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导向下的市场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dps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公务车采购政策渐行渐近,中国公车采购正在进入拐点期。
  4月20日,上海浦东新国际展览中心,2013上海国际车展首场媒体日,国内各大汽车厂商极尽声色光电之能事,卖力制造繁华与喧嚣的背后,上演着一场争夺中国公车采购市场的“暗战”。
  “北举红旗,南坐传祺;中间是上汽荣威在攻城略地。”业内人士如此说。
  在E1展馆,上汽集团将旗下民用版荣威350、550,以及针对中高端公车采购的荣威750、950,全系推出,并高调打出无论“品牌、质量、技术、服务”等都具备国内领先、对接国际竞争的实力。而比肩相邻的W1馆,一汽红旗H7虽然尚未正式上市,却已经在全国十几个省市的政府采购中有所斩获。广汽带来了传祺,北汽也携旗下品牌悉数登场,东风、长安,乃至吉利、比亚迪等自主品牌,也悉数到场。
  业内观点认为,受惠于新一届政府公车采购观念的转变,大变局下,自主品牌正在迎来历史拐点。
  2012年12月,媒体已经报道出中国高层就领导干部“配车”问题的态度:“我们逐渐要坐自主品牌的车,现在也有了这个设计和生产,老坐外国车观感也不好。很多外国领导人都坐自己国家生产的车,除非没有生产。”
  不过,4月20日上汽荣威品牌与公关部区域主管郑荣卿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虽然“官车自主化”趋势才是初显,但国内市场的竞争态势,事实上已经硝烟四起。
  公车自主化,真实现状如何?
  公车自主现状
  由于汽车产品开发存在周期性,即一款新产品从概念提出,到研发设计、试验,再到量产和市场销售,往往需要3-5年的时间周期。《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调查发现,早在中国车市10年“井喷周期”结束之前,已有数家自主车企主动调整,以应对中国“治堵”元年及行业低速发展期。
  从那时起至今,无论是主动应对市场下行拐点的上汽、吉利、北汽、比亚迪等车企,还是“有心插柳”意图染指官车市场而开发传祺(对标帕萨特)的广汽,以及推出并不成功作品G6(相对标奥迪A6)的奇瑞等企业,在最近的3年时间里,都在渐行渐近的新公务车采购政策中,完成了企业直觉下的提前布局。目前自主官车领域已逐渐形成了最具代表性的三家企业:
  广汽传祺完成了南起珠三角,北至宁夏,东至江浙地区的公务车市场布局,捆绑民用销量在内,其销售一路看涨——2012年全年完成销售3.3万台,今年有望实行销量6.5万台;
  上汽荣威则强力辐射整个华东地区,荣威750对标帕萨特,性价比竞争优势明显,而最新消息也指出,荣威950也显然已经成为红旗H7的最直接竞争对手,未来有望走入省部委的高端公务用车采购行列;
  而媒体关注度最高的一汽红旗H7,虽然5月才能正式上市,但已在全国十几个省部委斩获超过500台的大订单。
  “不过,相对于200万辆的中国公务车保有量,自主品牌虽然正在加速进入,但份额依旧太小。”4月16日,奇瑞总经办王玮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指出,这一实际数字很可能不会超过5%。
  而在此前的采访中,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相关领导透露,中国200万辆公务车的保有量自2010年以来几乎没有增减。其中,高端市场中仍以奥迪“一枝独秀”,辅以少量其他品牌,中低端市场则被大众帕萨特、别克君威、君越,以及日本丰田、本田、日产等瓜分。“总体而言,合资品牌占据其中大约85%-90%的份额,即170万-180万辆;自主品牌不会超过30万辆。”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指出,目前公务车采购所占汽车市场总体份额大概在2%左右,“市场容量很小,加之多品牌分食,现在还不可能(对自主品牌)在实际销量上带来重要影响。”
  公车采购之路
  公务车采购由来已久,但自主品牌却长期积弱,要厘清这一历史疑问,需要从中国公车采购路径说起。
  原国家经委机电局一位退休领导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提供的一份非公开“中国官车路线图”,可以折射出中国“自主官车”的历史。
  该材料显示:1949年-1959年间,中央领导、省部级干部和军队高层的“官车”匹配为苏制吉斯、吉姆、嘎斯轿车及少量欧洲轿车;地厅级干部、县团级干部,一般配备为军用吉普车。
  1959年-1984年间,中央、省部级干部和军队高层的“官车”为国产红旗轿车、少量苏制或欧洲产轿车;地厅级干部、县团级干部一般配备上海牌、胜利牌轿车和北京吉普等。
  1984年-1999年间,由于国产红旗停产,同时政策逐步放开对各级官员的官车配置限制,官车消费开始“井喷”。在这一阶段,海南、山东等地出现了进口轿车走私猖獗的现象。也是在这一时期,高端如德国奔驰、丰田皇冠、通用别克等品牌,中低端如合资车型桑塔纳、捷达等,一起驶上了中国道路。
  1999年后,奥迪在中国高端官车市场采购中长期“一枝独秀”。奥迪一度以其总销量的20%占据中国官车高端市场的80%;即使近年其官车采购比例不断在下降,但每年依旧不低于10%;在中低端市场,则几乎被大众帕萨特、别克君威、君越,以及日本丰田、本田、日产等外资和合资品牌瓜分。
  其实,早在1990年代初期,国家就有规定,政府干部用车应该使用国产轿车,但执行起来效果并不理想。在中国政府机关已购公车中,外资品牌占据了绝大多数。
  199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首次出台了《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制定了公务车配备标准具体标准。对于不同层级干部的座车配备,国家层面第一次有了排量和价格限制。1999年,中央又对1994年的规定进行了调整和补充,并第一次提出政府采购概念,强调了“党政机关车辆配备要坚持使用国产汽车的原则”。可惜这条原则,没有得到严格执行。
  在当年的政策中,针对不同层级干部,有了更为明确的配备条件,即“部长级和省长级干部配备排气量3.0(含3.0升)以下、价格45万元以内的轿车,副部长级和副省长级干部使用排气量3.0升(含3.0升)以下、价格35万元以内的轿车”。同时第一次对其他公务用车提出了标准:党政机关的其他公务用车一般配备排气量2.0升(含2.0升)以下、价格25万元以内的轿车。   2002年6月29日出台的“政府采购法”则在法律上对公车采购做出了更加明确的规定,同时使得政府采购第一次有法律可依。
  政策催熟
  2012年12月后,“官车自主化”的政策催熟步伐,进一步加快。
  事实上,关于公车改革的最新方向,早有两个文件可循,一是2011年工信部发布《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管理细则》规定的“双18”标准——排量不超过1.8升,价格不高于18万元;另一个是2012年2月发布的《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征求意见稿)》,入选的412款车型全部为自主品牌。政府采购用车既担负着公务重任,又代表了政府形象,不仅要在档次上相匹配,在外观设计、功能匹配上都要有所体现。
  今年全国两会后,曾全程参与2012年度选用车型目录(征求意见稿)制定工作并担任专家组组长的董扬向媒体透露,中国公车采购天平正在向自主品牌倾斜。
  董扬表示,正在修订中的公务车采购标准包括:自主品牌采购比例不低于50%;正部级官员用车标准由此前的不高于3.0升排量、人民币45万元降至2.5升、35万元;副部级官员由不高于3.0升、35万元降至2.5升、30万元;普通公务用车则由最高2.0升、25万元被重新限定在1.8升排量及16万元以内。
  虽然政策细节尚未公布,但该说法得到了业内相关人士证实,相比较以前的“双18”标准,公车采购标准和金额再一步下探。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这无疑是对占公车采购比例较小的自主品牌的进一步利好,而利好背后将进一步凸显政策利好的辐射能量。自主品牌以后可以通过拓展公务车市场,继而带动商务车需求,并将这种辐射力带到私人用车领域。
  乘用车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指出:“几乎所有自主品牌都将涉足官车市场,尽管目前高端产品有限。”上汽荣威郑荣卿也表示,“高层提出的官车采购条件逐步转向自主品牌,确实给我们发展提供了好的机会。”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公关总监杨学良也证实,对应于公务车及公司用车市场正在发生的趋势调整,今年吉利特别成立了机构客户部。“这几年自主品牌的品质提升很快,相对合资品牌,已经具有更强的性价比优势。”杨学良说。
  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更直白地指出:“领导人选乘什么样的国产车,意义非同小可。除了是对该品牌质量的最高认可,更是对该品牌建设的最直接拉动。因此,奇瑞战略转型,除了首重质量之外,也正在严密注视公车市场的最新动向。”
  外患与内忧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在采访中则发现,自主品牌在为“官车自主化”欣喜之余,仍然面临强大挑战。
  这其中,最大的挑战来自强大的合资品牌。
  作为中国公务车采购保有量最大的合资品牌,2013年春天,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不约而同推出了升级版的新捷达和新桑塔纳。
  改款后的新捷达和新桑塔纳,均符合去年2月24日工信部发布的《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征求意见稿)》中的相关指标——也就是说,这两款车仍在公车采购范围之内。在为保住官车市场而努力的同时,新捷达和新桑塔纳将进一步向私车细分市场渗透。
  除了外资品牌的竞争,自主品牌自身也仍有不少短板。
  日前业内披露的一份国内主流车企长期研发投资计划显示,上汽、一汽、长安、北汽、东风及广汽等6家中国主流车企,2011年-2015年的研发投入总额超过1600亿元。但在5年前的2008年,丰田和大众汽车两家的研发投入就高达130亿英镑。
  公开数据表明,为牢牢占领全球市场主导,跨国车企每年净利润的50%都会用于研发,并且积累多年;而由于自主品牌利润微薄,一些企业甚至需行政输血才能存活,这导致自主品牌与跨国车企在技术储备上存在“代差”,而且“追尤不及”。
  除了研发投入不足,“合资自主”寄生于“自主”名义之下,也正在变相渔利“官车自主化”的政策利好。
  4月19日,广汽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曾庆洪就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一些合资公司中方,为了挣快钱,从外方拿来一个淘汰过时的技术平台,然后根据中国市场喜好,换个壳子,没有真实的技术含量,甚至都不环保节能,这算什么合资自主?我是坚决不赞成这种合资自主。”
  有业内匿名人士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指出,除了广汽传祺、东风日产启辰、上汽通用宝骏尚可以说是真正由合资公司投资,集多方(全球)智慧研发,知识产权归合资公司所有的产品外,其他合资自主基本上都是换壳。“这种‘换壳’不但不能为中国企业积累技术,更在联手原有强势合资产品‘围剿’自主品牌的市场生存空间。”
  上述匿名人士进一步指出,虽有“官车自主化”的政策利好,但中国无处不在的地方保护主义,仍是自主品牌崛起过程中看不见的“内忧”,并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官车自主化”的政策利好。
  “其一,区域市场自有品牌强势垄断,排斥市场机制下的充分竞争。”他以北京、上海两地为例,指出上汽集团的电动汽车产品很难进入北京市场;在上海市场亦然,“更遑论比亚迪这样的纯民资企业”。
  这种论断被比亚迪汽车高级副总裁吴经胜所印证。吴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说道,“做事情难,跟地方政府打交道,尤其不容易。”
  他以比亚迪电动大巴的市场推广为例,不但面临地方保护主义,还缺乏国家政策的系统性支持。“比亚迪以一己之力做激活一个庞大产业链条的所有事情,困难可想而知。这中间除了电动车研发链上的相关技术难题;在下游推广上,在任何地方都涉及电力、交通、环保、财政税收、公安等多部门的协调。”吴经胜说,“比亚迪虽确实想以产业报国,但是现实困难面前,冷静之后只能以在当地建厂方式,摸索如何突破这些藩篱。”
  “其二,截止到2012年底,公开数据统计,中国依旧存在127家整车生产企业。”上述业内匿名人士指出,国内汽车行业确实已经进入深度整合期,但比较跨国巨头动辄几百、上千万辆的全球年度产销规模,127家中国自主品牌无疑仍在分散行业资源,使得多数自主车企难在规模上上档次,从而一定程度上依旧呈现散乱局面。
  针对“官车自主”政策新趋势,4月18日,一位学界电动车专家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中国汽车业一些意见领袖存在利益代言。“整个行业的重大决策,经常被利益集团所左右。”因此,“官车自主化”要想成为不偏不倚的政策利好,不但需要科学透明的决策机制,更需要在细节执行中“阳光化”。
  “像电动车产业,被上升为‘新兴战略产业’之后,全行业就一哄而上,在巨额财政补贴的‘蛋糕’前,做实事的得不到资源,不做事的依靠资源拿到更多资源——只有避免‘官车自主化’政策在执行中出现这种问题,自主品牌才能真正快速发展,正向崛起。”
  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经济学者王小广指出,根据国际经验,年度销售1000万辆的单一市场即可孵化一家具有世界竞争力的跨国车企;而中国到目前为止,年度销量近2000万辆,不但未孵化出一家跨国车企,自主品牌在与合资的竞争中,还面临随时可能被剿灭的风险,这些无不说明“行业需要顶层设计的重新调整”。
  王小广认为,打破“合资迷局”,自主要真正崛起,“首先应与外资品牌‘离婚’。只有直面国际品牌的竞争压力,用真正的市场机制对抗市场机制,自主品牌才可能真正成长起来”。
  不过,与观察者谨慎的姿态不同,4月19日长安汽车董事长徐留平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乐观预期,“现在中国汽车年产销量都过190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已经占28%,预计随着自主品牌份额市场的不断提升,再经过10年发展,自主品牌有望占到国内市场的40%左右;中国也一定会诞生5-6家世界级汽车制造企业”。他认为届时“长安会是其中一家”。
其他文献
作为中国自主品牌公务车神话的缔造者,一汽红旗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业内外关注。据记者了解,5月面世的红旗H7是目前唯一对标奥迪A6的自主公务车产品,也是一汽高端品牌红旗最高端车型的代表作,诠释着一汽的研发实力。  只是,潜行多年的红旗能否为老牌自主品牌扳回败局还是个问号。因为面世之后,H7面对的不仅是未来政策和执行力度的双重考验,还有全球化制造业不断提升的正面冲击。  曾经的市场  作为中国制造的传奇,
期刊
在“官车自主化”政策信息释放的前后,据《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在自主品牌发力公务车采购市场的同时,通过合资长期占据中国官车市场主导地位的外资品牌,正不可避免受到冲击。变局之下,外资品牌的应对之策正浮出水面。  全方位应对  2012年3月,欧盟商会就曾发表声明,欧洲商会将同会员一起评估中国公车改革带来的影响,并有可能正式敦促欧洲国家政府采取反制措施。  欧盟商会的抗议,代表着外资品牌半官方的反应
期刊
提倡官员乘坐国产车,体现出国家高层对国家形象的重视和对汽车这一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更大期待。而从汽车企业角度去看,如果单纯依仗国家高层的号召,并将进入公务用车市场作为一种必然的权利,那么就必然南辕北辙。  养尊处优的危机  中国自主品牌成为党政机关的公务用车并不是今天才有的一种专利,红旗品牌的出世就是作为国家领导人的公务用车,而改革开放初期,“红旗”、“上海”、“北京”吉普也在很长时间内成为中国公
期刊
孩子几岁留学最好?  经常有人问我:孩子几岁留学最好?其实这个问题我很难给出“最好”的答案,但可依据自己的体验提出一些建议。  记得李开复说过,11岁以前出国最好。他说,“要不是我那时候去了美国,可能不会做得像今天这么好。”我看了李开复的《世界因你而改变》,很受鼓舞,也许我接受儿子不满14岁就出国是受了他的影响。  其实,如果我没有患上癌症住在医院大半年,如果没有北京那么多雾霾,如果没有朋友向老公
期刊
桑德尔的哲学思想似乎能在古老的东方哲学中找到呼应  在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课程——“正义”的课堂上,教授迈克尔·桑德尔以“苏格拉底的方式”不断地诘问、应答、反驳和再追问,循循善诱地启发学生的思考:“究竟做什么才是对的?”  桑德尔教授擅长通过形象的例子拷问学生,直到学生发现自己之前的道德观在桑德尔教授不断地对比和假设中陷入矛盾之中,从而引导学生进入哲学层面的思考。在迈克尔·桑德尔近期被引进到中国出版
期刊
“邮政普遍服务基金”或将征收的消息,再一次引发了公众的关注。  单纯从理论而言,征收邮政普遍服务基金是为了弥补那些偏远地区的邮政服务。如消费者在中国邮政的任何一个营业网点,都可以向中国任何一个角落邮寄物件;而在商业快递公司,就只能向有营业网点的地区邮寄。从这个意义而言,由所有的快递企业一起来承担邮政普遍服务的成本,这是一项较为公平的制度安排。  不过从其他国家的实践来看,给邮政普遍服务提供资助的并
期刊
能源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因其在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重要性和影响,能源问题的探讨贯穿了整个现代工业文明时代。近年来,国际能源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关注热点,譬如全球气候变暖、美国的页岩气革命、日本的核电危机、中国的能源革命等等,这些都将深刻影响国际能源未来发展。  相对于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和能源史来讲,中国近代能源史经历了100多年,但要说到取得的发展,也就是新
期刊
“我一生就做了两件事。一个是综合运输,一个就是现代物流。”  “我这一辈子就在国家经委、计委、发改委系统工作。”谈及个人履历,王德荣笑称。  1958年,王德荣从北京铁道学院(现为北京交通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国家经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工作。1988年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合并,王德荣到了由国家计委批准,由铁道、交通、邮电、民航、石油管道和总后军交等部门共同组织的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下称中国交协),2003年
期刊
去年底,中国白酒行业进入低谷期。悄然之中,白酒行业的销售量、利润率和市场途径等关键指标,急速萎缩。有言论称,白酒业的“黄金十年”将无法重现。  纵观白酒行业当下的格局,与宏观经济下行、消费不振、且行业自身历经一段时期的膨胀式发展后其积累的痼疾终于集中爆发密不可分。但更为深层次原因,无疑是产能严重过剩,部分产品价格人为虚高,严重远离消费者,远离正常的白酒消费需求。  改革开放30年来,作为见证过中国
期刊
什么是中国经济最大的风险?答案很可能是过剩的产能及其在金融领域的对应表现,即过高的债务、信贷杠杆比率。  其中,地方投资平台积累的问题,是一个急迫而现实的威胁。地方投资平台的本质是地方财力对银行体系的透支。而地方政府对投资项目的选择与营运,并不以微观经济合理性为归依,具有投资低效率及银行坏账风险。此外,中国银行体系的潜在风险还包括对国有企业的大量贷款,以及对房地产市场直接与间接的依赖等。  全球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