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FicatⅢ、Ⅳ期股骨头坏死的手术方法及疗效评价

来源 :健康之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can6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人工全髖关节置换术治疗FicatⅢ、Ⅳ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0年11月收治的80例FicatⅢ、Ⅳ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均给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术后,患者髋关节屈曲度、外展度与术前比较,改善幅度显著;且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较术前升高(P<0.05)。结论:对FicatⅢ、Ⅳ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建议采纳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可有效改善髋关节屈曲度、外展度的同时提高髋关节功能评分并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屈曲度;髋关节功能
  股骨头坏死又被称之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属于临床常见且高发性的股骨头病变。有研究证实,股骨头血供中断是造成股骨头坏死的根本病因,疾病加重会导致骨细胞和骨髓细胞死亡;若修复不及时,极易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并出现关节功能障碍。现阶段临床治疗FicatⅢ、Ⅳ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多借助外科术式,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预后[1]。本研究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FicatⅢ、Ⅳ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接诊的80例(82髋)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56~80岁,平均(68.52±6.33)岁;Ficat分期:Ⅲ期42髋,Ⅳ期40髋。
  1.2 治疗方法
  术前提前进行宣教和心理疏导,将手术方案详细告知患者和家属,叮嘱患者保持良好心态接受后续治疗,同时完善心电图、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各项检查。术前X线片拍摄患病关节。术中采用硬膜外麻醉,患者取侧卧位确保患肢朝上,切口于髋关节后外侧,皮肤及组织逐层分离确保关节囊充分暴露,切开,髋关节外旋致股骨头脱位,股骨头取出后修整股骨颈,直至股骨颈活动无碍,在此期间使用纱布对髓腔止血。软组织用拉勾分离确保髋臼充分显露,过多的髋臼适当切除,后借助髋臼锉锉出合适假臼(大小比例类似于人工髋臼),取适当假体安置,骨水泥固定,无松动后生理盐水冲洗,置引流管,关闭切口。术后指导患者取卧位,指导其口服利伐沙班,单次剂量控制在10 mg,1次/d,坚持用药14 d。
  1.3 观察指标
  比较手术前后髋关节的屈曲度、外展度及髋关节功能。髋关节功能借助UCLA量表(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Angeles),内含步行、疼痛、活动等,单项分值1~10分,评分和功能恢复呈正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手术前后髋关节的屈曲度和外展度
  术后髋关节屈曲度、外展度高于术前(P<0.05)。见表1。
  2.2 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
  手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临床治疗早期患者多借助药物(非类固醇)和物理疗法来缓解疼痛并促进骨修复,但若是Ficat分期为Ⅲ、Ⅳ期的股骨头坏死患者,药物和物理疗法基本无效。患者股骨头严重塌陷,髋关节功能受限,对患者身心健康、日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借助金属材料进行,通过手术将损伤关节进行置换,切除病灶的同时有效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以替代病变关节,从而缓解关节疼痛,同时对关节功能进行重建,最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FicatⅢ、Ⅳ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具有显著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并借鉴。
  参考文献
  [1]张猛,贺西京,谢松涛,等.股骨头坏死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股内收肌挛缩相关影响因素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12):1458-145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高强度聚焦超声与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比较。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对照组采用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基于PNF技术的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我院康复医学部2019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58例脑卒中偏瘫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康复治疗,分析对比康复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舒适评分、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干预:指导患者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包括扣纽扣、穿衣服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儿科患儿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式对儿童护理工作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儿童护理工作不安全因素种类较多,大部分护理风险的出现与护理人员专业性、护理质量具有相关性。结论:导致儿童护理工作不安全因素的种类具有多样性,患儿家属因素、护理人员因素、护理质量问题等均会导致儿童护理工
期刊
肾脏外伤作为泌尿科较严重、较常见的一种外伤,一般是指肾脏受到外部力量的冲击或打击,致使肾脏器官以及周围血管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在临床上,肾脏外伤每年发病率高达5/100 000,主要发病群体为16~44岁的青年男性,发病率约占总发病率的72%,男女比例大约为3:1。在泌尿系统损伤中,肾脏外伤发病率仅略低于尿道损伤,位居第二位,占所有外伤的1%~5%,腹部损伤的10%。肾脏外伤多为闭合性损伤,并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运动康复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运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点、关节肿胀数低于对照组,双手平均握力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精神障碍、意识障碍及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老年慢性疾病性贫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2020年12月治疗的40例老年人慢性疾病性贫血患者資料,按不同疗法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小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小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老年人慢性疾病性贫血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机体血红蛋白水平。  关键词:老年人慢性疾病性贫血;小
期刊
摘要:目的:评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施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将36例我院诊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纳入实验组,另选取同期健康检查志愿者36例纳入参照组,全部受检者均予以免疫球蛋白检验,比较两组免疫球蛋白指标差异。结果:轻中度、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IgA、IgG、IgM均高于健康群体,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IgA、IgG、IgM高于轻中度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对急性重症安眠药中毒患者实施血液灌流法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80例急性重症安眠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急诊常规救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液灌流法治疗。比较两组最终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苏醒时间、急诊住院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救治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应用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7在我院接受中风偏瘫治疗的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比组(n=33)和治疗组(n=33),对比组给予常规性康复训练,治疗组给予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评估两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结果:同对比组相比,治疗组临床各指标评分更高,P0.05)。  纳入标准:有中风偏瘫治疗指征;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前置胎盤剖宫产后出血的诊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前置胎盘引发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各30例。常规组予填塞纱条法,治疗组采取宫腔球囊填塞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止血成功率较常规组高(P<0.05);治疗组出血量、住院天数均低于常规组(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满足前置胎盘判定标准;患者知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