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育部门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因此除了完善课堂教学方式外,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需要坚持“和谐与信任”原则,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从而更好地构建和谐的班集体。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初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探究“和谐与信任”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最后对利用“和谐与信任”开展初中班级管理的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和谐与信任” 班级管理 初中
初中是学校教育的重要阶段,而学生学习的最重要场所就是班级,班级环境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在初中阶段,做好班级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教师大多采取强硬的方法,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普遍不高。这种班级管理方式违背了“和谐与信任”的原则,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为了保证班级管理的效果,教师可以将“和谐与信任”充分融入班级管理中,更好提升班级管理效果。
一、当前初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是保证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但是,当前初中班级管理中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具体包括:
1.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信任不足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与学生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班主任习惯采取硬性的管理方式,对学生的信任也不足,导致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张。班主任在实施班级管理的时候,学生不配合,影响班级管理效果。
2.忽视了班级文化建设
在班级管理当中,班级文化建设属于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影响班级管理质量的关键,而当前很多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将大多数时间都放在纪律和成绩上,对于班级文化的建设多有忽视,导致学生与学生之间不能和谐交流,班级氛围也比较沉闷,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3.班主任自身的管理能力不足
在班级管理當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能力直接影响了班级管理效果,但当前很多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理念落后,管理能力相对不足,很难符合当前的教育环境,导致班级管理效果不好,影响后续的教学。
二、利用“和谐与信任”开展初中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都非常大,所以做好班级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初中班级管理中“和谐与信任”的重要性包括:
1.更加符合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坚持以人为本是非常重要的,同样,在班级管理当中,班主任也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展班级活动。引入“和谐与信任”之后,班主任会改变对学生的态度,自然也就更加符合以人为本的原则。
2.能够构建和谐美好的班集体
信任和尊重是相互的。在传统班级管理工作中,学生没有主动权,自然也就不会信任班主任,甚至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引入“和谐与信任”原则后,班主任能给予学生更多的尊重与信任,学生在班级管理中有了更多的参与权和话语权,自然也会以感恩之心对待班主任。在师生共同努力下,能够有效构建和谐的班集体。
3.能够提高班级管理效果
班级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所以在班级管理中,学生才是中心。而传统的班级管理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学生被忽视,导致管理效果较差。所以,坚持“和谐与信任”原则,能有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保证班级管理效果。
三、利用“和谐与信任”开展初中班级管理的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时代,“和谐与信任”已经成为班级管理的核心思想,也是提高班级管理效果的重要手段,利用“和谐与信任”开展初中班级管理的具体策略包括:
1.构建和谐奋斗的共同目标
首先班主任应该明确认识到班级是一个整体,而不是分散的个体,它关系到班主任、学生、学科教师的切身利益。所以在班级管理中,教师需要坚持整体性原则,将“和谐与信任”融入其中。
初中阶段的学生相对比较特殊,他们往往具备比较强的“家庭意识”或者“团体意识”,大多数学生将班级当作学习的“家庭”,而在这个“家庭”中,学生自尊心强,不能容忍别人对自己的伤害。所以,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这个特点,与学生建立和谐和奋斗的共同目标。这个目标可以分为远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在建立目标的时候,班主任可以让学生也参与其中,从学习、生活、班级纪律、自我提升等多个方面入手,保证目标的可行性。此外,班主任还可以建立相应的学习小组,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精神,从而促进班级的和谐发展。
2.构建和谐的组织机构
想要将“和谐与信任”融入初中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就需要充分认识到传统班级管理理念的局限性,从而转变班级管理理念,尊重学生在班集体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和谐与信任”的原则,让学生参与班集体管理当中。
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来推选班干部,让班干部协助老师完成班级管理工作。而班干部的选举,需要坚持公平、透明、公开、民主的原则,甚至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还可以采取轮流当班干部的方法,让更多的学生体会到责任与义务,从而构建和谐的班集体。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班主任在挑选班干部的时候,还要进行一定的监督和审核,当班干部出现不做实事,甚至相互包庇的情况时,班主任需要立即处理,并给予一定的惩罚。通过这种方式,也能更好地消除其他学生的不满心理,有利于班级的和谐和稳定。
3.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班主任在以“和谐与信任”理念开展初中班级管理的时候,还需要更加重视人际关系的构建。在传统班级管理模式中,班主任通常处于主导者的角色,与学生之间有不自觉的“主客体”关系,学生的地位得不到尊重,从而影响师生之间的和谐。所以在“和谐与信任”的理念下,班主任需要认识到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给予学生更多的信任与尊重,从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同时,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为了更好地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了解学生情况,班主任还需要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大胆表达出来,从而了解学生的心内需求,还能让学生更加信任班主任。
此外,为了培养学生团结、宽容、友爱的精神,班主任还可以开展一些集体性的活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什么是集体,以及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保证班级管理效果。
4.构建积极的班级文化
班主任在利用“和谐与信任”理念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还需要重视优秀班级文化的构建。班主任可以与其他学科教师联合起来,从平时的学习和生活入手,将一些优秀的文化理念融入班级管理中,包括集体荣誉感、良性竞争意识、合作能力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这样,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活动中,使得班级管理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班主任需要充分认识到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将“和谐与信任”原则引入班级管理工作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需求,构建更加和谐自由的学习环境,同时也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保证班级管理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宁方伟《和谐班级—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漫谈》,《中华少年》2019年第12期。
[2] 余千钧《以人为本,打造和谐班级—谈中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高考》2019年第29期。
[3] 巴哈·阿木提《初中班级管理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
关系》,《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8年第1期。[4] 陈萍《润物细无声 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家”—浅谈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细节》,《考试周刊》2018年第41期。
关键词:“和谐与信任” 班级管理 初中
初中是学校教育的重要阶段,而学生学习的最重要场所就是班级,班级环境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在初中阶段,做好班级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教师大多采取强硬的方法,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普遍不高。这种班级管理方式违背了“和谐与信任”的原则,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为了保证班级管理的效果,教师可以将“和谐与信任”充分融入班级管理中,更好提升班级管理效果。
一、当前初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是保证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但是,当前初中班级管理中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具体包括:
1.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信任不足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与学生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班主任习惯采取硬性的管理方式,对学生的信任也不足,导致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张。班主任在实施班级管理的时候,学生不配合,影响班级管理效果。
2.忽视了班级文化建设
在班级管理当中,班级文化建设属于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影响班级管理质量的关键,而当前很多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将大多数时间都放在纪律和成绩上,对于班级文化的建设多有忽视,导致学生与学生之间不能和谐交流,班级氛围也比较沉闷,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3.班主任自身的管理能力不足
在班级管理當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能力直接影响了班级管理效果,但当前很多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理念落后,管理能力相对不足,很难符合当前的教育环境,导致班级管理效果不好,影响后续的教学。
二、利用“和谐与信任”开展初中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都非常大,所以做好班级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初中班级管理中“和谐与信任”的重要性包括:
1.更加符合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坚持以人为本是非常重要的,同样,在班级管理当中,班主任也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展班级活动。引入“和谐与信任”之后,班主任会改变对学生的态度,自然也就更加符合以人为本的原则。
2.能够构建和谐美好的班集体
信任和尊重是相互的。在传统班级管理工作中,学生没有主动权,自然也就不会信任班主任,甚至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引入“和谐与信任”原则后,班主任能给予学生更多的尊重与信任,学生在班级管理中有了更多的参与权和话语权,自然也会以感恩之心对待班主任。在师生共同努力下,能够有效构建和谐的班集体。
3.能够提高班级管理效果
班级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所以在班级管理中,学生才是中心。而传统的班级管理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学生被忽视,导致管理效果较差。所以,坚持“和谐与信任”原则,能有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保证班级管理效果。
三、利用“和谐与信任”开展初中班级管理的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时代,“和谐与信任”已经成为班级管理的核心思想,也是提高班级管理效果的重要手段,利用“和谐与信任”开展初中班级管理的具体策略包括:
1.构建和谐奋斗的共同目标
首先班主任应该明确认识到班级是一个整体,而不是分散的个体,它关系到班主任、学生、学科教师的切身利益。所以在班级管理中,教师需要坚持整体性原则,将“和谐与信任”融入其中。
初中阶段的学生相对比较特殊,他们往往具备比较强的“家庭意识”或者“团体意识”,大多数学生将班级当作学习的“家庭”,而在这个“家庭”中,学生自尊心强,不能容忍别人对自己的伤害。所以,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这个特点,与学生建立和谐和奋斗的共同目标。这个目标可以分为远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在建立目标的时候,班主任可以让学生也参与其中,从学习、生活、班级纪律、自我提升等多个方面入手,保证目标的可行性。此外,班主任还可以建立相应的学习小组,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精神,从而促进班级的和谐发展。
2.构建和谐的组织机构
想要将“和谐与信任”融入初中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就需要充分认识到传统班级管理理念的局限性,从而转变班级管理理念,尊重学生在班集体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和谐与信任”的原则,让学生参与班集体管理当中。
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来推选班干部,让班干部协助老师完成班级管理工作。而班干部的选举,需要坚持公平、透明、公开、民主的原则,甚至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还可以采取轮流当班干部的方法,让更多的学生体会到责任与义务,从而构建和谐的班集体。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班主任在挑选班干部的时候,还要进行一定的监督和审核,当班干部出现不做实事,甚至相互包庇的情况时,班主任需要立即处理,并给予一定的惩罚。通过这种方式,也能更好地消除其他学生的不满心理,有利于班级的和谐和稳定。
3.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班主任在以“和谐与信任”理念开展初中班级管理的时候,还需要更加重视人际关系的构建。在传统班级管理模式中,班主任通常处于主导者的角色,与学生之间有不自觉的“主客体”关系,学生的地位得不到尊重,从而影响师生之间的和谐。所以在“和谐与信任”的理念下,班主任需要认识到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给予学生更多的信任与尊重,从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同时,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为了更好地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了解学生情况,班主任还需要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大胆表达出来,从而了解学生的心内需求,还能让学生更加信任班主任。
此外,为了培养学生团结、宽容、友爱的精神,班主任还可以开展一些集体性的活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什么是集体,以及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保证班级管理效果。
4.构建积极的班级文化
班主任在利用“和谐与信任”理念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还需要重视优秀班级文化的构建。班主任可以与其他学科教师联合起来,从平时的学习和生活入手,将一些优秀的文化理念融入班级管理中,包括集体荣誉感、良性竞争意识、合作能力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这样,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活动中,使得班级管理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班主任需要充分认识到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将“和谐与信任”原则引入班级管理工作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需求,构建更加和谐自由的学习环境,同时也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保证班级管理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宁方伟《和谐班级—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漫谈》,《中华少年》2019年第12期。
[2] 余千钧《以人为本,打造和谐班级—谈中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高考》2019年第29期。
[3] 巴哈·阿木提《初中班级管理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
关系》,《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8年第1期。[4] 陈萍《润物细无声 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家”—浅谈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细节》,《考试周刊》2018年第4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