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我和老伴结婚整整50周年了,在欢度金婚之际,我和老伴特意在照相馆拍了一张合影。每当看到这张照片,我就会想起我们之间的许多事情,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1966年秋季,我刚从学校毕业回到家里,本村的一位邻居就上门来说媒。那时正值“文革”时期,父亲当了多年的大队书记,被诬陷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正被批斗,家人忧心忡忡,因此,我就没有答应。时间过了将近一年,这位邻居又到我家说:“恩进,上次跟你说的那门亲事,女方已经答应成亲,你能答应下来吗?”经过反复的思考和征求父母的意见,我同意了。于是,在1967年农历十二月十二日(1968年1月11日),我和邻居介绍的那位女子结婚了。那场婚礼办得十分简单,男方没有请花轿、乐队,女方不讲彩礼,不置嫁妆,也没有办酒席。只是提亲那天,我和两位亲友去了女方家中,再和那名女子——我日后的老伴一同步行回到我家,算是完婚。从此,我们度过了平静而不平凡的50年。
50年来,我们相濡以沫,互敬互爱。记得“文革”即将结束的时候,父母年老体弱,不但要在生产队里劳动挣工分,还要起早摸黑料理家务。可是,一年到头,家庭收入甚微,生活过得很拮据。生活的困窘和劳累,使得公婆与儿媳之间常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而争吵。当时,我真是“老鼠进风箱——两头受气”,时常处在顺了父母惹了老婆、顺了老婆又逆了父母的尴尬之中。没想到,老伴平时脾气倔强,但非常明事理,尤其是对两位老人,总以忍让为主,甚至还主动赔礼道歉。她还经常体贴地跟两位老人说:“你们累了就歇一歇,日子总会熬出头的。”父母看到老伴有这样的度量,也都心平气和下来了。
1978年,我和老伴已经有了三儿两女。那时,父母年事已高,我又在教育战线工作,常年无法回家,所以,家庭重担基本落在了老伴肩上。20世纪80年代末,父亲重病卧床5年之久,之后母亲又患癌症去世。那些年,老伴不仅要操持家务,还要护理重病的父亲,每天为他端水送飯、换洗衣服,直到父亲病故。当时我的几个子女有的在外务工,有的在校就读,老伴忙得不可开交,但她从无怨言。当我回到家里时,邻居们都在我面前夸老伴贤惠勤快,他们说:“你娶了个这么好的老婆,真是有福气!”
2004年我退休后,和老伴种了5亩水田,还栽了3亩果树。我们每天早出晚归,互帮互助,不但获得了不错的收成,生活过得也很充实。在家劳动10年后,为了照看孙子读书,我和老伴一起住到县城儿子家。每天,我负责接送孙子上学、放学,老伴负责做家务。清晨,我俩一起去超市买菜,傍晚我俩就一同在小区散步,有空还会去公园逛逛,日子过得无忧无虑。
这些年来,我们俩互相关心、互相爱护,有几次大病小病都相互照应,真正做到了“少年夫妻老来伴”。
光阴似箭,弹指一挥间,50年的生命历程,让我们从青年男女变成了满头银发的老年夫妻。儿女们都已成家立业,我们也没有什么压力和顾虑,只求在夕阳余晖的照耀下携手前行,做到“一生相好,白头到老”。
1966年秋季,我刚从学校毕业回到家里,本村的一位邻居就上门来说媒。那时正值“文革”时期,父亲当了多年的大队书记,被诬陷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正被批斗,家人忧心忡忡,因此,我就没有答应。时间过了将近一年,这位邻居又到我家说:“恩进,上次跟你说的那门亲事,女方已经答应成亲,你能答应下来吗?”经过反复的思考和征求父母的意见,我同意了。于是,在1967年农历十二月十二日(1968年1月11日),我和邻居介绍的那位女子结婚了。那场婚礼办得十分简单,男方没有请花轿、乐队,女方不讲彩礼,不置嫁妆,也没有办酒席。只是提亲那天,我和两位亲友去了女方家中,再和那名女子——我日后的老伴一同步行回到我家,算是完婚。从此,我们度过了平静而不平凡的50年。
50年来,我们相濡以沫,互敬互爱。记得“文革”即将结束的时候,父母年老体弱,不但要在生产队里劳动挣工分,还要起早摸黑料理家务。可是,一年到头,家庭收入甚微,生活过得很拮据。生活的困窘和劳累,使得公婆与儿媳之间常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而争吵。当时,我真是“老鼠进风箱——两头受气”,时常处在顺了父母惹了老婆、顺了老婆又逆了父母的尴尬之中。没想到,老伴平时脾气倔强,但非常明事理,尤其是对两位老人,总以忍让为主,甚至还主动赔礼道歉。她还经常体贴地跟两位老人说:“你们累了就歇一歇,日子总会熬出头的。”父母看到老伴有这样的度量,也都心平气和下来了。
1978年,我和老伴已经有了三儿两女。那时,父母年事已高,我又在教育战线工作,常年无法回家,所以,家庭重担基本落在了老伴肩上。20世纪80年代末,父亲重病卧床5年之久,之后母亲又患癌症去世。那些年,老伴不仅要操持家务,还要护理重病的父亲,每天为他端水送飯、换洗衣服,直到父亲病故。当时我的几个子女有的在外务工,有的在校就读,老伴忙得不可开交,但她从无怨言。当我回到家里时,邻居们都在我面前夸老伴贤惠勤快,他们说:“你娶了个这么好的老婆,真是有福气!”
2004年我退休后,和老伴种了5亩水田,还栽了3亩果树。我们每天早出晚归,互帮互助,不但获得了不错的收成,生活过得也很充实。在家劳动10年后,为了照看孙子读书,我和老伴一起住到县城儿子家。每天,我负责接送孙子上学、放学,老伴负责做家务。清晨,我俩一起去超市买菜,傍晚我俩就一同在小区散步,有空还会去公园逛逛,日子过得无忧无虑。
这些年来,我们俩互相关心、互相爱护,有几次大病小病都相互照应,真正做到了“少年夫妻老来伴”。
光阴似箭,弹指一挥间,50年的生命历程,让我们从青年男女变成了满头银发的老年夫妻。儿女们都已成家立业,我们也没有什么压力和顾虑,只求在夕阳余晖的照耀下携手前行,做到“一生相好,白头到老”。