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计算文学研究——对笪章难《以计算的方法反对计算文学研究》一文的讨论

来源 :山东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笪章难的《以计算的方法反对计算文学研究》一文对计算文学研究领域提出了若干质疑,在数字人文文学研究领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为了继续和深入这一对话,多位数字人文研究者和批评家组织论坛对此作出回应,与笪章难论辩。讨论围绕笪章难的计算方法和理论预设展开,并就数字人文文学研究对人文学发展的意义展开积极的回应。这是一次难得的既有统计技术方法、又有历史和理论意义的关于数字人文文学研究及其与人文学关系的学术讨论,会继续推动数字人文文学研究的发展。
其他文献
自2015年起,欧洲经历了二战以来规模空前的难民危机。在巨大的压力下,欧盟不得不在内部边境上重启临时管控,同时加强了外部边境的壁垒作用。在欧洲内部,民众对难民的排斥性情绪有增无减,社会中的保守情绪在欧洲弥漫。此外,欧盟与英国就英爱边境问题经历了长期拉锯而无法形成妥协,成为英国脱欧进程中的难题。自21世纪初开始增强的再边境化达到了顶峰,这必将对欧洲一体化产生影响。
在民法典编纂过程中,行政特许权应作为一类独立的担保财产予以规定。行政特许权担保与行政特许权收益的担保在理论上已被严格区分,应摒弃两分式立法模式,将行政特许权担保统一定位于抵押之下。行政特许权担保登记应采登记生效主义,民法典中应明确相应的登记机构。民法典应就行政特许权担保的实现设立规则,以划清公法和私法的界限。
关系平等主义注重人与人之间平等社会关系的建构,它强烈反对运气平等主义把平等理解成一种分配的观念。柯亨的正义理论中同时存在着运气平等主义与关系平等主义,他为这两种理论提供了相应论证。我们阐释了两种理论的冲突在柯亨正义理论中的具体体现,同时试图构建柯亨为解决这一冲突而可能提供的解决方案。柯亨有可能提出制度主义、个体主义与价值多元论三条进路作为解决方案,但它们最终都没有成功。两种平等主义的冲突确实是柯亨正义理论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
贾植芳致古剑书信九通,写于1985—1990年间,内容围绕约稿投稿,牵涉相关人事。以之为例,参照收、发信人的相关记述,可以读出很多有关世道人心的信息。尤其是贾先生退休前后的个人工作、生活和写作状况,港台媒体与内地环境的互动及结果,八十年代境外邮递的相关措施等,都从不同侧面体现出了'时代的曲折'。对这些'曲折'的把握,有助于理解'八十年代'的中国文化和社会。
'十七年'小说中的两性关系不是彻底的'男女平等',也不是单纯的'男优女劣',而是阶级一元体内两性相依互动的男尊女卑;这种性别关系既顺应了中国社会文化现代转型的时代性要求,又是传统家族一元体内男尊女卑的性别差等结构在当代的延伸,是社会时代话语与传统文化结构耦合的结果。从家族到阶级的一元体更替,拆解了原有的家族一元体框架,消除了家族对个人的控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从家族一元体到阶级一元体的结构性承继,则体现了文化结构对时代话语的规约,表征了一体两极性传统文化结构的强劲生命力,其内部的两性之间既依
本文是苏联学者V.阿多拉茨基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一版(MEGA1)第一部分第3卷所写的导言。作为MEGA1项目后期的主要负责人,阿多拉茨基在这篇导言中着重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两部早期文本--《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神圣家族》,这是苏联学者第一次重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阿多拉茨基在这个导言中强调了马克思在这部手稿对资本主义的全面研究,这主要体现在马克思对于工人、资本家和地主的阶级地位问题,对货币、工资、利润和地租问题,对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分化问题进行的深入分析,这里的研究成果无
期刊
马克思的一生是胸怀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马克思的家庭是历尽艰辛、颠沛流离的革命家庭。在毫不妥协的革命斗争生涯中,逐渐形成了马克思的革命家风。马克思睿智地将这种革命家风精神推行于世界,引导了亿万家庭走上民主解放的道路。马克思革命家风为斗争而表征,为宣示而表征,为化育而表征,其逻辑主线是"追求民主与解放",它呈现出"背于亲、蔑于俗、革于世"的历史发展特点。
基于对6种世界顶级A&HCI文学类期刊近5年内收录文章的分析发现,国外学界在运用传统的文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拓展了文学研究的途径与范式。现今文学研究的前沿热点包括数字人文时代的文学研究与科技生态、新媒体语境下的跨界书写与业余书写、文学与文学市场关系、全球化背景下后现代理论话语、气候变化、生态保护与人类世想象等。国外学界在文学研究中呈现出的新思路、新范式值得国内学者参考借鉴。中国学者应在拓展国际视野的同时,积极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
人文学术的发展需要辩论,这样才会有学术研究的进步。数字人文的方法与文学研究的结合(即"文化分析学"(1))尤其如此:一边是技术和方法的抽象,一边是非常复杂的语言修辞。自我们于2016年开始这个学术专栏以来,数字人文的发展似乎呈现出一年比一年热闹的迹象。有时候,我们不免担心,这些热闹喧嚣、各种各样的学术会议,到底提出和讨论了多少有价值的学术问题?这些学者们的研究是否在真正地促进人文学的发展?随着时间之河的流淌,有多少数字人文学术成果可以成为人类文化永恒的那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