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育部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高校课余田径训练被赋予新的内涵。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每天运动一小时健康工作30年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和巩固课余田径课余训练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及地位。本文通过对云南师范大学田径课余训练与竞赛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找出影响制约其发展的内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提高高校课余田径训练与竞赛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云南师范大学;田径;课余训练;竞赛;研究
云南师范大学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昆明,昆明位于云贵高原中部,海拔1895米、西山2506米和金殿2010米,城区三面依山、一面临水。地处低纬度高原,天气常如二三月,花开不断四时春,人称“春城”。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生活的城市,民俗民风多姿多彩,在这里你可以和二十五个少数民族一起载歌载舞。欣赏到他们独特的民族习俗,云南还被誉为“动植物王国”,正因为如此昆明是各省运动队及国家队,尤其是耐力项目训练首选之地。独特的地理位置下已培养出了许多优秀运动员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例如:长跑冠军王军霞、曲云霞、钟焕弟、邓海洋、陈明付等;竞走冠军陈跃玲、王丽萍、黎则文、陈绍国、虞朝鸿等。
1、田径运动的价值
1.1田径运动对人体的积极影响
1.1.1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提高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力
田径运动是各项运动的基础,也是增强人民体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全面、有效地发展人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身体健康。大量的研究得知,经常参加走、跑、跳、投练习的人在完成日常生活中各种任务的速度往往高于其他人,因为参加走、跑、跳、投的练习可以巩固人的基本活动能力。另外,长期在自然环境下锻炼,可以增强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
1.1.2改善身体机能,促进身体健康
经常参加长跑练习的人,其体内的有氧代谢能力要高与其他人。人体在进行长跑训练中体内能量消耗增加,代谢产物增多,心脏机能和血液循环代谢加快,从而使得呼吸深度加深,呼吸率减少,最大通气量增加。所以,经常参加长跑运动的人,肺活量可比一般人大一倍。
1.2对心理的积极影响
1.2.1对意志品质的积极影响
运动心理学研究证明,体育活动可以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培养勇敢果断和坚韧等意志。田径运动所具有的多样性,及其丰富的锻炼内容和运动特点,对健全性格有特殊的功效和锻炼价值。
1.2.2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各种压力已经进入到校园并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在田径的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在身体方面得到锻炼,在对社会的适应方面也将会取得相当大的成效。学生在田径训练过程中学会各种动作以及克服各种困难完成训练任务的自我满足感,将会培养学生在社会中克服困难的勇气,在各种竞赛中的竞争性可以使学生适应进入社会的各种竞争与压力。
2、云南师范大学课余田径训练与竞赛的现状
云南师范大学是云南省七十多所高校中无论是在设施、还是师资方面体育发展都是较好的学校,然而在此情况下课余田径训练与竞赛的发展还是存在着许多不足,主要原因是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疆地区,信息来源不及时,经济发展落后,这些都导致了田径的课余训练与竞赛发展的滞后,本文的撰写也是云南省各高校课余田径训练与竞赛的一个的代表。
2.1云南师范大学课余田径训练存在的现状
2.1.1由于田径中某些项目(特别是耐力项目)枯燥无味、难以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
田径课单调乏味,这是许多学生的共识,在我校的课余训练过程中所采用的练习手段与方法又只是紧紧围绕达标与技术考试来进行,教学手段及形式单一、枯燥、缺少趣味性。并没有有效的利用我们这里独特的地理位置资源开展富有特色的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所以大部分的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从而缺乏应有的学习积极性。
2.1.2学生意志不坚定,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由于生活条件不断提高以及各种便利的交通工具的应用,学生本身就缺乏锻炼,田径课余训练过程中运动负荷又较大,难免会给学生的生理、心理造成一定量的负担,甚至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如在中长跑测试中就有不少的学生出现呕吐、晕倒等现象。另外,由于田径训练都在室外进行,难免会风吹日晒、跌打滚爬,而这些更是导致学生觉得田径训练苦与累的根源,从而导致学生对田径训练产生心理压力并产生了抵触心理。
2.1.3学生对课余田径训练的认识存在偏差
许多学生受当今社会就业压力的影响,他们认为田径训练内容陈旧,不适应社会需求,单纯的为了训练或比赛,对就业没有太多帮助,不如体育舞蹈、跆拳道、网球等这些新兴项目适用,更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所以导致田径训练课少有人问津。此外,一些中小学已经取缔了田径课,这就影响了学生的就业,从而也成为影响学生田径训练课的动力因素。
2.1.4课余田径训练时数设置不合理
现代运动训练学理论证明,优异的竞赛成绩取决于足够的训练时间和恢复时间。但在普通高校中田径队的学生都是游走于学习和训练的双重任务之中,训练时数在很大程度上就会受到影响和制约,从而导致训练效果及竞赛成绩被影响。此外,有些运动项目即使长时间的训练成绩的提高也是甚微,例如:短跑,学生不能看到自己的成绩的提高,不能体会到成功所带来得喜悦感,所以这也影响到了训练的积极性之一。
2.2云南省田径竞赛的现状
2.2.1云南省大学生田径赛事举办过少
首先,云南省举行的田径赛事在校大学生可以参加的仅有每两年举行一次的大学生田径运动会,而这一比赛也是仅有少数人可以参加,一般都是各学校高水平的运动员参加。其次,是云南师范大学每年冬季举行的田径运动会。运动竞赛活动,本身可以宣传体育运动,吸引和鼓舞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同时还可以检查教学和训练工作的质量,总结、交流经验,促进运动水平的提高。然而,田径竞赛活动举办过少,就难以达到促进田径项目发展的作用,学生也缺乏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2.2.2云南省大学生田径竞赛投入经费不足
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所以在田径竞赛活动中投入的经费不足,这也是阻碍学生田径项目发展的因素之一,有些学生参加比赛要自己出经费,而训练经费不足,奖励政策不完善这就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2.3云南省大学生田径竞赛所设项目不宜于启发、培养学生对田径项目的兴趣
竞赛是实现高校体育目的基本途径,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田径比赛,能有效地培养他们对田径兴趣。但目前无论是云南省还是云南省各高校的校内田径竞赛制度可以说是竞技体育的缩影,只不过规模小一些、水平低一点而已,让大多数学生丧失了参加田径训练的兴趣,目前无论是参赛办法,还是项目设置无一例外的按照竞技运动会的要求行事,有些同学只能无奈充当观众,错失了接受平等参与田径比赛的的机会。(可以列入所设置的比赛项目)
3、建议
3.1加大力度宣传课田径训练的价值
田径是一门全能性的综合性运动项目,其它运动项目都离不开田径作为基础。而且对培养意志品质方面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如果其特点被充分发挥与利用,它的作用将是任何项目都难以替代的。例如:举行花样田径竞赛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其中。同时,也要宣传田径的后效价值,例如对毕业后工作的转型具有很大的帮助。
3.2课余田径训练内容多样化
云南地处云过高原,山地比较多,在课余田径训练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这里独特的地理资源,所以训练可以不只局限在校园,可以采用越野跑,野外生存等訓练方式。
3.3课余田径训练应面向全消化,训练时数安排应合理
课余田径不应只是针对体育院系的学生,还应面向全体大学生,所以在组织形式上可以采用俱乐部形式,训练时间安排应灵活,例如在每天晚上或早晨的时间。
3.4拓宽筹集课余田径训练和竞赛经费的来源渠道
由于长期受到经费的限制,很多课余田径运动员进不能行系统训练,除了学校的拨款之外,我们还应努力拓宽经费的来源渠道,例如:实施田径竞赛商业化制度利用企业冠名比赛,以保证课余田径训练的正常运行。
3.5改革创新云南省田径竞赛制度,丰富田径竞赛内容
变单纯的田径运动会为综合性运动会,使田径运动会具有广泛性、群众性、健身性和娱乐性的特点,能使更多的在校大学生参与进来。所设项目不仅有高水平、高竞技的、田赛和竞赛项目等,还有便于大多数学生参与的项目,如地滚实心球、双人背靠背蛙跳等。这样就可以尽量弱化田径竞赛的过分竞技性,面向全体大学生。
4、结语
课余田径训练规模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展现当代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和精神风貌,对各高校的校貌也存在直接影响。所以,高校应对课余田径训练进行更明确的研究与实践,并制定出一套适合我们高校大学生运动员特点的课余田径训练与竞赛体系,从而提高课余田径训练质量,促进田径运动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景忠伟,李明学.普通高校田径训练的特点及对策[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4月。
[2]刘晓.关于普通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现状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2004年6月。
[3]陆永庆.浙江www.falunwen.com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现状与对策[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9月。
[4]景忠伟,李明学.普通高校田径训练的特点及对策[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4月。
[5]张陵.对高校田径课余训练特点的研究与对策[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4月。
[6]袁九宗.对普通高校田径运动员业余训练的思考[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3月。
关键词:云南师范大学;田径;课余训练;竞赛;研究
云南师范大学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昆明,昆明位于云贵高原中部,海拔1895米、西山2506米和金殿2010米,城区三面依山、一面临水。地处低纬度高原,天气常如二三月,花开不断四时春,人称“春城”。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生活的城市,民俗民风多姿多彩,在这里你可以和二十五个少数民族一起载歌载舞。欣赏到他们独特的民族习俗,云南还被誉为“动植物王国”,正因为如此昆明是各省运动队及国家队,尤其是耐力项目训练首选之地。独特的地理位置下已培养出了许多优秀运动员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例如:长跑冠军王军霞、曲云霞、钟焕弟、邓海洋、陈明付等;竞走冠军陈跃玲、王丽萍、黎则文、陈绍国、虞朝鸿等。
1、田径运动的价值
1.1田径运动对人体的积极影响
1.1.1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提高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力
田径运动是各项运动的基础,也是增强人民体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全面、有效地发展人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身体健康。大量的研究得知,经常参加走、跑、跳、投练习的人在完成日常生活中各种任务的速度往往高于其他人,因为参加走、跑、跳、投的练习可以巩固人的基本活动能力。另外,长期在自然环境下锻炼,可以增强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
1.1.2改善身体机能,促进身体健康
经常参加长跑练习的人,其体内的有氧代谢能力要高与其他人。人体在进行长跑训练中体内能量消耗增加,代谢产物增多,心脏机能和血液循环代谢加快,从而使得呼吸深度加深,呼吸率减少,最大通气量增加。所以,经常参加长跑运动的人,肺活量可比一般人大一倍。
1.2对心理的积极影响
1.2.1对意志品质的积极影响
运动心理学研究证明,体育活动可以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培养勇敢果断和坚韧等意志。田径运动所具有的多样性,及其丰富的锻炼内容和运动特点,对健全性格有特殊的功效和锻炼价值。
1.2.2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各种压力已经进入到校园并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在田径的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在身体方面得到锻炼,在对社会的适应方面也将会取得相当大的成效。学生在田径训练过程中学会各种动作以及克服各种困难完成训练任务的自我满足感,将会培养学生在社会中克服困难的勇气,在各种竞赛中的竞争性可以使学生适应进入社会的各种竞争与压力。
2、云南师范大学课余田径训练与竞赛的现状
云南师范大学是云南省七十多所高校中无论是在设施、还是师资方面体育发展都是较好的学校,然而在此情况下课余田径训练与竞赛的发展还是存在着许多不足,主要原因是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疆地区,信息来源不及时,经济发展落后,这些都导致了田径的课余训练与竞赛发展的滞后,本文的撰写也是云南省各高校课余田径训练与竞赛的一个的代表。
2.1云南师范大学课余田径训练存在的现状
2.1.1由于田径中某些项目(特别是耐力项目)枯燥无味、难以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
田径课单调乏味,这是许多学生的共识,在我校的课余训练过程中所采用的练习手段与方法又只是紧紧围绕达标与技术考试来进行,教学手段及形式单一、枯燥、缺少趣味性。并没有有效的利用我们这里独特的地理位置资源开展富有特色的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所以大部分的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从而缺乏应有的学习积极性。
2.1.2学生意志不坚定,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由于生活条件不断提高以及各种便利的交通工具的应用,学生本身就缺乏锻炼,田径课余训练过程中运动负荷又较大,难免会给学生的生理、心理造成一定量的负担,甚至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如在中长跑测试中就有不少的学生出现呕吐、晕倒等现象。另外,由于田径训练都在室外进行,难免会风吹日晒、跌打滚爬,而这些更是导致学生觉得田径训练苦与累的根源,从而导致学生对田径训练产生心理压力并产生了抵触心理。
2.1.3学生对课余田径训练的认识存在偏差
许多学生受当今社会就业压力的影响,他们认为田径训练内容陈旧,不适应社会需求,单纯的为了训练或比赛,对就业没有太多帮助,不如体育舞蹈、跆拳道、网球等这些新兴项目适用,更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所以导致田径训练课少有人问津。此外,一些中小学已经取缔了田径课,这就影响了学生的就业,从而也成为影响学生田径训练课的动力因素。
2.1.4课余田径训练时数设置不合理
现代运动训练学理论证明,优异的竞赛成绩取决于足够的训练时间和恢复时间。但在普通高校中田径队的学生都是游走于学习和训练的双重任务之中,训练时数在很大程度上就会受到影响和制约,从而导致训练效果及竞赛成绩被影响。此外,有些运动项目即使长时间的训练成绩的提高也是甚微,例如:短跑,学生不能看到自己的成绩的提高,不能体会到成功所带来得喜悦感,所以这也影响到了训练的积极性之一。
2.2云南省田径竞赛的现状
2.2.1云南省大学生田径赛事举办过少
首先,云南省举行的田径赛事在校大学生可以参加的仅有每两年举行一次的大学生田径运动会,而这一比赛也是仅有少数人可以参加,一般都是各学校高水平的运动员参加。其次,是云南师范大学每年冬季举行的田径运动会。运动竞赛活动,本身可以宣传体育运动,吸引和鼓舞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同时还可以检查教学和训练工作的质量,总结、交流经验,促进运动水平的提高。然而,田径竞赛活动举办过少,就难以达到促进田径项目发展的作用,学生也缺乏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2.2.2云南省大学生田径竞赛投入经费不足
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所以在田径竞赛活动中投入的经费不足,这也是阻碍学生田径项目发展的因素之一,有些学生参加比赛要自己出经费,而训练经费不足,奖励政策不完善这就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2.3云南省大学生田径竞赛所设项目不宜于启发、培养学生对田径项目的兴趣
竞赛是实现高校体育目的基本途径,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田径比赛,能有效地培养他们对田径兴趣。但目前无论是云南省还是云南省各高校的校内田径竞赛制度可以说是竞技体育的缩影,只不过规模小一些、水平低一点而已,让大多数学生丧失了参加田径训练的兴趣,目前无论是参赛办法,还是项目设置无一例外的按照竞技运动会的要求行事,有些同学只能无奈充当观众,错失了接受平等参与田径比赛的的机会。(可以列入所设置的比赛项目)
3、建议
3.1加大力度宣传课田径训练的价值
田径是一门全能性的综合性运动项目,其它运动项目都离不开田径作为基础。而且对培养意志品质方面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如果其特点被充分发挥与利用,它的作用将是任何项目都难以替代的。例如:举行花样田径竞赛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其中。同时,也要宣传田径的后效价值,例如对毕业后工作的转型具有很大的帮助。
3.2课余田径训练内容多样化
云南地处云过高原,山地比较多,在课余田径训练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这里独特的地理资源,所以训练可以不只局限在校园,可以采用越野跑,野外生存等訓练方式。
3.3课余田径训练应面向全消化,训练时数安排应合理
课余田径不应只是针对体育院系的学生,还应面向全体大学生,所以在组织形式上可以采用俱乐部形式,训练时间安排应灵活,例如在每天晚上或早晨的时间。
3.4拓宽筹集课余田径训练和竞赛经费的来源渠道
由于长期受到经费的限制,很多课余田径运动员进不能行系统训练,除了学校的拨款之外,我们还应努力拓宽经费的来源渠道,例如:实施田径竞赛商业化制度利用企业冠名比赛,以保证课余田径训练的正常运行。
3.5改革创新云南省田径竞赛制度,丰富田径竞赛内容
变单纯的田径运动会为综合性运动会,使田径运动会具有广泛性、群众性、健身性和娱乐性的特点,能使更多的在校大学生参与进来。所设项目不仅有高水平、高竞技的、田赛和竞赛项目等,还有便于大多数学生参与的项目,如地滚实心球、双人背靠背蛙跳等。这样就可以尽量弱化田径竞赛的过分竞技性,面向全体大学生。
4、结语
课余田径训练规模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展现当代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和精神风貌,对各高校的校貌也存在直接影响。所以,高校应对课余田径训练进行更明确的研究与实践,并制定出一套适合我们高校大学生运动员特点的课余田径训练与竞赛体系,从而提高课余田径训练质量,促进田径运动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景忠伟,李明学.普通高校田径训练的特点及对策[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4月。
[2]刘晓.关于普通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现状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2004年6月。
[3]陆永庆.浙江www.falunwen.com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现状与对策[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9月。
[4]景忠伟,李明学.普通高校田径训练的特点及对策[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4月。
[5]张陵.对高校田径课余训练特点的研究与对策[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4月。
[6]袁九宗.对普通高校田径运动员业余训练的思考[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