专题研究性阅读,激励起大家的阅读热情,让他们主动进行阅读、探索、发现、体验,对大量的语言信息进行搜集、分析、判断、组织、思考、整理,这对学生的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极为有利。
(三)明确教师的角色定位。作为老师,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在体验内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觉指导学习的个人观念体系。学生有了很强的自主阅读意识,就会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专题阅读活动是建立在学生的自我意识、主动探索的基础上的,阅读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整个活动中起主
导作用。表现在:导在活动前,引在活动中,评在活动后。指导的形式不是直接明示,而是间接暗示,教师的适时的高质量的指导有利于学生独立完成活动任务,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二、专题阅读活动的开展
(一)提出基本要求。
1.明确专题阅读类型,并提出类型要求。学生根据课程要求和自己的阅读经验、兴趣,确定某个“主攻”的专题。在一般专题阅读基础上进一步升华为专题研究性阅读。学生要本着认真、主动、积极的精神,充分发挥质疑、发现、探索的自主性,从一个小小的阅读专题中读到不同作家的风格,读到不同的社会人生,并能形成自己的思考和体验。
2.专题阅读的目标要求。整合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学习的各种能力(如书面、口头表达能力,对文本的阐释、解读等能力),向学生提出专题阅读的目标要求。通过专题阅读活动,使学生在阅读中形成前后知识点勾连,学会信息分析处理等技能,具备迁移的整合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感和审美情趣。
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对同类专题的多种文本进行比较、分辨,形成审美情感倾向,并且在阅读中促进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强化在大量信息面前判断有效信息,构建自己有效的阅读模式。
3.专题阅读的方式要求。在时间上,小的专题在一个月左右完成,大的专题则用一个学期左右的时间来完成。通常在一个学期内完成3-4个专题的阅读。
在成员组成上,可以是单个人,也可以通过自由组合的方式,组成各个小组,进行专题阅读。在完成方式上,每个小组确定专题后,由各个成员通过各种渠道,如网络、报刊、杂志、典籍资料、采访名人专家等方式来充实专题的内容,然后各自阅读,交流阅读体会,写出专题报告或评论文章,完成自己的专题。
在专题阅读活动的过程中,务必要亲身实践,体验感悟,合作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团队精神。
(二)课内为基础,拓展至课外,做到课内外结合。
可以以二期课改的语文新教材作为基础范本。此套教材每个单元的文章都构成了一个阅读专题,文章在选入教材的时候,往往会考虑不同的体裁、作家、国别、时代等,学生们可以感受到同一专题,在不同作家的笔下,怎样呈现出完全不同的世界。
我们不但要求学生了解文章的思想、情感、句子的理解、语言的优美,我们更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比较、学会质疑。面对这样一个专题,假若你是作者,你将如何取材,你将采用怎样的表达方式。
每一个单元开始教学前,我们都会要求学生在看完整个单元文章的基础上,挑选三篇做好常规预习工作,做到精读与泛读相结合,这也是让学生学会整体把握的好方法。在一个单元结束后,我们还会让学生对这个单元作整体总结,梳理和回顾教学内容,使学生站得更高,看得更全。
对于一个专题,课本上选入的文章显然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求学生再做一些课外的拓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本单元的理解和感受,另外选择一些课外篇目来进行拓展阅读。阅读时,要求学生写对此文的评价,推荐给其他同学。
另外,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插入一些相关阅读专题。如,结合《合欢树》进行 “亲情专题”阅读。经学生一段时间的课外阅读,选择优秀作品以进行朗读评赏。再如结合写作训练“写出人物的个性”要求展开的“个性化人物”阅读评赏专题。在每个专题阅读的后期进行如读书报告会这样的活动,进行阅读体会的交流。
(三)专题选择的指导。
当学生完成了由课内向课外拓展的专题阅读之后,可以让学生自己确立一个阅读专题,开展阅读活动。
进行专题阅读,形成怎样一个合适的专题,教师在学生选择时也应该有所指导。教师可根据所在班级的具体情况,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因班而论,因人而异。在选题上切忌贪大求全,好高骛远,以致达不到阅读目的。在确定专题的时候,应启发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教师只起参谋指导作用,切忌越俎代庖。
(四)专题阅读中的学习指导。
在专题阅读活动中,学生难免会碰到一些问题,这时教师就要发挥指导作用。如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到问题所在,提供一定的信息,帮助学生纠正偏差。所以在整个专题阅读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必须时时关注学生的阅读进展,渗透阅读方法的指导。例如:浏览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信息的筛选和确认、探究与领会、赏析与评价、阅读与写作等。
(五)阅读成果交流。
经过一定时间的阅读后,每位同学都具备了一定数量的专题资料,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老师也曾要求同学们用文字的形式记下了他们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如果这种体验没有能够被表述出来,学生会觉得阅读没有成就感,继续阅读的积极性会打折扣。因而我们需要为他们提供一个平台,建议每次专题阅读后进行一次交流活动,让大家在相互交流中获得知识的完善和补充,观点的碰撞和共鸣。
(六)教师总结。
在一个专题阅读完成之后,教师把最初预设的专题目标达成度作一个估计,看看效果如何。如果效果不佳,需要寻找问题所在,以期能为下一个目标的达成寻找到更为有效的措施。我们要在逐步的探索中不断总结经验,找出缺陷,不断加以完善。
三、形成专题阅读指导策略
(一)阅读兴趣激励策略。
在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几个因素中,阅读兴趣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现在学生们的阅读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父母或老师安排和规定的。曾经有学生告诉笔者,她读什么书都要经过父母亲批准。由于阅读带有强烈的功利色彩,学生们的阅读兴趣正在一点一点地被消磨掉。阅读兴趣的消失,使得阅读变得越来越缺乏内在动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阅读能力的培养。
(二)感悟质疑引导策略。
二期课改更追求一种大语文的精神,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引导同学们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在专题阅读的过程中,我建议同学们适时写一些阅读笔记,记录下你的阅读感受。如果有时间的话,最好能进行一些课堂交流。
通过一定量的专题阅读,同学们必然会出现一些阅读中的疑问,作为老师,就需要告诉他们如何发现和筛选文章中引起你关注的地方,哪些是一定需要明白的,哪些是不必为此停滞不前的。“不求甚解”在某些时候是需要的,而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更是不可缺少的。
老师要让学生明白,能发现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有时候比解决一个难题更有意义。只有本着一种探索、思考的精神来阅读,你才能使自己获得真正的阅读的快乐。
在进行一个专题的阅读时,可以让同学们把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整理下来,老师可以先整体看一遍,了解同学们的阅读情况,再筛选一些能体现共通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有价值的问题放在阅读活动时或阅读课上集体商讨。
由于是进行的同一专题的阅读,很多问题之间会有共通性,大家把阅读获得的信息在课堂上交流,可以说是一种知识、讯息的汇总。或许,一位同学的阅读困惑另一位同学正巧可以解答,这样的方式,要比老师一个人来解答有意义得多。
(三)阅读写作互动策略。
阅读和写作可以说是密切相关的,本课题的展开,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为了进一步有效提高同学们的写作能力。农村学生的写作往往空洞平乏,缺少广阔的视野,缺少新意、有说服力的素材,我们试图通过专题阅读的方式,来改变这种状况。
所以我们从一开始的一篇文章的阅读感受,到一个单元的阅读感受,再到写推荐课外文章的理由,我们都坚持让学生写一些小短文。一方面促进同学们认真阅读,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写作的训练。在完成一个阅读专题时,要求同学们对此专题的素材进行整理,符合我们规定的数量和质量要求。
例如摘剪一些名言名句,摘剪一些生动的事例,以及一些优美的段落,来作为同学们写作的参考。这样做,是为了能让学生有一种构思、选材的意识,并培养他们筛选已有的素材,正确运用到作文中的能力。同学们在专题阅读中所获得的素材、信息就是触发他们思维的一种催化物了。这样,就可以使我们的学生逐步爱上阅读和写作。
(四)形成课题意识策略。
在同一专题的阅读过程中,同学们更容易由比较、分析中得出自己的一些独特想法。作为老师,就要善于及时地抓住这些信息,让同学们对阅读中形成的思考进行总结和梳理,引导同学们确立一个合适的课题,进而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课题研究,让同学们的阅读研究、探索能力进一步得到增强。
(五)专题研究性策略。
在确立了合适的研究课题之后,教师要帮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渠道来获取信息,要做好专题研究性阅读的指导工作。具体措施如下:
1.制定阅读计划。专题阅读是一种定向型的阅读活动,它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因此,需要围绕研究专题制定出初步阅读计划。
例如围绕“戏剧冲突”作专题研究性阅读,一要阅读比较典型的戏剧(如《雷雨》《窦娥冤》等),二要查阅相关的背景资料以及作者的创作情况,三要查阅有关的剧评文章尤其是查阅有关戏剧冲突的评论文章,四要查阅有关戏剧及戏剧冲突理论研究方面的文章。
在课题进展的过程中,随着材料占有的不断丰富和研究内容的不断深化,教师要学会及时调整阅读计划,给学生适时的指导,以促使他们的专题研究性阅读向着正确的方向不断深入。
2.编写书目索引。查阅资料会涉及到很多书籍,在专题阅读过程中不能读了就把它们弃置一旁,对那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材料应该记录以下信息:书刊名称、出版单位、版本时间,篇目名称、作者姓名等等。这样,便于今后随时查阅,在写作专题研究论文时也可以及时查证。尤其是对那些与研究专题密切相关、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材料,更有必要做好这个工作。
3.做好摘录点评。一般说来,学生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作者的一些基本观点、精辟论述、独到见解等都会引起大家的关注,老师要指导学生学会筛选,把那些与专题阅读有关的重要内容作好摘录,以帮助更好地进行阅读和记忆。
语文是一门包容性极大的学科,阅读也是没有止境的。开展“高中学生语文专题阅读的指导策略”这样一个课题的研究工作,还只是一种探索性的尝试,笔者意图以多种渠道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以阅读带动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高。
语文二期课改为这项工作的展开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背景和契机,我们都已经意识到“阅读是未来教育的一块基石。阅读是语文之根,阅读是学习之母,阅读是教育之本,阅读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学会阅读,才能生存,才能发展”。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确立了以改革阅读教学为突破口的“专题阅读指导”。 在教学中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从切实提高学生全面素养的角度,寻求一条由应试向素质转变的可操作性强的语文施教之路。
目前实践的时间还不是很长,其中必然还有许多不合理或不完善的地方。我想,在未来的教学中,和所有的老师共勉,使我们的阅读教学得到不断地完善。
(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
从2002年开始,语文二期教改工作正式在上海的部分学校推进。专题阅读教学,是二期教改语文新教材编排一个特色。
它打破了按知识点能力点编排的传统,而以某个话题、专题为单元构成的着眼点,通过对不同内容、特色、风格、不同作家的文章多方面展示某个话题,让读者多方面了解某个专题各个方面的内容以及创作手法、语言等多方面的差异,为语文开展专题阅读提供了契机。
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进行了关于高中学生语文专题阅读的研究工作,以期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发展服务,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专题阅读开展前的工作
(一)明确专题阅读的特点。专题阅读是围绕某个专题而开展的一项有明确指向性的阅读。它是一种为了研究或解决某个专门问题而有计划进行的阅读,是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最常见的一种阅读活动,它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的特点。
当确立了一个阅读专题以后,我们就要搜集与此专题相关的各种材料,并且有计划地展开阅读活动。当然不一定要全部了解读物的内容,而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阅读需要,来选择和搜集材料,获取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
教师进行专题阅读教学,需要对新课程标准、全套教材的内容编排了然于心,在此前提下,设计专题阅读的目标,从而使阅读有所侧重,使整个阅读活动更为系统、有效。在设定专题阅读目标时,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根据必修课本、课外读本,学生基础、能力状况、自身优势等客观因素作出带有个性化的设计,有的放矢地进行专题阅读的指导。
(二)明确专题阅读的价值和意义。我们要让学生明确专题阅读的价值和意义,以利于阅读活动的顺利开展。
我们发现,学生写作的材料往往千篇一律,这是他们缺乏阅读积累和阅读体验的结果。开展专题阅读活动,可以有效扩大学生的信息量,让他们学会从各个方面、角度来审视同一问题。针对一个专题进行阅读,可以使学习的目标更明确,重点更突出。阅读活动中的质疑、比较、操练对现代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提出更高要求的专题研究性阅读,激励起大家的阅读热情,让他们主动进行阅读、探索、发现、体验,对大量的语言信息进行搜集、分析、判断、组织、思考、整理,这对学生的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极为有利。
(三)明确教师的角色定位。作为老师,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在体验内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觉指导学习的个人观念体系。学生有了很强的自主阅读意识,就会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专题阅读活动是建立在学生的自我意识、主动探索的基础上的,阅读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整个活动中起主
导作用。表现在:导在活动前,引在活动中,评在活动后。指导的形式不是直接明示,而是间接暗示,教师的适时的高质量的指导有利于学生独立完成活动任务,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二、专题阅读活动的开展
(一)提出基本要求。
1.明确专题阅读类型,并提出类型要求。学生根据课程要求和自己的阅读经验、兴趣,确定某个“主攻”的专题。在一般专题阅读基础上进一步升华为专题研究性阅读。学生要本着认真、主动、积极的精神,充分发挥质疑、发现、探索的自主性,从一个小小的阅读专题中读到不同作家的风格,读到不同的社会人生,并能形成自己的思考和体验。
2.专题阅读的目标要求。整合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学习的各种能力(如书面、口头表达能力,对文本的阐释、解读等能力),向学生提出专题阅读的目标要求。通过专题阅读活动,使学生在阅读中形成前后知识点勾连,学会信息分析处理等技能,具备迁移的整合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感和审美情趣。
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对同类专题的多种文本进行比较、分辨,形成审美情感倾向,并且在阅读中促进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强化在大量信息面前判断有效信息,构建自己有效的阅读模式。
3.专题阅读的方式要求。在时间上,小的专题在一个月左右完成,大的专题则用一个学期左右的时间来完成。通常在一个学期内完成3-4个专题的阅读。
在成员组成上,可以是单个人,也可以通过自由组合的方式,组成各个小组,进行专题阅读。在完成方式上,每个小组确定专题后,由各个成员通过各种渠道,如网络、报刊、杂志、典籍资料、采访名人专家等方式来充实专题的内容,然后各自阅读,交流阅读体会,写出专题报告或评论文章,完成自己的专题。
在专题阅读活动的过程中,务必要亲身实践,体验感悟,合作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团队精神。
(二)课内为基础,拓展至课外,做到课内外结合。
可以以二期课改的语文新教材作为基础范本。此套教材每个单元的文章都构成了一个阅读专题,文章在选入教材的时候,往往会考虑不同的体裁、作家、国别、时代等,学生们可以感受到同一专题,在不同作家的笔下,怎样呈现出完全不同的世界。
我们不但要求学生了解文章的思想、情感、句子的理解、语言的优美,我们更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比较、学会质疑。面对这样一个专题,假若你是作者,你将如何取材,你将采用怎样的表达方式。
每一个单元开始教学前,我们都会要求学生在看完整个单元文章的基础上,挑选三篇做好常规预习工作,做到精读与泛读相结合,这也是让学生学会整体把握的好方法。在一个单元结束后,我们还会让学生对这个单元作整体总结,梳理和回顾教学内容,使学生站得更高,看得更全。
对于一个专题,课本上选入的文章显然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求学生再做一些课外的拓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本单元的理解和感受,另外选择一些课外篇目来进行拓展阅读。阅读时,要求学生写对此文的评价,推荐给其他同学。
另外,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插入一些相关阅读专题。如,结合《合欢树》进行 “亲情专题”阅读。经学生一段时间的课外阅读,选择优秀作品以进行朗读评赏。再如结合写作训练“写出人物的个性”要求展开的“个性化人物”阅读评赏专题。在每个专题阅读的后期进行如读书报告会这样的活动,进行阅读体会的交流。
(三)专题选择的指导。
当学生完成了由课内向课外拓展的专题阅读之后,可以让学生自己确立一个阅读专题,开展阅读活动。
进行专题阅读,形成怎样一个合适的专题,教师在学生选择时也应该有所指导。教师可根据所在班级的具体情况,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因班而论,因人而异。在选题上切忌贪大求全,好高骛远,以致达不到阅读目的。在确定专题的时候,应启发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教师只起参谋指导作用,切忌越俎代庖。
(四)专题阅读中的学习指导。
在专题阅读活动中,学生难免会碰到一些问题,这时教师就要发挥指导作用。如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到问题所在,提供一定的信息,帮助学生纠正偏差。所以在整个专题阅读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必须时时关注学生的阅读进展,渗透阅读方法的指导。例如:浏览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信息的筛选和确认、探究与领会、赏析与评价、阅读与写作等。
(五)阅读成果交流。
经过一定时间的阅读后,每位同学都具备了一定数量的专题资料,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老师也曾要求同学们用文字的形式记下了他们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如果这种体验没有能够被表述出来,学生会觉得阅读没有成就感,继续阅读的积极性会打折扣。因而我们需要为他们提供一个平台,建议每次专题阅读后进行一次交流活动,让大家在相互交流中获得知识的完善和补充,观点的碰撞和共鸣。
(六)教师总结。
在一个专题阅读完成之后,教师把最初预设的专题目标达成度作一个估计,看看效果如何。如果效果不佳,需要寻找问题所在,以期能为下一个目标的达成寻找到更为有效的措施。我们要在逐步的探索中不断总结经验,找出缺陷,不断加以完善。
三、形成专题阅读指导策略
(一)阅读兴趣激励策略。
在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几个因素中,阅读兴趣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现在学生们的阅读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父母或老师安排和规定的。曾经有学生告诉笔者,她读什么书都要经过父母亲批准。由于阅读带有强烈的功利色彩,学生们的阅读兴趣正在一点一点地被消磨掉。阅读兴趣的消失,使得阅读变得越来越缺乏内在动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阅读能力的培养。
(二)感悟质疑引导策略。
二期课改更追求一种大语文的精神,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引导同学们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在专题阅读的过程中,我建议同学们适时写一些阅读笔记,记录下你的阅读感受。如果有时间的话,最好能进行一些课堂交流。
通过一定量的专题阅读,同学们必然会出现一些阅读中的疑问,作为老师,就需要告诉他们如何发现和筛选文章中引起你关注的地方,哪些是一定需要明白的,哪些是不必为此停滞不前的。“不求甚解”在某些时候是需要的,而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更是不可缺少的。
老师要让学生明白,能发现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有时候比解决一个难题更有意义。只有本着一种探索、思考的精神来阅读,你才能使自己获得真正的阅读的快乐。
在进行一个专题的阅读时,可以让同学们把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整理下来,老师可以先整体看一遍,了解同学们的阅读情况,再筛选一些能体现共通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有价值的问题放在阅读活动时或阅读课上集体商讨。
由于是进行的同一专题的阅读,很多问题之间会有共通性,大家把阅读获得的信息在课堂上交流,可以说是一种知识、讯息的汇总。或许,一位同学的阅读困惑另一位同学正巧可以解答,这样的方式,要比老师一个人来解答有意义得多。
(三)阅读写作互动策略。
阅读和写作可以说是密切相关的,本课题的展开,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为了进一步有效提高同学们的写作能力。农村学生的写作往往空洞平乏,缺少广阔的视野,缺少新意、有说服力的素材,我们试图通过专题阅读的方式,来改变这种状况。
所以我们从一开始的一篇文章的阅读感受,到一个单元的阅读感受,再到写推荐课外文章的理由,我们都坚持让学生写一些小短文。一方面促进同学们认真阅读,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写作的训练。在完成一个阅读专题时,要求同学们对此专题的素材进行整理,符合我们规定的数量和质量要求。
例如摘剪一些名言名句,摘剪一些生动的事例,以及一些优美的段落,来作为同学们写作的参考。这样做,是为了能让学生有一种构思、选材的意识,并培养他们筛选已有的素材,正确运用到作文中的能力。同学们在专题阅读中所获得的素材、信息就是触发他们思维的一种催化物了。这样,就可以使我们的学生逐步爱上阅读和写作。
(四)形成课题意识策略。
在同一专题的阅读过程中,同学们更容易由比较、分析中得出自己的一些独特想法。作为老师,就要善于及时地抓住这些信息,让同学们对阅读中形成的思考进行总结和梳理,引导同学们确立一个合适的课题,进而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课题研究,让同学们的阅读研究、探索能力进一步得到增强。
(五)专题研究性策略。
在确立了合适的研究课题之后,教师要帮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渠道来获取信息,要做好专题研究性阅读的指导工作。具体措施如下:
1.制定阅读计划。专题阅读是一种定向型的阅读活动,它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因此,需要围绕研究专题制定出初步阅读计划。
例如围绕“戏剧冲突”作专题研究性阅读,一要阅读比较典型的戏剧(如《雷雨》《窦娥冤》等),二要查阅相关的背景资料以及作者的创作情况,三要查阅有关的剧评文章尤其是查阅有关戏剧冲突的评论文章,四要查阅有关戏剧及戏剧冲突理论研究方面的文章。
在课题进展的过程中,随着材料占有的不断丰富和研究内容的不断深化,教师要学会及时调整阅读计划,给学生适时的指导,以促使他们的专题研究性阅读向着正确的方向不断深入。
2.编写书目索引。查阅资料会涉及到很多书籍,在专题阅读过程中不能读了就把它们弃置一旁,对那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材料应该记录以下信息:书刊名称、出版单位、版本时间,篇目名称、作者姓名等等。这样,便于今后随时查阅,在写作专题研究论文时也可以及时查证。尤其是对那些与研究专题密切相关、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材料,更有必要做好这个工作。
3.做好摘录点评。一般说来,学生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作者的一些基本观点、精辟论述、独到见解等都会引起大家的关注,老师要指导学生学会筛选,把那些与专题阅读有关的重要内容作好摘录,以帮助更好地进行阅读和记忆。
语文是一门包容性极大的学科,阅读也是没有止境的。开展“高中学生语文专题阅读的指导策略”这样一个课题的研究工作,还只是一种探索性的尝试,笔者意图以多种渠道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以阅读带动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高。
语文二期课改为这项工作的展开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背景和契机,我们都已经意识到“阅读是未来教育的一块基石。阅读是语文之根,阅读是学习之母,阅读是教育之本,阅读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学会阅读,才能生存,才能发展”。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确立了以改革阅读教学为突破口的“专题阅读指导”。 在教学中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从切实提高学生全面素养的角度,寻求一条由应试向素质转变的可操作性强的语文施教之路。
目前实践的时间还不是很长,其中必然还有许多不合理或不完善的地方。我想,在未来的教学中,和所有的老师共勉,使我们的阅读教学得到不断地完善。
(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