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用户参与品牌价值共创视域下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发展策略研究

来源 :贵州民族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liping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用户已经全方位地参与到了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价值共创之中,因而推动了民族文化品牌经济和网络经济的蓬勃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公司应该适应网络用户参与品牌价值共创这一新的潮流,采取充分发挥网络的“连接”力量、紧抓“互动”这个关键点、在“重构”中打造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价值网、创新民族文化旅游品牌价值共创的机制以及激发网络平台的自增强活力等措施,吸引网络用户积极参与到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价值共创之中,使民族文化旅游品牌不断增值.
其他文献
构建乡村振兴人才供给机制,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是实现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保障.论文基于贵州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人才供给调查数据,从乡村振兴对乡村人才的内在逻辑要求出发,分析了贵州乡村振兴人才的供给与需求现状以及制约因素.经研究发现,乡村振兴对人才的需求总量较大,需求程度紧缺,岗位需求结构存在差异;乡村振兴人才供给受到个人、社会和政府层面因素制约;新时代应搭建“引进+培育+配备+机制”的乡村人才供给机制,多方引进增加人才存量,分类培育提高人才素质,有效配备发挥人才作用,
文章从民族非遗和设计学科联结交叉的视域出发,阐释民族非遗与设计学科两者进化的含义,及两者间进化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性;目的 之一旨在厘清民族非遗的抽象与具象范畴,并运用信息加工内涵、联结主义为地域民族生活中非遗与设计学有效融合、相互转化探寻有效的科学方法,并建立民族非遗互嵌式设计方法模型;目的 之二旨在树立民族非遗与设计学借用进化论和其它学科之间可互嵌式的文化遗产设计理念;目的 之三是对民族非遗设计提出评价,并解释民族非遗作为国内设计的积极内生动力的实践途径及结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工业“器物”的涌入和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民族地区以伦理为基础的生态治理机制逐渐失灵,导致生态问题凸显.因此,作为治理的最后底线——法治必须及时补位.而民族地区生态治理法治化必须梳理好由单纯民族人、纯粹自然物以及消极政府构成的生态治理系统向由民族人和外来人、自然物和工业物以及积极政府构成的生态系统的转变,并在转变中寻找新的平衡点.所以,基于工业化的社会背景,民族地区人、政府行动逻辑以及自然构成系统和相互作用方式的变化,民族地区生态治理法治化必须发挥政府的“掌舵”职能,并结合
新的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我国19个援疆省市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深入贯彻落实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与第七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深入、完整、准确地推进了文化援疆的工作进程,成效显著.文章以文化援疆为背景,以19个省市文化援疆实践为研究内容,列举文化援疆的主要类型,进一步分析文化援疆工程伟大实践的成效,从而提出我国今后在文化援疆工程方面的相关建议与思考.
民族文化传承场域对于继承与发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价值.乡村振兴战略为重构民族文化传承场域提供契机,但同时也面临民族文化传承场域主体关系模糊、话语权力失衡、传承场域衰弱的挑战.对此,作者主张可从调适文化传承的主体关系、重构文化传承多元共生的话语权利、构建融合开放的文化传承体系、革新封闭单一的文化传承模式、培养传承民族文化的立体文化人等5个方面重构民族文化传承场域.
法治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和重要路径.广大民族地区在推动法治乡村建设过程中国家法必然会与乡村社会中固有的民族习惯规则发生碰撞,甚至产生冲突与矛盾.调适好二者之间的冲突与矛盾,是民族地区法治乡村建设中的一道必答题.根据法治乡村建设的需要和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的实际,可以发现,并存、融合与矫正是促进国家法与民族习惯规则从冲突走向协同的重要方法论.
羌族火塘三脚架与羌族文化自身一样古老,它承载着羌族的历史文化,将古代羌人的文化传统和信仰习俗传承至今,留下了羌族文化往昔与今朝历史变迁的痕迹.火塘三脚架是羌族文化传统的一种体现,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我们认识和把握羌族历史文化的一把金钥匙.
我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学是中华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社会责任感的作家,是时代风气的先行者,他们尽己所能地保持了“板凳坐得十年冷”的艺术定力.在文学创作活动中,历代作家在立足本土特色、汇入民族心理、融入中国元素中,坚持文学担当,不断深入生活,用情感去共鸣人间的现实,用文字去述说社会的真言,创造了有筋骨、有情感、有道德、有是非、有温度、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千百年来,民族文学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文学方面的沟通路径,因此,民族文这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主线.贵州的民族发展历史是我国古代疆域变迁和各民族经济发展、政治演进、精神凝聚、民族分布、文化共性塑造进程的缩影.文章通过对贵州民族发展的回顾,追溯了贵州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逐渐融入政治上团结统一、文化上兼容并存、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程,从而深化对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过程的认识,并将历史逻辑延伸为实践逻辑,为贵州省完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时代重要任务提供借鉴.
在乡村振兴发展的大背景下,随着民族文化旅游热潮的到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已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而作为民族文化根植的土壤和展示平台——民族特色村寨,其保护、开发、利用、传承、发展的良莠,既关系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又影响着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文章以铜仁市民族特色村寨为个案,探析了在民族特色村寨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此为民族特色村寨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提供一孔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