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叫精神关怀?通俗地说就是给他一些精神上的支持,说一些鼓励他的话。
给学生更多的“精神关怀”就是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关心他们的心灵充实,关怀他们的人格完善。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就是关心学生的德、智、美、心和谐发展,即良好品质的养成,智慧潜能的开发,审美情趣的培养和健康心理的发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就是重视学生知、情、意、行的协调一致,即将认知发展,情感陶冶,意志锻炼和行为习惯培养统一起来,也就是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知情意行合一的教育。
班主任的天职是育人,育人须以人为本。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班主任应当成为学生主要的“精神关怀者”。作为“精神关怀者”,他所从事的是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的精神劳动。因此,精神关怀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内容,它准确地反映了班主任教育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深刻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精神,班主任以精神关怀培养学生的关怀精神。
班主任对学生的精神关怀,班主任自身的情感人格,是影响班主任工作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因素。虽然一般的科任教师也要关怀学生的精神生活,但是,给学生精神关怀最多的应当是班主任,因为班主任比一般任课教师更多地参与学生的生命活动,参与他们精神世界的建构。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作为“精神关怀者”的班主任,要从对学生的知识关怀转向精神关怀,从知识本位的教育转向以人为本的教育。班主任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更重要的是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关心他们的情感、情绪,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能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得到协调发展。
我班有个学生,叫王某。他上课总是说话,经常做小动作,作业总是不能按时完成。我就经常批评他,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多次批评他,希望他能够知错改错,知耻而后勇。开始时,他还听一听,后来就开始公开顶撞,我就更严厉地批评他。有一次,他和班内同学发生矛盾,甚至先动手和那个同学打起来,并且他有几个“同伙”帮着拉偏架。我终于抓住了“整治”他的机会,要杀一儆百,就让他停课,回家反省。这次收到了一点效果。他主动找我承认错误,并托人来说情,他也带来一份检查,我看他有点真心改过的意思,也就原谅了他,让他进班学习。可是好景不长。在学业水平考试前复习时,我发现他做题非常认真,我心想,王某变了,谁知走到他的座位上一看,原来,他匆匆忙忙在写生物作业。我让他把生物作业放下,赶紧复习语文,他就拿出语文资料看起来。等我再次走到他的座位前时,他又在做生物作业,我生气了,就动手把他的生物作业收起合上放到他的课桌的前边,这时,他却突然发脾气,抓起生物作业,“啪”地一声,投进课桌斗里去了。我很是尴尬,一时性起,推了他一把,责问他想干什么。他立即大声喊叫,离开座位,责问我凭什么打他。我更来气了,刚想拉他出教室(以免影响其他学生的复习),他那几个“同伙”立即围过来,我一看这架势,质问他们几个人想干什么,并责令他们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那几个学生还算听话,都回座位上去了。自然地,这次依然是停课反省,并放出话来,决心开除他。
课堂上发生这样的事情,让我始料不及,竟然还有人做王某的帮手,不由让我反思自己的行为。以前我对他的批评教育有点简单了,只是批评,写检查,缺少了解和沟通,接班时间不长,我还真不了解王某这个学生,更不知道他为什么这样。通过参加班主任培训,提高了我对问题生的认识,借着这个机会,我得好好研究研究他。
高中学生虽然已经接近成年,具有自己独特的心灵世界,但依然是不同于成人的一个特殊群体。鲁迅先生说过:“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孩子的发达。”在青少年这个群体中,每一个孩子又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具有各不相同的个性特点。作为班主任,我们整天要和这些与成人不同的孩子们生活在一起。为了获得他们的信任并被他们所接纳,我们要学会从了解学生入手,进而理解他们,与他们对话、沟通和交流,和他们分享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与他们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这不,第二天,他姨夫打来电话,说想见见我,我同意见面。王某的姨夫告诉我,王某家里有个七十多岁的爷爷,父亲患有精神病,母亲在外打工,已经多年没有回家。其间,王某的母亲从外省打来电话,向我道歉,并告诉我,她欠孩子太多了,她在王某五岁时就外出打工了,很少回到让她伤心的家,请我原谅她孩子一次。原来,家里的变故,家庭的不完整,造就了王某乖张的性格,他是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他更是一个可怜的孩子。我对他太不了解了,不了解他的家庭情况,不了解他的内心世界,缺少对他的精神关怀。
王某进我的办公室后,先是深深一鞠躬,满脸诚恳,说:“老师,对不起,我知道错了,我不应该那样对您,我那几天心情很烦躁,不由自主对您发火了,都是我不对,请您原谅我这一次吧。”看来,这几天,王某的大姨和姨夫没少做工作。我觉得,王某像是变了一个人。多听话的孩子,多有礼貌的青年,多懂事的学生。我也别绷着脸了,就说:“老师也有不对的地方,简单,粗暴。老师原谅你,也向你道歉。你以后要发奋努力,通过读书改变你的人生,改变你的家庭状况。你还有年老的爷爷和生病的父亲等你去赡养,你肩上的担子不轻呀,孩子。”话未说完,王某流泪了,王某的姨夫也在抹眼泪,我的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
抓住这个机会,我多次找王某聊天,说家事,谈理想,论人生。此后,我欣喜地看到,王某变了,听课认真了,作业认真了,脸上还经常挂着微笑。当然了,会不会反复呢,会不会是三天热度呢,这要等时间来验证了。
人之初,性本善。爱好学习的学生是相似的,有问题的学生各有各的不同。通过这次事件,我认识到,要想教育好问题生,必须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必须让他从内心接受你,要给他更多的精神关怀,同时还必须要有家长的密切配合。
教育实践表明,班主任对学生的精神关怀,班主任自身的情感人格,是影响班主任工作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因素。班主任角色的特殊性。班主任是班级教育的主任教师或主要教师,是负责组织、教育、管理班级学生,引导、帮助、促进班级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责任人。在学生的发展中,学生的思想、价值观、道德心理的发展是根本,因此,在关心学生全面发展中,关心学生的精神生活、精神发展是班主任教育劳动的核心内容。所有的教师都应当关心学生的精神发展,是学生的精神关怀者,但班主任是学生主要的精神关怀者,并在与学生的相互关怀中共同成长。从一定程度上讲,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班集体,就有什么样的学生。班级或学生的精神、性格,是班主任教育思想和形象的折射,就班主任自身而言,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真诚地关怀学生,切实地承担起教育责任,向教育改革的先行者们学习,以人格影响人格,以智慧启迪智慧。
总之,“精神关怀”就是要从精神上关心人,从思想上凝聚人,从行为上引导人,使学生的生命内涵不断充实,生命质量不断提高,成为终生幸福的人。“精神关怀”说到底就是关怀学生的幸福成长,这是一种终极关怀。
给学生更多的“精神关怀”就是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关心他们的心灵充实,关怀他们的人格完善。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就是关心学生的德、智、美、心和谐发展,即良好品质的养成,智慧潜能的开发,审美情趣的培养和健康心理的发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就是重视学生知、情、意、行的协调一致,即将认知发展,情感陶冶,意志锻炼和行为习惯培养统一起来,也就是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知情意行合一的教育。
班主任的天职是育人,育人须以人为本。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班主任应当成为学生主要的“精神关怀者”。作为“精神关怀者”,他所从事的是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的精神劳动。因此,精神关怀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内容,它准确地反映了班主任教育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深刻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精神,班主任以精神关怀培养学生的关怀精神。
班主任对学生的精神关怀,班主任自身的情感人格,是影响班主任工作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因素。虽然一般的科任教师也要关怀学生的精神生活,但是,给学生精神关怀最多的应当是班主任,因为班主任比一般任课教师更多地参与学生的生命活动,参与他们精神世界的建构。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作为“精神关怀者”的班主任,要从对学生的知识关怀转向精神关怀,从知识本位的教育转向以人为本的教育。班主任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更重要的是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关心他们的情感、情绪,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能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得到协调发展。
我班有个学生,叫王某。他上课总是说话,经常做小动作,作业总是不能按时完成。我就经常批评他,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多次批评他,希望他能够知错改错,知耻而后勇。开始时,他还听一听,后来就开始公开顶撞,我就更严厉地批评他。有一次,他和班内同学发生矛盾,甚至先动手和那个同学打起来,并且他有几个“同伙”帮着拉偏架。我终于抓住了“整治”他的机会,要杀一儆百,就让他停课,回家反省。这次收到了一点效果。他主动找我承认错误,并托人来说情,他也带来一份检查,我看他有点真心改过的意思,也就原谅了他,让他进班学习。可是好景不长。在学业水平考试前复习时,我发现他做题非常认真,我心想,王某变了,谁知走到他的座位上一看,原来,他匆匆忙忙在写生物作业。我让他把生物作业放下,赶紧复习语文,他就拿出语文资料看起来。等我再次走到他的座位前时,他又在做生物作业,我生气了,就动手把他的生物作业收起合上放到他的课桌的前边,这时,他却突然发脾气,抓起生物作业,“啪”地一声,投进课桌斗里去了。我很是尴尬,一时性起,推了他一把,责问他想干什么。他立即大声喊叫,离开座位,责问我凭什么打他。我更来气了,刚想拉他出教室(以免影响其他学生的复习),他那几个“同伙”立即围过来,我一看这架势,质问他们几个人想干什么,并责令他们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那几个学生还算听话,都回座位上去了。自然地,这次依然是停课反省,并放出话来,决心开除他。
课堂上发生这样的事情,让我始料不及,竟然还有人做王某的帮手,不由让我反思自己的行为。以前我对他的批评教育有点简单了,只是批评,写检查,缺少了解和沟通,接班时间不长,我还真不了解王某这个学生,更不知道他为什么这样。通过参加班主任培训,提高了我对问题生的认识,借着这个机会,我得好好研究研究他。
高中学生虽然已经接近成年,具有自己独特的心灵世界,但依然是不同于成人的一个特殊群体。鲁迅先生说过:“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孩子的发达。”在青少年这个群体中,每一个孩子又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具有各不相同的个性特点。作为班主任,我们整天要和这些与成人不同的孩子们生活在一起。为了获得他们的信任并被他们所接纳,我们要学会从了解学生入手,进而理解他们,与他们对话、沟通和交流,和他们分享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与他们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这不,第二天,他姨夫打来电话,说想见见我,我同意见面。王某的姨夫告诉我,王某家里有个七十多岁的爷爷,父亲患有精神病,母亲在外打工,已经多年没有回家。其间,王某的母亲从外省打来电话,向我道歉,并告诉我,她欠孩子太多了,她在王某五岁时就外出打工了,很少回到让她伤心的家,请我原谅她孩子一次。原来,家里的变故,家庭的不完整,造就了王某乖张的性格,他是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他更是一个可怜的孩子。我对他太不了解了,不了解他的家庭情况,不了解他的内心世界,缺少对他的精神关怀。
王某进我的办公室后,先是深深一鞠躬,满脸诚恳,说:“老师,对不起,我知道错了,我不应该那样对您,我那几天心情很烦躁,不由自主对您发火了,都是我不对,请您原谅我这一次吧。”看来,这几天,王某的大姨和姨夫没少做工作。我觉得,王某像是变了一个人。多听话的孩子,多有礼貌的青年,多懂事的学生。我也别绷着脸了,就说:“老师也有不对的地方,简单,粗暴。老师原谅你,也向你道歉。你以后要发奋努力,通过读书改变你的人生,改变你的家庭状况。你还有年老的爷爷和生病的父亲等你去赡养,你肩上的担子不轻呀,孩子。”话未说完,王某流泪了,王某的姨夫也在抹眼泪,我的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
抓住这个机会,我多次找王某聊天,说家事,谈理想,论人生。此后,我欣喜地看到,王某变了,听课认真了,作业认真了,脸上还经常挂着微笑。当然了,会不会反复呢,会不会是三天热度呢,这要等时间来验证了。
人之初,性本善。爱好学习的学生是相似的,有问题的学生各有各的不同。通过这次事件,我认识到,要想教育好问题生,必须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必须让他从内心接受你,要给他更多的精神关怀,同时还必须要有家长的密切配合。
教育实践表明,班主任对学生的精神关怀,班主任自身的情感人格,是影响班主任工作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因素。班主任角色的特殊性。班主任是班级教育的主任教师或主要教师,是负责组织、教育、管理班级学生,引导、帮助、促进班级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责任人。在学生的发展中,学生的思想、价值观、道德心理的发展是根本,因此,在关心学生全面发展中,关心学生的精神生活、精神发展是班主任教育劳动的核心内容。所有的教师都应当关心学生的精神发展,是学生的精神关怀者,但班主任是学生主要的精神关怀者,并在与学生的相互关怀中共同成长。从一定程度上讲,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班集体,就有什么样的学生。班级或学生的精神、性格,是班主任教育思想和形象的折射,就班主任自身而言,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真诚地关怀学生,切实地承担起教育责任,向教育改革的先行者们学习,以人格影响人格,以智慧启迪智慧。
总之,“精神关怀”就是要从精神上关心人,从思想上凝聚人,从行为上引导人,使学生的生命内涵不断充实,生命质量不断提高,成为终生幸福的人。“精神关怀”说到底就是关怀学生的幸福成长,这是一种终极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