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我们能告别偏见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_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者读书会推荐的第8本书,是美国作家哈珀·李的《杀死一只知更鸟》。这是一部发表于1960年的长篇小说,1961年荣获普利策奖,它先后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售出超过3000万册,是美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也是美国图书馆借阅率最高的书。《杀死一只知更鸟》的部分情节取材于作者的个人经历,虽然涉及种族歧视、滥判无辜等严肃话题,但文风依旧温暖风趣,易于阅读。在英语系国家,《杀死一只知更鸟》常被纳入学校教材中,传达平等、宽恕和反偏见的态度。1962年,这部小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主演格利高里·派克凭借该片获得第35届奥斯卡奖最佳男主角奖。在美国电影协会评选的“100名银幕英雄与恶人”中,本书的主人公阿迪克斯·芬奇律师超越了美国队长、超人、詹姆斯·邦德等一系列英雄名列第一位,也被誉为最好爸爸的榜样。
  本书透过3个孩子的目光审视这个世界,他们因为小镇上的几桩冤案经历了猝不及防的成长——痛苦与迷惑,悲伤与愤怒,也有温情与感动。这是一部关于爱与真知的成长经典。与读者读书会一起,走进那个时代的美国南部小镇,体悟教养、勇敢、正义这些美好品德的真正含义。
  关注读者读书会,开启美好阅读生活
  对于许多中国读者来说,“杀死一只知更鸟”这个书名并不能一下就理解。
  在美国南方有这样一句俗语:杀死一只知更鸟是一种罪恶。书中也做出了解释:“知更鸟只是哼唱美妙的音乐供人们欣赏,什么坏事也不做。它们不吃人家院子里种的花果蔬菜,也不在谷仓筑巢做窝,只是为我们尽情地唱歌。”所以,杀死这样的鸟是一种罪恶。
  在哈珀·李的这本著作中,“知更鸟”更高一层的象征意义,是指在白人社会饱受不公正待遇的黑人群体。
  20世纪30年代,正值经济大萧条时期,在美国南方的梅科姆镇,黑人勤勤恳恳为白人服务,但白人对黑人的偏见还是根深蒂固,认为黑人是社会动乱的根源,黑人本身就具有邪恶的本质。当一名白人女子诬陷一个经常帮助她的善良黑人汤姆·鲁宾逊犯有“强奸罪”的时候,几乎所有白人不等审判就认定黑人有罪,甚至连黑人的辩护律师阿迪克斯也有罪,因为他居然“为黑鬼帮腔”。
  尽管律师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法庭审判仍然有失公正。杀死“知更鸟”——善良黑人汤姆的那把枪,正是强烈的种族主义偏见。但尽管如此,律师阿迪克斯在法庭上的演讲还是振聋发聩,这声美国大地上为自由、平等发出的呐喊,也为60年代风起云涌的黑人民权运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也正是这部小说的伟大之处。
  “我们知道,有些人天生就比大多数人具有更高的天赋和才华……但是,在这个国家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切人是生而平等的——有一种人类社会机构,可以让乞丐和洛克菲勒家族的成员平起平坐,让愚人和爱因斯坦不分尊卑,让粗陋无知的人和大学校长分庭抗礼。先生们,这种机构,就是法庭——可以是美国联邦政府的最高法庭,可以是最基层的地方治安法庭,也可以是你们眼下服务的这个尊贵而神圣的法庭。我们的法庭也有缺陷,任何社会机构都不例外,但是,在这个国家里,我们的法庭是伟大的平等主义者。在我们的法庭里,人人生而平等。”
  其实从生物学角度讲,任何对于人类种族的定义,都缺乏科学分类的严谨性和正确性,其定义是不准确的、随意的、约定俗成的,随文化视角的差异而变化。种族更应该视为一种社会建构。但即使这样,偏见仍然存在,比如小说《无声告白》里,華裔与白人所生的孩子在校园里被视为异类,因为长相和种族上的差异而无法获得友谊。《华盛顿邮报》分析2015年被美国警察击毙的平民中,黑人占40%,如果按人口比例来算,占比“不成比例的高”。
  种族偏见这个命题太过复杂,我更想讨论一下“多数人”对于“少数人”的偏见。正如文化理论学家斯图亚特·霍尔所说:“社会的差异性日益显著,个体的焦虑感与日俱增,我们究竟该以何种姿态面对人们对陌生事物的恐惧与敌视,又该借由什么方式迎接相应而生的种种挑战?”人们对于陌生事物和差异性的恐惧往往会演变成偏见,有多少种差异,就存在多少种偏见,和平时代大多的暴力正是建立在“多数人”对“少数人”之上。
  《杀死一只知更鸟》里的另一只“知更鸟”布·拉德利就是这种“少数人”。这位童年被父亲摧残的青年,常年足不出户,把自己关在房子里,成为人们眼中的“怪人”,成为斯科特这些孩子眼里带有恐怖色彩的“怪物”,传言四起。然而这个“怪物”却有颗善良的心,他以默默无言的方式关怀和帮助着小镇上这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他足不出户,也许只是想用一扇门抵挡门外充斥着的所有偏见吧。
  正如世上有丰富多彩的风景,人本身也是丰富多彩的,但这些差异不应成为歧视的源头。某种意义上,衡量一个群体文明程度的标准正是看这个群体能否包容差异,而衡量一个人有没有教养,正是看其有没有“同理心”,能站在对方的立场理解对方。不能仅凭传闻和偏见对一个人做出板上钉钉的判断,这正是阿迪克斯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他除了以身作则告诉孩子何为“勇敢”——“勇敢就是,在你还没开始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注定会输,但依然义无反顾地去做,而且不管发生什么都坚持到底”,还引导孩子理性、公正地看待他人。
  整部小说以孩子的视角描写成人的世界,文笔则像这座梅科姆小镇一样,充满一种慵懒温和的味道。最后一部分的描写尤其打动我,当斯科特把布·拉德利送回家,站在他家门口,第一次从这个角度环顾自己再熟悉不过的街区,“那边是莫迪小姐家和斯蒂芬妮小姐家,这边是我们家——我都能看见前廊上的秋千架,雷切尔小姐家在我们家往后一点,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甚至连杜博斯太太家都能收入我眼底……这是夏天,两个孩子在人行道上连蹦带跳……秋天,两个孩子在杜博斯太太家门前的人行道上打架……冬天,两个孩子在院门前冻得哆里哆嗦……又是一个夏天,他眼看着孩子们心碎欲裂。又到了秋天,怪人的小伙伴需要他挺身相助。”那一刻,她真正理解了原本以为是“怪物”的拉德利,正如阿迪克斯所说:“大多数人都是善良的,等你最终了解他们之后就会发现。”
其他文献
如果你穿越到上世纪80年代初,一定会被街头的“时尚青年”所震驚。  他们骑着自行车,戴着深色镜片的“蛤蟆镜”,穿着格子衬衫和喇叭裤,踏着锃亮的小皮鞋,梳着大背头,手中拎着录音机在街头呼啸而过。你可能看得目瞪口呆,没错,这些时尚青年中,可能就有你的父辈。  人们不会无缘无故打扮成这样。从经济学角度来说,每一种行为都在释放信号。  那些时尚青年的行头,在当时都是奢侈品。比如说“蛤蟆镜”,这种太阳镜当时
期刊
作家们个个都是“自黑”大师。照相机只能拍摄出人物客观逼真的躯壳,而最能描述人物主观形象的自画像,更配得上人物的名字。比如被誉为小说界“简约主义大师”的雷蒙德·卡佛。      雷蒙德·卡佛(美国文坛罕见的“艰难时世”的观察者和表达者。去世后被《伦敦时报》称为“美国的契诃夫”)  这些平常的卑微的不起眼的琐碎日子,就这样成了永恒。——《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安东尼·伯吉斯(英国当代著名
期刊
植物萌芽生长,动物繁衍生息,农夫下地播种。中国古人把“历史”叫作“春秋”,因为庄稼春生秋熟,春生相当于历史之因,秋熟相当于历史之果。春來秋去的循环就是时间,而时间的循环就是历史。  (秋水长天摘自中国友谊出版公司《时间之书》一书)
期刊
有一年回乡下,我开车带父母去邻县游玩。半路上遇到一个古村落,据说有一千多年历史,里面有不少老房子,我們就买票进去了。  踩着年深月久的麻石路,我在一间老宅子前停了下来。就在我走进去,缓慢踏上木板楼梯时,我突然变得有些恍惚。  在一种似曾相识的幻觉里,我仿佛看见了自己的前世。过了好久,我才明白这恍惚源自我童年的记忆。  小时候,我曾在大姑家住过一些日子。那是一栋有天井的老房子,陈旧的木色、雕花的窗子
期刊
吳伯举做苏州知州时,蔡京就很赏识他。蔡京做了宰相后,就举荐他到朝中任职,一连升了三级,最后做到中书舍人,相当于国务院副秘书长。他却不能事事同蔡京保持一致,就被贬到扬州去做地方官了。有人为吴伯举抱屈,蔡京却说:“既要当官,又要做好人,他吴伯举也不想想,两者岂可兼得!”  梁绍壬认为,蔡京真是丧心病狂。私意却觉得,蔡京说的倒不失为大实话。  (夜 行摘自《杂文月刊》2017年6月下)
期刊
◎丁文林 译  骆驼令人看不透,他们就是走成千上万里,也不会露出疲惫之态,但突然之间就会跪倒在地,力竭而死。马则会逐渐显露疲劳,你随时能知道还能让它走多远,或者它会在何时死去。   (林 怡摘自南海出版公司《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一書)
期刊
知名媒体人侯昌总结了“公司衰落的10个征兆”,如下:  一、不再受关注,包括被黑。二、公司不再是人才的首选。三、公司不仅慢,而且傲慢。四、产品和服务渐渐被习惯。五、提出很多未来设想,但短期没有产品。六、不能以开放的心态看待本领域的竞争。七、开始进入自己產品的上下游。八、开始高调进军其他成熟市场。九、对广告抱以不切实际的期望。十、越来越注重公关。  (红 玉摘自《齐鲁周刊》2017年第23期)
期刊
那天傍晚7点多,我驾车离开奥斯维辛,途经小镇郊外的一座教堂。走进院落,便能看到后院大草坪上的墓园。即使尘世再残酷,世间仍有这样沉静的一角,可以打通生死之间的界限,彼此可以对话。    普里莫·莱维的书桌,也如这般沉静的一角,能够在奥斯维辛的残酷与生死中腾挪出对话的空间。这位化学专业出身的意大利作家为死者代言,以最为冷静的笔调向生者讲述集中营里发生的一切——没有宣泄,没有控诉,只有冷静的叙述与剖析。
期刊
1  当卢西娅·佩莱斯还是个小女孩时,她偷偷读了一本小说。她把它藏在枕头下边,每天晚上读一点儿。这是她从叔叔的松木书架上偷偷拿的,那里放着叔叔的心爱之书。  许多年过去了,卢西娅走过了许多路。  她在安蒂奥基亚河的岩石上寻找幽灵,她在暴力的城市街道中寻找人类。  在路途中,一直陪伴她的是回声,是她童年用眼睛听到的遥远声音的回声的回声。  卢西娅没有再去看那本书,她可能再也认不出它来了。它已在她心里
期刊
◎梁永安 编译  有一片田野,  它位于  是非对错的界域之外。  我在那里等你。  当灵魂躺卧在那片青草地上时,  世界的丰盛,遠超出能言的范围。  观念、言语,甚至像“你我”这样的语句,  都变得毫无意义可言。   (丁 强摘自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在春天走进果园》一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