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四川文艺年鉴》主编,四川省美学会副会长,四川省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现当代文学研究會副会长,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曾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发表论文100多篇。现已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规划课题2项,获得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省“五个一工程奖”一项。著有《三星堆的审美阐释》《以道相通的美学》《宋元明清巴蜀艺术史》《中国·四川抗战时期的美学家研究》《纯粹人格》等专著。
推荐理由
2017年4月,专著《以道相通的美学》获四川省第17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由四川省人民政府颁发。
2017年5月,文章《自然心性中的多重世界——康巴作家群研究》刊发于腾讯文化版“大家访谈”栏目。
2017年4月,专著《中国·四川抗战时期的美学研究》,获四川省第17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由四川省人民政府颁发。
2017年8月,论文《唐诗中的丝绸之路与天府之国》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文学评论》2017年第4期。
创作感言
自上世纪80年代的“美学热”过去之后,美学这个学科曾经陷入萧条。而我从这个年代开始从事美学研究与文艺批评,一头扎进去,一直没有离开。我是首批中华全国美学会会员,曾创办《美学新潮》,李哲厚先生为其作序;曾参与创办全国青年美学会,亲历了美学三十多年来的潮起潮落。我的研究最初从对中西美学原理的系统认识开始,醉心于美学理论和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阐释。从黑格尔、康德、海德格尔那里寻找美学思想的核心理念,从朱光潜、李泽厚等中国美学家那里寻找智慧的源泉。在这一过程中我出版了《纯粹人格——黑格尔》《文学与心理学》(合作)等著作,在《文艺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了《论形式》《文艺批评是一种审美判断》等论文。研究过程中我体会到,在西学东渐、文化大转型的过程中,中西美学碰撞往往产生丰富的美学成果。中国不仅有历史悠久的古代美学思想,而且在20世纪形成了美学新传统。中国地域辽阔,不仅有共通的美学精神,也有地域性的美学创造,美学始终是与艺术联系在一起的,由此形成了丰富的美学成果。自九十年代开始,我把研究中心转向以美学视角研究巴蜀地域文学艺术,关注四川文学,出版了《三星堆文化的审美阐释》《以道相通的美学》《宋元明清巴蜀艺术史》等著作;承担《道教壁画宗教审美类型研究》等两项国家社科基金规划课题。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宗教学研究》等重要报刊上发表了近百篇论文。我主编了《四川文艺年鉴》,主持《早期天师道美学思想与审美活动研究》《巴蜀文化通史·艺术卷》《藏羌彝走廊文化资源调查·文学卷》《道家精神与成都休闲文化》等省部级课题10余项,多项学术成果获奖。长期的研究使我体会到:美学的发展是与现代社会的需要联系在一起的。美学在近年迎来新的发展期,“十九大”的报告中提出了“美丽中国”的口号,我们要建设的国家不仅是富裕的,还必须是“美丽的”。美学研究任重道远,作为美学研究者唯有拿出扎实的研究成果说话。
推荐理由
2017年4月,专著《以道相通的美学》获四川省第17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由四川省人民政府颁发。
2017年5月,文章《自然心性中的多重世界——康巴作家群研究》刊发于腾讯文化版“大家访谈”栏目。
2017年4月,专著《中国·四川抗战时期的美学研究》,获四川省第17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由四川省人民政府颁发。
2017年8月,论文《唐诗中的丝绸之路与天府之国》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文学评论》2017年第4期。
创作感言
自上世纪80年代的“美学热”过去之后,美学这个学科曾经陷入萧条。而我从这个年代开始从事美学研究与文艺批评,一头扎进去,一直没有离开。我是首批中华全国美学会会员,曾创办《美学新潮》,李哲厚先生为其作序;曾参与创办全国青年美学会,亲历了美学三十多年来的潮起潮落。我的研究最初从对中西美学原理的系统认识开始,醉心于美学理论和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阐释。从黑格尔、康德、海德格尔那里寻找美学思想的核心理念,从朱光潜、李泽厚等中国美学家那里寻找智慧的源泉。在这一过程中我出版了《纯粹人格——黑格尔》《文学与心理学》(合作)等著作,在《文艺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了《论形式》《文艺批评是一种审美判断》等论文。研究过程中我体会到,在西学东渐、文化大转型的过程中,中西美学碰撞往往产生丰富的美学成果。中国不仅有历史悠久的古代美学思想,而且在20世纪形成了美学新传统。中国地域辽阔,不仅有共通的美学精神,也有地域性的美学创造,美学始终是与艺术联系在一起的,由此形成了丰富的美学成果。自九十年代开始,我把研究中心转向以美学视角研究巴蜀地域文学艺术,关注四川文学,出版了《三星堆文化的审美阐释》《以道相通的美学》《宋元明清巴蜀艺术史》等著作;承担《道教壁画宗教审美类型研究》等两项国家社科基金规划课题。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宗教学研究》等重要报刊上发表了近百篇论文。我主编了《四川文艺年鉴》,主持《早期天师道美学思想与审美活动研究》《巴蜀文化通史·艺术卷》《藏羌彝走廊文化资源调查·文学卷》《道家精神与成都休闲文化》等省部级课题10余项,多项学术成果获奖。长期的研究使我体会到:美学的发展是与现代社会的需要联系在一起的。美学在近年迎来新的发展期,“十九大”的报告中提出了“美丽中国”的口号,我们要建设的国家不仅是富裕的,还必须是“美丽的”。美学研究任重道远,作为美学研究者唯有拿出扎实的研究成果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