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蘑菇街、二维火、有赞……半年间,电商服务平台在相继接受央行约谈。共同原因是业务可能存在金融风险。
越来越多的电商平台正在将金融业务作为其发展链条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但由于当下央行监管尚在补充完善阶段,电商平台的金融业务也良莠不齐,潜藏着一些风险。
去年,美团网就被揭露出資金违规,首先在无支付牌照情况下推出“美团支付”,其次,美团网给商户的资金清算也是自行进行。随后,美团网通过收购持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公司解决了这个问题。
3月19日,有接近央行人士传出消息:以蘑菇街、二维火、有赞为代表的电商服务平台在近半年间陆续接受了央行的约谈调研和窗口指导。共同的原因是企业业务可能存在金融风险。
“平台二清”
消息称,以蘑菇街、二维火、有赞为代表的这些电商企业的资金流运营方式多是通过与微信、支付宝等支付机构合作,但支付机构仅承担通道职能,并未对平台本身账户进行托管,从而形成“大商户+二清”模式,可能存在金融风险。
所谓“大商户模式”是指多家POS商户共用一个商户编码的情况,而“二清”则是指支付公司或银行先将POS机的结算款支付给某一个人或某一家公司,再由这家公司或个人结算给商户,二者均属于违规行为。
众所周知,随着互联网金融创新的迅速发展,各种线下商户门店的移动支付变得越来越方便,“刷二维码”已经成为消费者新的消费习惯。有的商户以为付款途径是微信、支付宝,钱就是安全抵达这两个平台了。 “但实际上在‘刷二维码’这一操作只是用户的付款通道,最终资金去了哪里要看背后聚合支付服务商链接的收款账户。”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知名IT律师赵占领对《中国经济信息》记者分析道:“而消费资金只有进入了商户自己在存管银行的账户,才是合规的。”
接近央行人士透露,监管层普遍认为,电商企业如果自身没有支付牌照,就不具备从事支付清算业务的资质,也就不能留存商户资金。同时,大量资金沉淀后一旦出现卷款跑路则影响很大,这是央行介入的主要原因。期间还可能存在包装虚假商户、变造交易信息、用户信息泄露等问题。一旦出问题,相关的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都要付出代价。
“本质而言,我们是一个互联网企业,起初没有想过要去做金融的事情。但是随着企业慢慢成长,到达一定规模的时候,确实在业务层面来讲就形成了一定的资金存留。”蘑菇街所属的美丽联合集团相关负责人回应《中国经济信息》记者时表示,“跟央行的沟通让我们也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也理解监管层的忧虑。”该负责人还介绍道,半年里,蘑菇街已经与支付宝合作进行了系统改造,解决了合规性的问题。目前正在和几家大行以及第三方服务机构沟通,以求进一步完善蘑菇街支付体系的合规性建设。
公开资料显示,二维火是专注餐饮云收银系统研发和应用的服务商,所从事的业务主要是帮助餐饮等行业实现互联网信息化,例如手机点餐、支付、营销互动等;有赞则是基于SaaS模式,向商户提供微商城系统和完整移动电商解决方案的技术服务商,旗下有赞微商城、有赞收银、有赞供货商、有赞微小店、有赞批发等产品。
这几家企业的资金流运行方式有一个共同点——尽管很早就引入了与微信、支付宝等支付机构的合作,但支付机构仅仅是以支付通道的角色介入,并未对其平台本身的账户体系进行托管。监管层面将这种模式叫做“平台二清”。
有赞相关负责人则回应称,公司以向商家提供系统服务为主,企业本身没有从事支付业务,不存在不合规的地方。该人士还表示,此番央行约谈是和企业共同探索解决方案,互联网行业发展快,可能会快过政策法规更新的节奏。
目前电商平台中包括阿里、京东、唯品会等企业都将金融业务视为集团生态链条的重要环节。“支付业务是电商企业重要的流量入口,也会产生大量的沉淀资金。”赵占领解释,电商若通过合作支付宝或微信,将钱从消费者手中交付到各商家手中,类似于支付宝和淘宝这样的模式,平台本身不涉及支付业务,可规避法律风险。
但在没有获取支付牌照时,平台先通过支付通道收取资金,再分别发放给商家,实际上做了第三方支付工具的事情,确实属于违规行为,存在潜在金融风险,并且可能引起连锁反应。
寻求外援
事实上,过去一年,类似蘑菇街、有赞面临的监管问题早已频频出现。而眼下拥有一定经营历史的电商基本都已经拥有支付牌照,如京东、阿里,即使是线下业务为基础的国美、苏宁、数字王府井等也都拥有支付牌照,再不济的话也好歹也有了预付费牌照,有备付金存留。一位业内人士向《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透露,360、携程都在积极寻找合适的支付牌照收购标的。
监管的存疑,正是为何一些平台积极寻求着收购支付牌照,也是为何支付牌照动辄叫价数亿的一种“供不应求”态势。但显然不是所有电商平台都能负荷如此高的成本。另一方面,电商平台直接收购一张支付牌照就可以有效解决合规性问题,更能将整个资金流转的闭环留存在自身的生态体系中。
所谓“支付牌照”,即央行发给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支付业务许可证》。截至目前,央行一共发了270张支付牌照,其中有三家机构因为备付金管理出现严重问题而被吊销牌照,因此现在市面上还剩下267张第三方支付牌照。 眼下,指望央行再放行牌照可能需要一个较长的等待期。
于是,市场上一些新兴的电商平台,大部分是寻求外部合作,比如和银行以及一些第三方支付合作进行账户托管。以蘑菇街为例,据其负责人透露,蘑菇街现在就在和杭州当地一些银行谈合作。“这些动向,C端的用户不一定能感受到,但作为一个年交易规模在百亿量级的机构而言,主动规避监管风险也是为企业增信的一种行为,对商户而言,也增加了资金的安全系数和结算效率。应该说是一种很正向的改变。”一位央行杭州中支机构的人士表示。
当下,互联网江湖的发展模式日新月异,但尚未经历时间检验。尤其是各色电商平台,由于受到资本的短时疯狂追捧,估值和扩张速度往往很惊人,却不一定符合其实际发展态势。电商平台自身的管理制度、风险内控、人才建设都未必能够跟上。对于电商平台的金融风险,监管前置还是很有必要的。
越来越多的电商平台正在将金融业务作为其发展链条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但由于当下央行监管尚在补充完善阶段,电商平台的金融业务也良莠不齐,潜藏着一些风险。
去年,美团网就被揭露出資金违规,首先在无支付牌照情况下推出“美团支付”,其次,美团网给商户的资金清算也是自行进行。随后,美团网通过收购持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公司解决了这个问题。
3月19日,有接近央行人士传出消息:以蘑菇街、二维火、有赞为代表的电商服务平台在近半年间陆续接受了央行的约谈调研和窗口指导。共同的原因是企业业务可能存在金融风险。
“平台二清”
消息称,以蘑菇街、二维火、有赞为代表的这些电商企业的资金流运营方式多是通过与微信、支付宝等支付机构合作,但支付机构仅承担通道职能,并未对平台本身账户进行托管,从而形成“大商户+二清”模式,可能存在金融风险。
所谓“大商户模式”是指多家POS商户共用一个商户编码的情况,而“二清”则是指支付公司或银行先将POS机的结算款支付给某一个人或某一家公司,再由这家公司或个人结算给商户,二者均属于违规行为。
众所周知,随着互联网金融创新的迅速发展,各种线下商户门店的移动支付变得越来越方便,“刷二维码”已经成为消费者新的消费习惯。有的商户以为付款途径是微信、支付宝,钱就是安全抵达这两个平台了。 “但实际上在‘刷二维码’这一操作只是用户的付款通道,最终资金去了哪里要看背后聚合支付服务商链接的收款账户。”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知名IT律师赵占领对《中国经济信息》记者分析道:“而消费资金只有进入了商户自己在存管银行的账户,才是合规的。”
接近央行人士透露,监管层普遍认为,电商企业如果自身没有支付牌照,就不具备从事支付清算业务的资质,也就不能留存商户资金。同时,大量资金沉淀后一旦出现卷款跑路则影响很大,这是央行介入的主要原因。期间还可能存在包装虚假商户、变造交易信息、用户信息泄露等问题。一旦出问题,相关的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都要付出代价。
“本质而言,我们是一个互联网企业,起初没有想过要去做金融的事情。但是随着企业慢慢成长,到达一定规模的时候,确实在业务层面来讲就形成了一定的资金存留。”蘑菇街所属的美丽联合集团相关负责人回应《中国经济信息》记者时表示,“跟央行的沟通让我们也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也理解监管层的忧虑。”该负责人还介绍道,半年里,蘑菇街已经与支付宝合作进行了系统改造,解决了合规性的问题。目前正在和几家大行以及第三方服务机构沟通,以求进一步完善蘑菇街支付体系的合规性建设。
公开资料显示,二维火是专注餐饮云收银系统研发和应用的服务商,所从事的业务主要是帮助餐饮等行业实现互联网信息化,例如手机点餐、支付、营销互动等;有赞则是基于SaaS模式,向商户提供微商城系统和完整移动电商解决方案的技术服务商,旗下有赞微商城、有赞收银、有赞供货商、有赞微小店、有赞批发等产品。
这几家企业的资金流运行方式有一个共同点——尽管很早就引入了与微信、支付宝等支付机构的合作,但支付机构仅仅是以支付通道的角色介入,并未对其平台本身的账户体系进行托管。监管层面将这种模式叫做“平台二清”。
有赞相关负责人则回应称,公司以向商家提供系统服务为主,企业本身没有从事支付业务,不存在不合规的地方。该人士还表示,此番央行约谈是和企业共同探索解决方案,互联网行业发展快,可能会快过政策法规更新的节奏。
目前电商平台中包括阿里、京东、唯品会等企业都将金融业务视为集团生态链条的重要环节。“支付业务是电商企业重要的流量入口,也会产生大量的沉淀资金。”赵占领解释,电商若通过合作支付宝或微信,将钱从消费者手中交付到各商家手中,类似于支付宝和淘宝这样的模式,平台本身不涉及支付业务,可规避法律风险。
但在没有获取支付牌照时,平台先通过支付通道收取资金,再分别发放给商家,实际上做了第三方支付工具的事情,确实属于违规行为,存在潜在金融风险,并且可能引起连锁反应。
寻求外援
事实上,过去一年,类似蘑菇街、有赞面临的监管问题早已频频出现。而眼下拥有一定经营历史的电商基本都已经拥有支付牌照,如京东、阿里,即使是线下业务为基础的国美、苏宁、数字王府井等也都拥有支付牌照,再不济的话也好歹也有了预付费牌照,有备付金存留。一位业内人士向《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透露,360、携程都在积极寻找合适的支付牌照收购标的。
监管的存疑,正是为何一些平台积极寻求着收购支付牌照,也是为何支付牌照动辄叫价数亿的一种“供不应求”态势。但显然不是所有电商平台都能负荷如此高的成本。另一方面,电商平台直接收购一张支付牌照就可以有效解决合规性问题,更能将整个资金流转的闭环留存在自身的生态体系中。
所谓“支付牌照”,即央行发给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支付业务许可证》。截至目前,央行一共发了270张支付牌照,其中有三家机构因为备付金管理出现严重问题而被吊销牌照,因此现在市面上还剩下267张第三方支付牌照。 眼下,指望央行再放行牌照可能需要一个较长的等待期。
于是,市场上一些新兴的电商平台,大部分是寻求外部合作,比如和银行以及一些第三方支付合作进行账户托管。以蘑菇街为例,据其负责人透露,蘑菇街现在就在和杭州当地一些银行谈合作。“这些动向,C端的用户不一定能感受到,但作为一个年交易规模在百亿量级的机构而言,主动规避监管风险也是为企业增信的一种行为,对商户而言,也增加了资金的安全系数和结算效率。应该说是一种很正向的改变。”一位央行杭州中支机构的人士表示。
当下,互联网江湖的发展模式日新月异,但尚未经历时间检验。尤其是各色电商平台,由于受到资本的短时疯狂追捧,估值和扩张速度往往很惊人,却不一定符合其实际发展态势。电商平台自身的管理制度、风险内控、人才建设都未必能够跟上。对于电商平台的金融风险,监管前置还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