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班班通、电子白板、电子仿真实验室、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辅助技术华丽的走进初中化学課堂,改变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得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图文并茂,更加直观,形象益于师生教学活动的开展。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存在着一些误区,为更好地让信息技术服务于初中化学教学,提出解决办法。
将教材照搬到课件上:教师制作课件时对课标,把握不准对教材,分析不深入,致使重难点不突出,只是将课本中的文字内容一字不差的呈现在课件中,上课时一直站在电脑前机械的念课件,这样千篇一律的文字性PPT,缺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制作课件之前应该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和学情,然后抓住重难点制作课件。采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作为辅助,加强师生之间的课堂交流和生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用名人故事及史事等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爱上化学。
让课件成为化学课堂教学的主角:课堂教学中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引导作用,一味让多媒体课件播放成为一节课的主要教学方式。这样课堂容量较大,课件播放的速度较快,让学生没有思考和消化的时间,学生容易出现视觉疲劳。向课堂要质量这就需要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简明扼要,有针对性的呈现知识点,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仿真实验代替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许多的理论、现象都需要实验来验证,因此化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素养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一些教师怕麻烦、怕失面子、怕有意外引发安全问题、想节约药品等将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探究实验换成了电子仿真实验,虽然这样也能让学生了解一部分知识,但缺少了对学生实验素养的培养,无法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相关知识点,抹杀了做实验给学生带来的乐趣,同时也会让学生对教师上课讲述的知识产生怀疑。例如教师用视频讲解《实验室高锰酸钾制备氧气》时,告诉学生实验步骤为“茶(查)、庄(装)、定、点、收、利(离)、息(熄)”顺序不能颠倒否则会引发安全问题,同时注意安装试管时试管口要略下倾斜防止加热过程中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并不要忘记在安装好的试管口放置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致使收集的气体不纯。课堂上学生对上述知识进行强行记忆,其实并不了解为什么。学生没有亲身体验实验的过程有的学生甚至会想教师是骗人的,高锰酸钾是固体,但不像碘单质那样易升华,怎么会导致制取的氧气不纯呢?制取氧气时实验加热时不预热、试管口朝上,试管真的会炸裂吗,这样时间一长,会给学生留下许多的疑问也会造成学生对实验安全的麻痹大意,导致学生缺少应具备的实验素养,引发安全事故。
过于走形式,没有实质成效:一些学校把教师课堂中能否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作为教师绩效考核的硬性标准,不管是什么课,什么内容,教师是否具备熟练的操作技术,也不管这节课是否适合使用课件,都要求使用课件。因此一些教师为了完成考核,找他人帮忙制作或直接从网上下载一些课件,教师自己不了解课件的制作意图,不熟悉课件内容,不清楚课件的播放顺序等就直接用课件上课,导致教师的课堂教学思路不清晰,教学环节混乱,该讲第三张PPT上的知识点,屏幕上已经出现了第五张PPT上的内容让学生不知道教师在讲什么。这样的教学不仅浪费教师制作课件的时间,对学生也毫无帮助,纯粹只是一种形式,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效果。所以教师在上课之前,思考好知识点诠释的最佳方式,慎重选择教学方法,不要盲目从事。
总之,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整合,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的更新和把信息资源引入化学教学活动中合理、机动、有效地运用,更重要的是把学习空间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视觉和听觉感受,丰富学生的想象,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化学教师必须努力更新教育观念,在不断提高本学科专业水平的同时,努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探索符合学生认识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让多媒体教学促进化学课堂的有效生成,激发学生的兴趣,突破教学难点,由浅入深的诠释知识本身,增加课堂教学容量等,进而提高中学化学的教学质量。(单位: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第二中学)
将教材照搬到课件上:教师制作课件时对课标,把握不准对教材,分析不深入,致使重难点不突出,只是将课本中的文字内容一字不差的呈现在课件中,上课时一直站在电脑前机械的念课件,这样千篇一律的文字性PPT,缺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制作课件之前应该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和学情,然后抓住重难点制作课件。采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作为辅助,加强师生之间的课堂交流和生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用名人故事及史事等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爱上化学。
让课件成为化学课堂教学的主角:课堂教学中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引导作用,一味让多媒体课件播放成为一节课的主要教学方式。这样课堂容量较大,课件播放的速度较快,让学生没有思考和消化的时间,学生容易出现视觉疲劳。向课堂要质量这就需要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简明扼要,有针对性的呈现知识点,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仿真实验代替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许多的理论、现象都需要实验来验证,因此化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素养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一些教师怕麻烦、怕失面子、怕有意外引发安全问题、想节约药品等将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探究实验换成了电子仿真实验,虽然这样也能让学生了解一部分知识,但缺少了对学生实验素养的培养,无法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相关知识点,抹杀了做实验给学生带来的乐趣,同时也会让学生对教师上课讲述的知识产生怀疑。例如教师用视频讲解《实验室高锰酸钾制备氧气》时,告诉学生实验步骤为“茶(查)、庄(装)、定、点、收、利(离)、息(熄)”顺序不能颠倒否则会引发安全问题,同时注意安装试管时试管口要略下倾斜防止加热过程中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并不要忘记在安装好的试管口放置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致使收集的气体不纯。课堂上学生对上述知识进行强行记忆,其实并不了解为什么。学生没有亲身体验实验的过程有的学生甚至会想教师是骗人的,高锰酸钾是固体,但不像碘单质那样易升华,怎么会导致制取的氧气不纯呢?制取氧气时实验加热时不预热、试管口朝上,试管真的会炸裂吗,这样时间一长,会给学生留下许多的疑问也会造成学生对实验安全的麻痹大意,导致学生缺少应具备的实验素养,引发安全事故。
过于走形式,没有实质成效:一些学校把教师课堂中能否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作为教师绩效考核的硬性标准,不管是什么课,什么内容,教师是否具备熟练的操作技术,也不管这节课是否适合使用课件,都要求使用课件。因此一些教师为了完成考核,找他人帮忙制作或直接从网上下载一些课件,教师自己不了解课件的制作意图,不熟悉课件内容,不清楚课件的播放顺序等就直接用课件上课,导致教师的课堂教学思路不清晰,教学环节混乱,该讲第三张PPT上的知识点,屏幕上已经出现了第五张PPT上的内容让学生不知道教师在讲什么。这样的教学不仅浪费教师制作课件的时间,对学生也毫无帮助,纯粹只是一种形式,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效果。所以教师在上课之前,思考好知识点诠释的最佳方式,慎重选择教学方法,不要盲目从事。
总之,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整合,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的更新和把信息资源引入化学教学活动中合理、机动、有效地运用,更重要的是把学习空间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视觉和听觉感受,丰富学生的想象,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化学教师必须努力更新教育观念,在不断提高本学科专业水平的同时,努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探索符合学生认识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让多媒体教学促进化学课堂的有效生成,激发学生的兴趣,突破教学难点,由浅入深的诠释知识本身,增加课堂教学容量等,进而提高中学化学的教学质量。(单位: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