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与WRF数值模拟资料,以2014年8月11日闽东沿海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为例,分析了该过程中海风锋、低压环流的形成、移动及其在暴雨区上空的结构演变与热力、动力特征。结果表明:(1)该过程午后强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是海风锋,夜间强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是低压环流。(2)数值模式较好地模拟出海风锋的生消以及低压环流的形成和移动。海风能深入到内陆70~90 km,并与山谷风形成海风锋。在海风锋的前端是东南风和东北或西北风交汇的辐合带,对应其南侧海风气旋性曲率最大处,降水越强。(3)海风锋在向内陆推进的过程中呈现出湿度增大、湿层增厚、气温下降的特征;海风最强时刻对应低空辐合最强、地面降水最强;海陆气压差日变化与海陆温差呈反位相分布。(4)闽东沿海午后强降水主要由海风锋造成;夜间,再次增强的偏南气流与随冷空气南下的偏北气流汇合,激发气旋性涡度增大,使得低压环流强烈发展,导致闽东沿海夜间大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