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了解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双重栓塞术治疗肺结核咯血的远期疗效,探讨术后咯血复发、影响该治疗技术疗效的主要原因.方法对50例行支气管动脉造影+双重栓塞术的肺结核咯血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疗效追踪观察,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8~75岁,平均47.6岁.对其中咯血复发病例确定复发原因并予病因治疗及疗效观察结果50例肺结核咯血患者术后2年治愈31例,治愈率为62%,总止血有效47例,有效率为94%.术后短
【机 构】
:
510095,广州市胸科医院内科,510095,广州市胸科医院放射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双重栓塞术治疗肺结核咯血的远期疗效,探讨术后咯血复发、影响该治疗技术疗效的主要原因.
方法对50例行支气管动脉造影+双重栓塞术的肺结核咯血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疗效追踪观察,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8~75岁,平均47.6岁.对其中咯血复发病例确定复发原因并予病因治疗及疗效观察
结果50例肺结核咯血患者术后2年治愈31例,治愈率为62%,总止血有效47例,有效率为94%.术后短期内咯血复发9例,咯血复发的主要原因是肺结核持续不愈、合并支气管扩张感染,漏栓和肺外体循环参与肺内病灶供血导致血管难以彻底处理等技术上的因素也是原因之一;中、长期咯血复发10例,咯血复发的主要原因则是肺结核好转后空洞内继发真菌感染(主要是曲菌球)及肺结核再次复发.
结论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双重栓塞术在治疗肺结核咯血时远期疗效明显,可防止大咯血引发的危险,为治愈肺部结核病变争取时间,有利于患者安全好转.血管栓塞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止血方法,但去除引起慢性炎症刺激的感染病因才能真正治愈肺结核咯血.
其他文献
背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DM)、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水平升高,但抗高血压治疗对其影响尚未十分了解.目的:探讨益脉降
本文通过对4种不同配比混凝土试件进行圆环试验,研究粉煤灰和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收缩和抗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煤灰的掺入可延缓混凝土收缩裂缝的形成,但后期一旦形成较
随着手外科医学的不断发展,游离足趾移植已成为再造拇指的最佳手术方法[1],术后进行合理系统的康复护理非常重要.1996~2002年,我们对26例再造拇指的患者进行了全过程系统化的功能锻炼,功能恢复比较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胰岛素抵抗综合征(insulin resistance syndrome,IRS)是指由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及其派生的糖、脂肪代谢紊乱所导致的一群疾病或病症.IR是指胰岛素的外周靶组织(主要为骨骼肌、肝脏和脂肪组织)对内源性或外源性胰岛素的敏感性和反应性降低,导致生理剂量的胰岛素产生低于正常的生理效应。
目的 比较正常人 (本文所指正常人指非青光眼者 )和正常眼压性青光眼 (NormalTensionGlaucoma ,NTG)视盘形态结构参数之间的差异 ,以指导正常眼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方法 用Heidelberg视网膜断层扫描仪 (HeidelbergRetinaTomographⅡ ,HRTⅡ )对正常人 40例 ( 80眼 )及NTG3 0例 ( 60眼 )的视乳头进行断层扫描 ,获得视乳
目的 探讨两种微角膜刀所制角膜瓣对LASIK术后角膜循规性散光的影响.方法循规性近视散光患者96人(180眼)随机分为Ⅰ、Ⅱ两组,分别采用Moria LSK-One平推式气动微角膜刀和Moria M2旋转式微角膜刀制做角膜瓣,然后进行激光手术.术后6个月观察患者的角膜散光及角膜散光轴的变化.结果术后6个月,Ⅰ组、Ⅱ组角膜散光值分别为0.36±0.13D和0.52±0.09D,与术前相比,分别下降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ET-1)和一氧化氮(NO)对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并与肿瘤生长转移关系密切.拟测定原发性肝癌患者血中VEGF、ET-1和NO的水平变化,探讨它们的调节作用。
目的 观察右旋柠烯对胃癌细胞粘附和侵袭行为的影响. 方法用四唑氮蓝比色法检测右旋柠烯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以纤维粘连蛋白和层粘连蛋白为对象,检测右旋柠烯对胃癌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粘附作用的影响;利用Transwell小室,以Matrigel和纤维粘连蛋白构建重组基底膜,检测右旋柠烯对胃癌细胞侵袭人工基底膜能力的影响;应用Westen-blot法检测右旋柠烯对胃癌细胞条件培养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
目的 研究血锌原卟啉 (ZPP)和血清转铁蛋白受体 (sTfR)测定在合并感染的缺铁性贫血患儿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1999~ 2 0 0 2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采用血液荧
目的 描述淋巴管肌瘤病的CT表现.方法回顾分析2例经病理证实的淋巴管肌瘤病的胸腹CT表现.结果2例胸部高分辨率CT表现为两肺均匀或不均匀分布的薄壁囊状影,1例伴乳糜胸.腹部CT于2例检出腹膜后淋巴结肿大.1例伴有肾脏及腹膜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另1例伴腹膜后淋巴管肌瘤.结论淋巴管肌瘤病的胸腹部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熟悉其胸腹部CT表现有助于该病的诊断,但最终确诊须依靠组织病理学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