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例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lei2055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骨筋膜室综合征是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组成的间隔区内压力增大,引起四肢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发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如不及时诊断和抢救,可迅速发展为坏死,导致肢体坏死或坏疽,甚至危及生命。
  关键词: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压力增大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病因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由于骨筋膜室压力的增加或是空间的减少;第二类是骨筋膜室内容物的体积增加。根据其病因并综合我医院病例来看骨筋膜室综合征常由骨折挤压伤等引起,最常发生的是小腿和前臂掌侧[1]。该病最主要的难点就是早期的症状不太明显,所以就要求医护人员密切对患者进行仔细观察,不时进行超声多普勒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多种方法来确认。如已经确诊为骨筋膜室综合征,其治疗方案的原则是降低间隔区内组织的压力,增大动脉、静脉之间的压差,使组织重新得到新鲜的血液供应。现将我院2008年9月~2015年4月收治的11例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病例介绍
  2008年9月~2015年4月,我科收治了四肢损伤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11例,其中男9例,女2例,平均年龄45岁,车祸伤7例,高处坠落4例,经过治疗与护理后最终各肢体功能均恢复正常。
  2.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的关键点及步骤
  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我也边学习边进行了总结,现将护理过程中关键步骤、可能出现的问题、处理方案等整理如下:
  2.1病情观察
  由于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快速确诊的可能性较小,而如果膜室压力持续上升,造成肌肉、神经的变化,时间过长的话将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所以仔细的观察显得尤为重要。
  2.2术前检查
  常规记录各项血、尿标本的检验时间和结果,注意心、肾功能的变化,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和肢体疼痛的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并处理。
  2.3心理护理
  由于病人及家属对手术的方式缺乏了解,术前可能不能对手术做出客观的分析,所以就需要我们及时耐心地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手术的方式、过程、预期的效果及我医院多次成功的案例,从而消除病人的恐惧及焦虑情绪,使其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并积极配合治疗。
  2.4术后护理
  对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治疗多采用的手术方法是彻底泄压术,而术后膜室保持开放,切口内布置负压引流管,如发现伤口渗液较多,护士应加强换药,及时清理坏死组织,密切观察伤口的分泌物颜色、量、性质等并做好记录。密切观察患肢的血运、活动情况及皮肤的温度,如发现肢端发凉、紫钳、麻木或是疼痛加剧,可能是减压不彻底,应立即通知医生,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病人进行持续的心电监护,观察尿量,记录24小时的出入量,及時补液输血,维持电解质平衡,血压稳定。除此之外,还需监测肾功能,及早发现脏器功能的改变。在护理过程中,班班交接,仔细观察及时处理各种异常情况。
  2.5局部的观察及护理
  一般来说,术后48小时内通过冷敷冰袋来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伤口渗液的流出,而超过48小时后应停止冷敷。在冷敷的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停止冷敷并通知医生进行相应的处理。对于患肢的护理,一般情况下应抬高患肢15度左右,以有利于静脉淋巴液回流,但是抬高的时间不易过长,防止供血不足而加重缺血,当发现肢端苍白时,说明肢体动脉供血不足应立即放平肢体[2]。对于有条件的可置于高压氧气仓内来增加组织的供氧量。在肢体固定于较好的体位后,应对患肢进行主动或是被动的活动,防止发生废用性挛缩。当护士换药时动作要求轻柔,以减少患者疼痛及出血。
  2.6功能锻炼
  应向患者说明早期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指导并督促患者早期进行肢体的功能锻炼,它可以维持及恢复关节功能,预防肌肉萎缩,是避免和减轻后遗症的重要措施。为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应在手术后第五天便开始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应以主动活动为主,以辅助活动为辅,如伸指、握掌、活动腕关节等,同时还可以做临近关节的活动,促使肢体功能早日康复。在锻炼时应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2.7营养支持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容易消化的饮食,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有利于组织创面的修复。
  3.小结
  综上所述,在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过程中可以看出早期的护理观察对该病的治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护士具有严谨的思维和敏锐的洞察能力。而在术后的护理中要求我们应理论联系实际,多思考多总结。除此之外还需要我们及时与患者沟通,进行心理护理,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减少此类疾病所引起的并发症及伤残率。
  参考文献:
  [1]赛小珍.骨科护理技术[J].中医正骨,2012,24(1):22-23.
  [2]丁中华.对骨筋膜室综合症的再认识[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15:1915.
其他文献
摘要:危重症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及自我调节能力都较常人显著下降,其血糖异常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常人,血糖的异常会加重患者病情,产生不良临床结果,影响疾病的转归。本综述主要探讨危重症患者血糖异常的原因、危害以及易发人群,重点概述了国内外对危重症患者血糖控制目标的发展、认知以及危重症患者血糖异常的监测和护理。  关键词:危重患者 血糖控制目标 血糖护理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超过空腹血糖浓度在6.1mm
期刊
目的探讨99TCm-二乙三胺五醋酸肾动态显像(99TCm-DTPASPECT/CT)联合胱抑素C(Cys C)对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57例糖尿病(D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分为DM早期肾损害组(≥20μg/min)和DM无早期肾损害组(<20μg/min),所有患者均接受99TC
目的分析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后FeNO(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70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并根据FeNO水平判断其是否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FeNO水平、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患者FeNO水平为(17.83±2.25)pbb,低于治疗前的(26.26±5.17)pbb(P<0.05);治疗后,患者FEV1(1 s用力呼气积)、FEV1/FVC(第1秒用力呼
目的分析孕妇孕中期血清学唐氏筛查结果,探讨血清学唐氏筛查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本院行产前检查的4108例孕中期(15~20+6周)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孕妇年龄分为20~24岁组(n=369)、25~29岁组(n=2264)、30~38岁组(n=1475)。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游离雌三醇(uE3)水平,并结合孕妇年龄、孕周、体质量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分析血清学唐氏筛查结果。结果随着年龄增加,DS高风险、DS临界
目的观察肠道菌群微生态变化与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肾功能的相关性,以指导CRF干预方案的合理调整。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15例CRF患者,分为早期组(n=47)、中期组(n=55)和晚期组(n=13),评估患者肠道菌群微生态变化,检测患者肾功能[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比较3组患者肠道菌群分布及肾功能水平,并分析CRF患者肠道菌群分布及肾功能的相关性。结果晚期组肠道菌群中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含量明显均低于中期组和早期组;晚期组肠道菌群中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均明
目的分析在卵巢良性肿瘤治疗中应用单孔腹腔镜手术疗法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66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使用经脐腹腔镜手术治疗)和常规组(使用传统多孔腹腔镜妇科手术进行治疗),各33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疼痛程度、美容满意度及术后卵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均未出现并发症。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模式对冠状动脉钙化的影响及与血清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和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血液净化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液净化模式分为血液透析组(HD组)、血液透析滤过组(HDF组)、血液灌流组(HP组)、高通量透析组(HFHD组),各2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CT扫描,计算冠状动脉钙化积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COMP和FGF-23水平;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MH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与COM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白内障患者眼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部分白内障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色球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3例。实验组给予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眼表症状评分、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六角形细胞比例。结果术前,两组眼表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实验组眼表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
目的探究制霉菌素联合氟康唑胶囊治疗真菌性阴道炎患者对其炎症指标及真菌转阴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真菌性阴道炎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29)。对照组采用制霉菌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制霉菌素+氟康唑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炎症指标和真菌转阴率。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2(IL-12)、γ干扰素(IFN-γ)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两组血清IL-4、IL-6、IL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延伸服务在慢性伤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伤口患者2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12例)和观察组(13例),对照组按照慢性伤口常规护理方法进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护理延伸服务。结果:两组患者经精心护理后病情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按照慢性伤口常规护理方法进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